CN213955451U -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5451U
CN213955451U CN202023224107.4U CN202023224107U CN213955451U CN 213955451 U CN213955451 U CN 213955451U CN 202023224107 U CN202023224107 U CN 202023224107U CN 213955451 U CN213955451 U CN 2139554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flow
pipe
conditioning system
air cond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241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2410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54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54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54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系统和空调器,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具有过冷流口;室外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包括分流管和过冷管,分流管具有第一分流口,过冷管具有第一过流口;三通控制阀,三通控制阀连接第一分流口、第一过流口与过冷流口,三通控制阀用以在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第一分流口与过冷流口导通,以使冷媒从过冷流口流向第一分流口;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第一分流口与第一过流口导通,以使分流管与过冷管串联,从而使冷媒从第一分流口流向第一过流口。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冷媒可直接从室内换热器流经分流管,而不必先流经过冷管,因此可减少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时的系统压损,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空调系统运行制冷模式时,冷媒会先流经室外换热器的分流管进行分流散热,再流经室外换热器的过冷管进一步冷却;而在运行制热模式时,冷媒会沿与制冷模式相反的方向流动,即先流经过冷管,再流经分流管,但在制热模式冷媒在室外换热器并不需要被冷却,而过冷管的过流量较小,若在制热模式冷媒仍先流经过冷管,会导致增大系统压损,进而降低系统换热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系统,旨在解决如何在运行制热模式时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系统包括: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过冷流口;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分流管和过冷管,所述分流管具有第一分流口,所述过冷管具有第一过流口;
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第一过流口与过冷流口,所述三通控制阀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导通,以使冷媒从所述过冷流口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口;所述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过流口导通,以使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过冷管串联,从而使冷媒从所述第一分流口流向所述第一过流口。
可选地,所述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一过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导通,以使所述过冷管与所述分流管并联,从而使冷媒从所述过冷流口分别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口和所述第一过流口。
可选地,所述室内换热器还具有过热流口,所述分流管还具有第二分流口,所述过冷管还具有第二过流口,所述第二分流口和第二过流口通过压缩机与所述过热流口连通,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使冷媒从所述第二分流口和第二过流口流向所述压缩机。
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流口还与所述过冷流口连通,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使冷媒从所述第二过流口流向所述过冷流口。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过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之间流路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自所述第二过流口朝向所述过冷流口导通。
可选地,所述三通控制阀和第二过流口均通过第一冷媒管与所述过冷流口连接,所述三通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冷媒管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侧。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过流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流路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自所述第二过流口朝向所述压缩机导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分流口和第二过流口均通过第二冷媒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分流口与所述第二冷媒管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侧。
可选地,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冷媒管和所述过热流口。
可选地,所述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断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过冷流口;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分流管和过冷管,所述分流管具有第一分流口,所述过冷管具有第一过流口;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第一过流口与过冷流口,所述三通控制阀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导通,以使冷媒从所述过冷流口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口;所述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过流口导通,以使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过冷管串联,从而使冷媒从所述第一分流口流向所述第一过流口。
