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9007U -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9007U
CN213939007U CN202022515010.2U CN202022515010U CN213939007U CN 213939007 U CN213939007 U CN 213939007U CN 202022515010 U CN202022515010 U CN 202022515010U CN 213939007 U CN213939007 U CN 213939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ting
planting frame
water
frame
fill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1501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洽群
徐桂林
邓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e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ng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1501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9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9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9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dropon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至少包括固定杆、种植框以及土质填充层;其中,所述固定杆底部夯入水底,顶部位于河道中,所述种植框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外围,且其底部深入水底;所述土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种植框内,且基于所述种植框底部填充至所述种植框顶部;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种植框顶层的所述土质填充层上。该装置通过固定杆夯入水底,且以固定杆为支撑套设种植框,将种植框底部固定于水底,有效抵抗水体流动造成的种植装置发生冲移,保障种植区域的固定;由于固定杆和种植框的牢固度高,维护时只需要定期监测植被生长情况即可,使用寿命长,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节省人力,降低施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体污染生态治理领域,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深水区域的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生植物是指能在水中生长的植物。根据水生植物的生活方式,一般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和漂浮植物以及湿生植物。水生植物的恢复与重建在淡水生态系统的稳态转化(从浊水到清水)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水生态修复的主要措施。当前,人工构建水生植物是否恢复已成为黑臭或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成功的衡量指标,其中水生植物的种植方式是水生植物能否成活或水生植物群落多久恢复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水深2.0m以上的深水区种植水生植物。
目前,常用的水生植物种植装置通常有悬浮床种植装置、沉淀床种植装置等,其中悬浮床种植一般是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容器浮于水面,并通过牵引绳固定,固定沉淀床种植一般是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沉入水中,并通过牵引绳固定;这些种植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施工复杂、装置寿命短、易被水流冲移,需要经常维护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深水水域而言,这些常用的水生生物种植装置使得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效率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适用于深水的水生植物种植装置,以提高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在深水水域给水生植物提供一个生长平台,提高水生植物的生态修复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至少包括固定杆、种植框以及土质填充层;其中,所述固定杆底部夯入水底,顶部位于河道中,所述种植框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外围,且其底部深入水底;所述土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种植框内,且基于所述种植框底部填充至所述种植框顶部;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种植框顶层的所述土质填充层上。
进一步的,所述土质填充层至少包括自所述种植框底部至顶部依次填充的砾石填充层、碎石填充层、粗沙填充层和种植营养土填充层,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种植营养土填充层。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框整体位于水域水面下方,其顶部的高度设置需要保障水生植物在种植后其上部植株挺出水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夯入水底的深度大于所述种植框深入水底的深度;其顶端距离水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种植框顶部距离水面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采用镀锌钢管。
进一步的,所述种植框采用波纹管组成,波纹管中间具有一定的框型空间,框型空间内填充所述土质填充层。
通过实施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装置通过固定杆夯入水底,且以固定杆为支撑套设种植框,将种植框底部固定于水底,有效抵抗水体流动造成的种植装置发生冲移,保障种植区域的固定;由于固定杆和种植框的牢固度高,维护时只需要定期监测植被生长情况即可,使用寿命长,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有效节省人力,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种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固定杆;2、种植框;3、砾石填充层;4、碎石填充层;5、粗沙填充层;6、种植营养土填充层;7、水生植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采用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如图1所示,至少包括固定杆1、种植框2以及土质填充层;其中,固定杆1底部夯入水底,顶部位于河道中,种植框2套设于固定杆1外围,且其底部深入水底;土质填充层设置于种植框2内,且基于种植框2底部填充至种植框2顶部;水生植物7种植于种植框2顶层的土质填充层上。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采用DN50mm的镀锌钢管,由于深水水域水深深度大于两米,因此,固定杆1在夯入需要安装种植框2的位置并牢固于水底时,深入水底的深度不少于800mm,固定杆1的顶部距离水面不高于800mm。
