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24342U -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24342U
CN213924342U CN202023021600.6U CN202023021600U CN213924342U CN 213924342 U CN213924342 U CN 213924342U CN 202023021600 U CN202023021600 U CN 202023021600U CN 213924342 U CN213924342 U CN 2139243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sewage
pipe
sludge
floc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216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新利
赵俊先
吴春燕
江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Ruit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Ruit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Ruit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Ruiti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216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243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243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243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包括混凝区、絮凝区、高效沉淀区、陶瓷过滤区;其中,待处理污水从混凝区的入口进入,混凝区的出口与絮凝区的入口连接,絮凝区的出口与高效沉淀区的入口连接,高效沉淀区的出口与陶瓷过滤区的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传统高效沉淀基础上结合了陶瓷过滤技术,出水悬浮物低,出水水质更稳定;通过设置内回流系统,最大化利用剩余污泥中的药剂,减少污泥排放量、节约药剂成本;通过设置刮泥系统,避免出现因局部污泥淤积造成污泥上浮的现象,影响出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除磷、除悬浮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背景技术
总磷是污水处理的重点项目之一,因传统的生物除磷方法去除效率低,化学除磷成为已成为当前最有效的方法,目前现有的化学除磷装置存在药剂投加量高、污泥产量大、污泥部份上浮,出水不稳定的问题,难以满足现在日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
因此急需研发出一种污水除磷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包括:
用于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及总磷污染物与药剂发生脱稳、凝聚反应形成大颗粒絮凝物的混凝区;
用于将污水中凝聚反应的悬浮物聚集形成大絮凝颗粒的絮凝区;
用于将污水进行拦截、过滤后实现泥水分离的高效沉淀区;
用于将污水过滤后达标排放的陶瓷过滤区;
其中,待处理污水从混凝区的入口进入,混凝区的出口与絮凝区的入口连接,絮凝区的出口与高效沉淀区的入口连接,高效沉淀区的出口与陶瓷过滤区的入口连接。
具体地,混凝区包括:
进水主管;进水主管置于混凝区的上端,待处理污水从进水主管的入口连接,进水主管的出口置于混凝区内;
第一搅拌机;搅拌机安装在混凝区内;
PAC加药效装置;
PAC加药管;PAC加药效装置通过PAC加药管用于向混凝区内投入混凝剂
具体地,絮凝区包括:
过水管;过水管安装在絮凝区的底部,并用于连接混凝区和絮凝区;
导流筒;导流筒竖直安装在絮凝区内,导流筒的底部密封设置,导流筒的顶部敞开设置;
第二搅拌机;搅拌机安装在导流筒内;
第一出水堰;第一出水堰安装在絮凝区的上部一侧;
PAM加药装置;
PAM加药管;PAM加药装置通过PAM加药管用于向絮凝区内投入助凝剂。
具体地,高效沉淀区包括:
进水布水管;进水布水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堰连接,进水布水管的第二端伸入设置在高效沉淀区下部;
10um陶瓷过滤板;10um陶瓷过滤板设置在高效沉淀区的上部;
高效斜板填料;高效斜板填料置在高效沉淀区的中部;
第二出水堰;第二出水堰安装在高效沉淀区的上部一侧;
刮泥机;刮泥机的刮泥板设置在进水布水管的第二端下方;
集泥斗;集泥斗设置在高效沉淀区的底部。