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通过三通控制阀来连接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的分流管和过冷管,从而在运行制热模式时,三通控制阀可将室内换热器与分流管导通,从而冷媒可直接从室内换热器流经分流管,而不必先流经过冷管,由于分流管的过流量相比过冷管更大,因此可减少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时的系统压损,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的流向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的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室外换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室内换热器 20 室外换热器 11 过冷流口
21 分流管 22 过冷管 211 第一分流口
221 第一过流口 30 三通控制阀 12 过热流口
212 第二分流口 222 第二过流口 40 压缩机
50 第一单向阀 60 第二单向阀 70 第一冷媒管
80 第二冷媒管 90 四通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该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换热器10,所述室内换热器10具有过冷流口11;室外换热器20,所述室外换热器20包括分流管21和过冷管22,所述分流管21具有第一分流口211,所述过冷管22具有第一过流口221;三通控制阀30,所述三通控制阀30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211、第一过流口221与过冷流口11,所述三通控制阀30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211与所述过冷流口11导通,以使冷媒从所述过冷流口11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口211;所述三通控制阀30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211与所述第一过流口221导通,以使所述分流管21与所述过冷管22串联,从而使冷媒从所述第一分流口211流向所述第一过流口221。
在本实施例中,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外机,室内换热器10设于空调室内机,室外换热器20和三通控制阀30设于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空调室外机的压缩机40和四通阀90,其中,压缩机40用以将低压冷媒提升为高压冷媒,四通阀90用以调整冷媒的流向。空调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在制热模式,如图1所示,压缩机40的排气口偶与室内换热器10通过四通阀90连通,压缩机40的回气口与室外换热器20通过四通阀90连通,室内换热器10与室外换热器20连通,从而形成冷媒的制热回路。在制热模式,从压缩机40流出的高温冷媒沿冷媒管流向室内换热器10,流经室内换热器10的冷媒与室内环境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热;制热完成后的低温冷媒流向室外换热器20,再经由室外换热器20流向压缩机40的回气口。
在制冷模式,如图2所示,压缩机40的排气口与室外换热器20同时四通阀90连通,压缩机40的回气口与室内换热器10通过四通阀90连通,室内换热器10与室外换热器20连通,从而形成冷媒的制冷回流;从压缩机40流出的高温冷媒沿冷媒管流向室外换热器20,流经室外换热器20的冷媒降温冷却后继续流向室内换热器10,以与室内环境进行热交换,以实现对室内环境的制冷;制冷完成后的冷媒最后流向压缩机40的回气口。
可以理解,对于室内换热器10的过冷流口11而言,无论是在制冷模式还是在制热模式,流经过冷流口11的都是低温冷媒;举例而言,在制冷模式,来自室外换热器20的低温冷媒会从过冷流口11流入室内换热器10,而在制热模式,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0放热后温度会降低,再从过冷流口11流出,并继续流向室外换热器20。分流管21和过冷管22可组装在一起,也可分开,在此不做限制。分流管21具有多个支流管路,过流量更大,冷媒在流经分流管21时会被分为多股,以提高换热效率。在制冷模式,从压缩机40流出的冷媒会先流经分流管21进行分流散热,再流经过冷管22进行进一步冷却,冷却后的低温冷媒会流入室内换热器10进行制冷吸热。
三通控制阀30可控制过冷流口11、第一分流口211和第一过流口221中的一个与另外的一个或两个连通,举例而言,三通控制阀30可将过冷流口11与第一分流口211导通,并将过冷流口11与第一过流口221断开,从而冷媒只能从过冷流口11流向第一分流口211;或者,三通控制阀30可将过冷流口11与第一分流口211和第一过流口221均连通,从而冷媒能从过冷流口11分别流向第一分流口211和第一过流口221;又或者,三通控制阀30可只将第一分流口211和第一过流口221导通,从而冷媒能从第一分流口211流向第一过流口221。三通阀可设置为电磁阀,以方便远程控制或通过控制程序自动控制。
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低温冷媒会从室内换热器10的过冷流口11流出,三通控制阀30将过冷流口11与第一分流口211导通,从而冷媒可直接流经分流管21,而不必先经过过冷管22,在制热模式时,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20是为了吸热,不需要被冷却,即可以不经过过冷管22。当然,三通控制阀30还可以将过冷流口11与第一过流口221导通,以使冷媒在流经分流管21的同时也流经过冷管22,在此不做限制。与现有技术相比,冷媒在制热模式不必先流经过冷管22即可流经分流管21,可避免因过冷管22过流量过小而造成的系统压缩,从而可提高冷媒的流动速率,以提高换热效率。
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高温冷媒会从压缩机40流向分流管21,三通控制阀30将第一分流口211与第一过流口221导通,此时分流管21与过流管是串联关系,冷媒流入分流管21分流散热后会从第一分流口211流出,再通过三通控制阀30流向第一过流口221,进入过冷管22进一步冷却后再从其它出口流向室内换热器10的过冷流口11,以实现室外换热器20在制冷模式对冷媒的正常冷却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三通控制阀30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211与所述过冷流口11断开;即冷媒从分流管21流出后只能先流向过冷管22,而不会直接流向室内换热器10,以保证冷媒在充分冷却后再进入室内换热器10,提高制冷效果。
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通过三通控制阀30来连接室内换热器10、室外换热器20的分流管21和过冷管22,从而在运行制热模式时,三通控制阀30可将室内换热器10与分流管21导通,从而冷媒可直接从室内换热器10流经分流管21,而不必先流经过冷管22,由于分流管21的过流量相比过冷管22更大,因此可减少冷媒流经室外换热器20时的系统压损,提高系统换热效率。
如图1所示,所述三通控制阀30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一过流口221与所述过冷流口11导通,以使所述过冷管22与所述分流管21并联,从而使冷媒从所述过冷流口11分别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口211和所述第一过流口221。在本实施例中,冷媒在制热模式流出室内换热器10后,在流经室外换热器20时会同时流经分流管21和过冷管22,此时过冷管22的作用与分流管21相同,并能为分流管21分担部分冷媒流量,从而可使冷媒更快地流经室外换热器20,并增大与室外换热器20的接触面积,以提高换热效率。可以理解,冷媒从分流管21和过冷管22流出后,可先汇流再一起流至压缩机40,也可分别流至压缩机40,在此不做限制。此外,冷媒在制冷模式流出过冷管22的出口可与在制热模式流出过冷管22的出口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此不做限制,只需满足在制冷模式流出过冷管22的冷媒能流向过冷流口11,而在制热模式流出过冷管22的冷媒能流向压缩机40即可。
