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4971U -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4971U
CN213954971U CN202021206615.7U CN202021206615U CN213954971U CN 213954971 U CN213954971 U CN 213954971U CN 202021206615 U CN202021206615 U CN 202021206615U CN 213954971 U CN213954971 U CN 2139549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vity
sensing
switch
rotating shaft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20661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新武
李坚
文红光
胡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OCT Vision Inc
Priority to CN20202120661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49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49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49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两端且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重力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重力组件下方且与所述重力组件固定连接的感应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机械式的重力装置与感应开关相结合,增加防夹手感应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增加防夹手感应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的是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很多生产线已经实现自动化组装的功能,而对于有些上料和下料的工位,仍然需要操作人员进行工作;自动化设备给生产线带来了生产效率,同时也给生产线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有些上料和下料的工位可能会出现夹手的隐患。
为了避免出现夹手的现象,现有的自动化设备及机构采用光电式开关或按钮式开关启动设备;对于光电式开关,采用对射或反射式光电开关,安装于开夹类设备或机构的前端,当有物体在此区域时,若按下启动按钮,设备则处于锁定状态而无法运行;然而,这种光电式的开关会存在感应盲区,在灰尘及水汽较重的地方无法工作,而且启动和防护工位是分开设置的,其结构复杂,所需要的成本较高。
对于按钮式开关,在机构的启动工位设置有两个按钮开关,需要操作人员双手同时按下按钮,以启动设备,从而防止操作人员边操作边开启开夹类装置;然而,这种按钮式开关为机械式开关,在长期使用的环境下,使用寿命有限。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与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通过将机械式重力装置与感应开关相结合,增加防夹手感应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增加防夹手感应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其中,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两端且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重力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重力组件下方且与所述重力组件固定连接的感应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顶部的重力感应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片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感应片为L型片状体。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感应片的内弯折部设置有转轴及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中部,且所述轴套与所述重力感应片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片通过所述转轴及所述轴套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感应片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重力感应片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开关座以及接近式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且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镶嵌于所述感应开关座内。
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开关座设置有开关安装孔,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镶嵌于所述开关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安装座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孔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机械式的重力装置与感应开关相结合,使得防夹手装置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而且增加了防夹手感应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增加了防夹手感应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夹手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力组件及感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重力感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支撑架;200、重力组件;300、感应组件;210、安装座;220、重力感应片;310、感应开关座;320、接近式感应开关;211、支撑块;221、转轴;222、轴套;223、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包括:支撑架100、重力组件200以及感应组件300;其中,所述支撑架100可设置于自动化设备的上料或下料位置,并与所述自动化设备固定连接;所述重力组件200设置于所述支撑架100的两端,且两端的所述重力组件200分别与所述支撑架100固定连接;所述感应组件300设置于所述重力组件200的下方,且与所述重力组件200固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力组件200为机械式的重力结构,用于替代传统的机械式的按钮;而所述感应组件300则为金属感应式的感应结构,用于替代传统的光电式的传感器。
在非工作的状态下,即所述重力组件200不被按压的情况下,所述重力组件20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感应组件300的感应范围,从而使得所述感应组件300感应不到所述重力组件200;此时,自动化设备不会运行,操作人员可以进行上料和下料作业。
待操作人员进行上料和下料作业之后,可同时按压所述支撑架100两端的重力组件200,以使得两个所述感应组件300能够同时感应到各自对应的重力组件200,并将感应到的信号发送至自动化设备,以控制自动化设备运行;由于,操作人员的双手已经按压在两个重力组件200上,因此,操作人员的双手已经离开作业区域;此时,可控制自动化设备运行并进行相应的机械作业,从而防止机械设备作业过程中出现夹手的现象。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重力组件200包括:安装座210以及重力感应片220,其中,所述安装座210与所述支撑架100固定连接,可用于安装所述重力感应片220;所述重力感应片220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10的顶部,且所述重力感应片220与所述安装座210转动连接。
在所述重力感应片220不被按压的情况下(如图1所示状态),所述重力感应片220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远离所述感应组件300的感应范围;而在所述重力感应片220被按压的情况下(如图2所示状态),所述重力感应片220受外力作用,进入所述感应组件300的感应范围,从而使得所述感应组件300感应到所述重力感应片220,并生成对应的感应信号。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重力感应片220为L型片状体,所述重力感应片220的内弯折部设置有转轴221及轴套222,所述轴套222套设于所述转轴221中部,且所述轴套222与所述重力感应片220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片220通过所述转轴221及所述轴套222与所述安装座210转动连接。
