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6716U - 一种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6716U
CN213906716U CN202022944013.8U CN202022944013U CN213906716U CN 213906716 U CN213906716 U CN 213906716U CN 202022944013 U CN202022944013 U CN 202022944013U CN 213906716 U CN213906716 U CN 2139067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alarm
chip
air pressure
processor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4401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Wingtech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4401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67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67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67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固定设置的处理器芯片、气压检测芯片和警报器;所述气压检测芯片用于检测大气压强,并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向所述处理器芯片发送触发信号;所述处理器芯片用于响应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采用本移动终端,能够基于与移动终端本体固定设置处理器芯片、气压检测芯片和警报器,通过对大气压强的检测,实现移动终端的防丢失警报提示,从而实现移动终端的防丢失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当前,手机防丢失主要依靠用户自己主观防控,安全性较低。例如用户在户外跑步运动中手机跌落丢失,基本没有防丢的功能性。
针对此,现有的防丢失移动终端通常是通过增加额外的被动防丢失装置,例如蓝牙手环等实现防丢失功能。具体可为,将手机与蓝牙手环通过蓝牙连接,当检测到蓝牙断开时,确定手机丢失。由于增加了独立于移动终端之外的其他装置,使得实现移动终端的防丢失功能方案较复杂,同时也增加了方案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较简单实现防丢失功能的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固定设置的处理器芯片、气压检测芯片和警报器;
所述气压检测芯片用于检测大气压强,并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向所述处理器芯片发送触发信号;
所述处理器芯片用于响应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芯片为所述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芯片,所述气压检测芯片为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气压检测芯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检测芯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芯片之间通过I2C总线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压强变化率等于或小于11.8Pa/0.5s。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采用声音、振动和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发出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通过发出警报声实现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闪光灯;
所述闪光灯通过发出闪光实现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警报器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振动器;
所述振动器通过产生振动实现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检测芯片的检测高度灵敏度等于或大于3.4cm,检测压强灵敏度等于或大于0.4Pa。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处理器芯片、气压检测芯片和警报器,通过将处理器芯片、气压检测芯片和警报器与移动终端本体固定设置,可使移动终端整体能实现防丢失功能,而无需额外设置防丢失装置,从而防丢失功能的实现结构较简单;同时,通过气压检测芯片用于检测大气压强,并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向处理器芯片发送触发信号;处理器芯片用于响应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如此可通过对大气压强的检测,实现移动终端的防丢失警报提示,防丢失功能的实现原理较简单,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的防丢失功能的整体实现方案较简单,有利于降低手机防丢失方案的实现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防丢失警报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可为任何具有防丢失需求的移动终端,例如可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或其他用户可携带或穿戴的移动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参照图1,该移动终端10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00以及与移动终端本体100固定设置的处理器芯片120、气压检测芯片110和警报器130;气压检测芯片 110用于检测大气压强,并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向处理器芯片120发送触发信号;处理器芯片120用于响应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130发出警报提示。
