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6608U - 电子连接器公座 - Google Patents

电子连接器公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6608U
CN213936608U CN202023069628.7U CN202023069628U CN213936608U CN 213936608 U CN213936608 U CN 213936608U CN 202023069628 U CN202023069628 U CN 202023069628U CN 213936608 U CN213936608 U CN 213936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terminal
insulating body
conductive
terminal row
conductive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6962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管玉龙
黄正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qi 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qi 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qi 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qi Electronics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6962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6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6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66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子连接器公座,包括:绝缘本体、第一导电端子排、第二导电端子排,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开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第二导电端子排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排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由上端部、下端部和位于上端部、下端部之间的竖直连接部组成,所述竖直连接部的外侧表面露出绝缘本体表面,此竖直连接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凸点部和凹陷槽。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公座在达到传输数据速率达到20Gbps的同时,提高了电接触的精度和可靠性,也保证了电子连接器公座的结构稳定性。

Description

电子连接器公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连接器公座。
背景技术
电子连接器公座也常被称为电路连接器,电连接器,将一个回路上的两个导体桥接起来,使得电流或者讯号可以从一个导体流向另一个导体的导体机构。传统的连接器的结构简单,无法提供更高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连接器公座,该电子连接器公座在达到传输数据速率达到20Gbps,并满足USB 3.1 GEN2、PCIe GEN4、PCIe GEN5 、TBT4、MIPI的同时,提高了电接触的精度和可靠性,也保证了电子连接器公座的结构稳定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连接器公座,包括:绝缘本体、第一导电端子排、第二导电端子排,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开有一容置腔,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第二导电端子排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排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导电端子组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均由上端部、下端部和位于上端部、下端部之间的竖直连接部组成,所述竖直连接部的外侧表面露出绝缘本体表面,此竖直连接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凸点部和凹陷槽,所述凸点部位于靠近上端部一侧,所述上端部左右两侧均开有一缺口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凸点部和凹陷槽与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导电端子相背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本体和第二导电端子位于各自相邻导电端子之间区域设置有外侧凹槽。
2. 上述方案中,所述容置腔内壁位于相邻导电端子的上端部之间区域开有内侧凹槽。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本体的容置腔内设置有至少2个定位凸台,此2个定位凸台分别位于容置腔的两侧。
4.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凸台的数目为4个。
5.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各自的下端部左右两侧均开有一凸点。
6. 上述方案中,所述绝缘本体与容置腔相背的底部开有至少2个底部凹槽。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公座,在达到传输数据速率达到20Gbps,并满足USB 3.1GEN2、PCIe GEN4、PCIe GEN5 、TBT4、MIPI的同时,其导电端子的竖直连接部的外侧表面露出绝缘本体表面,此竖直连接部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凸点部和凹陷槽,所述凸点部位于靠近上端部一侧,所述上端部左右两侧均开有一缺口槽,提高了电接触的精度和可靠性;还有,其绝缘本体和第二导电端子位于各自相邻导电端子之间区域设置有外侧凹槽,容置腔内壁位于相邻导电端子的上端部之间区域开有内侧凹槽,有效注塑生产时防止端子移位,从而保证了电子连接器公座的结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绝缘本体的容置腔内设置有至少2个定位凸台,此2个定位凸台分别位于容置腔的两侧,在将电子连接器公座与母座配合时具有防错功能;还有,其绝缘本体与容置腔相背的底部开有至少2个底部凹槽,进一步防止端子移位。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公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电子连接器公座的A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3为附图1电子连接器公座的B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连接器公座的导电端子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绝缘本体;2、第一导电端子排;21、第一导电端子;3、第二导电端子排;31、第二导电端子;4、容置腔;5、上端部;6、下端部;7、竖直连接部;8、凸点部;9、凹陷槽;10、缺口槽;11、外侧凹槽;12、底部凹槽;13、内侧凹槽;14、定位凸台;15、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电子连接器公座,包括:绝缘本体1、第一导电端子排2、第二导电端子排3,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开有一容置腔4,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2、第二导电端子排3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1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2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端子21组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排3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导电端子31组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31均由上端部5、下端部6和位于上端部5、下端部6之间的竖直连接部7组成,所述竖直连接部7的外侧表面露出绝缘本体1表面,此竖直连接部7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凸点部8和凹陷槽9,所述凸点部8位于靠近上端部5一侧,所述上端部5左右两侧均开有一缺口槽10,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的凸点部8和凹陷槽9与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导电端子21相背设置。