如图1所示,所述室内换热器10还具有过热流口12,所述分流管21还具有第二分流口212,所述过冷管22还具有第二过流口222,所述第二分流口212和第二过流口222通过压缩机40与所述过热流口12连通,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使冷媒从所述第二分流口212和第二过流口222流向所述压缩机40。需要说明,对于室内换热器10的过热流口12而言,无论是在制冷模式还是在制热模式,流经过热流口12的都是高温冷媒;举例而言,在制冷模式,冷媒在室内换热器10制冷吸热后温度会升高,高温冷媒会从过热流口12流出室内换热器10再流向压缩机40;而在制热模式,从压缩机40流出的高温冷媒会从过热流口12进入室内换热器10进行放热。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过流口222还与所述过冷流口11连通,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使冷媒从所述第二过流口222流向所述过冷流口11。结合上述实施例可知,冷媒在制冷模式流出过冷管22的出口和在制热模式流出过冷管22的出口都为第二过流口222,从而可减少过冷管22的管口,简化过冷管22的结构。需要说明,第二过流口222与三通控制阀30均与室内换热器10的过冷流口11连通,而在制热模式中,从过冷流口11流出的冷媒只需要流向三通阀,不需要流向第二过流口222,因此,为避免冷媒在制热模式中流向第二过流口222,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分流口212与所述过冷流口11之间流路的第一单向阀50,所述第一单向阀50自所述第二过流口222朝向所述过冷流口11导通;从而冷媒在制热模式无法流过第一单向阀50,即无法流向第二过流口222,以保证冷媒在制热模式的有效流路。三通控制阀30和第二过流口222可通过同一冷媒管与过冷流口11连接,也可分别与过冷流口11连接,在此不做限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三通控制阀30和第二过流口222均通过第一冷媒管70与所述过冷流口11连接,所述三通控制阀30与所述第一冷媒管70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单向阀50的出口侧。由此,可减少冷媒管的数量和室内换热器10的开口数量,以简化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分流口212与所述压缩机40之间流路的第二单向阀60,所述第二单向阀60自所述第二分流口212朝向所述压缩机40导通。第二分流口212和第二过流口222均与压缩机40连通,而在制冷模式中,从压缩机40流出的冷媒需要先流经分流管21再流径过流管,不能直接流向过流管,因此,第二单向阀60可阻止冷媒在制冷模式直接流经过流管,以保证冷媒在制冷模式的有效流路。具体地,所述第二分流口212和第二过流口222均通过第二冷媒管80与所述压缩机40连接,所述第二分流口212与所述第二冷媒管80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60的出口侧。由此,可减少冷媒管的数量和压缩机40的开口数量,以简化空调系统的管路结构。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过冷流口;
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包括分流管和过冷管,所述分流管具有第一分流口,所述过冷管具有第一过流口;
三通控制阀,所述三通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分流口、第一过流口与过冷流口,所述三通控制阀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导通,以使冷媒从所述过冷流口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口;所述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第一过流口导通,以使所述分流管与所述过冷管串联,从而使冷媒从所述第一分流口流向所述第一过流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将所述第一过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导通,以使所述过冷管与所述分流管并联,从而使冷媒从所述过冷流口分别流向所述第一分流口和所述第一过流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还具有过热流口,所述分流管还具有第二分流口,所述过冷管还具有第二过流口,所述第二分流口和第二过流口通过压缩机与所述过热流口连通,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时,使冷媒从所述第二分流口和第二过流口流向所述压缩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流口还与所述过冷流口连通,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使冷媒从所述第二过流口流向所述过冷流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过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之间流路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自所述第二过流口朝向所述过冷流口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控制阀和第二过流口均通过第一冷媒管与所述过冷流口连接,所述三通控制阀与所述第一冷媒管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侧。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过流口与所述压缩机之间流路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自所述第二过流口朝向所述压缩机导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流口和第二过流口均通过第二冷媒管与所述压缩机连接,所述第二分流口与所述第二冷媒管的连接节点位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冷媒管和所述过热流口。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控制阀还用以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将所述第一分流口与所述过冷流口断开。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