其中,移动终端本体100可包括实现移动终端的其他功能的结构部件。以手机或平板电脑为例,可包括显示屏、主板以及保护外壳等结构部件;以智能手环为例,可包括显示屏、主板、保护外壳以及环带等构件;当移动终端为其他设备终端时,还可包括其他功能或结构相关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其中,处理器芯片120作为中央处理器,实现移动终端10中的各路信号的协同控制。应用于实现移动终端的防丢失功能(或称防丢失警报功能)时,处理器芯片120可接收气压检测芯片110的触发信号,并响应于该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130发出警报提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处理器芯片120与警报器130可以直接通信时,警报器130还可以直接响应于触发信号而发出警报提示。
其中,气压检测芯片110用于检测移动终端10所在高度的大气压强,移动终端10位于不同高度处时,气压检测芯片110检测到的大气压强的数值不同。基于此,当移动终端10跌落时,其通常按照自由落体的速度下落,该下落过程中的高度变化引起气压检测芯片110检测到的压强变化,当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即可表明手机可能跌落,此时气压检测芯片110发出触发信号;处理器芯片120接收到该触发信号之后,响应于该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130发出警报提示,从而实现防丢失警报提示。
示例性地,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防丢失警报工作原理示意图,示出了防丢失警报的流程。参照图2,实现防丢失警报的流程可包括如下步骤:
S201、开启防丢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用户自主启动移动终端的防丢失模式。该防丢失模式可基于移动终端中的应用程序、快捷按钮或采用其他方式启动;用户可通过点击、长按、滑动或语音互动等方式实现开启操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均不限定。
或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监测用户的实时位置或状态等信息,在用户处于户外、处于运动状态或其他可选状态下时,移动终端自动启动防丢模式。
其中,防丢模式下,移动终端可实现防丢失警报功能。
S202、判断是否进入防丢模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进入防丢模式,若是(Y),则进行后续大气压强检测以及防丢判断和警报步骤,即执行后续 S203-S205;否则(N),返回执行S201,即重新开启防丢模式。
如此可确保移动终端进入了防丢模式,以避免虽然执行了前述开启操作,但移动终端并未真正进入防丢模式的情况。
当移动终端进入防丢模式之后,执行后续步骤。
S203、检测大气压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压检测芯片110可实时检测移动终端10 所在高度的大气压强,为后续判断移动终端是否跌落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S204、判断压强变化是否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
其中,当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即在判断结果为是(Y) 时,表明移动终端可能跌落,存在丢失风险;对应地,需要进行警报提示。若压强变化小于或等于预设压强变化率,即在判断结果为否(N) 时,则表明移动终端处于被正常携带状态下,则继续执行压强检测以及压强变化判断步骤,即循环执行S203和S20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判断过程可由气压检测芯片110执行,后续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将触发信号发送给处理器芯片 120,由处理器芯片120响应于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130发出警报提示;或者,后续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气压检测芯片110 直接将触发信号发送至警报器130,警报器130响应于触发信号发出警报提示。
或者,该判断过程可由处理器芯片120执行,即处理器芯片120 接收气压检测芯片110发送的大气压强的数值,并进行计算;将计算得到的表征大气压强变化情况的参数与预设压强变花率进行比较,以实现对二者相对大小的判断。后续,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处理器芯片120将触发信号发送至警报器130,警报器130响应于触发信号发出警报提示。
S205、触发,发出警报提示。
其中,警报器130响应于触发信号,发出警报提示;或者,处理器芯片120响应于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130发出警报提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00以及处理器芯片120、气压检测芯片110和警报器130,通过将处理器芯片120、气压检测芯片110和警报器130与移动终端本体100固定设置,可使移动终端10整体能实现防丢失功能,而无需额外设置防丢失装置,从而防丢失功能的实现结构较简单;同时,通过气压检测芯片110检测大气压强,并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向处理器芯片120 发送触发信号;处理器芯片120用于响应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130 发出警报提示,如此可通过对大气压强的检测,实现移动终端10的防丢失警报提示,防丢失功能的实现原理较简单,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10的防丢失功能的整体实现方案较简单,有利于降低手机防丢失方案的实现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压强变化率等于或小于11.8Pa/0.5s。
其中,以用户在户外运动的场景为例,用户在户外运动时,其携带移动终端的方式通常为:通过腰包或臂包装持移动终端;腰包通常被固定在腰间,臂包通常被固定在手臂上。其中,腰间到地面的距离基本大于1米。运动中移动终端跌落若按照自由落体的方式发生,则大概0.5秒到地面,该高度差对应的压强差为11.8Pa。基于此,当压强变化超过等于或大于该压强变化率时,则表明移动终端可能跌落了。
如此,可实现对移动终端跌落的准确识别。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预设压强变化率还可表示为23.6Pa/s。当应用于其他场景时,预设压强变化率还可设置为其他数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对应地,可通过设置气压检测芯片110的灵敏度,0.5秒内、1米的距离差对应产生的大气压强差值,引导内置在移动终端中的气压检测芯片110触发感应,进而触发处理器芯片120,以控制警报器130发出警报提示,提醒用户移动终端掉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压检测芯片110的检测高度灵敏度等于或大于3.4cm,检测压强灵敏度等于或大于0.4Pa。