具体地,除磷装置还包括污泥泵、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为三通管;污泥泵的入口与集泥斗的底部连接,污泥泵的出口与污泥回流管的第一端连接,污泥回流管的第一端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污泥回流管的第二端管道上设置电动阀门,污泥回流管的第二端与过水管连接,污泥回流管的第三端管道上设置电动阀门,污泥回流管的第三端用于污泥部份外排。
具体地,除磷装置还包括中间水池,中间水池的上端与第二出水堰连接,中间水池的下端与陶瓷过滤区的下端连接。
具体地,陶瓷过滤区包括两块5um微孔陶瓷过滤板、第三出水堰,两块5um 微孔陶瓷过滤板安装在陶瓷过滤区的中部,陶瓷过滤区的下端通过过水孔与中间水池的下端连接;第三出水堰安装在陶瓷过滤区的上部一侧。
优选地,陶瓷过滤区的底部坡度为10°,在陶瓷过滤区的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排泥阀。
具体地,在混凝区的底部设置有放空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传统高效沉淀基础上结合了陶瓷过滤技术,出水悬浮物低,出水水质更稳定;
2、通过设置内回流系统,最大化利用剩余污泥中的药剂,减少污泥排放量、节约药剂成本;
3、通过设置刮泥系统,避免出现因局部污泥淤积造成污泥上浮的现象,影响出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主管、2-混凝区、3-第一搅拌机、31-第二搅拌机、4-PAC加药效装置、5-PAC加药管、6-絮凝区、7-过水管、8-导流筒、9-10um陶瓷过滤板、10-第一出水堰、101-第二出水堰、102-第三出水堰、11-PAM加药装置、12-PAM 加药管、13-高效沉淀区、14-进水布水管、15-刮泥机、16-高效斜板填料、17- 集泥斗、18-污泥泵、19-中间水池、20-过水孔、21-陶瓷过滤区、22-可拆卸5um 微孔陶瓷过滤板、23-排泥阀、24-设备支架、25-放空阀、26-污泥回流管、27- 流量计、28-电动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包括:
用于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及总磷污染物与药剂发生脱稳、凝聚反应形成大颗粒絮凝物的混凝区2;
用于将污水中凝聚反应的悬浮物聚集形成大絮凝颗粒的絮凝区6;
用于将污水进行拦截、过滤后实现泥水分离的高效沉淀区13;
用于将污水过滤后达标排放的陶瓷过滤区21;
其中,待处理污水从混凝区2的入口进入,混凝区2的出口与絮凝区6的入口连接,絮凝区6的出口与高效沉淀区13的入口连接,高效沉淀区13的出口与陶瓷过滤区21的入口连接。
如图1所示,混凝区2包括:
进水主管1;进水主管1置于混凝区2的上端,待处理污水从进水主管1的入口连接,进水主管1的出口置于混凝区2内;
第一搅拌机3;搅拌机安装在混凝区2内;
PAC加药效装置4;
PAC加药管5;PAC加药效装置4通过PAC加药管5用于向混凝区2内投入混凝剂。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经进水主管1进入混凝区2,PAC加药装置通过加药管将PAC药剂输送至混凝区2,在第一搅拌机3的搅拌作用下污水与药剂充分混合,污水中的悬浮物及总磷污染物与药剂发生脱稳、凝聚反应形成小颗粒絮凝物。混凝区2处理后的污水经底部过水管7自流进入絮凝区6。
如图1所示,絮凝区6包括:
过水管7;过水管7安装在絮凝区6的底部,并用于连接混凝区2和絮凝区 6;
导流筒8;导流筒8竖直安装在絮凝区6内,导流筒8的底部密封设置,导流筒8的顶部敞开设置;
第二搅拌机32;搅拌机安装在导流筒8内;
第一出水堰10;第一出水堰10安装在絮凝区6的上部一侧;
PAM加药装置11;
PAM加药管12;PAM加药装置11通过PAM加药管12用于向絮凝区6内投入助凝剂。
在本实施例中,经混凝区2处理后的污水首先进入导流筒8内,在导流筒8 内,在第二搅拌机32的搅拌作用下,污水与加药箱通过加药管输送的PAM药剂以及污泥回流管26回流污泥中的剩余药剂充分反应,使前段产生的小颗粒絮凝物一定水力条件下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大絮凝颗粒。絮凝区6处理后的污水经顶部第一堰槽自流进入高效沉淀区13。
如图1所示,高效沉淀区13包括:
进水布水管14;进水布水管14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堰10连接,进水布水管14的第二端伸入设置在高效沉淀区13下部;
10um陶瓷过滤板9;10um陶瓷过滤板9设置在高效沉淀区13的上部;污水经微孔过滤板过滤分离直径10um以上的颗粒悬浮物;
高效斜板填料16;高效斜板填料16置在高效沉淀区13的中部;
第二出水堰101;第二出水堰101安装在高效沉淀区13的上部一侧;
刮泥机15;刮泥机15的刮泥板设置在进水布水管14的第二端下方;刮泥机15的作动部分(电机)置于高效沉淀区13的顶部;
集泥斗17;集泥斗17设置在高效沉淀区13的底部。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经絮凝区6反应后通过进水布水管14进入高效沉淀区 13底部,经高效斜板填料16拦截、10um陶瓷过滤板9过滤后实现泥水分离。沉淀区沉淀下来的污泥经刮泥板刮至集泥斗17内,并定期经污泥泵18部份回流至絮凝沉淀区补充PAM,部份外排。高效沉淀区13处理后的污水经顶部第二堰槽自流进入中间水池19。
