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74835U -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74835U
CN213874835U CN202023043448.1U CN202023043448U CN213874835U CN 213874835 U CN213874835 U CN 213874835U CN 202023043448 U CN202023043448 U CN 202023043448U CN 213874835 U CN213874835 U CN 213874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lamping
pipe
air inlet
clamp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4344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涛
周锡仁
张永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China Resources Ga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China Resources Ga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China Resources Ga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China Resources Ga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4344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74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74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74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升降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检测池、进气管和出气管;检测池装设于升降机构上;第一夹持机构的固定端和第二夹持机构的固定端相对设置于检测池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和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均能够位于检测池的液面下方;进气管和出气管分别装设于第一侧和第二侧;进气管的一端和出气管的一端均位于检测池内,进气管的另一端和出气管的另一端均位于检测池外;进气管的一端位于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出气管的一端位于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夹持机构取代人工手持燃气管,降低了检测难度并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为确保燃气管道的安全性,在燃气管道使用前需要对燃气管道进行密封性检测。目前,燃气管道的密封性检测通常采用气密性检测设备进行检测,但现有的燃气管道气密性检测设备操作不方便,管道与设备连接繁琐,导致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提高燃气管道的检测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升降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检测池、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检测池装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固定端相对设置于所述检测池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均能够位于所述检测池的液面下方;
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和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均位于所述检测池内,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检测池外;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
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用于使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管的连接处;
所述检测池内盛装肥皂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块;
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第一活动端和第二活动端上,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压靠于燃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块朝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开设有呈弧形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为橡胶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内具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用于与燃气管的进气端连通的第二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直径;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光滑过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内具有第一出气通道和用于与燃气管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
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直径;
所述第一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光滑过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当燃气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时,分别夹持燃气管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连接处,提高了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避免燃气管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升降机构;
2、第一夹持机构;21、第一夹持气缸;22、第一夹持块;23、定位槽;
3、第二夹持机构;4、检测池;
5、进气管;51、第一进气通道;52、第二进气通道;
6、出气管;61、第一出气通道;62、第二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图3,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升降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检测池、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检测池装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固定端相对设置于所述检测池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均能够位于所述检测池的液面下方;
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和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均位于所述检测池内,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检测池外;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
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用于使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管的连接处;
所述检测池内盛装肥皂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
通过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自动夹持燃气管,使燃气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简化了燃气管的连接过程,提高安装效率。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用于当燃气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时,分别夹持燃气管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的连接处,提高了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避免燃气管在检测过程中出现脱落的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块;
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第一活动端和第二活动端上,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压靠于燃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
由上述描述可知,设置两个第一夹持块,使第一夹持气缸稳定地将燃气管与进气管紧密连接,取代现有的手动接管,连接稳定性良好,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持块朝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开设有呈弧形的定位槽。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夹持块朝向进气管一侧开设有弧形定位槽,能够提高第一夹持块与燃气管的贴合度,确保进气管与燃气管连接处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为橡胶管。
由上述描述可知,进气管和出气管均为橡胶管,能够确保进气管和出气管与燃气管之间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内具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用于与燃气管的进气端连通的第二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直径;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光滑过渡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进气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气通道的直径,能够增大进气压强,进而能够将第二进气通道的内壁撑开,确保燃气管与进气管之间的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内具有第一出气通道和用于与燃气管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
