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5445U -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5445U
CN213955445U CN202023195280.6U CN202023195280U CN213955445U CN 213955445 U CN213955445 U CN 213955445U CN 202023195280 U CN202023195280 U CN 202023195280U CN 213955445 U CN213955445 U CN 2139554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treatment
treatment module
guide groove
treatmen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52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铁生
毛先友
徐正
覃强
陈良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52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54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54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54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空气处理模块;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的风道;其中,风道的内壁与空气处理模块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支撑筋条插设于导向槽内,而使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风道内。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使得空气处理模块的安装位置更加精确,安装结构更为简单可靠。且能够有效减小空气处理模块抽拉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能够减少支撑筋条的数量,进而简化整体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步提升,带有健康功能的空调目前已成为高端产品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健康功能空调器的空气处理模块的安装效果不佳。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旨在解决空气处理模块的安装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空气处理模块;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其中,所述风道的内壁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而使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设有朝前的开口,所述支撑筋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空气处理模块通过所述开口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道的内壁设有所述支撑筋条,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上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的前端设有导向部;和/或,所述导向槽的后端设有扩口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通过所述滚动件滑动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上壁面和/或所述导向槽的下壁面设有多个所述滚动件,多个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滚动件为滚动轴承或轴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通过所述滚动件滑动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壁面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条,两个所述凸条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导向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空气处理模块沿所述风道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所述支撑筋条之间的宽度大于一个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厚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壁,每一所述侧壁均设有一所述支撑筋条或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壳内,其中,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空气处理模块;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其中,所述风道的内壁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而使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连通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及空气处理模块,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机壳内,其中,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及空气处理模块;
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其中,所述风道的内壁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而使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模块通过使得所述风道的内壁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而使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风道内。则仅通过支撑筋条与导向槽的配合,便能够同时为空气处理模块的安装提供导向和支撑,使得空气处理模块的安装位置更加精确,安装结构更为简单可靠。且相比于通过两根支撑筋条限定出安装槽,将整个空气处理模块插设至风道内壁的安装槽中的方案,极大地减小了空气处理模块与风道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空气处理模块抽拉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能够减少支撑筋条的数量,进而简化整体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空气处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空气处理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壳体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模块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2中空气处理装置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模块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图11中空气处理模块与壳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F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装置另一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空调室内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空调室内机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空气处理装置 114 支撑筋条 140 风机
110 壳体 1141 导向部 200 机壳
1111 室内风进口 120 空气处理模块 210 机壳室内风进口
1112 新风进口 121 导向槽 220 机壳新风进风口
112 出风口 1211 扩口段 230 机壳出风口
113 风道 122 凸条