CN202023224107.4U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Active CN2139554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4107.4U CN213955451U (zh)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24107.4U CN213955451U (zh)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5451U true CN213955451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52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24107.4U Active CN213955451U (zh) 2020-12-28 2020-12-28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5451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4806A (zh) * 2022-03-01 2022-05-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除菌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7973A (zh) * 2022-02-28 2022-05-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分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08136A (zh) * 2022-03-01 2022-06-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自清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38458A (zh) * 2022-03-16 2022-08-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838457A (zh) * 2022-03-16 2022-08-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WO2023040296A1 (zh) * 2021-09-19 2023-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
WO2023206884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家用电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40296A1 (zh) * 2021-09-19 2023-03-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换热器、制冷循环系统
CN114517973A (zh) * 2022-02-28 2022-05-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分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7973B (zh) * 2022-02-28 2023-11-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分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84806A (zh) * 2022-03-01 2022-05-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除菌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08136A (zh) * 2022-03-01 2022-06-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自清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84806B (zh) * 2022-03-01 2024-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除菌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608136B (zh) * 2022-03-01 2024-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自清洁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838458A (zh) * 2022-03-16 2022-08-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838457A (zh) * 2022-03-16 2022-08-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838457B (zh) * 2022-03-16 2024-02-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4838458B (zh) * 2022-03-16 2024-02-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防止空调冻结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WO2023206884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换热器、换热器的流路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家用电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55451U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JP579180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03982943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9751752B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3380335B (zh) 具有流动引导系统的热泵系统
CN105865008A (zh) 换热工质流向与流路数目同步变化的热泵型空调换热器
CN109751751B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4729162A (zh) 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空调器
CN101660849B (zh) 空调系统
CN209744695U (zh) 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2720249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
KR101872783B1 (ko) 실외 열교환기
CN109737621B (zh) 自复叠制冷系统
KR101461519B1 (ko) 이원 냉동사이클 히트펌프시스템의 제어방법
CN208846601U (zh) 一种冷水热泵机组及空调设备
CN108168137A (zh) 一种模块水机系统及低温型模块水机设备
CN114440327A (zh) 室外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635737A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733817U (zh) 空调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6207605U (zh) 一种空调热回收系统
CN110953758A (zh) 避免凝露的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CN112797675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1822792U (zh) 用于空调器的热交换器及空调器
CN211424737U (zh) 避免凝露的冷媒循环系统及空调机组
CN218936505U (zh) 室外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