种植框2套设在固定杆1外侧,一般采用波纹管,波纹管的直径为300~400mm为宜,实际操作中根据水生植物需要的种植面积可以进行调整;波纹管中间具有一定的可填充空间,用于填充土质填充层;种植框整体位于水域水面下方,其顶部的高度设置需要保障水生植物在种植后其上部植株挺出水面,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基于深水水域高度、水生植物的高度以及固定杆1的长度,波纹管顶端距离水面不高于400mm为宜。
土质填充层至少包括自种植框2底部至顶部依次填充的砾石填充层3、碎石填充层4、粗沙填充层5和种植营养土填充层6,水生植物7种植于种植营养土填充层6;基于深水水域高度以及种植框2的高度,砾石填充层3的高度至少为300mm,砾石的粒径选用50~80mm为宜;碎石填充层4的高度至少为300mm,碎石的粒径选用30~50mm为宜;粗沙填充层5的高度至少为300mm;种植营养土填充层6的高度在250mm~350mm。
基于上述结构,其安装过程为:首先确定好种植框2的定位位置,将采用DN50mm镀锌钢管的固定杆1夯入该定位位置并牢固于水底,固定杆1的底部要穿过水底淤泥层夯入于水底定位;之后将作为种植框2的波纹管套入固定杆1外围,并深入到水底固定;然后依次填充砾石、碎石、粗沙、种植营养土形成土质填充层,在土质填充层全部填充完成后,将水生植物7种植在最上层的种植营养土填充层6;此结构有效可抵抗被水流冲移,保证种植区域的固定;在种植好植物后,需要进行后去的维护工作:间期巡视,每隔15-20天检查水生植物7的生长情况、病害情况等,遇有病害的情况需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6)

1.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固定杆、种植框以及土质填充层;其中,所述固定杆底部夯入水底,顶部位于河道中,所述种植框套设于所述固定杆外围,且其底部深入水底;所述土质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种植框内,且基于所述种植框底部填充至所述种植框顶部;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种植框顶层的所述土质填充层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填充层至少包括自所述种植框底部至顶部依次填充的砾石填充层、碎石填充层、粗沙填充层和种植营养土填充层,水生植物种植于所述种植营养土填充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整体位于水域水面下方,其顶部的高度设置需要保障水生植物在种植后其上部植株挺出水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夯入水底的深度大于所述种植框深入水底的深度;其顶端距离水面的高度大于所述种植框顶部距离水面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采用镀锌钢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框采用波纹管组成,波纹管中间具有一定的框型空间,框型空间内填充所述土质填充层。
CN202022515010.2U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Active CN213939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5010.2U CN21393900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15010.2U CN21393900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9007U true CN213939007U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06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15010.2U Active CN213939007U (zh) 2020-11-04 2020-11-04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900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837A (zh) * 2021-09-11 2021-12-03 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水生植物栽种辅助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8837A (zh) * 2021-09-11 2021-12-03 广州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 一种水生植物栽种辅助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39961B (zh) 重污染支流口多层植物带水质原位净化方法
CN213939007U (zh) 一种深水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CN113718713B (zh) 一种具有拦截功能的城乡用地表沟渠改造方法及拦截净化组件
CN110644427B (zh) 一种不良地质条件下河道岸坡生态防护结构及清淤方法
CN104261627B (zh)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污染控制方法
CN206156980U (zh) 原位临时净化集成系统
CN206203996U (zh) 一种用于河道水质净化的护岸系统
CN210797316U (zh) 一种在软基上的箱涵施工结构
CN211922648U (zh) 生态修复型稀土尾矿
CN108951540A (zh) 一种集藻挡藻导藻围隔系统
CN108867691B (zh) 植草沟雨水排水管廊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2535416A (zh) 水域中软质围隔与硬质护堤间浮动式连接装置及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06115922B (zh) 一种用于景观公园的净水处理的施工方法
CN210737566U (zh) 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系统
CN107190832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口的改造方法
CN113820383A (zh) 基于覆盖阻隔技术的废树脂粉堆点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方法
CN202925540U (zh) 一种围海造地区域软土地基处理装置的布设结构
CN106759075B (zh) 一种湖泊淤泥处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14614327U (zh) 一种土地盐碱化地区水产养殖用河床渗透取水系统
CN214593665U (zh) 一种河流开发用鱼仓结构
CN219860967U (zh) 一种河道淤泥堆放场
CN218667377U (zh) 一种市政河道水下侧坡的水生植物加固结构
CN114033009B (zh) 一种污泥填埋场表层污泥生态修复施工方法及系统
CN212238576U (zh) 一种平原地区高速铁路弃渣消纳构造
CN217400967U (zh) 一种用于富水砂岩地层的铁路隧道基底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