1131 开口 130 滚动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可单独使用,或用于空调器、净化机、空气机等设备中,该空调器可以为分体式空调器,如落地式空调、壁挂式空调,也可以为一体式空调器,如窗机、移动式空调等。空气处理装置主要用于改善空气的质量,如更换室内空气、增加空气湿度、增加空气洁净度等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10所示,该空气处理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及空气处理模块120。壳体110具有进风口、出风口112及连通进风口与出风口112的风道113。其中,风道113的内壁与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114,另一者设有导向槽121,支撑筋条114插设于导向槽121内,而使空气处理模块120安装于风道113内。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0整体可以呈正方体、长方体、圆筒形、异形等形状。可以由壳体110的整个内腔形成风道113。壳体11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由进风蜗壳和出风蜗壳拼接组成。通常,风道113内还设有风机140,用以驱动气流由进风口进入风道113,并由出风口112吹出。风机140包括固定于壳体110上的风道壳及设于风道壳内的电机及风轮,电机与风轮连接,以驱动风轮转动,该风轮具体可以为离心风轮。具体的,进风口包括新风进口1112和/室内风进口1111。新风进口1112通过新风管连接到室外。如此,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具有新风模式和室内循环净化模式。在新风模式下,新风进口1112和出风口112打开,室内风进口1111关闭,风机140用于驱动室外气流由新风进口1112流入风道113内,经由空气处理模块120处理后由出风口112吹出至室内,以实现引入新风。在室内循环净化模式下,室内风进口1111和出风口112打开,新风进口1112关闭,风机140用于驱动室内气流由室内风进口1111流入风道113,经由空气处理模块120除尘、杀菌等处理后由出风口112吹出,以实现对室内风循环净化。
进风口与出风口112通常开设在壳体110的不同侧面,为了保证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外观一致性,通常将新风进口1112设置在壳体110的后侧。室内风进口1111可以开设在壳体110的左右两侧面。出风口112可以开设在壳体110的左右两侧面,也可以开设在壳体110的顶壁面或前侧面上,出风口112的具体开设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限定。出风口112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则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出风口112的数量,例如一个、两个或三个等。壳体110的出风口112处设置有导向密封结构,与空调室内机的机壳上设置的机壳出风口112通过导向密封结构密封配合。进风口与出风口112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圆形、矩形、长条形等。具体地,空气处理模块120可以为加湿模块、过滤网模块(如初效过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网等)、除甲醛模块、除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模块、除尘模块、除过敏原模块、消毒除菌模块(等离子网)、除异味模块、香味模块等。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异。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及图4,空气处理模块120设置有多个,多个空气处理模块120沿风道113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通过设置多个空气处理模块120,则可满足用户的不同空气处理需求,例如加湿、过滤、消毒等。
导向槽121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U形、V形、燕尾形等。支撑筋条114的形状与导向槽121的形状相适配。在风道113的内壁上设置支撑筋条114,在空气处理模块120上设置导向槽121时,若要安装空气处理模块120,则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导向槽121对准该支撑筋条114,并由导向槽121进行导向,以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对位安装在风道113内。而当风道113的内壁上设置导向槽121,在空气处理模块120上设置支撑筋条114时,若要安装空气处理模块120,则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上的支撑筋条114对准导向槽121的槽口,并插入导向槽121内,以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对位安装在风道113内。可以在空气处理模块120上设置一个支撑筋条114或导向槽121,也可以在空气处理模块120上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并排设置的支撑筋条114或导向槽121。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通过多个支撑筋条114和多个导向槽121安装至风道113内。
支撑筋条114插设于导向槽121内,而使空气处理模块120安装于风道113内,指的是,空气处理模块120通过该支撑筋条114和导向槽121安装于壳体110。则通过支撑筋条114和导向槽121的配合,能够同时为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安装提供导向和支撑,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安装位置更加精确。相比于通过两根支撑筋条114限定出安装槽,将整个空气处理模块120插设至风道113内壁的安装槽中的方案,极大地减小了空气处理模块120与风道113内壁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有效减小空气处理模块120抽拉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能够减少支撑筋条114的数量,进而简化整体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空气处理模块120通过使得风道113的内壁与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114,另一者设有导向槽121,支撑筋条114插设于导向槽121内,而使空气处理模块120安装于风道113内。则仅通过一根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的配合,便能够同时为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安装提供导向和支撑,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安装位置更加精确,安装结构更为简单可靠。且相比于通过两根支撑筋条114限定出安装槽,将整个空气处理模块120插设至风道113内壁的安装槽中的方案,极大地减小了空气处理模块120与风道113内壁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有效减小空气处理模块120抽拉过程中的摩擦力,同时能够减少支撑筋条114的数量,进而简化整体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1、图2、图4及图6,风道113设有朝前的开口1131,支撑筋条114沿前后方向延伸,空气处理模块120通过开口1131可抽拉地安装于风道113内。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地,使得风道113的开口1131朝整个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前侧设置。使得支撑筋条114沿前后方向延伸,则用户可由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前侧通过该开口1131抽拉该空气处理模块120,更加方便用户操作。支撑筋条114为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前后移动提供导向,且能够为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安装提供支撑。在其他实施例中,风道113也可以设置朝上的开口1131,支撑筋条114沿上下方向延伸,则空气处理模块120由上至下将支撑筋条114插设于导向槽121内,以安装至风道113内。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8所示,风道113的内壁设有支撑筋条114,空气处理模块120上设有导向槽121,支撑筋条114的前端设有导向部1141;和/或,导向槽121的后端设有扩口段1211。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风道113的内壁上设置支撑筋条114,则导向槽121设置在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外壁面。相比于在风道113的内壁上设置导向槽121,可简化壳体110的结构,便于壳体110的成型制造。具体可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外壁面凹陷设置以形成该导向槽121,也可以在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外壁面设置两相对的凸条122以形成该导向槽121。支撑筋条114前端设置的导向部1141具体可以为导向斜面、导向弧面等。通过在支撑筋条114的前端设置导向部1141,则更加有利于支撑筋条114插入导向槽121内,从而便于用户拆装该空气处理模块120。