上述绝缘本体1和第二导电端子31位于各自相邻导电端子之间区域设置有外侧凹槽11。
上述容置腔4内壁位于相邻导电端子的上端部5之间区域开有内侧凹槽13。
上述绝缘本体1的容置腔4内设置有至少2个定位凸台14,此2个定位凸台14分别位于容置腔4的两侧。
实施例2:一种电子连接器公座,包括:绝缘本体1、第一导电端子排2、第二导电端子排3,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开有一容置腔4,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2、第二导电端子排3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1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2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端子21组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排3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导电端子31组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31均由上端部5、下端部6和位于上端部5、下端部6之间的竖直连接部7组成,所述竖直连接部7的外侧表面露出绝缘本体1表面,此竖直连接部7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凸点部8和凹陷槽9,所述凸点部8位于靠近上端部5一侧,所述上端部5左右两侧均开有一缺口槽10,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的凸点部8和凹陷槽9与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导电端子21相背设置。
上述绝缘本体1和第二导电端子31位于各自相邻导电端子之间区域设置有外侧凹槽11。
上述容置腔4内壁位于相邻导电端子的上端部5之间区域开有内侧凹槽13。
上述绝缘本体1的容置腔4内设置有至少2个定位凸台14,此2个定位凸台14分别位于容置腔4的两侧。
上述定位凸台14的数目为4个。
上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31各自的下端部6左右两侧均开有一凸点15。
上述绝缘本体1与容置腔4相背的底部开有至少2个底部凹槽12。
采用上述电子连接器公座时,在达到传输数据速率达到20Gbps,并满足USB 3.1GEN2、PCIe GEN4、PCIe GEN5 、TBT4、MIPI的同时,提高了电接触的精度和可靠性;还有,其绝缘本体和第二导电端子位于各自相邻导电端子之间区域设置有外侧凹槽,容置腔内壁位于相邻导电端子的上端部之间区域开有内侧凹槽,有效注塑生产时防止端子移位,从而保证了电子连接器公座的结构稳定性;还有,其绝缘本体的容置腔内设置有至少2个定位凸台,此2个定位凸台分别位于容置腔的两侧,在将电子连接器公座与母座配合时具有防错功能;还有,其绝缘本体与容置腔相背的底部开有至少2个底部凹槽,进一步防止端子移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1)、第一导电端子排(2)、第二导电端子排(3),所述绝缘本体(1)上表面开有一容置腔(4),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2)、第二导电端子排(3)分别设置于绝缘本体(1)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排(2)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一导电端子(21)组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排(3)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第二导电端子(31)组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31)均由上端部(5)、下端部(6)和位于上端部(5)、下端部(6)之间的竖直连接部(7)组成,所述竖直连接部(7)的外侧表面露出绝缘本体(1)表面,此竖直连接部(7)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凸点部(8)和凹陷槽(9),所述凸点部(8)位于靠近上端部(5)一侧,所述上端部(5)左右两侧均开有一缺口槽(10),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的凸点部(8)和凹陷槽(9)与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导电端子(21)相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和第二导电端子(31)位于各自相邻导电端子之间区域设置有外侧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4)内壁位于相邻导电端子的上端部(5)之间区域开有内侧凹槽(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容置腔(4)内设置有至少2个定位凸台(14),此2个定位凸台(14)分别位于容置腔(4)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14)的数目为4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和第二导电端子(31)各自的下端部(6)左右两侧均开有一凸点(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连接器公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1)与容置腔(4)相背的底部开有至少2个底部凹槽(12)。
CN202023069628.7U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连接器公座 Active CN213936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9628.7U CN213936608U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连接器公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69628.7U CN213936608U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连接器公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6608U true CN213936608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3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69628.7U Active CN213936608U (zh) 2020-12-18 2020-12-18 电子连接器公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6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83900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9768567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3194216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US20050112952A1 (en) Power jack connector
CN103972748A (zh) 电连接器组件以及用于该组件的电连接器
US9660400B2 (en) Flipp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203335B1 (en) Mobile phone connector and the art of assembly of contacts and a housing
US20100151743A1 (en) Electrical adapter
CN211208810U (zh) 电连接装置
EP2940801B1 (en) Plug
CN219246994U (zh) 电连接器、底座及电连接器与底座组合
CN108281813B (zh) 电连接器
CN205960363U (zh) 便于生产组装的多功能电连接器
US675569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bridge
CN213936608U (zh) 电子连接器公座
US7402054B2 (en) Board-to-board connector
CN205646372U (zh) 电连接器组件
US646120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214994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05882239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212783885U (zh) 一种正反插连接器
CN210007050U (zh) 充电连接器及充电连接器组件
CN213936607U (zh) 电子连接器母座
US6340315B1 (en) Battery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mproved contacts arrangement
CN215681034U (zh) 一种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