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直径;
所述第一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光滑过渡连通。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出气通道的直径大于第二出气通道的直径,能够增大出气压强,进而能够将第二出气通道的内壁撑开,确保燃气管与出气管之间的气密性。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3,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包括升降机构1、第一夹持机构2、第二夹持机构3、检测池4、进气管5和出气管6;检测池4装设于升降机构1上;第一夹持机构2的固定端和第二夹持机构3的固定端相对设置于检测池4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夹持机构2的夹持端和第二夹持机构3的夹持端均能够位于检测池4的液面下方;进气管5和出气管6分别装设于第一侧和第二侧;进气管5的一端和出气管6的一端均位于检测池4内,进气管5的另一端和出气管6的另一端均位于检测池4外;进气管5的一端位于第一夹持机构2的夹持端内,用于使第一夹持机构2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7的进气端与进气管5的连接处;出气管6的一端位于第二夹持机构3的夹持端内,用于使第二夹持机构3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7的出气端与出气管6的连接处;检测池4内盛装肥皂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检测过程如下:当进行气密性检验时,燃气管7的两端分别套设于进气管5和出气管6外侧,由第一夹持机构2和第二夹持机构3分别夹持燃气管7的两端,使燃气管7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5和出气管6紧密连接,并将燃气管7完全浸入肥皂水后,进气管5开始进气,使气体通过燃气管7后从出气管6排出,若检测池4内始终未出现持续不断产生的气泡,则证明燃气管7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证明燃气管7出现破裂处,根据气泡的产生源,可找出破裂处。
参照图1,第一夹持机构2包括第一夹持气缸21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块22;两个第一夹持块22分别装设于第一夹持气缸21的第一活动端和第二活动端上,用于使第一夹持气缸21带动两个第一夹持块22压靠于燃气管7的进气端与进气管5的连接处。当两个第一夹持块22夹持燃气管时,两个第一夹持块22之间具有1mm~3mm的间距,用于进一步防止燃气管与出气管。
参照图1,第一夹持块22朝向进气管5的一侧开设有呈弧形的定位槽23。优选的,定位槽23的半径与燃气管的外径相等。
其中,第二夹持机构3的结构与第一夹持机构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的,进气管5和出气管6均为与燃气管7管径相匹配的橡胶管。
参照图3,进气管5内具有第一进气通道51和用于与燃气管7的进气端连通的第二进气通道52;第一进气通道51的直径大于第二进气通道52的直径;第一进气通道51与第二进气通道52光滑过渡连通。
参照图3,出气管6内具有第一出气通道61和用于与燃气管7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62;第一出气通道61的直径大于第二出气通道62的直径;第一出气通道61与第二出气通道62光滑过渡连通。
上述燃气管为标准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通过两个夹持机构分别对待检测燃气管的两端进行固定,取代人工手持的方式,且能够确保燃气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紧密连接,避免脱落,使检测更加简单,提高了检测效率和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机构、第一夹持机构、第二夹持机构、检测池、进气管和出气管;
所述检测池装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固定端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固定端相对设置于所述检测池内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均能够位于所述检测池的液面下方;
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和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均位于所述检测池内,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检测池外;
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
所述出气管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内,用于使所述第二夹持机构的夹持端夹持于燃气管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管的连接处;
所述检测池内盛装肥皂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夹持块;
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分别装设于所述第一夹持气缸的第一活动端和第二活动端上,用于使所述第一夹持气缸带动两个所述第一夹持块压靠于燃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进气管的连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朝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开设有呈弧形的定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均为橡胶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内具有第一进气通道和用于与燃气管的进气端连通的第二进气通道;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直径;
所述第一进气通道与所述第二进气通道光滑过渡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内具有第一出气通道和用于与燃气管的出气端连通的第二出气通道;
所述第一出气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的直径;
所述第一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二出气通道光滑过渡连通。
CN202023043448.1U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Active CN213874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448.1U CN213874835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43448.1U CN213874835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74835U true CN213874835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68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43448.1U Active CN213874835U (zh) 2020-12-17 2020-12-17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748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0980A (zh) * 2021-12-21 2022-04-19 江门逸和机电有限公司 夹具气密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床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0980A (zh) * 2021-12-21 2022-04-19 江门逸和机电有限公司 夹具气密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床
CN114370980B (zh) * 2021-12-21 2024-05-14 广东逸和机电有限公司 夹具气密检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机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322723U (zh) 一种长岩心注气驱替实验装置
CN213874835U (zh) 一种燃气管道漏气检测装置
CN108204883A (zh) 阀门气密性检测方法
CN201532288U (zh) 一种用于高压气体检漏方法中的检漏卡封工具
CN208109360U (zh) 一种船舶锅炉炉管检漏装置
CN205138727U (zh) 管件试漏检测装置
CN101598625B (zh) 一种用于高压气体检漏方法中的检测气体储能器
CN213364160U (zh) 一种四通生产用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0487184U (zh) U型换热管气压检测装置
CN212206495U (zh) 一种管件密封性能检测装置
CN210243114U (zh) 一种波纹管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11083642U (zh) 一种气液两用医用设备管路泄漏检测装置
CN210322218U (zh) 一种低压管式换热器管束密封试验注水连接端子
CN210037114U (zh) 含氧法测密封箱密封性的测量系统
CN101886969A (zh) 塑料管材接口密闭性检测设备
CN201716166U (zh) 新型塑料管材接口密闭性检测装置
CN213933018U (zh) 节水型管道密封检测装置
CN205642742U (zh) 一种气密试验装置
CN206960071U (zh) 一种快速检测管道密封的测试装置
CN215414269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注油的试漏装置
CN213481659U (zh) 一种基于自动化仪表的漏气检测装置
CN216792165U (zh) 一种用于检测酸碱性液体及惰性气体的防腐蚀试验箱
CN211013387U (zh) 一种用于阀门的放空检测装置
CN220854010U (zh) 一种负压式气密检测机构
CN219935216U (zh) 一种进水阀密封性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