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需要将支撑筋条114的前端插入导向槽121的后端,则导向槽121的后端呈开口1131设置,使得导向槽121的后端设有扩口段1211,也即该扩口段1211的内径大于导向槽121的内径,且由前向后逐渐增大设置。如此,通过导向部1141和扩口段1211的配合,更加易于将支撑筋条114插设于导向槽121内,且便于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的脱离,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拆装更加顺畅。可选地,导向槽121的前端呈闭合设置,以形成有限位面。则当支撑筋条114插入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导向槽121,空气处理模块120由前向后安装至风道113内时,通过该限位面抵接支撑筋条114的前端,从而可限制空气处理模块120继续向后的移动,进而防止空气处理模块120过移动,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安装位置更为精准。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1至图15,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滚动件130,滚动件130可转动地安装于导向槽121,支撑筋条114通过滚动件130滑动插设于导向槽121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滚动件130具体可以为滚动轴承或轴套。该滚动轴承具体可以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安装于导向槽121的上壁面和/或下壁面,且滚动轴承可绕其轴线转动。如此,当支撑筋条114插设于导向槽121内时,支撑筋条114与滚动轴承相接触,进而将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使得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的相对滑动更加平滑顺畅。当滚动件130为轴套时,该轴套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空气处理模块120,且该轴套至少部分伸入导向槽121内,以使得支撑筋条114插入导向槽121时,支撑筋条114仅与该轴套相接触,从而将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的滑动模块转换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使得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的相对滑动更加平滑顺畅,且能够减小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抽拉噪音。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4所示,导向槽121的上壁面和/或导向槽121的下壁面设有多个滚动件130,多个滚动件130沿导向槽1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导向槽121设置在空气处理模块120上时,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导向槽121的上壁面与支撑筋条114紧密接触,则仅通过在导向槽121的上壁面设置滚动件130,便可实现将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之间的滑动摩擦均转换为导向槽121上壁面设置的滚动件130与支撑筋条114之间的滚动摩擦,进而可减少滚动件130的设置数量,节约成本。同理,当导向槽121设置在风道113内壁上时,则可仅在导向槽121的下壁面设置滚动件130。而通过在导向槽121的上壁面和下壁面均设置滚动件130,则使得导向槽121上壁面和下壁面的滚动件130夹设支撑筋条114设置,从而可使得支撑筋条114在导向槽121内滑动时摩擦力更小,更为平稳顺畅,进一步减小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抽拉噪音。
可以理解的是,滚动件130具体可以可转动地嵌置在导向槽121的上壁面上,并使得滚动件130向下凸出导向槽121的上壁面设置,也可以使得导向槽121的上壁面处设置缺口,以供滚动件130向下凸出导向槽121的上壁面设置。当然,滚动件130具体也可以可转动地嵌置在导向槽121的下壁面上,并使得滚动件130向上凸出导向槽121的上壁面设置,也可以使得导向槽121的下壁面处设置缺口,以供滚动件130向上凸出导向槽121的下壁面设置。通过使得多个滚动件130沿导向槽12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则能够保证支撑筋条114在插设于导向槽121的移动过程中均为滚动摩擦,则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移动更为平稳顺畅,可避免空气处理模块120局部卡死的现象。
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5,空气处理装置100还包括滚动件130,滚动件130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筋条114,支撑筋条114通过滚动件130滑动插设于导向槽121内。
在本实施例中,当滚动件130为滚动轴承时,该滚动轴承可以嵌置在支撑筋条114上,并可绕其轴线转动。而当滚动件130为轴套时,可使得该轴套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支撑筋条114上。使得支撑筋条114通过滚动件130滑动插设于导向槽121,则滚动件130的上端面凸出支撑筋条114的上端面设置,滚动件130的下端面凸出支撑筋条114的下端面设置。通过使得滚动件130可转动地安装于支撑筋条114上,则不必在导向槽121内设置滚动件130,便可将支撑筋条114与导向槽121之间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且结构简单,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抽拉过程更为平滑顺畅,同时能够减小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抽拉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图7至图10所示,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外壁面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条122,两个凸条122呈间隔设置,以形成导向槽121。可以理解的是,空气处理模块120包括安装支架和设于安装支架上的空气处理部件。具体在安装支架上设置该导向槽121。通过在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外壁面设置两个相对的凸条122以形成导向槽121,相比于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外壁面凹陷而形成导向槽121,使得空气处理部件与安装支架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空气处理部件的安装更加稳定,且可减小安装支架的壁厚,使得整体结构和重量更为轻巧。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及图9,空气处理模块120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空气处理模块120沿风道113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支撑筋条114之间的宽度大于一个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厚度。多个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通过设置多个空气处理模块120,则可满足用户的不同空气处理需求,例如加湿、加湿加强、过滤、消毒等。通过使得相邻两个支撑筋条114之间的宽度大于一个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厚度,则当相邻两个支撑筋条114插设于导向槽121内时,可避免相邻两个空气处理模块120干涉,进而保证整个空气处理模块120的安装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空气处理模块120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壁,每一侧壁均设有一支撑筋条114或导向槽121。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空气处理模块120的两个侧壁均设置该导向槽121。也可以在空气处理模块120的两个侧壁均设置该支撑筋条114。还可以在其中一侧壁上设置支撑筋条114,另一侧壁上设置导向槽121。通过在空气处理模块120的两侧壁均设置支撑筋条114或导向槽121,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安装至风道113内时,空气处理模块120的两侧壁上的导向槽121均与支撑筋条114滑动配合,可避免空气处理模块120由于受力不均,造成卡死的现象,使得空气处理模块120的抽拉更加平稳顺滑。