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02698U -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902698U
CN213902698U CN202022475291.3U CN202022475291U CN213902698U CN 213902698 U CN213902698 U CN 213902698U CN 202022475291 U CN202022475291 U CN 202022475291U CN 213902698 U CN213902698 U CN 213902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hip
flow temperature
wake flow
wa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529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南航
赵昆明
熊卿
万华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No 2 Ship Design Institute No 71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No 2 Ship Design Institute No 71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No 2 Ship Design Institute No 71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filed Critical Wuhan No 2 Ship Design Institute No 719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47529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902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902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902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属于测量技术领域,该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包括船舶本体,船舶本体的上端固定有控制室,控制室内设有数据采集显控装置,船舶本体的右端下部开设有桨槽,桨槽内设有螺旋桨,船舶本体的右端船舶本体的上端右部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两个固定块之间设有工字收线轮,工字收线轮的圆周表面缠绕有电缆工字收线轮的前侧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固定块之间连接以实现固定块将电缆回收或释放,电缆的另一端固定有空心漂浮桶,空心漂浮桶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本装置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不易与螺旋桨发生碰撞,不易造成损坏,而且测量更准确,效率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在水面以及近水面航行过程中,船体以及螺旋桨会对海洋表面产生扰动,将水下温度较低的海水翻滚到海洋表面,使得尾流的温度低于周围海水。此外,在航行过程中还需要将动力装置产生的多余热能通过冷却水的形式排出船外,排出的冷却水在船舶后面可形成一股热尾流,温度一般要高于周围海水,这两种尾流经过混合后就在海面形成一种特有的温度分布现象。
经过检索发现,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7335878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船舶自载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所述测量装置安装被测船舶上,可以根据任务需要随时释放、收回光纤拖缆进行测试,随时掌握船舶尾流温度场特征;同时,通过改变光纤拖缆的释放长度,调控尾流温度传感器阵列与船舶之间的距离,测得距离船舶不同位置处的水下及水面尾流温度场,随时掌握船舶尾流温度场特征;其在被测船舶上即可操作完成尾流温度场特征测量,不需要传统专用的尾流测量船以及机载红外热像仪配合,适用于测量水面船舶后方一定距离的尾流温度场特征。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冷尾流温度传感器直接放置于海水内测量尾部螺旋桨搅动产生的冷尾流的温度场,与船体较为靠近,通过电缆连接,容易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和螺旋桨之间发生碰撞,造成冷尾流温度传感器的损坏,从而使得无法对尾部温度进行测量,不仅耽误工作效率,而且损坏后需更换使得成本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冷尾流温度传感器容易温度传感器和螺旋桨之间发生碰撞温度传感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包括船舶本体上端的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有数据采集显控装置,所述船舶本体的尾端开设有桨槽,所述桨槽内设有螺旋桨,所述船舶本体的尾端固定有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工字收线轮,所述工字收线轮的圆周表面缠绕有电缆,所述工字收线轮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电缆的另一端固定有空心漂浮桶,所述空心漂浮桶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所述船舶本体的尾端还开设有调节槽,所述调节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圆周表面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固定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冷尾流温度传感器,所述冷尾流温度传感器、电动伸缩杆和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均与数据采集显控装置电性连接;
所述船舶本体内开设有驱动槽,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贯穿进入驱动槽且表面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驱动槽内上下转动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表面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之间啮合,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贯穿到船舶本体之上与固定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由于冷尾流温度传感器直接放置于海水内测量尾部螺旋桨搅动产生的冷尾流的温度场,通过电缆连接,容易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和螺旋桨之间发生碰撞,造成冷尾流温度传感器的损坏,从而使得无法对尾部温度进行测量,不仅耽误工作效率,而且损坏后需更换使得成本大大增加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锁紧螺杆和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于调节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固定盘和船舶本体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所述锁紧螺杆同时螺纹连接位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其中两个螺纹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调节杆的圆周表面上侧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多个所述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的下端均固定有配重物,所述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设有五个,且五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块之间,所述工字收线轮固定于第一转轴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转轴的前端贯穿位于前侧的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并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之间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