如图1所示,除磷装置还包括污泥泵18、污泥回流管26,污泥回流管26 为三通管;污泥泵18的入口与集泥斗17的底部连接,污泥泵18的出口与污泥回流管26的第一端连接,污泥回流管26的第一端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污泥回流管26的第二端管道上设置电动阀门,污泥回流管26的第二端与过水管连接,污泥回流管26的第三端管道上设置电动阀门,污泥回流管26的第三端用于污泥部份外排。
如图1所示,除磷装置还包括中间水池19,中间水池19的上端与第二出水堰101连接,中间水池19的下端与陶瓷过滤区21的下端连接。中间水池19主要起引导水流作用。
如图1所示,陶瓷过滤区21包括两块的5um微孔陶瓷过滤板22、第三出水堰102,两块5um微孔陶瓷过滤板22安装在陶瓷过滤区21的中部,陶瓷过滤区 21的下端通过过水孔20与中间水池19的下端连接;第三出水堰102安装在陶瓷过滤区21的上部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污水经陶瓷过滤区21与中间水池19区底部设置的过水孔 20进入陶瓷过滤区21,污水经两级5um微孔陶瓷过滤板22过滤后经顶部第三堰槽排出设备外,5um微孔陶瓷过滤板22可拆卸设置,当系统水头损失较大时,可拆卸5um微孔陶瓷过滤板22手动清先,恢复水头。
如图1所示,陶瓷过滤区21的底部坡度为10°,在陶瓷过滤区21的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排泥阀23。
如图1所示,在混凝区2的底部设置有放空阀25。
放空阀25、排泥阀23的设置是为了方便后期检修维护。
如图1所示,混凝区2、絮凝区6、高效沉淀区13、中间水池19、陶瓷过滤区21依次设置,且相互之间通过隔板隔开,分区处理使得设备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更好,针对性更强;混凝区2、絮凝区6、高效沉淀区13、中间水池19、陶瓷过滤区21构成一个整体结构,在该整体结构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设备支架24 进行支撑。
本申请的工作步骤如下所述:
步骤A:污水进入混凝区2,通过向混凝投加PAC或其它混凝剂,污水中的悬浮物及总磷污染物与药剂发生脱稳、凝聚反应形成大颗粒的絮凝物。
步骤B:混凝反应后的污水自流进入絮凝区6,通过向絮凝区6投加PAM类助凝剂污水中凝聚反应的悬浮物在一定水力条件下相互碰撞,聚集形成大絮凝颗粒。
步骤C:絮凝反应的污水自流进入高效沉淀区13,污水经高效沉淀区13的沉淀填料及过滤板拦截、过滤后实现泥水分离。
步骤D:高效沉淀区13后的污水自流进入陶瓷过滤区21,在陶瓷过滤区21 内,污水自下而上经过两层陶瓷过滤板后达标排放。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及总磷污染物与药剂发生脱稳、凝聚反应形成大颗粒絮凝物的混凝区;
用于将污水中凝聚反应的悬浮物聚集形成大絮凝颗粒的絮凝区;
用于将污水进行拦截、过滤后实现泥水分离的高效沉淀区;
用于将污水过滤后达标排放的陶瓷过滤区;
其中,待处理污水从混凝区的入口进入,混凝区的出口与絮凝区的入口连接,絮凝区的出口与高效沉淀区的入口连接,高效沉淀区的出口与陶瓷过滤区的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混凝区包括:
进水主管;进水主管置于混凝区的上端,待处理污水从进水主管的入口连接,进水主管的出口置于混凝区内;
第一搅拌机;搅拌机安装在混凝区内;
PAC加药效装置;
PAC加药管;PAC加药效装置通过PAC加药管用于向混凝区内投入混凝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絮凝区包括:
过水管;过水管安装在絮凝区的底部,并用于连接混凝区和絮凝区;
导流筒;导流筒竖直安装在絮凝区内,导流筒的底部密封设置,导流筒的顶部敞开设置;
第二搅拌机;搅拌机安装在导流筒内;
第一出水堰;第一出水堰安装在絮凝区的上部一侧;
PAM加药装置;
PAM加药管;PAM加药装置通过PAM加药管用于向絮凝区内投入助凝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高效沉淀区包括:
进水布水管;进水布水管的第一端与第一出水堰连接,进水布水管的第二端伸入设置在高效沉淀区下部;
10um陶瓷过滤板;可拆卸10um陶瓷过滤板设置在高效沉淀区的上部;
高效斜板填料;高效斜板填料置在高效沉淀区的中部;
第二出水堰;第二出水堰安装在高效沉淀区的上部一侧;
刮泥机;刮泥机的刮泥板设置在进水布水管的第二端下方;
