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5187U -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5187U
CN213905187U CN202023148043.4U CN202023148043U CN213905187U CN 213905187 U CN213905187 U CN 213905187U CN 202023148043 U CN202023148043 U CN 202023148043U CN 213905187 U CN213905187 U CN 2139051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annular
groove
wal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480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480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51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51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51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按键结构包括壳体和按键;按键可按压地安装于壳体的按键孔内,按键包括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按压头和插设于按键孔内的按键杆,按键杆远离按压头的一端外周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按键结构还包括环形支架、按键弹片和电路板,环形支架固定于壳体内,其侧壁开设有豁口,环形支架通过豁口卡入环形限位槽内,用于限制按键的按压行程;电路板和按键弹片固定于环形支架的内壁上,按压头受按压后按键杆的端部与按键弹片抵接。上述按键结构,环形支架不仅可限位按键杆,同时可固定按键弹片及电路板,其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可减少装配工序、减少成本;同时,仅需在按键杆和按键孔内壁密封,密封点少,可靠性高。

Description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阶段智能手表等腕戴设备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按键的结构在腕戴设备中至关重要。腕戴设备一般有一个或多个按键,按键通过按压触动相应按键弹片实现相应功能,目前市场上腕戴设备的按键结构,其产品结构、组装工艺和制造都比较复杂;同时密封点较多,降低了防水可靠性。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装配简便、可靠性高的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壳体和按键;所述壳体上开设按键孔,所述按键可按压地安装于所述按键孔内,所述按键包括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按压头和插设于所述按键孔内的按键杆,所述按键杆远离所述按压头的一端外周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环形支架按键弹片和电路板,所述环形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其侧壁开设有豁口,所述环形支架通过所述豁口卡入所述环形限位槽内,用于限制所述按键的按压行程;所述电路板和按键弹片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头受按压后所述按键杆的端部与所述按键弹片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架的横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按键杆与所述按键孔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按键杆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按键孔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按键杆上,用于所述按键的按压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头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面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壳体环绕所述按键孔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弹簧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垫片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所述按键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支架安装槽,所述环形支架插设固定于所述支架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支架的外壁与所述支架安装槽的两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向支架安装槽内侧凸出的限位部,所述环形支架抵接于所述限位部上。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腕戴设备,其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上述按键结构,通过环形支架的豁口卡住按键杆的环形限位槽,起到了限位按键杆的作用,同时环形支架又起到固定按键弹片及电路板的作用,既能保证精度又省去了其他不必要的零件,其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可有效减少装配工序和减少人工时间成本、材料成本和加工制造成本;同时,上述的按键结构仅需在按键杆和按键孔内壁密封,密封点少,可靠性高。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中按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中环线支架、按键组件和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壳体100;第一侧壁110;按键孔111;第二侧壁120;支架安装槽121;限位部122;
按键210;按压头211;第一凹槽2111;按键杆222;环形限位槽2221;
密封圈220;
弹簧230;
弹簧座240;
弹簧垫片250;
环形支架300;豁口310;
按键弹片400;
电路板5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横”、“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参照图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按键结构包括壳体100、按键210、环形支架300、按键弹片400和电路板500。壳体100上开设按键孔111,按键210可按压地安装于按键孔111内。如图3,按键210包括设置于壳体100外侧的按压头211和插设于按键孔111内的按键杆222,按键杆222远离按压头211的一端外周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2221。环形支架300固定于壳体100内,其侧壁开设有豁口310,参见图4,环形支架300通过豁口310卡入环形限位槽2221内,用于限制按键210的按压行程。按键弹片400优选为Dome片,电路板500和按键弹片400固定于环形支架300的内壁上,电路板500优选为FPC板,电路板500固定于环形支架300的内环壁上,按键弹片400固定于电路板500上并与电路板500电连接。按压头受按压后,按键杆222的端部与按键弹片400抵接,触动按键弹片400实现按键功能。
上述的按键结构,通过环形支架300的豁口310卡住按键杆222的环形限位槽2221,起到了限位按键杆222的作用,同时环形支架300又起到固定按键弹片400及电路板500的作用,既能保证精度又省去了其他不必要的零件,其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可有效减少装配工序和减少人工时间成本、材料成本和加工制造成本;同时,上述的按键结构仅需在按键杆222和按键孔111内壁密封,密封点少,可靠性高。
在本实施例中,环形支架300的横截面为矩形,环形支架300的内壁为平面结构,便于安装固定电路板500和按键弹片400。
按键结构还包括密封件,密封件设置于按键杆222与按键孔111的内壁之间。密封件优选为O型密封圈220,按键杆22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凹槽,O型密封圈220套设于凹槽内,与按键孔111的内壁抵接。在本实施例中,按键杆222的外周壁上开设有两个凹槽,按键杆222通过两个密封圈220与壳体100密封,以提高按键结构的密封防水性能。
