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51986U -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 Google Patents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51986U
CN213951986U CN202021914853.3U CN202021914853U CN213951986U CN 213951986 U CN213951986 U CN 213951986U CN 202021914853 U CN202021914853 U CN 202021914853U CN 213951986 U CN213951986 U CN 2139519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ing
beam body
pier
displacement mechanism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1485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侃
陈占
彭志鹏
周勇
张康
陈仕奇
刘予时
刘杰
赵世煜
孟长江
崔国庆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iyuan Group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iyuan Group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Siyuan Group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91485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519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519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519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用于使梁体相对于桥墩移动。顶升移位机构包括伪固定件、自由滑动件、顶升油缸以及平移油缸。顶升油缸设置在梁体与桥墩之间,沿梁体纠偏方向设置至少两顶升油缸,其中一顶升油缸的一端与梁体之间设置一伪固定件、另一端与桥墩之间设置一自由滑动件,其中另一顶升油缸的一端与梁体之间设置一自由滑动件、另一端与桥墩之间设置一伪固定件。平移油缸设置在两顶升油缸之间,以使梁体相对于桥墩向纠偏方向移动,其中伪固定件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保持相对静止,自由滑动件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可自由滑动,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须设置反力装置。

Description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纠偏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飞速发展,为了保证线路平顺、节约用地以及控制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工后变形等,高速铁路设计采取了“以桥代路”的设计思路,桥梁已经成为高速铁路线下工程的主要工程类型。高速铁路桥梁建成后维护维修工作较一般铁路大量减少。
但随着铁路的长期运营,在地质复杂区域,由于单侧堆载、土体滑坡、基坑开挖以及地质条件影响可能导致线路发生偏移等变形病害。高速铁路线路对偏移要求非常严格,线路偏移超限时会严重威胁高铁运营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导致列车限速行驶,降低高速铁路的运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以解决梁体纠偏苦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顶升移位机构,用于使梁体相对于桥墩移动,所述顶升移位机构包括:
伪固定件;
自由滑动件;
顶升油缸,设置在所述梁体与所述桥墩之间,沿所述梁体纠偏方向设置至少两所述顶升油缸,其中一所述顶升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梁体之间设置一所述伪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桥墩之间设置一所述自由滑动件,其中另一所述顶升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梁体之间设置一所述自由滑动件、另一端与所述桥墩之间设置一所述伪固定件;以及
平移油缸,设置在两所述顶升油缸之间,以使所述梁体相对于所述桥墩向所述纠偏方向移动,其中,所述伪固定件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所述自由滑动件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可自由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伪固定件为应力扩散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滑动件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板和分别叠置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板两侧的应力扩散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自由滑动件还包括不锈钢板,设置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板与其两侧的任一所述应力扩散钢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高分子聚合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移位机构包括润滑脂,涂抹在所述高分子聚合板的任一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油缸和所述平移油缸均为液压千斤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