为了使所述重力感应片220远离所述感应组件300的感应范围,在所述重力感应片220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223,所述配重块223与所述重力感应片220一体成型;在所述配重块223的作用下,所述重力感应片220的感应端处于所述感应组件300的感应范围之外。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组件300包括:感应开关座310以及接近式感应开关320;所述感应开关座310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10的底部,且与所述安装座210固定连接;所述感应开关座310可用于安装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在安装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时,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镶嵌于所述感应开关座310内。
具体地,所述感应开关座310设置有开关安装孔(未标注),在安装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时,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镶嵌于所述开关安装孔内;为了安装及固定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的直径大小适配所述开关安装孔的孔径大小。
具体地,在所述安装座210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211,所述支撑块211与所述安装座210一体成型;在每组重力组件200中,每个所述安装座210上设置有两片所述支撑块211,并且,在每片所述支撑块211的顶部均设置有转轴安装孔(未标注),所述转轴221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孔与所述支撑块211固定连接;在安装所述转轴221时,所述转轴221的一端与其中一片所述支撑块21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221的另一端与其中另一片所述支撑块211固定连接;当固定所述转轴221时,需要将所述转轴221插入所述支撑块211的转轴安装孔中,并将其固定在所述支撑块211上。
由于,所述转轴221与所述安装座210是固定连接的,而所述轴套222是套设在所述转轴221中部的;因此,当按压所述重力感应片220时,与所述轴套222固定连接的所述重力感应片220就可以围绕所述转轴221进行转动,从而转动至极限位置(即所述重力感应片220的感应部位与所述安装座210接触)时,与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感应,使得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320生成相应的感应信号。
本实施例采用铁片作为重力感应片220,以该铁片靠近接近式感应开关320,以此来控制自动化设备的开夹机构执行开夹作业;在非工作的状态下,所述重力感应片220因自身重力,与接近式感应开关320的距离处于有效感应距离之外;当需要开夹机构执行开夹作业时,可由操作人员双手同时按下两个重力感应片220,通过两个串联的接近式感应开关320进行感应,并控制开夹机构执行开夹作业。
本实施例中的防夹手装置采用两套重力结构和感应装置,需双手同时操作,防止其中一只手因为误动作而被夹,重力感应片220在自身重力下即可避开感应范围,结构简单有效。
相比于传统的防夹手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机械式的重力装置与感应开关相结合,使得防夹手装置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而且增加了防夹手感应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又增加了防夹手感应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两端且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的重力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重力组件下方且与所述重力组件固定连接的感应组件;
所述重力组件包括安装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安装座顶部的重力感应片;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片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所述感应组件包括感应开关座以及接近式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座设置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且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镶嵌于所述感应开关座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片为L型片状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夹手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片的内弯折部设置有转轴及轴套,所述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中部,且所述轴套与所述重力感应片固定连接;所述重力感应片通过所述转轴及所述轴套与所述安装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夹手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片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重力感应片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夹手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开关座设置有开关安装孔,所述接近式感应开关镶嵌于所述开关安装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夹手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安装座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夹手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通过所述转轴安装孔与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
CN202021206615.7U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Active CN2139549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6615.7U CN213954971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206615.7U CN213954971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4971U true CN213954971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191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206615.7U Active CN213954971U (zh) 2020-06-24 2020-06-24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49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954971U (zh) 一种防夹手感应装置
CN101207992A (zh) 卡槽及具有该卡槽的电子设备
CN105826229A (zh) 晶圆夹持机构
CN113903633B (zh) 一种错误接线断电保护的接地故障断路保护器
CN214186338U (zh) 一种数控机床前盖触发按钮防错误触发装置
CN111146758A (zh) 脱扣机构及采用脱扣机构的浪涌保护器
US2984713A (en) Microphone assembly
KR101900012B1 (ko) 퓨즈 작동 감지기
CN210272122U (zh) 刀闸开关状态采集装置
CN101373688B (zh) 电磁铁后备保护装置
CN104269703B (zh) 漏电保护插座
CN201294206Y (zh) 漏电保护器
CN209516625U (zh) 一种带有指示功能的电涌保护器
WO2022205759A1 (zh) 一种2p2模数电磁式漏电保护断路器的漏电保护装置
CN206947272U (zh) 不定向接线的单模数多功能漏电断路器
CN2141609Y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10694449U (zh) 一种具有除静电结构的分离器
CN110666068A (zh) 一种折弯机防护装置
CN215035042U (zh) 一种用于卡簧安装的自动化设备
CN210664204U (zh) 一种用于狭窄位置的孔检测装置
CN218103786U (zh) 一种机动车检测线控制柜
CN217086402U (zh) 一种控制保护开关的辅助触头装置
CN217157752U (zh) 一种机器人、机械手臂用电缆
CN213691816U (zh) 一种安全可靠的转换开关
CN213693256U (zh) 一种运输过程中不易碰损的电动机转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