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2108U - 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52108U CN213952108U CN202022255497.5U CN202022255497U CN213952108U CN 213952108 U CN213952108 U CN 213952108U CN 202022255497 U CN202022255497 U CN 202022255497U CN 213952108 U CN213952108 U CN 2139521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tection strip
- strip
- bank protection
- slope protection
- buffer z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11—Hard structures, e.g. dams, dykes or breakwa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2—Improving land use; Improving water use or availability; Controlling erosion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包括:缓冲带和定位桩;所述缓冲带由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呈网格状交叉构成,所述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均包括纺织护套和导管,所述纺织护套套接在导管上,且导管上等距设置有滴灌接口。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中导管上设置有滴灌接口,通过滴灌接口实现对生态滨岸植被进行浇灌以及供给营养液,便于对植被进行养护,同时促使植物根系与网格结构护坡进行纠缠生长,提高护坡效果,防止水土流失,既能恢复被破坏驳岸的生态环境,也能满足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净化水质,减少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质的效果,同时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滨岸护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
背景技术
滨岸护坡指的是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统称,桥址所在河段,河岸的凹岸逐年迎受水流冲刷,会使河岸不断地坍塌。为保护桥梁和路堤安全,须在凹岸修筑防护建筑物。此外,因设桥引起河水流向变化,冲刷河岸而危及农田和村镇时,也须在河岸修建防护建筑物。
传统护坡作用单一,大多为土石或水泥砌成,该种形式护坡形式单一,功能单一,具有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单一地强调其强度功效,却忽略了其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景观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实现结合植物与原有生态驳岸的状况,利用一种新型网格结构使植物根系与网格相互作用从而对岸土进行再度加固,既能恢复被破坏驳岸的生态环境,也能满足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净化水质,减少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质的效果,同时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包括:缓冲带和定位桩;
所述缓冲带由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呈网格状交叉构成,所述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均包括纺织护套和导管,所述纺织护套套接在导管上,且导管上等距设置有滴灌接口;
所述定位桩连接在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的交叉位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所缓冲带的两侧边均连接有边带,且边带上连接有供水连接管,且供水连接管分别于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内侧的导管连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纺织护套的两侧对称缝制有牵引拉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桩包括桩体和固定在桩体顶部的交叉抱箍架,所述交叉抱箍架固定在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的交叉位置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桩体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桩体通过连接支管与导管连通,所述桩体的上等距开设有圆形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桩体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且桩体的底端一体成型有锥形头,且锥形头与交叉抱箍架之间连接有支撑芯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生态滨岸缓冲带由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呈网格状交叉固定组成,并且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中导管上设置有滴灌接口,通过滴灌接口实现对生态滨岸植被进行浇灌以及供给营养液,便于对植被进行养护,同时促使植物根系与网格结构护坡进行纠缠生长,提高护坡效果,防止水土流失,既能恢复被破坏驳岸的生态环境,也能满足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净化水质,减少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质的效果,同时工程造价相对较低,同时第一护坡条和第二护坡条交叉位置处设置定位桩,通过定位桩对缓冲带整体进行固定,提高缓冲带固定的稳定性,且定位桩上设置圆形开口进行灌溉供给营养液,延长植物根系生长深度,进一步提高护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护坡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桩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定位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第一护坡条;101、纺织护套;102、牵引拉绳;103、导管;104、滴灌接口;2、第二护坡条;3、定位桩;301、桩体;302、交叉抱箍架;303、连接支管;304、圆形开口;305、锥形头;306、支撑芯杆;4、边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包括:缓冲带和定位桩3;
缓冲带由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呈网格状交叉构成,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均包括纺织护套101和导管103,纺织护套101套接在导管103上,且导管103上等距设置有滴灌接口104;
