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19705U - 组装式控温棚 - Google Patents

组装式控温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19705U
CN213919705U CN202022448950.4U CN202022448950U CN213919705U CN 213919705 U CN213919705 U CN 213919705U CN 202022448950 U CN202022448950 U CN 202022448950U CN 213919705 U CN213919705 U CN 2139197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d
side wall
framework
upright pos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4895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晓阳
颜卫东
陈新喜
刘怀林
张朋
李赟
于健伟
易嗣辰
余少乐
罗仁轶
谢靖
李政
刘超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4895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197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197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197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装式控温棚,包括钢结构骨架(1)和固定于钢结构骨架顶部的棚顶结构(2);钢结构骨架包括棚侧壁骨架(11)和顶部桁架(12),棚侧壁骨架形成控温棚的外侧壁,顶部桁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棚侧壁骨架的顶部;棚顶结构包括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顶部桁架中央的立柱组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立柱组件上端与钢结构骨架顶部边缘之间的棚顶组件、以及铺设在棚顶组件上方和棚侧壁骨架外部的双层保温层;棚顶组件上方的双层保温层的内壁上安装有控温空调(21)和控温内循环风机(22)。本实用新型能为有机玻璃等亚克力材料的退火和养护提供大面积的恒温环境,且可快捷组装和拆卸,灵活性高,可周转使用,成本低。

Description

组装式控温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式控温棚。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文旅板块的逐步新起,亚克力(如有机玻璃)等新型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有机玻璃的加工现场,有机玻璃在退火过程中的温度控制是其成型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现有技术的保温棚恒温效果不佳,无法满足温度控制要求。同时,现有技术的保温棚大多为固定式安装,无法组装和拆卸,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成本较高,且灵活性较差,不适用于需大面积养护有机玻璃的现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式控温棚,能为有机玻璃等亚克力材料的退火和养护提供大面积的恒温环境,且可快捷组装和拆卸,灵活性高,可周转使用,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装式控温棚,包括钢结构骨架和固定于钢结构骨架顶部的棚顶结构;钢结构骨架包括棚侧壁骨架和顶部桁架,棚侧壁骨架形成控温棚的外侧壁,顶部桁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棚侧壁骨架的顶部;棚顶结构包括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顶部桁架中央的立柱组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立柱组件上端与钢结构骨架顶部边缘之间的棚顶组件、以及铺设在棚顶组件上方和棚侧壁骨架外部的双层保温层;棚顶组件上方的双层保温层的内壁上安装有控温空调和控温内循环风机。
所述的顶部桁架包括若干根等长的单元桁架,若干根单元桁架的一端连接,若干根单元桁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棚侧壁骨架的顶部,使若干根单元桁架连接成中心对称结构。
相邻两根所述的单元桁架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根系杆,若干根系杆间隔分布在顶部桁架的中心与棚侧壁骨架之间。
所述的棚侧壁骨架的内壁与地面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根斜杆,若干根斜杆分别对应位于若干根单元桁架的下方。
所述的立柱组件包括立柱、立柱底座基板和法兰盘;立柱底座基板固定连接在立柱的下端,使立柱的下端通过立柱底座基板经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顶部桁架的中心处;法兰盘固定连接在立柱的上端,使立柱的上端通过法兰盘经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棚顶组件的中心处。
所述的立柱与顶部桁架的若干根单元桁架之间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桁撑连接杆。
所述的棚顶组件包括弧梁和帽盘;若干根弧梁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式的连接在立柱组件的法兰盘上,弧梁的另一端分别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棚侧壁骨架与顶部桁架的若干根单元桁架的连接处;帽盘安装在立柱组件的立柱顶部,并与双层保温层的中心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的若干根弧梁之间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一弧梁连杆,一根或多根环状结构的第一弧梁连杆与棚侧壁骨架同心设置。