通过设置自由滑动件和伪固定件,在平移油缸的作用下,自由滑动件两侧连接的对象能够自由滑动,而伪固定件两侧连接的对象能够相对静止,从而梁体能够相对于桥墩平移,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顶升移位装置,包括多个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顶升移位机构与另一个所述顶升移位机构使所述梁体相对于所述桥墩移动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移位机构的数量为多对,每一对所述顶升移位机构使所述梁体相对于所述桥墩移动的方向相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装置,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实现梁体向不同方向纠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装置用于桥梁纠偏的示意图;以及
图3为图2的俯视图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顶升移位机构;1、伪固定件;2、自由滑动件;21、高分子聚合物板;21’、聚四氟乙烯板;22、应力扩散钢板;23、不锈钢板;3、顶升油缸;31、第一缸筒;32、第一活塞杆;4、平移油缸;41、第二缸筒;42、第二活塞杆;
20、桥墩;30、梁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本申请的描述中的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运营铁路移梁纠偏主要利用千斤顶等对梁体30进行顶升和平移,通过千斤顶对梁体30施加竖向顶升力和水平推力,调整梁体30位置,达到线路轨道纠偏的作用。但是铁路桥墩20墩顶操作空间有限,为水平千斤顶单独设置反力装置难度较大,而且移梁纠偏存在纠偏过度的风险,而移梁纠偏通常需要在铁路运营的天窗点内快速完成。因此研究一种操作简单、无须反力装置的机构对运营铁路移梁纠偏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请参阅图1~图3,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顶升移位机构10,用于使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移动。顶升移位机构10包括伪固定件1、自由滑动件2、顶升油缸3以及平移油缸4,顶升油缸3设置在梁体30和桥墩20之间,沿梁体30纠偏方向设置至少两顶升油缸3,其中一顶升油缸3的一端与梁体30之间设置一伪固定件1、另一端与桥墩20之间设置一自由滑动件2,其中另一顶升油缸3的一端与所述梁体30之间设置一自由滑动件2、另一端与桥墩20之间设置一伪固定件1。平移油缸4设置在两顶升油缸3之间,以使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向纠偏方向移动,其中,伪固定件1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保持相对静止,自由滑动件2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可自由滑动。
具体地,顶升油缸3分别与伪固定件1和自由滑动件2抵接,伪固定件1、自由滑动件2分别与梁体30和桥墩20抵接。在梁体30顶升时,顶升油缸3的第一活塞杆32相对于第一缸筒31运动,带动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向上运动,在顶升的过程中,桥墩20为顶升油缸3的顶升运动提供支反力,从而无须设置单独的反力装置,从而节省了顶升移位机构10的操作空间。
而平移油缸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顶升油缸3的第一缸筒31上,如图1所示,平移油缸4的第二缸筒41和第二活塞杆42分别连接在两顶升油缸3的第一缸筒31上。从而当第二活塞杆42相对于第二缸筒41平移时,平移油缸4一端的顶升油缸3相对桥墩20静止,另一端的顶升油缸3相对桥墩20平移,并带动梁体30一起相对于桥墩20平移。在梁体30相对桥墩20平移的过程中,与梁体30一起平移的顶升油缸3与梁体30之间的静摩擦力为梁体30提供平移推力,相对桥墩20静止的顶升油缸3与桥墩20之间的静摩擦力为平移油缸4的运动提供支反力,亦无须为平移油缸4设置反力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顶升油缸3的一端相对于桥墩20或者梁体30平移,而另一端相对于桥墩20或者梁体30静止,顶升油缸3通过伪固定件1与梁体30、通过自有滑动组件与桥墩20连接时,顶升油缸3与梁体30之间的滑动副的最小摩擦系数应大于顶升油缸3桥墩20之间滑动副的最小摩擦系数,从而在同样的正压力下,顶升油缸3与梁体3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大于顶升油缸3与桥墩2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从而当平移油缸4的推力大于顶升油缸3与桥墩20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时,即可使桥墩20相对于顶升油缸3平移,而梁体30相对于顶升油缸3静止。同理,当顶升油缸3通过伪固定件1与桥墩20、通过自有滑动组件与梁体30连接时,则可使梁体30相对于顶升油缸3平移,而桥墩20相对于顶升油缸3静止。
可以理解的是,平移油缸4两端的顶升油缸3分别与梁体30或者桥墩20连接的方式应当不同,如此方能保证在平移油缸4的推力作用下,平移油缸4一端的顶升油缸3相对于另一端的顶升油缸3平移,进而实现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平移。