集泥斗;集泥斗设置在高效沉淀区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除磷装置还包括污泥泵、污泥回流管,污泥回流管为三通管;污泥泵的入口与集泥斗的底部连接,污泥泵的出口与污泥回流管的第一端连接,污泥回流管的第一端管道上安装有流量计;污泥回流管的第二端管道上设置电动阀门,污泥回流管的第二端与过水管连接,污泥回流管的第三端管道上设置电动阀门,污泥回流管的第三端用于污泥部份外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除磷装置还包括中间水池,中间水池的上端与第二出水堰连接,中间水池的下端与陶瓷过滤区的下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陶瓷过滤区包括两块5um微孔陶瓷过滤板、第三出水堰,两块可拆卸的5um微孔陶瓷过滤板安装在陶瓷过滤区的中部,陶瓷过滤区的下端通过过水孔与中间水池的下端连接;第三出水堰安装在陶瓷过滤区的上部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陶瓷过滤区的底部坡度为10°,在陶瓷过滤区的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排泥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污水除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区的底部设置有放空阀。
CN202023021600.6U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Active CN2139243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1600.6U CN213924342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21600.6U CN213924342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24342U true CN213924342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52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21600.6U Active CN213924342U (zh) 2020-12-15 2020-12-15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243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701A (zh) * 2022-10-13 2023-01-10 江苏钲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集成净化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83701A (zh) * 2022-10-13 2023-01-10 江苏钲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集成净化器
CN115583701B (zh) * 2022-10-13 2023-11-17 江苏钲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集成净化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45141U (zh) 一种井下多效高密度澄清设备
CN213924342U (zh) 一种污水除磷装置
CN110204103B (zh) 基于水力流态成层的悬浮介质层过滤系统
CN201890787U (zh) 双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CN208166664U (zh) 一种具有沼气气浮、搅拌功能的厌氧反应系统
CN201999778U (zh) 单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CN115608009A (zh) 一种装配式二沉池及污水处理设备
CN213895520U (zh) 一种城市污水截污调蓄及净化综合处理系统
CN210620459U (zh) 一种含排水排泥回收装置的集成式一体净水设备
CN211419837U (zh) 一种水体快速净化一体机
CN210528658U (zh) 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系统
CN210736421U (zh) 一种村镇中小型规模生活污水一体化深度处理装置
CN206538286U (zh) 一种一体化小排量污水深度处理装置
CN112661340A (zh) 一种基于冲洗式污泥分离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20684804U (zh) 污水处理沉淀池
CN217127162U (zh) 一体组合式沉淀过滤装置
CN217947842U (zh) 一种黑臭水体快速净化装置
CN219603336U (zh) 污水处理高效沉淀池系统
CN212954629U (zh) 一种气液加强型高浊废水膜处理装置
CN218709717U (zh) 一种新型流化床沉淀池
CN215517064U (zh) 河道用一体化净水器
CN212713060U (zh) 斜管沉淀池及高磷废水处理系统
CN219972088U (zh) 一种雨水处理设备
CN212924665U (zh) 一种新型源水净化装置
CN109179779A (zh) 一种物化净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