下端与船舶本体之间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通过转动调节杆,使得调节杆带动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第二转轴通过连接块带动电动伸缩杆进行角度的调整,从而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发生变化,调节角度完成后,将锁紧螺杆同时螺纹连接位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其中两个螺纹孔内,将调节杆固定住,使得电动伸缩杆和冷尾流温度传感器调整角度后不易发生晃动,若此时船舶本体和固定盘上端的螺纹孔位置不对应时,可进行微调转动调节杆以实现上下螺纹孔进行对应;此时通过控制室内设有数据采集显控装置控制电动伸缩杆伸出,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伸至螺旋桨的右侧并位于海平面下,从而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能够精准的测到尾部船体及螺旋桨搅动产生的冷尾流的温度场,然后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室内数据采集显控装置,供其收集数据并显示,本装置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不易与螺旋桨发生碰撞,不易造成损坏,而且测量更准确,效率更高。
2、本装置通过驱动机构使得工字收线轮将电缆释放出,并使得随时可以释放或收回,操作简单且方便,使得电缆的另一端连接的空心漂浮桶放置船舶行驶过得后侧远处,通过空心漂浮桶自身的浮力,其漂浮在水面,使得固定板和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始终位于海水下,通过设有的五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使得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在检测在测量船舶热排放产生的热尾流与冷尾流的混合温度场时更准确,由于五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下端均固定有的配重物以及空心漂浮桶自身的形状,使得海水在翻腾时,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始终位于海内,使得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在作业时效率更高,数据更准确。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局部俯剖图。
图中:1-船舶本体;2-电动伸缩杆;3-冷尾流温度传感器;4-电缆;5-空心漂浮桶;6-固定板;7-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8-配重物;9-伺服电机;10-第一转轴;11-调节杆;12-把手;13-锁紧螺杆;14-螺纹孔;15-固定盘;16-调节槽;17-支撑板;18-固定块;19-控制室;20-工字收线轮;21-第二转轴;22-连接块;23-驱动槽;24-第一锥形齿轮;25-第二锥形齿轮;26-螺旋桨;27-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包括船舶本体1上端的控制室19,所述控制室19内设有数据采集显控装置,所述船舶本体1的尾端下部开设有桨槽27,所述桨槽27内设有螺旋桨26,所述船舶本体1的尾端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8,两个所述固定块18之间设有工字收线轮20,所述工字收线轮20的圆周表面缠绕有电缆4,所述工字收线轮20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电缆4的另一端固定有空心漂浮桶5,所述空心漂浮桶5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所述船舶本体1的尾端还开设有调节槽16,所述调节槽16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的圆周表面固定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的下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2,且电动伸缩杆2的另一端固定有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所述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电动伸缩杆2和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均与数据采集显控装置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船舶本体1内开设有驱动槽23,所述第二转轴21一端贯穿进入驱动槽23且表面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25,所述驱动槽23内上下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1,调节杆11表面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2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4与第二锥形齿轮25之间啮合,所述调节杆11的上端贯穿到船舶本体1之上并与固定机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本方案中通过转动调节杆11,使得调节杆11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4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5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5带动第二转轴21转动,第二转轴21通过连接块22带动电动伸缩杆2进行角度的调整,从而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的位置发生变化,调节角度完成后,将锁紧螺杆13同时螺纹连接位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其中两个螺纹孔14内,将调节杆11固定住,使得电动伸缩杆2和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调整角度后不易发生晃动,若此时船舶本体1和固定盘15上端的螺纹孔14位置不对应时,可进行微调转动调节杆11以实现上下螺纹孔14进行对应;此时通过控制室19内设有数据采集显控装置控制电动伸缩杆2伸出,电动伸缩杆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型号,例如选择型号为NKLA22B,电动伸缩杆2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伸至螺旋桨26的右侧并位于海平面下,从而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能够精准的测到尾部船体及螺旋桨搅动产生的冷尾流的温度场,然后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室19内数据采集显控装置,供其收集数据并显示;与此同时,通过启动驱动机构中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第一转轴10带动工字收线轮20转动,使得工字收线轮20将电缆4释放出,并使得电缆4随时可以释放或收回,操作简单且方便,使得电缆4的另一端连接的空心漂浮桶5放置船舶行驶过得后侧远处,通过空心漂浮桶5自身的浮力,空心漂浮桶5的浮力大于固定板6和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以及配重物8的重力,其漂浮在水面,使得固定板6和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始终位于海水下,通过设有的五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使得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在检测在测量船舶热排放产生的热尾流与冷尾流的混合温度场时更准确,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将检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室19内数据采集显控装置,供其收集数据并显示,由于五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下端均固定有的配重物8以及空心漂浮桶5自身的形状,使得海水在翻腾时,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始终位于海内,使得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在作业时效率更高,数据更准确;本装置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不易与螺旋桨26发生碰撞,不易造成损坏,而且测量更准确,效率更高。