所述的若干根弧梁与立柱之间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二弧梁连杆。
所述的双层保温层包括保温外层和保温内层,保温内层铺设在棚顶组件的若干根弧梁上表面以及棚侧壁骨架的外表面上,保温外层铺设在保温内层的外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能够为有机玻璃等多种亚克力材料的退火作业现场提供大面积的恒温环境,可快捷组装和拆卸,灵活性高,可周转使用,成本低;同时,结合控温空调、控温内循环风机、加热设备等实现棚内恒温的精确性和一致性,确保有机玻璃等多种亚克力材料的成型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控温棚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控温棚的骨架示意图(未铺设双层保温层时);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装式控温棚组件中立柱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钢结构骨架,11棚侧壁骨架,12顶部桁架,13系杆,14斜杆,2棚顶结构,21控温空调,22控温内循环风机,23立柱,24立柱底座基板,25法兰盘,26桁撑连接杆,27弧梁,28帽盘,29保温外层,210保温内层,211第一弧梁连杆,212第二弧梁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见附图1,一种组装式控温棚,包括钢结构骨架1和固定于钢结构骨架1顶部的棚顶结构2;请参见附图2和3,钢结构骨架1包括棚侧壁骨架11和顶部桁架12,棚侧壁骨架11形成控温棚的外侧壁,可根据材料加工需要通过脚手架结构组装形成合适尺寸的棚侧壁骨架11,顶部桁架12可拆卸式的安装在棚侧壁骨架11的顶部,用于对棚顶结构2的安装和支撑;棚顶结构2包括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顶部桁架12中央的立柱组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立柱组件上端与钢结构骨架1顶部边缘之间的棚顶组件、以及铺设在棚顶组件上方和棚侧壁骨架11外部的双层保温层;棚顶组件上方的双层保温层的内壁上安装有控温空调21和控温内循环风机22,通过控温空调21和控温内循环风机22的开关和控制提高控温棚内的恒温效果。
所述的顶部桁架12包括若干根等长的单元桁架,若干根单元桁架的一端连接,若干根单元桁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棚侧壁骨架11的顶部,使若干根单元桁架连接成中心对称结构,确保顶部受力均匀,能将棚顶结构2的荷载均匀的传递至棚侧壁骨架11。
相邻两根所述的单元桁架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根系杆13,若干根系杆13间隔分布在顶部桁架12的中心与棚侧壁骨架11之间,可提高顶部桁架12的整体结构强度。
所述的棚侧壁骨架11的内壁与地面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根斜杆14,若干根斜杆14分别对应位于若干根单元桁架的下方,可提高钢结构骨架1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请参见附图4,所述的立柱组件包括立柱23、立柱底座基板24和法兰盘25;立柱底座基板24固定连接在立柱23的下端,使立柱23的下端通过立柱底座基板24经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顶部桁架12的中心处;法兰盘25固定连接在立柱23的上端,使立柱23的上端通过法兰盘25经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棚顶组件的中心处。立柱组件可通过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实现快捷的拆卸安装,并通过立柱23在棚顶处形成支撑,确保棚顶组件的安装连接,也能防止棚顶积水。
所述的立柱23与顶部桁架12的若干根单元桁架之间均可拆卸式的连接有桁撑连接杆26,能提高竖直安装的立柱23的稳定性,确保棚顶组件的安装稳定性和可靠性。
所述的棚顶组件包括弧梁27和帽盘28;若干根弧梁27的一端分别通过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立柱组件的法兰盘25上,弧梁27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棚侧壁骨架11与顶部桁架12的若干根单元桁架的连接处;帽盘28安装在立柱组件的立柱23顶部,并通过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与双层保温层的中心可拆卸式连接。若干根弧梁27形成中心高、四周低的弧面棚顶结构,用于铺设和承载棚顶位置的双层保温层,通过弧形的弧梁27将荷载传递至钢结构骨架1,既能确保双层保温层的可靠铺装,又能提高控温棚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所述的若干根弧梁27之间通过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一弧梁连杆211,一根或多根环状结构的第一弧梁连杆211与棚侧壁骨架11同心设置,若干根弧梁27通过几圈第一弧梁连杆211连接成一个整体,能进一步提高棚顶组件的结构强度。
所述的若干根弧梁27与立柱23之间通过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二弧梁连杆212,对弧梁27及其上方铺设的双层保温层提供有效支撑,可进一步提高棚顶组件的结构强度。
所述的双层保温层包括保温外层29和保温内层210,保温内层210铺设在棚顶组件的若干根弧梁27上表面以及棚侧壁骨架11的外表面上,保温外层29铺设在保温内层210的外表面上。保温内层210可采用PVDF 1350克膜布,通过双层结构达到最佳的恒温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中,大部分连接节点处采用螺丝、卡扣、法兰盘等方式连接,便于拆卸,组装方便,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根据棚内的恒温要求,还可在保温内层210内壁上安装加热设备、通风管道等设备,以确保恒温的精确性和可靠性,配合控温空调21和控温内循环风机22的开关和调节,实现棚内温度、湿度的有效控制,确保有机玻璃的退火质量。