按键结构还包括弹簧230,弹簧230套设于按键杆222上,用于按键210的按压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按压头211靠近壳体100的端面具有第一凹槽2111,第一凹槽2111内设置有弹簧座240,壳体100环绕按键孔111开设有第二凹槽112,第二凹槽112内设置有弹簧垫片250,弹簧230一端与弹簧座240抵接,另一端与弹簧垫片250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00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壁110和第二侧壁120,第一侧壁110开设按键孔111,第二侧壁120上开设有支架安装槽121,支架安装槽121与按键孔111垂直设置且相互连通。环形支架300插设固定于支架安装槽121内。在本实施例中,环形支架300的外壁与支架安装槽121的两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环形支架300与支架安装槽121之间可通过粘接剂等固定连接。
此外,支架安装槽121的底部设置有向支架安装槽121内侧凸出的限位部122,环形支架300在插入支架安装槽121内后,可抵接于限位部122上,实现安装定位。
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中,参照图5,按键210的装配过程如下:
1、将电路板500及按键弹片400预先安装固定于环形支架300内;
2、将弹簧垫片250安装于壳体100的第二凹槽112内,按键210套设密封圈和弹簧后插设于壳体100的按键孔111内;
3、将环形支架300插入至壳体100的支架安装槽121内,使环形支架300的豁口310卡入按键210的环形限位槽2221内;
4、将环形支架300与支架安装槽121的两侧壁点焊固定,完成组装。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种腕戴设备,其包括上述的按键结构。按键结构中的壳体可以为腕戴设备的上壳或下壳。腕戴设备包括但不局限于手表、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上述的腕戴设备,其按键结构的结构简单、零部件数量少、组装快捷方便、可靠性高,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制造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壳体和按键;所述壳体上开设按键孔,所述按键可按压地安装于所述按键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设置于壳体外侧的按压头和插设于所述按键孔内的按键杆,所述按键杆远离所述按压头的一端外周壁开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环形支架、按键弹片和电路板,所述环形支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其侧壁开设有豁口,所述环形支架通过所述豁口卡入所述环形限位槽内,用于限制所述按键的按压行程;所述电路板和按键弹片固定于所述环形支架的内壁上,所述按压头受按压后所述按键杆的端部与所述按键弹片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的横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按键杆与所述按键孔的内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为密封圈,所述按键杆的外周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按键孔的内壁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按键杆上,用于所述按键的按压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头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面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座,所述壳体环绕所述按键孔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弹簧垫片,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弹簧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弹簧垫片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开设所述按键孔,所述第二侧壁上开设有支架安装槽,所述环形支架插设固定于所述支架安装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架的外壁与所述支架安装槽的两侧壁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安装槽的底部设置有向支架安装槽内侧凸出的限位部,所述环形支架抵接于所述限位部上。
10.一种腕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CN202023148043.4U 2020-12-23 2020-12-23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Active CN2139051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8043.4U CN213905187U (zh) 2020-12-23 2020-12-23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48043.4U CN213905187U (zh) 2020-12-23 2020-12-23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5187U true CN213905187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05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48043.4U Active CN213905187U (zh) 2020-12-23 2020-12-23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51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74016B1 (ko) 하우징을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3869683B (zh) 内装部件的定位结构、钟表以及内装部件的定位方法
CN108648946B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7820180B (zh) 终端设备、扬声器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CN211554662U (zh) 智能手表
CN1088482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2238447A (zh) 听筒结构及具有该听筒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2017435B1 (ko) 푸시 스위치
US6646217B2 (en) Tactile switch
CN213905187U (zh) 按键结构及腕戴设备
US8145280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192429A1 (zh) 密封组件、终端设备及密封组件的加工方法
CN217954924U (zh) 控制构件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3877858U (zh) 一种切换按键及智能穿戴电子产品
JP2006284235A (ja) 腕装着型の電子機器
CN214588542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6234435A (ja) 携帯型電子時計
CN210015452U (zh) 指纹识别模组的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0296612U (zh) 一种终端的天线结构
CN108495223B (zh) 终端的壳体及终端
CN106941582B (zh) 摄像模组保护结构
CN106785425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手机
CN210404797U (zh) 充电端子连接结构及电子产品
CN212394087U (zh) 智能手表
CN111487855B (zh) 钟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6

Address after: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after: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4 Room 308, North Investment Street Service Center,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atentee before: GOERTEK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