顶升油缸3和平移油缸4的结构形式并不限于图1所述的形式,只需要实现两端的相对运动即可。而连接在平移油缸4两端的顶升油缸3的结构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分别与平移油缸4两端的顶升油缸3抵接的自由滑动件2或者伪固定件1的结构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需保证在相同的压力下,自由滑动件2两侧连接的对象可以自由滑动,而伪固定件1两侧连接的对象能够相对静止即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通过设置自由滑动件2和伪固定件1,并使自由滑动件2两侧连接的对象能够自由滑动,而伪固定件1两侧连接的对象能够相对静止,从而在平移油缸4的作用下,梁体30能够相对于桥墩20平移,且利用顶升油缸3与桥墩20之间的静摩擦力为平移油缸4提供支反力,从而实现梁体30的平移,而无须为平移油缸4设置反力装置。而在顶升油缸3的顶升运动中,利用桥墩20为顶升油缸3提供支反力,亦无须为顶升油缸3设置反力装置。从而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无须设置反力装置,节省了梁体30纠偏操作的操作空间,也使梁体30纠偏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顶升油缸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为了提高顶升移位机构10的最大顶升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个顶升油缸3。
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顶升油缸3和平移油缸4均为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能够提供更高的顶升力或者平移推力,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伪固定件1为应力扩散钢板22。可以理解的是,在梁体30的顶升移位过程中,伪固定件1以及顶升油缸3都会受到较大的压力,而应力扩散钢板22的刚度较高,在较大的压力下不容易产生变形。此外,桥墩20和梁体30大都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顶升油缸3通过预应力扩散钢板22与桥墩20或者梁体30抵接,可使顶升油缸3与应力扩散钢板22,以及梁体30与应力扩散钢板22之间都有较大的滑动摩擦系数,比如顶升油缸3为液压千斤顶时,液压千斤顶与应力扩散钢板22之间的摩擦系数约为0.3,而应力扩散钢板22与梁体30或者桥墩20之间的摩擦系数在0.3~0.6之间,从而更有利于保持顶升油缸3相对梁体30或者桥墩20静止。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自由滑动件2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板21和分别叠置在高分子聚合物板21两侧的应力扩散钢板22。如此一来,顶升油缸3通过自由滑动件2与梁体30或者桥墩20之间摩擦系数最小的滑动副即为高分子聚合物板21与应力扩散钢板22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高分子聚合物板21相对应力扩散钢板22的滑动,实现梁体30或者桥墩20相对于顶升油缸3的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自由滑动件2还包括不锈钢板23,设置在高分子聚合物板21与其两侧的任意应力扩散钢板22之间。从而高分子聚合物板21与不锈钢板23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最小,在相同的压力下,当顶升油缸3收到水平推力时,高分子聚合物板21会相对不锈钢板23滑动。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高分子聚合物板21为聚四氟乙烯板21’。聚四氟乙烯板21’与应力扩散钢板22之间具有更小的滑动摩擦系数,从而更有利于实现二者的相对滑动。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中,顶升移位机构10包括润滑脂,涂抹在高分子聚合板的任一侧表面。通过涂抹润滑脂,使高分子聚合物板21与应力扩散钢板22之间形成油膜,从而更有利于降低二者的滑动摩擦系数。比如,当高分子聚合物板21为聚四氟乙烯板21’时,且在聚四氟乙烯板21’与一侧的应力扩散钢板22之间设置不锈钢板23,在聚四氟乙烯板21’与不锈钢板23之间涂抹润滑脂,如硅脂油等,此时,聚四氟乙烯板21’与不锈钢板23的摩擦系数小于0.05,在实现梁体30相对桥墩20平移的过程中,更加省力。
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顶升移位装置,请参阅图2和图3,顶升移位装置包括多个以上任意一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机构10。可以理解的是,一个顶升移位机构10仅能够实现梁体30向一个纠偏方向移动,而通过设置多个顶升移位机构10,则可以实现梁体30向多个纠偏方向移动,使得梁体30的纠偏工作更加快捷高效。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每一个顶升移位机构10中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顶升油缸3,且这些顶升油缸3在顶升移位机构10中的排布位置也多种多样。因此,一个顶升移位装置中的多个顶升移位机构10可以完全或者部分相同,也可以完全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顶升移位装置,采用简单的顶升移位机构10,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还能根据需要,实现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向不同方向平移,进而实现梁体30向不同方向纠偏。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装置中,至少一个顶升移位机构10与另一个顶升移位机构10使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设置纠偏方向相反的顶升移位机构10,当梁体30沿单个方向过度纠偏时,可以通过纠偏方向相反的顶升移位机构10实现反向的纠偏,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过度纠偏的问题。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本申请提供的顶升移位装置中,顶升移位机构10的数量为多对,每一对顶升移位机构10使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移动的方向相反。从而当梁体30沿每一个方向存在过度纠偏的问题时,都可以通过纠偏方向相反的顶升移位机构10进行修正,从而使得梁体30的纠偏位置更加准确,操作也更加方便。