具体的请参阅图2,固定机构包括锁紧螺杆13和固定盘15,固定盘15固定于调节杆11的圆周表面,固定盘15和船舶本体1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14,锁紧螺杆13同时螺纹连接位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其中两个螺纹孔14内。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固定机构和螺纹孔14,当电动伸缩杆2调节角度完成后,将锁紧螺杆13同时螺纹连接位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其中两个螺纹孔14内,将调节杆11固定住,使得电动伸缩杆2和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调整角度后不易发生晃动,若此时船舶本体1和固定盘15上端的螺纹孔14位置不对应时,可进行微调转动调节杆11以实现上下螺纹孔14进行对应,使得调节杆11不易转动,从而使得电动伸缩杆2固定稳固。
具体的请参阅图2,调节杆11的圆周表面上侧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把手12。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多个把手12,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节调节杆11。
具体的请参阅图1,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的下端均固定有配重物8,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设有五个,且五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均匀分布。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配重物8,使得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始终位于海水下,从而使得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测量更准确 。
具体的请参阅图2,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9和第一转轴10,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块18之间,工字收线轮20固定于第一转轴10的圆周表面,第一转轴10的前端贯穿位于前侧的固定块18的前端并与伺服电机9的输出轴之间固定。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中通过设有的驱动机构,使得本装置更方便于控制工字收线轮20对电缆4进行释放或者收回,使得本装置使用更便捷。
具体的请参阅图2,伺服电机9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的下端与船舶本体1之间固定。
本实施例中:本装置通过设有的支撑板17,使得伺服电机9固定稳固,不易掉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方案中使用时首先通过转动调节杆11,使得调节杆11带动第一锥形齿轮24转动,第一锥形齿轮24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锥形齿轮25转动,第二锥形齿轮25带动第二转轴21转动,第二转轴21通过连接块22带动电动伸缩杆2进行角度的调整,从而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的位置发生变化,调节角度完成后,将锁紧螺杆13同时螺纹连接位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其中两个螺纹孔14内,将调节杆11固定住,使得电动伸缩杆2和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调整角度后不易发生晃动;此时通过控制室19内设有数据采集显控装置控制电动伸缩杆2伸出,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伸至螺旋桨26的右侧并位于海平面下,从而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能够精准的测到尾部船体及螺旋桨搅动产生的冷尾流的温度场,然后将数据传输至控制室19内数据采集显控装置,供其收集数据并显示;与此同时,通过启动驱动机构中伺服电机9,伺服电机9通过其输出轴带动第一转轴10转动,第一转轴10带动工字收线轮20转动,使得工字收线轮20将电缆4释放出,使得电缆4的另一端连接的空心漂浮桶5放置船舶行驶过得后侧远处,通过空心漂浮桶5自身的浮力以及设有的配重物8,使得固定板6和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始终位于海水下,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将检测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室19内数据采集显控装置,供其收集数据并显示,本装置使得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不易与螺旋桨26发生碰撞,不易造成损坏,而且测量更准确,效率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舶本体(1)上端的控制室(19),所述控制室(19)内设有数据采集显控装置,所述船舶本体(1)的尾端下部开设有桨槽(27),所述桨槽(27)内设有螺旋桨(26),所述船舶本体(1)的尾端固定有两个固定块(18),两个所述固定块(18)之间设有工字收线轮(20),所述工字收线轮(20)的圆周表面缠绕有电缆(4),所述工字收线轮(20)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电缆(4)的另一端固定有空心漂浮桶(5),所述空心漂浮桶(5)的下端固定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的下端固定有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所述船舶本体(1)的尾端还开设有调节槽(16),所述调节槽(16)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1),所述第二转轴(21)的圆周表面固定有连接块(22),所述连接块(22)的下端固定有电动伸缩杆(2),且电动伸缩杆(2)的另一端固定有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所述冷尾流温度传感器(3)、电动伸缩杆(2)和多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均与数据采集显控装置之间电性连接;
所述船舶本体(1)内开设有驱动槽(23),所述第二转轴(21)一端贯穿进入驱动槽(23)且表面固定有第二锥形齿轮(25),所述驱动槽(23)内上下转动连接有调节杆(11),调节杆(11)表面固定有第一锥形齿轮(2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24)与第二锥形齿轮(25)之间啮合,所述调节杆(11)的上端贯穿到船舶本体(1)之上并与固定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锁紧螺杆(13)和固定盘(15),所述固定盘(15)固定于调节杆(11)的圆周表面,所述固定盘(15)和船舶本体(1)的上端均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螺纹孔(14),所述锁紧螺杆(13)同时螺纹连接位于同一竖直位置的其中两个螺纹孔(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1)的圆周表面上侧固定有多个均匀分布把手(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的下端均固定有配重物(8),所述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设有五个,且五个混合尾流温度传感器(7)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9)和第一转轴(10),所述第一转轴(10)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块(18)之间,所述工字收线轮(20)固定于第一转轴(10)的圆周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9)的下端固定有支撑板(17),且支撑板(17)的下端与船舶本体(1)之间固定。
CN202022475291.3U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Active CN213902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5291.3U CN213902698U (zh)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5291.3U CN213902698U (zh)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902698U true CN213902698U (zh) 2021-08-06

