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35122U -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35122U
CN213935122U CN202023341596.1U CN202023341596U CN213935122U CN 213935122 U CN213935122 U CN 213935122U CN 202023341596 U CN202023341596 U CN 202023341596U CN 213935122 U CN213935122 U CN 213935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camera
image monitoring
hole
monitor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3415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琪
肖光荣
陆全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Jin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Jin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Jin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Jinrui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3415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35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35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35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包括:上壳及下壳,上壳与下壳组合成容腔,容腔内从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控制模组及电源模块,上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组件,上壳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摄像头的监测端位于第一通孔内,下壳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报警灯通槽、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蜂窝孔,容腔内还设置有设置在控制模组下方的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报警灯通槽内的LED灯带、声音报警器及人体红外探测器,第二摄像头的监测端位于第二通孔内。实现实时图像监测,人体感应、声光报警及多方位监测,当有人试图偷窃或破坏电网铁塔或者传输电缆遭到损坏时及时拍摄图片发送给服务器端并可远程喊话报警。

Description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图像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输电走廊用地日趋紧张,输电走廊附近的施工现场也越来越多。塔吊、泵车等大型施工机械穿越架空输电线路引起线路跳闸的事故时有发生,目前外力破坏已成为影响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输电线路运维工作中,外力破坏导致的输电线路跳闸占比高,外力破坏有可能是因为建筑工地房屋过高或者施工吊车或者货车超高导致输电线路短路或跳闸,也有可能是因为人为的故意盗窃或者破坏引起的输电线路短路或跳闸,犯罪分子盗窃铁塔导致铁塔倒地所造成的损失远比铁塔本身的价值大得多。在野外时,也有可能因为地形的问题导致铁塔倾斜或者因为塔下树木太过茂盛导致输电线路短路或跳闸,高压铁塔倒地会导致大面积停电,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恢复,严重影响着城乡工农业生产及办公的用电,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传统的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方式主要包括人工定期巡视和视频监控等方式,但其存在人员需求量大、监控范围有限等缺点。现有技术中高压输电设备中的杆塔、导线、变压器、电容器等电力设备需要定期巡检做好防盗和防破坏工作,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上述巡检一般由人工完成,现在比较先进的是采用手持巡检设备进行现场巡检,但也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导致电力设备巡检的成本比较高,尤其对于安装在自然环境恶劣或者交通不便地区的电力设备,其人工巡检的难度更大,巡检成本也更高;另外,人工巡检只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人工巡检时间点之外的电力设备处于无监控状态,当电力设备被人为损坏或者出现故障时电力部门不能及时察觉并在第一时间维修、更换,无法保证电力设备的持续正常运行。现有的视频监控没有声光报警装置、人体红外探测装置、远程喊话功能及在线监测一体化装置,基本都是采用多样化组装而成,装置臃肿,安装不便,维护麻烦耗时,这种多点布局方式,安装难度大,成本也高,不能实现大面积推广普及。
人体是一特定波长红外线的发射体,由红外传感器检测到这种红外线的变化并予以放大选频处理后,可以推动适当的负载,利用传感器可以接收到这一信号,此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这一检测技术较之超声、哑声、微波方式更为灵敏与准确,它要求人体红外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处理电路有很高的灵敏度并要能准确鉴别生物体与非生物体的运动,使误动作率降到最低。另外,现阶段,4G技术不仅具备高效的数据传输效率、强大的智能性及较好的覆盖率,也可以进行无缝漫游及高质量多媒体通信。平常的移动手机用户其数据传输的速率在高在10—20Mb/s,使用4G手机的用户,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上升到100Mb/s,甚至更高。4G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时,可以采用智能信号处理放大技术,把各不相同的信号复杂环境进行结合,保障其展开正确的发送及接收;也可以运用较强的覆盖性提升传输的速率。