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10911U - 救护吊带 - Google Patents

救护吊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10911U
CN213910911U CN202022151846.9U CN202022151846U CN213910911U CN 213910911 U CN213910911 U CN 213910911U CN 202022151846 U CN202022151846 U CN 202022151846U CN 213910911 U CN213910911 U CN 2139109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wounded
plate
belt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5184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芳
李晓斌
胡德胜
童雷
秦知安
贺森
米裕
王琰
张小许
潘雪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Academy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Academy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Academy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ncommissioned Officer Academy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15184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109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109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109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救护吊带,涉及急救器材技术领域,包括能够置于伤员胸腹部的托板及用于保护伤员脊椎的护背板,所述托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伤员的躯干部及腿部的固定结构,所述护背板的两侧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的上端设有提拉带;所述托板为柔性材质。本实用新型通过托板两侧的固定结构将其固定于伤员身上,借助柔性的托板可提高与伤员的吻合度,确保伤员固定牢固;同时将护背板置于伤员背部,利用提拉带将伤员顺利拖出车辆。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特种车辆伤员救生,对降低乘员伤死率,挽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救护吊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急救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救护吊带。
背景技术
目前,特种车辆没有配备专业的救生搬运器材,特种车辆内部的救生设备不能满足救生需要,安全门居车尾较远,车底距离地面仅0.47米,救护人员从特种车后部救护伤员十分困难。如果2名救护人员徒手从相近车门救护1名无自主活动的乘员,约需25-30分钟,且完全暴露,对乘员和救护人员的安全都构成严重威胁。由于车内空间狭小,车内乘员一旦负伤,开展自救互救十分困难。因此,非常有必要且急需设计一种操作简便,应用方便快捷的救生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救护吊带,操作简单方便,能够保证施救过程中的人员安全,有效提高急救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救护吊带,包括能够置于伤员胸腹部的托板及用于保护伤员脊椎的护背板,所述托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伤员的躯干部及腿部的固定结构,所述护背板的两侧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的上端设有提拉带;所述托板为柔性材质。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伤员胸腹部的捆绑带及两个腿带,所述捆绑带设置于托板的两侧,两个腿带设置于托板的下端两侧;所述腿带的一端与托板相连,所述腿带的另一端与其根部相连呈封闭环状,用于包裹伤员大腿部。
优选的,所述护背板为长条状硬质板材,所述护背板与托板的中线对应设置、且其两侧通过连接带与托板相连。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插装护背板的容纳袋。
优选的,所述护背板由卷式夹板制作而成。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护胸罩,所述护胸罩的敞口侧朝向伤员胸部受伤部位。
优选的,所述护胸罩与托板通过魔术贴相连。
优选的,所述护胸罩的内腔设有敷料,所述护胸罩为硅胶材质。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上部还设有用于捆绑在伤员腋下部的附加带,所述附加带通过卡扣相连;所述附加带设置于捆绑带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托板的材质为帆布;所述提拉带、捆绑带、腿带及附加带的材质均为高强度涤纶织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托板两侧的固定结构将其固定于伤员身上,借助柔性的托板可提高与伤员的吻合度,确保伤员固定牢固;同时将护背板置于伤员背部,利用提拉带将伤员顺利拖出车辆。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特种车辆伤员救生,对降低乘员伤死率,挽救伤员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护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托板,2-护背板,3-提拉带,4-捆绑带,5-腿带,6-容纳袋,7-附加带,8-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救护吊带,包括能够置于伤员胸腹部的托板1及用于保护伤员脊椎的护背板2,所述托板1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伤员的躯干部及腿部的固定结构,所述护背板2的两侧与托板1相连;所述托板1的上端设有提拉带3;所述托板1为柔性材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伤员胸腹部的捆绑带4及两个腿带5,所述捆绑带4设置于托板1的两侧,两个腿带5设置于托板1的下端两侧;所述腿带5的一端与托板1相连,所述腿带5的另一端与其根部相连呈封闭环状,用于包裹伤员大腿部。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所述护背板2为长条状硬质板材;所述护背板2与托板1的中线对应设置、且其两侧通过连接带(图中未画出)与托板1相连。其中,所述护背板2由卷式夹板制作而成。使用时拉直能够对脊椎起到保护作用,不用时能够卷起收纳,方便携带。
另外,护背板在具体使用时,可将其两侧的连接带穿过托板两侧的连接孔,将连接带的末端与提拉带并拢。鉴于伤员在车内是坐姿,在向外拖拽伤员过程中,伤员体位变化会导致护背板脱离背部,随着向上提拉连接带,可使护背板随着连接带的收紧向托板靠拢,将伤员固定于托板与护背板之间,避免护背板松脱起不到保护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托板1的中部设有用于插装护背板2的容纳袋6,所述容纳袋6的开口朝向托板1的上端或下端,方便使用时将护背板抽出,不用时插入容纳袋避免遗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护胸罩,所述护胸罩的敞口侧朝向伤员胸部受伤部位,起到保护伤员胸部的作用,避免受到二次伤害。使用时,所述护胸罩与托板可通过魔术贴相连。
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护胸罩的内腔设有敷料,可对伤员的胸腹部开放伤进行有效保护;所述护胸罩采用硅胶材质,可进一步保护伤员,避免受到挤压伤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托板1的上部还设有用于捆绑在伤员腋下部的附加带7,所述附加带7通过卡扣8相连;所述附加带7设置于捆绑带4的上方。利用附加带同时与护背板相连,确保护背板在拖拉过程中不会移位。
具体制作时,所述托板1的材质选用帆布;所述提拉带3、捆绑带4、腿带5及附加带7的材质均为高强度涤纶织带,高强度涤纶织带的具体宽度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采用该结构制作,坚实耐用,同时方便折叠或卷收携带,不会占用太大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施救人员进入车内,将托板置于伤员前胸腹部,利用两个腿带套装在伤员大腿部,再利用两侧捆绑带及附加带将伤员固定在托板上;将护背板插入伤员背部,然后车外的施救人员向外拖拽提拉带,同时收紧连接带使护背板向托板靠拢,随着连接带的提拉,将伤员固定在护背板与托板之间,利用护背板起到有效保护脊椎的作用。通过提拉带可顺利将伤员拖出车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的优点,采用帆布制作托板及卷式夹板作护背板,加工制作简单,收纳、携带方便,适用于现有各种型号特种车辆中腰椎骨折和胸腹部开放伤伤员的救生,解决了目前特种车辆没有专业的救生搬运器材问题,为后续伤员手术救治赢得宝贵时间。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置于伤员胸腹部的托板及用于保护伤员脊椎的护背板,所述托板的两侧设有用于固定伤员的躯干部及腿部的固定结构,所述护背板的两侧与托板相连;所述托板的上端设有提拉带;所述托板为柔性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用于固定伤员胸腹部的捆绑带及两个腿带,所述捆绑带设置于托板的两侧,两个腿带设置于托板的下端两侧;所述腿带的一端与托板相连,所述腿带的另一端与其根部相连呈封闭环状,用于包裹伤员大腿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背板为长条状硬质板材,所述护背板与托板的中线对应设置、且其两侧通过连接带与托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中部设有用于插装护背板的容纳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背板由卷式夹板制作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还包括护胸罩,所述护胸罩与托板相连,所述护胸罩的敞口侧朝向伤员胸部受伤部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胸罩与托板通过魔术贴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胸罩的内腔设有敷料,所述护胸罩为硅胶材质。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上部还设有用于捆绑在伤员腋下部的附加带,所述附加带通过卡扣相连;所述附加带设置于捆绑带的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救护吊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材质为帆布;所述提拉带、捆绑带、腿带及附加带的材质均为高强度涤纶织带。
CN202022151846.9U 2020-09-27 2020-09-27 救护吊带 Active CN2139109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1846.9U CN213910911U (zh) 2020-09-27 2020-09-27 救护吊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51846.9U CN213910911U (zh) 2020-09-27 2020-09-27 救护吊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10911U true CN213910911U (zh) 2021-08-10