优选地,请参阅图3,顶升移位机构10的数量为至少为两对,两对顶升移位机构10实现梁体30的纠偏方向相互垂直,且每一对顶升移位机构10使得梁体30相对于桥墩20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此一来,通过合理地控制梁体30纠偏时的不同顶升移位机构10的动作,可以最终实现梁体30相对桥墩20向任意方向移动。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顶升移位机构,用于使梁体相对于桥墩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位机构包括:
伪固定件;
自由滑动件;
顶升油缸,设置在所述梁体与所述桥墩之间,沿所述梁体纠偏方向设置至少两所述顶升油缸,其中一所述顶升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梁体之间设置一所述伪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桥墩之间设置一所述自由滑动件,其中另一所述顶升油缸的一端与所述梁体之间设置一所述自由滑动件、另一端与所述桥墩之间设置一所述伪固定件;以及
平移油缸,设置在两所述顶升油缸之间,以使所述梁体相对于所述桥墩向所述纠偏方向移动,其中,所述伪固定件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保持相对静止,所述自由滑动件两侧连接的对象之间可自由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伪固定件为应力扩散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滑动件包括高分子聚合物板和分别叠置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板两侧的应力扩散钢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滑动件还包括不锈钢板,设置在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板与其两侧的任一所述应力扩散钢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板为聚四氟乙烯板。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位机构包括润滑脂,涂抹在所述高分子聚合板的任一侧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顶升移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和所述平移油缸均为液压千斤顶。
8.一种顶升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顶升移位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顶升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顶升移位机构与另一个所述顶升移位机构使所述梁体相对于所述桥墩移动的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述的顶升移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移位机构的数量为多对,每一对所述顶升移位机构使所述梁体相对于所述桥墩移动的方向相反。
CN202021914853.3U 2020-09-04 2020-09-04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Active CN2139519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4853.3U CN213951986U (zh) 2020-09-04 2020-09-04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14853.3U CN213951986U (zh) 2020-09-04 2020-09-04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51986U true CN213951986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14853.3U Active CN213951986U (zh) 2020-09-04 2020-09-04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519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32882B2 (en) Three-truss continuous steel truss girder-pushing device and arrangement method thereof
CN102587291B (zh) 一种钢箱梁步履式多点顶推施工方法及施工系统
CN201574358U (zh) 步履式平移顶推装置
CN202492807U (zh) 钢箱梁步履式多点顶推施工系统
CN108350859B (zh) 用于装配风力涡轮机塔架的引导设备
CN201428114Y (zh) 大型钢拱梁、钢箱梁施工用顶推设备
CN103924522A (zh) 用于高架、桥梁安装的顶推装置及其顶推方法
CN105088959A (zh) 一种钢桁梁节点自适应连续顶推系统
CN103911953A (zh) 用于高架、桥梁安装的组合顶推装置及其不间歇顶推方法
CN213951986U (zh) 顶升移位机构及顶升移位装置
CN102776843B (zh) 滑移设备及其滑移方法
CN217556723U (zh) 一种用于钢桁梁主动调节的步履式顶推装置
CN205046480U (zh) 一种钢桁梁节点自适应连续顶推系统
CN114150893A (zh) 用于顶升移位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装置
CN114892540A (zh) 一种用于钢桁梁主动调节的步履式顶推装置及方法
CN111945576A (zh) 一种桥梁线型调整装置
CN212477453U (zh) 一种桥梁线型调整装置
CN115262304A (zh) 一种小空间轨道梁锚杆更换用的辅助工装及锚杆更换方法
CN212175521U (zh) 一种可三向调节的调梁装置
CN211572656U (zh) 一种钢桁梁步履顶推设备
CN210944693U (zh) 一种大跨度同步液压升降机
CN205151653U (zh) 一种板材自动升降装置
CN212582445U (zh) 一种新型三维步履式顶推设备
CN210104588U (zh) 适用于曲线和纵横坡的桥梁施工顶推装置
CN207361693U (zh) 大体积建筑构件顶升滑移液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