4G通信系统还具有全球漫游、网络接口开发。可以实现与不同网络的连接等特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人体感应、声光报警及多方位监测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实现可当有人试图偷窃或破坏电网铁塔或者传输电缆遭到损坏时及时拍摄图片发送给服务器端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包括:上壳及下壳,上壳与下壳组合成容腔,容腔内从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控制模组及电源模块,上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组件,上壳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摄像头的监测端位于第一通孔内,下壳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报警灯通槽、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蜂窝孔,容腔内还设置有设置在控制模组下方的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报警灯通槽内的LED灯带、与蜂窝孔对应设置的声音报警器及设置在第三通孔内的人体红外探测器,第二摄像头的监测端位于第二通孔内。控制模组包括主控制板、电源板及报警板,电源板分别与主控制板、报警板、电源模块及外部电源电连接,主控制板分别与天线组件、报警板、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电连接,报警板分别与LED灯带、声音报警器及人体红外探测器电连接。
由以上方案可见,通过在图像监测装置中设置有第一摄像头、第二摄像头、人体红外探测器、声音报警器、LED灯带、主控制板、电源板、报警板及天线组件,电源板分别与主控制板、报警板及电源模块电连接,主控制板分别与天线组件、报警板、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电连接,报警板分别与LED灯带、声音报警器及人体红外探测器电连接。第一摄像头及第二摄像头实时将图像数据传至主控制板,通过天线组件传至后台控制中心,如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或者达到特定条件,可通过报警板控制声音报警器及LED灯带,发出报警信息警示周围环境,从而第一摄像头实现对第一摄像头前方环境实现实时图像监测,第二摄像头实现对图像监测装置安装位下方进行图像监测;同时,当图像监测装置安装位下方有人体出现时,人体红外探测器工作,发送信号给报警板,报警板控制LED灯带及声音报警器工作,发出报警信息,并发送报警信号至主控制板通过天线组件传回后台控制中心,从而实现了人体感应、声光报警及多方位监测,当有人试图偷窃或破坏电网铁塔或者传输电缆遭到损坏时及时拍摄图片发送给服务器端的功能;并且,将声光报警、人体红外探测及双摄像功能集成一体后,减去了报警装置的独立安装及连接,图像监测装置整体体积小,安装方便快捷。后台控制中心还可以通过天线组件、主控制板发送语音信息至图像监测装置,并通过报警板、声音报警器发出,实现远程喊话。
进一步的方案是,下壳包括底壳及调试盖板,底壳开设有与控制模组对应的调试通槽,调试盖板盖合在调试通槽,第二通孔位于调试盖板上,电源板在调试通槽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断电开关及接电口,底壳、调试盖板及上壳组合成容腔。
由以上方案可见,在电源板上设置有断点开关及接电口,在图像监测装置暂时不使用时,可以打开调试盖板,通过断电开关将图像监测装置停电,从而降低电源模块电量损失。当图像监测装置出现故障,电源模块完全没电时,可通过接电口直接接入外部电源,维护人员不需要携带大电源或者较大蓄电池,降低维护难度,提升维护效率。
进一步的方案是,声音报警器与底壳采用密封胶水密封,底壳在声音报警器外围设置有一环状凸起。
进一步的方案是,底壳下表面设置有航空接头,航空接头分别与电源板及外部电源电连接。
由以上方案可见,通过采用航空接头,实现图像监测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为装置供电,安装简便,且安全性、可靠性强,进一步保证了图像监测装置实时图像监测及人体感应探测报警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源模块包括电解质电容及可充放电锂电池,电源板分别与电解质电容及可充放电锂电池电连接。
由以上方案可见,采用电解质电容及可充放电锂电池配合使用,有效利用了电解质电容电压高及可充放电锂电池容量大的特点,图像监测装置可由外部电源、电解质电容及可充放电锂电池间交替供电,使图像监测装置可适应外部不同的用电环境,特别是使用太阳能板时,图像监测装置可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适应性强,稳定性高,进一步保证了图像监测装置实时图像监测及人体感应探测报警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进一步的方案是,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组及第二天线组,第一天线组为4G信号发送天线及4G信号接收天线,第二天线组为GPS天线及WIFI天线,4G信号发送天线、4G信号接收天线、GPS天线及WIFI天线分别与主控制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摄像头采用400W像素带光圈水平镜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二摄像头采用200W像素广角镜头。
进一步的方案是,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还包括盖合在报警灯通槽下端的灯带盖板及设置在报警灯通槽上端的灯带固定板,LED灯带固定在灯带固定板上并位于灯带盖板及灯带固定板之间,灯带盖板为透光材料。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三通孔内还设置有外径与第三通孔内径适配的探头罩,探头罩的材料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实施例底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实施例下壳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实施例的连接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实施例中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主要用于输电线路图像监测及人体红外感应报警,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包括