Family

ID=77115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5291.3U Active CN213902698U (zh) 2020-11-01 2020-11-01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902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2254B (zh) 鱼类游泳能力测定方法及沉水开放式测试装置
CN103591941B (zh) 节能型海洋次表层垂直剖面测量系统
CN112014589B (zh) 一种智能流速测量装置及河流流量测量方法
CN107607227A (zh) 一种便携式湖库垂向水温连续实时自动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
CN213902698U (zh) 一种船舶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CN110422283A (zh) 一种基于北斗通信的可自动调节位置的海洋浮标
US11499875B2 (en) Anti-surge floating body, seawater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and integrated measuring system
CN210959993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养殖池水体增氧装置
CN114813224A (zh) 一种应用于虾塘的采样装置及方法
CN114701602A (zh) 带绞盘锚系浮标监测装置及其位置控制方法
CN106719487A (zh) 一种遥控水下小规格生物收集器
CN207263922U (zh) 一种便携式水砣测深装置
CN107449515B (zh) 一种船舶自载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CN214502457U (zh) 海洋抛弃式测量探头无人载具自动投弃装置
CN113984333A (zh) 一种试验平台
CN202276731U (zh) 一种可自动巡塘的虾料投放装置
CN210741703U (zh) 一种水产养殖专用温度计
CN207335878U (zh) 一种船舶自载尾流温度场测量装置
CN217787092U (zh) 一种土工崩解试验仪
CN220292809U (zh) 一种水产养殖监测装置
CN214250990U (zh) 一种水利水电工程测绘装置
CN215812723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环境监控装置
CN213813938U (zh) 一种海洋测绘用定位装置
RU220704U1 (ru) Гидрометеорологический буй ледового класса с автоматизированными средствами измере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морской воды
CN216568241U (zh) 一种安全优质牛蛙膨化饲料高温高压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uo Nanhang

Inventor after: Zhao Kunming

Inventor after: Xiong Qing

Inventor after: Wan Huaqing

Inventor before: Luo Nanhang

Inventor before: Zhao Kunming

Inventor before: Xiong Qing

Inventor before: Wan Hua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