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包括钢结构骨架(1)和固定于钢结构骨架(1)顶部的棚顶结构(2);钢结构骨架(1)包括棚侧壁骨架(11)和顶部桁架(12),棚侧壁骨架(11)形成控温棚的外侧壁,顶部桁架(12)可拆卸式的安装在棚侧壁骨架(11)的顶部;棚顶结构(2)包括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顶部桁架(12)中央的立柱组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立柱组件上端与钢结构骨架(1)顶部边缘之间的棚顶组件、以及铺设在棚顶组件上方和棚侧壁骨架(11)外部的双层保温层;棚顶组件上方的双层保温层的内壁上安装有控温空调(21)和控温内循环风机(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顶部桁架(12)包括若干根等长的单元桁架,若干根单元桁架的一端连接,若干根单元桁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至棚侧壁骨架(11)的顶部,使若干根单元桁架连接成中心对称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相邻两根所述的单元桁架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根系杆(13),若干根系杆(13)间隔分布在顶部桁架(12)的中心与棚侧壁骨架(1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棚侧壁骨架(11)的内壁与地面之间间隔设有若干根斜杆(14),若干根斜杆(14)分别对应位于若干根单元桁架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组件包括立柱(23)、立柱底座基板(24)和法兰盘(25);立柱底座基板(24)固定连接在立柱(23)的下端,使立柱(23)的下端通过立柱底座基板(24)经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顶部桁架(12)的中心处;法兰盘(25)固定连接在立柱(23)的上端,使立柱(23)的上端通过法兰盘(25)经螺丝和卡扣等连接件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棚顶组件的中心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立柱(23)与顶部桁架(12)的若干根单元桁架之间均可拆卸式连接有桁撑连接杆(2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棚顶组件包括弧梁(27)和帽盘(28);若干根弧梁(27)的一端分别可拆卸式的连接在立柱组件的法兰盘(25)上,弧梁(27)的另一端分别可拆卸式的连接在棚侧壁骨架(11)与顶部桁架(12)的若干根单元桁架的连接处;帽盘(28)安装在立柱组件的立柱(23)顶部,并与双层保温层的中心可拆卸式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根弧梁(27)之间可拆卸式的连接有弧梁连杆(211),一根或多根环状结构的弧梁连杆(211)与棚侧壁骨架(11)同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若干根弧梁(27)与立柱(23)之间可拆卸式的连接有第二弧梁连杆(2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组装式控温棚,其特征是:所述的双层保温层包括保温外层(29)和保温内层(210),保温内层(210)铺设在棚顶组件的若干根弧梁(27)上表面以及棚侧壁骨架(11)的外表面上,保温外层(29)铺设在保温内层(210)的外表面上。
CN202022448950.4U 2020-10-29 2020-10-29 组装式控温棚 Active CN2139197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8950.4U CN213919705U (zh) 2020-10-29 2020-10-29 组装式控温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48950.4U CN213919705U (zh) 2020-10-29 2020-10-29 组装式控温棚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19705U true CN213919705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16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48950.4U Active CN213919705U (zh) 2020-10-29 2020-10-29 组装式控温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197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50117Y (zh) 可拆卸式钢框架活动房
CN213919705U (zh) 组装式控温棚
CN208251619U (zh) 一种装配式桁架楼承板支撑
CN110761468B (zh) 一种建筑屋顶桁架、建筑屋顶、建筑的支撑结构及建筑
CN110130676B (zh) 一种螺栓球节点式网架胎架及其绿色施工方法
TWM591547U (zh) 一種地板鋼架支撐裝置
CN207934491U (zh) 一种装配式可调节支撑架
CN110965687B (zh) 一种大角度斜屋面钢结构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TWI807127B (zh) 一種地板鋼架支撐裝置
CN210328708U (zh) 一种内保温式温室大棚的支撑结构
CN219415716U (zh) 一种承重结构及吊顶结构及窑体
CN206844303U (zh) 一种轻型钢结构的房屋框架与轻质楼板装配系统
CN215368134U (zh) 一种全螺栓快速装卸的装配式屋顶结构
CN105951992A (zh) 一种弧形快装房
CN212561877U (zh) 一种桁架下弦支撑变截面连接节点
CN215223442U (zh) 一种温室大棚组合结构
CN217581140U (zh) 一种网壳顶托装置
CN220150680U (zh) 一种带有三角几字钢桁架
CN218912361U (zh) 预制楼板的支撑系统
CN218492807U (zh) 一种保温隔音混凝土楼板
CN211058116U (zh) 一种轻钢建筑坡屋面结构
CN219671613U (zh) 一种装配式框架建筑支架
CN215563309U (zh) 一种钢构建筑用可进行位置微调的连接结构
CN219604547U (zh) 一种活动房屋的框架结构
CN221941880U (zh) 一种外悬挑屋檐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