上壳2及下壳3,上壳2与下壳3组合成容腔,容腔内从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摄像头1、控制模组4及电源模块5,上壳2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组件6,上壳2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孔21,第一摄像头1的监测端位于第一通孔21内,下壳3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报警灯通槽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及蜂窝孔34,容腔内还设置有设置在控制模组4下方的第二摄像头7、设置在报警灯通槽31内的LED灯带8、与蜂窝孔34对应设置的声音报警器9及设置在第三通孔33内的人体红外探测器10,第二摄像头7的监测端位于第二通孔32内。控制模组4包括主控制板41、电源板42及报警板43,电源板42分别与主控制板41、报警板43、电源模块5及外部电源电连接,主控制板41分别与天线组件6、报警板43、第一摄像头1及第二摄像头7电连接,报警板43分别与LED灯带8、声音报警器9及人体红外探测器10电连接。
第一摄像头1采用400W像素带光圈水平镜头,使第一摄像头1采光更好,图像更清晰;第二摄像头7采用200W像素广角镜头,使第二摄像头7图像范围更广,且采用有机玻璃,不容易损坏。
下壳3包括底壳35及调试盖板36,底壳35开设有与控制模组4对应的调试通槽37,调试盖板36盖合在调试通槽37,第二通孔32位于调试盖板36上,电源板42在调试通槽37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断电开关44及接电口45,底壳35、调试盖板36及上壳2组合成容腔。在图像监测装置暂时不使用时,可以打开调试盖板36,通过断电开关44将图像监测装置停电,从而降低电源模块5电量损失。当图像监测装置出现故障,电源模块5完全没电时,可通过接电口45直接接入外部电源,维护人员不需要携带大电源或者较大蓄电池,降低维护难度,提升维护效率。
声音报警器9与底壳35采用密封胶水密封,底壳35在声音报警器9外围设置有一环状凸起38,由于声音报警器9存在较大的震动,密封胶水使安装方便,后续密封可靠,并采用环状凸起38加强声音报警器9周围的密封,提升装置使用稳定性及可靠性。底壳35下表面设置有航空接头39,航空接头39分别与电源板42及外部电源电连接,采用航空接头39实现图像监测装置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为图像监测装置供电,安装简便,且安全性、可靠性强,保证了图像监测装置实时图像监测及人体感应探测报警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电源模块5包括电解质电容51及可充放电锂电池52,电源板42分别与电解质电容51及可充放电锂电池52电连接,电解质电容51采用的是超级电容。采用电解质电容51及可充放电锂电池52配合使用,有效利用了电解质电容51电压高及可充放电锂电池52容量大的特点,图像监测装置可由外部电源、电解质电容51及可充放电锂电池52间交替供电,使图像监测装置可适应外部不同的用电环境,特别是使用太阳能板时,图像监测装置可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适应性强,稳定性高,大大保证了图像监测装置实时图像监测及人体感应探测报警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天线组件6包括第一天线组61及第二天线组62,第一天线组61为4G信号发送天线及4G信号接收天线,第二天线组62为GPS天线及WIFI天线,4G信号发送天线、4G信号接收天线、GPS天线及WIFI天线分别与主控制板41电连接。当图像监测装置出现故障时,无需额外的数据连接口,与设备建立WIFI信号连接即可,进一步提升维护效率,并且通过4G模块收发数据,具有较高稳定性与灵活性,可以适应多种模式大规模布局的需要,更加适应在野外偏远地区布局。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还包括盖合在报警灯通槽31下端的灯带盖板11及设置在报警灯通槽31上端的灯带固定板12,LED灯带8固定在灯带固定板12上并位于灯带盖板11及灯带固定板12之间,灯带盖板11为透光材料。通过在灯带固定板12上方用螺钉将灯带固定板12锁紧到报警灯通槽31两端时,同时螺钉贯穿底壳35将灯带盖板11同时锁紧,方便了图像监测装置的安装,并且在灯带盖板11上涂覆密封胶水,进一步提升LED灯带8的使用稳定性。第三通孔33内还设置有外径与第三通孔33内径适配的探头罩13,探头罩13的材料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在探头罩13与第三通孔33内径适配的外表面上涂覆有密封胶水。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摄像头1及第二摄像头7实时将图像数据传至主控制板41,通过4G信号发送天线传至后台控制中心,如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或者达到特定条件,可通过报警板43控制声音报警器9及LED灯带8,发出报警信息警示周围环境,从而第一摄像头1实现对第一摄像头1前方环境实现实时图像监测,第二摄像头7实现对图像监测装置安装位下方进行图像监测;同时,当图像监测装置安装位下方有人体出现时,人体红外探测器10工作,发送信号给报警板43,报警板43控制LED灯带8及声音报警器9工作发出报警信息,LED灯带8通电亮灯散发出报警强光,声音报警器9通电发出警戒轰鸣声,并发送报警信号至主控制板41通过4G信号发送天线传回后台控制中心,从而实现了人体感应、声光报警及多方位监测,当有人试图偷窃或破坏电网铁塔或者传输电缆遭到损坏时及时拍摄图片发送给服务器端的功能。后台控制中心还可以通过4G信号接收天线、主控制板41发送语音信息至图像监测装置,并通过报警板43、声音报警器9发出,实现远程喊话。同时,本实用新型将声光报警、人体红外探测及双摄像功能集成为一体,减去了报警装置的独立安装及连接,加大了监测范围,提升了监测性能,图像监测装置整体体积小,安装方便快捷。通过搭载超级电容及可充放电锂电池52,使图像监测装置可进行长时间不间断监测工作,系统稳定性高,防止不法分子偷窃电缆以及对电网铁塔进行破坏,同时还减轻了人工巡视的时间与工资成本。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例,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Claims (10)

