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4433U -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4433U
CN213924433U CN202022665847.5U CN202022665847U CN213924433U CN 213924433 U CN213924433 U CN 213924433U CN 202022665847 U CN202022665847 U CN 202022665847U CN 213924433 U CN213924433 U CN 213924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bearing box
sludge
rotating shaf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6584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中健
肖冰
陈金锋
邓剑宣
吴德
覃俏梅
孔婉容
夏彬槟
覃月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angjing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angjing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angjing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angjing Ecological Landscap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6584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4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4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4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底净化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包括污泥承载箱,所述污泥承载箱的右侧设置有清污铲,所述清污铲内侧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转筒,所述连接转筒的外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导污扒板,所述清污铲的正面并且对应转轴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内部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污泥承载箱左侧的下方设置有出污口,所述承载箱左侧的下方并且与出污口对应设置有潜污泵,通过设置的防水电机能够带动转轴和连接转筒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导污扒板转动,从而能够在清污铲清铲污泥时,能够把污泥扒进到污泥承载箱中供潜污泵把污泥抽出,从而提高了清污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清污的时间,并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底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底质污泥处理是水质环境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体底质是各种营养盐的汇集之地,底质营养盐的状态会直接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底栖生物的生存状况。一方面,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的生长繁殖依赖水体中营养盐,浮游植物和底栖生物又是水生经济动物的天然饵料,因此水体底质的好坏直接会通过食物链结构影响到更高级的水生经济动物、特别是依赖天然饵料的水生经济动物的生长和产量;另一方面,水体中的浮游植物是水体中溶解氧的主要制造者,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溶氧,可以改善水质,提高水体生产力水平,但是营养丰富的水体底质也会造成浮游植物(蓝绿藻)大量繁殖,虽然会释放氧气,但也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积聚微囊藻毒素等生物毒性物质,形成水体“生态荒漠”,威胁养殖产业;除此之外,水体底质还是进入水体并对水生动物有毒害作用的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汇聚之地,对水生经济动物的生长繁殖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开发专用装置及时清除过于富营养化的有毒有害的水体底质。
现有的水底净化的装置在清楚污泥时工作效率比较慢,因此需要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包括污泥承载箱,所述污泥承载箱的右侧设置有清污铲,所述清污铲内侧的上方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转筒,所述连接转筒的外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导污扒板,所述清污铲的正面并且对应转轴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的内部安装有防水电机,所述污泥承载箱左侧的下方设置有出污口,所述承载箱左侧的下方并且与出污口对应设置有潜污泵,所述潜污泵的左侧设置有抽污管道,所述污泥承载箱的上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连接安装杆,所述污泥承载箱底部边缘处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侧设置有滚筒,所述连接安装杆和污泥承载箱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接线管,所述密封接线管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导线。
优选的,所述转轴贯穿清污铲的正面并且通过联轴器与防水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清污铲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接线管与密封箱和潜污泵的接口处密封连接,并且密封接线管与连接安装杆和污泥承载箱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滚筒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设置在固定板的内侧,所述滚筒与滚筒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潜污泵和防水电机均通过防水导线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并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污泥承载箱通过连接安装杆与外部的清污船只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防水电机能够带动转轴和连接转筒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导污扒板转动,从而能够在清污铲清铲污泥时,能够把污泥扒进到污泥承载箱中供潜污泵把污泥抽出,从而提高了清污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清污的时间,并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并且设置的密封箱、密封接线管能够防止水对电器的侵蚀,从而使装置能够安全的使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滚筒能够在水底带动污泥承载箱滚动前进,由于滚动受到摩擦力小于滑动受到的摩擦力,从而能够使清污铲在水底铲泥时能够方便移动,从而使水底清污起来更加顺畅,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污泥承载箱、2-清污铲、3-转轴、4-连接转筒、5-导污扒板、 6-密封箱、7-防水电机、8-出污口、9-潜污泵、10-抽污管道、11-连接安装杆、12-固定板、13-滚筒、14-密封接线管、15-防水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包括污泥承载箱1,污泥承载箱1的右侧设置有清污铲2,清污铲2内侧的上方设置有转轴3,转轴3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转筒4,连接转筒4的外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导污扒板5,清污铲2的正面并且对应转轴 