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请参照图16至图18,该空调室内机包括机壳200和空气处理装置100,机壳200上开设有机壳新风进风口220、机壳室内风进口210及机壳出风口230,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空气处理装置100安装于机壳200内,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新风进口1112与机壳新风进风口220连通,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室内风进口1111与机壳室内风进口210连通,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出风口112与机壳出风口230连通;空气处理装置100安装于机壳200内,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机壳200整体呈上下延伸设置。其中,机壳200可以由前壳、后壳、底座、顶盖等组成;前壳由一块或多块组成,前壳设置有机壳出风口230,对应机壳出风口230设置有开关门,用来打开或者关闭机壳出风口230;后壳由一块或多块组成,设置有空调回风通道,还可以设置机壳新风进风口220及机壳室内风进口210。机壳出风口230、机壳室内风进口210处均可设置格栅结构。机壳200内还设置有室内换热器部件、空调风机部件、控制部件、空气处理模块120等。后壳两侧设置有立柱,用来安装固定室内换热器部件、新风部件及电控部件;机壳出风口230设置在后壳两侧亦或是前壳上;后壳上设置有机壳出风口230及与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出风蜗壳装配固定的导向固定结构。空调风机部件为单贯流风机或双贯流风机。空调风机部件由贯流风机、离心风机、轴流风机、斜流风机的一种或多种装配而成。空气处理装置100的风机140驱动气流通过机壳新风进风口220引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新风进口1112,或,驱动气流由机壳室内风进口210引入空气处理装置100的室内风进口1111,随后进入风道113内,经过空气处理模块120加湿、净化、过滤、杀菌后,由出风口112吹向机壳出风口230,进而吹入室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连通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及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空气处理模块;
其中,所述风道的内壁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其中一者设有支撑筋条,另一者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而使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设有朝前的开口,所述支撑筋条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空气处理模块通过所述开口可抽拉地安装于所述风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壁设有所述支撑筋条,所述空气处理模块上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的前端设有导向部;和/或,所述导向槽的后端设有扩口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导向槽,所述支撑筋条通过所述滚动件滑动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上壁面和/或所述导向槽的下壁面设有多个所述滚动件,多个所述滚动件沿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件为滚动轴承或轴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支撑筋条,所述支撑筋条通过所述滚动件滑动插设于所述导向槽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外壁面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条,两个所述凸条呈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导向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至少两个空气处理模块沿所述风道的出风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所述支撑筋条之间的宽度大于一个所述空气处理模块的厚度。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模块具有两相对设置的侧壁,每一所述侧壁均设有一所述支撑筋条或所述导向槽。
1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壳内。
12.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外机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CN202023195280.6U 2020-12-24 2020-12-24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ctive CN2139554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280.6U CN213955445U (zh) 2020-12-24 2020-12-24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280.6U CN213955445U (zh) 2020-12-24 2020-12-24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5445U true CN213955445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5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5280.6U Active CN213955445U (zh) 2020-12-24 2020-12-24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54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3907A (zh) * 2021-12-28 2022-03-15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多功能组合风口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3907A (zh) * 2021-12-28 2022-03-15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用多功能组合风口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573B (zh) 空气净化单元和包括空气净化单元的空气清洁/通风装置
CN213955445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327938B (zh)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CN21669375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US20230016042A1 (en) Fresh air module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6369781B (zh) 一种贯流风道装置及其立式空调器
CN115046248A (zh) 空调器
CN21395545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20200106417A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2141296A (zh) 一种大型一体机空调器
CN21419892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272902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6347015U (zh) 空调器
CN111868451A (zh) 空调设备的室内机
JP325890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3955459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618748U (zh)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CN212319915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511458U (zh) 新风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118842U (zh) 空调器
CN109682180B (zh) 一种方便拆装的板材除尘干燥装置
CN20893630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2408883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327290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6384541U (zh) 一种组装式空调风机用风口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