1.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包括上壳及下壳,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组合成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内从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有第一摄像头、控制模组及电源模块,所述上壳的上表面设置有天线组件,所述上壳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摄像头的监测端位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所述下壳的下表面还设置有报警灯通槽、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及蜂窝孔,所述容腔内还设置有设置在所述控制模组下方的第二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报警灯通槽内的LED灯带、与所述蜂窝孔对应设置的声音报警器及设置在所述第三通孔内的人体红外探测器,所述第二摄像头的监测端位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所述控制模组包括主控制板、电源板及报警板;
所述电源板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板、所述报警板、所述电源模块及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板分别与所述天线组件、所述报警板、所述第一摄像头及所述第二摄像头电连接,所述报警板分别与所述LED灯带、所述声音报警器及所述人体红外探测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包括底壳及调试盖板,所述底壳开设有与所述控制模组对应的调试通槽,调试盖板盖合在所述调试通槽,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调试盖板上,所述电源板在所述调试通槽上方的一端设置有断电开关及接电口,所述底壳、所述调试盖板及所述上壳组合成所述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音报警器与所述底壳采用密封胶水密封,所述底壳在所述声音报警器外围设置有一环状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壳下表面设置有航空接头,所述航空接头分别与所述电源板及外部电源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解质电容及可充放电锂电池,所述电源板分别与所述电解质电容及所述可充放电锂电池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组及第二天线组,所述第一天线组为4G信号发送天线及4G信号接收天线,所述第二天线组为GPS天线及WIFI天线,所述4G信号发送天线、所述4G信号接收天线、所述GPS天线及所述WIFI天线分别与所述主控制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摄像头采用400W像素带光圈水平镜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摄像头采用200W像素广角镜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还包括盖合在所述报警灯通槽下端的灯带盖板及设置在所述报警灯通槽上端的灯带固定板,所述LED灯带固定在所述灯带固定板上并位于所述灯带盖板及所述灯带固定板之间,所述灯带盖板为透光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通孔内还设置有外径与所述第三通孔内径适配的探头罩,所述探头罩的材料采用HDPE高密度聚乙烯。
CN202023341596.1U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Active CN213935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1596.1U CN21393512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341596.1U CN21393512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35122U true CN213935122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7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341596.1U Active CN213935122U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35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24115U (zh) 一种新型公交站台
CN206370703U (zh) 一种应用于智慧城市的光伏发电多功能充电桩
CN202374372U (zh) 国家粮食储备库现代化管理监控报警及远程测量系统
CN203535734U (zh) 输电线路防外力入侵监测和预警系统
CN103051873B (zh) 电力隧道轨道式无线移动视频监控系统
CN103166726B (zh) 基于无线通信的一体化广播预警设备、系统及主机
CN202652444U (zh) 多功能对讲机肩咪
CN105222062A (zh) 一种城市智能家具系统
CN108050473A (zh) 一种监控感应多功能太阳能灯
CN208589116U (zh) 一种森林防火监控预警系统
CN213935122U (zh) 一体化红外声光报警及双摄像头图像监测装置
CN104141919A (zh) 一种智能街灯
CN206711313U (zh) 一种通信基站用火灾报警装置
CN204021654U (zh) 一种新型果皮箱
CN213935123U (zh) 一种红外感应声光报警ai智能图像视频监测装置
CN106910312A (zh) 一种智能仓库远程数据监控报警系统
CN209117067U (zh) 一种智能远程基站监控系统
CN204026469U (zh) 一种智能街灯
CN204362217U (zh) 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大型运动物体限高预警装置
CN203416361U (zh) 固定式无线智能视频安保机器人系统
CN205113248U (zh) 一种防盗与远程监控装置
CN104683763A (zh) 一种输电线路走廊大型运动物体限高预警装置
CN209514380U (zh) 一种防偷油智能监控装置
CN207661676U (zh) 一种监控感应多功能太阳能灯
CN103426266A (zh) 一种多功能远程防盗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