3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箱6,密封箱6的内部安装有防水电机7,污泥承载箱 1左侧的下方设置有出污口8,承载箱1左侧的下方并且与出污口8对应设置有潜污泵9,潜污泵9的左侧设置有抽污管道10,污泥承载箱1的上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连接安装杆11,污泥承载箱1底部边缘处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板 12,固定板12的内侧设置有滚筒13,连接安装杆11和污泥承载箱1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接线管14,密封接线管14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导线15,转轴3贯穿清污铲2的正面并且通过联轴器与防水电机7的驱动轴连接,转轴3与清污铲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密封接线管14与密封箱6和潜污泵9的接口处密封连接,并且密封接线管14与连接安装杆11和污泥承载箱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滚筒13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设置在固定板12的内侧,滚筒13与滚筒1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潜污泵9和防水电机7均通过防水导线15 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并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污泥承载箱1通过连接安装杆11与外部的清污船只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流程:使用时,首先通过连接安装杆11把装置安装到外部船只上固定住,然后把装置沉入到水底,然后开动船只带动装置在水里移动,此时污泥承载箱1底部的滚筒13会在水底滚动,从而带动清污铲2运动清铲污泥,此时通过控制器打开放水电机7带动转轴3转动,接着转轴3带动连接转筒4转动,从而带动导污扒板5转动向污泥承载箱1内扒动淤泥,然后通过控制器打开潜污泵9把污泥承载箱1内的污泥从出污口8抽出去,然后再通过抽污管道10把污泥抽到船只上的污泥盛装器中即可,通过设置的防水电机7能够带动转轴3和连接转筒4转动,进而能够带动导污扒板5转动,从而能够在清污铲2清铲污泥时,能够把污泥扒进到污泥承载箱1中供潜污泵9把污泥抽出,从而提高了清污的工作效率,节省了清污的时间,并且结构简单,方便使用,并且设置的密封箱6、密封接线管14能够防止水对电器的侵蚀,从而使装置能够安全的使用,通过设置的滚筒13能够在水底带动污泥承载箱1滚动前进,由于滚动受到摩擦力小于滑动受到的摩擦力,从而能够使清污铲2在水底铲泥时能够方便移动,从而使水底清污起来更加顺畅,从而进一步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包括污泥承载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承载箱(1)的右侧设置有清污铲(2),所述清污铲(2)内侧的上方设置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内侧设置有连接转筒(4),所述连接转筒(4)的外壁上下对称设置有导污扒板(5),所述清污铲(2)的正面并且对应转轴(3)的位置处设置有密封箱(6),所述密封箱(6)的内部安装有防水电机(7),所述污泥承载箱(1)左侧的下方设置有出污口(8),所述承载箱(1)左侧的下方并且与出污口(8)对应设置有潜污泵(9),所述潜污泵(9)的左侧设置有抽污管道(10),所述污泥承载箱(1)的上侧前后对称设置有连接安装杆(11),所述污泥承载箱(1)底部边缘处前后对称设置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内侧设置有滚筒(13),所述连接安装杆(11)和污泥承载箱(1)的外壁设置有密封接线管(14),所述密封接线管(14)的内部设置有防水导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贯穿清污铲(2)的正面并且通过联轴器与防水电机(7)的驱动轴连接,所述转轴(3)与清污铲(2)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接线管(14)与密封箱(6)和潜污泵(9)的接口处密封连接,并且密封接线管(14)与连接安装杆(11)和污泥承载箱(1)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3)设置有多组并且均匀设置在固定板(12)的内侧,所述滚筒(13)与滚筒(13)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污泵(9)和防水电机(7)均通过防水导线(15)与外部的控制器连接,并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承载箱(1)通过连接安装杆(11)与外部的清污船只连接。
CN202022665847.5U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Active CN213924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5847.5U CN213924433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65847.5U CN213924433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4433U true CN213924433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7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65847.5U Active CN213924433U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44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73677A1 (en) Integral submarine maintenance system that operates by means of a simultaneous removing, vacuuming and filtering effect, generated by a removing device connected to a vacuum device, said vacuum device being connected to a storage and filtering device, said system being used to clean organic pollution that adheres to the substrate of submerged culture systems and/or structures and/or ships and/or equipment both in marine and in fresh water
CN203735275U (zh) 一种水池清洗装置
WO2019085419A1 (zh) 一种淤泥抽除设备
CN213924433U (zh) 一种水底净化的装置
CN211353571U (zh) 一种便于排污的水产养殖池
CN112237785A (zh) 一种污水处理池泥渣清理装置
CN211020590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吸污器
CN216304896U (zh) 一种市政管道清淤装置
CN216821347U (zh) 一种海水养殖对虾的净化池
CN103071322B (zh) 全自动上下一体行车式往返刮板机
CN212757379U (zh)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CN111453897B (zh) 一种具有深度处理功能的电化学循环水处理装置
CN21119130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发酵池清理装置
CN203735274U (zh) 一种可移动式硬化水池沉淀物清洗装置
CN113615635A (zh) 一种海水鱼类养殖废水的处理装置
CN210764610U (zh) 循环水旁过滤深度处理装置
CN217077214U (zh) 一种淡水养鱼用鱼塘净水设备
CN211646531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新型清淤设备
CN110735426B (zh) 一种湖泊蓝藻的清理装置
CN110644458B (zh) 一种水污染处理用漂浮物打捞装置
CN213926431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设备的清淤装置
CN215648862U (zh) 一种螃蟹养殖池便于代谢物废渣清理装置
CN212854766U (zh) 一种废水处理刮泥装置
CN115385464B (zh) 一种低扰动水底沉积层替换设备
CN219964034U (zh)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