即,气压检测芯片110的最小检测高度为3.4CM,最小灵敏度0.4Pa。
如此,可实现对压强变化的准确识别,从而准确识别移动终端掉落的情况,实现移动终端防丢失功能。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芯片120为移动终端10的中央处理器芯片,气压检测芯片110为移动终端10内置的气压检测芯片。
如此,可利用移动终端10内置的中央处理器芯片和气压检测芯片,结合警报器,实现防丢失功能,从而无需增加额外的处理器芯片和气压检测芯片,有利于简化移动终端的整体结构,降低其结构部件的布局难度。
示例性地,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处理器芯片可为手机中央处理器芯片,即手机CPU;气压检测芯片可为手机内置的气压计集成电路芯片,即气压计IC芯片。
基于此,内置有气压计IC芯片的手机,例如用户在户外运动场景中,在开启“防丢警报功能”的状态下,通过手机瞬间的高度差值(默认设置1米),产生的大气压强差值的变化,引导内置在手机里的气压计IC芯片触发感应,进而触发手机CPU,以控制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压检测芯片与中央处理器芯片之间通过I2C 总线连接。
其中,I2C总线为一种简单、双向二进制同步串行总线,基于I2C 总线实现气压检测芯片和中央处理器芯片之间的连接,可使得气压检测芯片和中央处理器芯片之间的连接方式较简单。
结合上文示例,气压计IC芯片可通过I2C链路(即I2C总线)与手机CPU连接。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其他有线连接方式或无线连接方式,实现气压检测芯片与处理器芯片之间的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警报器130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警报器130采用声音、振动和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发出警报提示。
其中,警报器130可发出声音,例如滴滴声、蜂鸣声或语音提示的音频;或者,警报器130可发出闪光,例如闪烁的红光、黄光或其他彩色光线,或者发出亮度较高的光线,光线的亮度可基于环境亮度设置,闪光的光线亮度高于环境亮度;或者,警报器130可产生振动,以带动移动终端周边的物体振动,从而在移动终端掉落且可能被遮挡时,便于通过其周边振动发现被掉落的移动终端。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将上述至少两种方式结合,以实现警报提示。
示例性地,可将振动与闪光结合,可适用于在环境亮度较暗的场景下实现警报提示;可将声音、振动与闪光三者结合,以实现直观的警报提示,便于用户及时发现被掉落的移动终端。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警报提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赘述也不限定。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警报器130可采用移动终端内置的可发出警报提示的结构部件,也可在移动终端内额外设置其他结构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下文中结合图3-图5,对采用移动终端内置的可发出警报提示的结构部件做警报器130的组成部分的移动终端进行示例性说明,在下述实施例中,警报器130均受控于处理器芯片1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一种警报器130的实现形式。
如图3所示,警报器130包括移动终端10内置的扬声器131;扬声器131通过发出警报声实现警报提示。
其中,警报器130可复用移动终端10内的扬声器131发出声音,即发出警报声,从而实现利用声音进行警报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移动终端10中的扬声器131的数量大于一个(图 3中示出了两个扬声器131)时,警报器130可复用其中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实现警报提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另一种警报器130的实现形式。
如图4所示,警报器130还包括移动终端内置的闪光灯132;闪光灯132通过发出闪光实现警报提示。
其中,警报器130可包括扬声器131和闪光灯132,扬声器131 可发出警报声,闪光灯132可发出闪烁的光线,从而警报器130可采用声音和闪光双重方式实现警报提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又一种警报器130的实现形式。
如图5所示,警报器130还包括移动终端内置的振动器133;振动器133通过产生振动实现警报提示。
其中,警报器130可包括扬声器131和振动器133,扬声器131 可发出警报声,振动器133可产生振动,以带动移动终端10整体振动,从而警报器130可采用声音和振动双重方式实现警报提示。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警报器130还可采用闪光和振动的双重方式实现警报提示,或者警报器130还可采用闪光、振动以及声音三重方式实现警报提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限定。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警报器130还可仅采用闪光灯132或振动器 133。即,警报器130可采用扬声器131、闪光灯132及振动器133中的至少一个实现警报提示。
上述图3、图4或图5示出的移动终端10中,警报器130中的扬声器131、闪光灯132以及振动器133均可采用移动终端10内置的具有对应功能的结构部件实现,从而无需额外设置其他结构部件,有利于在使得移动终端10具有防丢失警报功能的同时,确保移动终端10的整体结构较简单,易于实现其设计。
在一个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设备。
示例性地,移动终端10可为具有气压计IC芯片的安卓智能手机,或者移动终端10可为具有气压计IC芯片的安卓系统平板电脑上,或者移动终端可为具有气压计IC芯片的智能穿戴设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移动终端10自身不具有气压计IC芯片时,还可额外设置气压检测芯片,并将其集成设置到移动终端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10包括移动终端本体100以及处理器芯片120、气压检测芯片110和警报器130,通过将处理器芯片120、气压检测芯片110和警报器130与移动终端本体100固定设置,可使移动终端10整体能实现防丢失功能,而无需额外设置防丢失装置,从而防丢失功能的实现结构较简单;同时,通过气压检测芯片110检测大气压强,并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向处理器芯片120 发送触发信号;处理器芯片120用于响应触发信号,控制警报器130 发出警报提示,如此可通过对大气压强的检测,实现移动终端10的防丢失警报提示,防丢失功能的实现原理较简单,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移动终端10的防丢失功能的整体实现方案较简单。在此基础上,处理器芯片120、气压检测芯片110和警报器130中的至少一个可采用移动终端10内置的具有相应功能的结构部件实现,从而可使得具有防丢失警报提示功能的移动终端10整体的结构较简单。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终端本体以及与所述移动终端本体固定设置的处理器芯片、气压检测芯片和警报器;