Family

ID=77219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51846.9U Active CN213910911U (zh) 2020-09-27 2020-09-27 救护吊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109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2029A (zh) * 2022-02-23 2022-05-24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一种伤员拖运带的设计方法及产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2029A (zh) * 2022-02-23 2022-05-24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一种伤员拖运带的设计方法及产品
CN114522029B (zh) * 2022-02-23 2024-01-26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卫勤保障技术研究所 一种伤员拖运带的设计方法及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1940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пасения и переноски
US3701395A (en) Rescue and safety vest
US4593788A (en) Rescue apparatus
WO1999042063A1 (en) Rescue and invalid support belt
CN205698262U (zh) 一种安全便捷救援担架
CN213910911U (zh) 救护吊带
CN214908919U (zh) 一种轮椅约束带
CN213964888U (zh) 一种全身安全带
CN212325548U (zh) 上身保暖约束服
CN210904729U (zh) 一种攀登电线杆防坠安全带
CN205108019U (zh) 精神病人腰部保护器
CN213910909U (zh) 背负式担架
CN206026586U (zh) 一种单人搬运辅助带
CN211535467U (zh) 一种行走训练保护护具及行走训练系统
CN215012466U (zh) 一种新型的携带宠物外出的胸包
US20030213645A1 (en) Fire rescue harness
CN213552771U (zh) 一种手术患者固定约束带
CN219049065U (zh) 一种多功能安全带
TW201433304A (zh) 救護運送裝置
CN214049285U (zh) 可除颤约束衣
CN214547367U (zh) 一种膝关节功能障碍康复锻炼用保护装置
CN219354324U (zh) 一种柔性约束带
CN218008273U (zh) 一种髋部保护器固定装置
CN217014374U (zh) 一种医用固定带
CN213489365U (zh) 一种便于收缩的手术专用手臂固定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