定位桩3连接在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的交叉位置处。
所缓冲带的两侧边均连接有边带4,且边带4上连接有供水连接管,且供水连接管分别于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内侧的导管103连通。
工作原理:该生态滨岸缓冲带由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呈网格状交叉固定组成,并且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中导管103上设置有滴灌接口104,通过边带4为导管103供水或者营养液,再通过导管103上的滴灌接口104实现对生态滨岸植被进行浇灌以及供给营养液,便于对植被进行养护,促使植物根系与网格结构护坡进行纠缠生长,提高护坡效果,防止水土流失,既能恢复被破坏驳岸的生态环境,也能满足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净化水质,减少地表径流带来的污染物质的效果,同时工程造价相对较低。
纺织护套101的两侧对称缝制有牵引拉绳102。
进一步的,在进行铺设迁移时纺织护套101配合牵引拉绳102可以对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进行保护,防止铺设时迁移导致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内部导管103损伤。
定位桩3包括桩体301和固定在桩体301顶部的交叉抱箍架302,交叉抱箍架302固定在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的交叉位置处。
桩体301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桩体301通过连接支管303与导管103连通,桩体301的上等距开设有圆形开口304。
进一步的,通过定位桩3对缓冲带整体进行固定,提高缓冲带固定的稳定性,且定位桩3上设置圆形开口304进行滴灌供给营养液,延长植物根系生长深度,进一步提高护坡效果。
桩体301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且桩体301的底端一体成型有锥形头305,且锥形头305与交叉抱箍架302之间连接有支撑芯杆306。
锥形头305便于对桩体301进行插接,通过支撑芯杆306实现对桩体301整体进行支撑,增强桩体301的强度,防止插接时发生变形。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过着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缓冲带和定位桩(3);
所述缓冲带由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呈网格状交叉构成,所述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均包括纺织护套(101)和导管(103),所述纺织护套(101)套接在导管(103)上,且导管(103)上等距设置有滴灌接口(104);
所述定位桩(3)连接在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的交叉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缓冲带的两侧边均连接有边带(4),且边带(4)上连接有供水连接管,且供水连接管分别于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内侧的导管(10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护套(101)的两侧对称缝制有牵引拉绳(1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桩(3)包括桩体(301)和固定在桩体(301)顶部的交叉抱箍架(302),所述交叉抱箍架(302)固定在第一护坡条(1)和第二护坡条(2)的交叉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301)为内部中空的管状结构,且桩体(301)通过连接支管(303)与导管(103)连通,所述桩体(301)的上等距开设有圆形开口(30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301)的外侧设置有螺纹,且桩体(301)的底端一体成型有锥形头(305),且锥形头(305)与交叉抱箍架(302)之间连接有支撑芯杆(30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55497.5U CN21395210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255497.5U CN21395210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52108U true CN213952108U (zh) | 2021-08-13 |
Family
ID=77203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255497.5U Active CN213952108U (zh) | 2020-10-12 | 2020-10-12 | 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52108U (zh) |
-
2020
- 2020-10-12 CN CN202022255497.5U patent/CN2139521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72096U (zh) | 可植被嵌锁护坡砌块及可植被嵌锁护坡 | |
CN104594287B (zh) | 一种生态经济型护岸结构 | |
CN110593281A (zh) | 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5617393U (zh) | 一种设有可定向树根根桩的生态护坡结构 | |
CN104213537A (zh) | 一种适用于护坡生态化改造的基质组合设计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3952108U (zh) | 一种生态滨岸缓冲带 | |
CN211849496U (zh) | 高陡岩质边坡生态防护系统 | |
CN206625181U (zh) | 河道土层防护结构 | |
KR100774880B1 (ko) | 상하 철망을 직접연결하여 시공석을 고정하는 시공석고정구조물 | |
CN106745788A (zh) | 一种河道污水净化及滑坡治理的立体系统 | |
CN209722866U (zh) | 一种小型河道绿色生态护坡结构 | |
CN211571752U (zh) | 一种风景园林设计生态护坡 | |
CN213296236U (zh) | 一种园林河岸生态护坡结构 | |
CN212316830U (zh) | 一种水利工程用拼接式生态护坡砖 | |
CN207538047U (zh) | 生态护坡的岩棉板固定结构 | |
CN209292965U (zh) | 单侧翼墙式生态型丁坝 | |
CN106836128A (zh) | 生态护坡结构 | |
CN210315401U (zh) | 一种坡面防水土流失用编栅护坡结构 | |
JPH0988038A (ja) | 緑化工法と可撓性護岸材 | |
CN202767029U (zh) | 土工织物的防护结构 | |
JP4220613B2 (ja) | 法面、壁面、岸面等の保護緑化構造 | |
CN101363216A (zh) | 柔性管式沉床垫 | |
CN209292963U (zh) | 一种河道高陡边复绿时刚性微平台的结构 | |
CN201080604Y (zh) | 柔性管式沉床垫 | |
CN213173777U (zh) | 一种边坡绿化加固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