所述气压检测芯片用于检测大气压强,并在压强变化大于预设压强变化率时,向所述处理器芯片发送触发信号;
所述处理器芯片用于响应所述触发信号,控制所述警报器发出警报提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芯片为所述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芯片,所述气压检测芯片为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气压检测芯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检测芯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芯片之间通过I2C总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压强变化率等于或小于11.8Pa/0.5s。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采用声音、振动和闪光中的至少一种方式发出警报提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扬声器;
所述扬声器通过发出警报声实现警报提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闪光灯;
所述闪光灯通过发出闪光实现警报提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器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内置的振动器;
所述振动器通过产生振动实现警报提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检测芯片的检测高度灵敏度等于或大于3.4cm,检测压强灵敏度等于或大于0.4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智能穿戴设备。
CN202022944013.8U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移动终端 Active CN2139067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4013.8U CN21390671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44013.8U CN21390671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6716U true CN213906716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2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44013.8U Active CN213906716U (zh) 2020-12-07 2020-12-07 一种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67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7186B (zh)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溺水报警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CN105206003B (zh) 移动终端、报警方法及系统
CN205428136U (zh) 智能手环紧急报警装置
US11928947B2 (en) Fall detection-based help-seek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068114B (zh)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81413B (zh) 一种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05665839U (zh) 可穿戴智能跌倒检测警报通知系统
EP4292519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the tightness of wearable device
JP2020507979A (ja) 呼制御方法および関連製品
WO2019095155A1 (zh) 一种疲劳提示方法和终端
EP4350503A1 (en) Volume adjustment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ystem
CN213906716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14879894A (zh) 功能启动方法、用户界面及电子设备
JP3222375U (ja) スマホ着信通知バッグ
CN111601209A (zh) 控制方法、装置、无线耳机和存储介质
CN108634497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的排水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US20150145670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7219017A (zh) 保护方法、系统及终端
KR102657522B1 (ko) 저혈압의 발생을 식별하기 위한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CN112995831B (zh) 蓝牙耳机的入水报警方法、蓝牙耳机、穿戴设备和介质
CN219437127U (zh) 智能蓝牙耳机
CN110211348A (zh) 紧急求救方法、可穿戴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639598B1 (ko) 범죄예방 스마트 반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범죄예방 스마트 알림 시스템
CN220122929U (zh) 一种移动通信终端设备
CN108872860A (zh) 移动终端的电池监控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