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65822U -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65822U
CN213865822U CN202022250154.XU CN202022250154U CN213865822U CN 213865822 U CN213865822 U CN 213865822U CN 202022250154 U CN202022250154 U CN 202022250154U CN 213865822 U CN213865822 U CN 2138658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disc
microorganism
pip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501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京
左国才
付晓萍
韩晓光
常世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Wuk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angfang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2501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658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658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658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包括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安装在下筒的上端,所述上筒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上筒的内部设置有外罩,在进行工作时,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到上筒内部,此时,污水的流动力能够带动小风扇进行转动,使得污水尽可能的散开并落入到过滤网盘上,经过滤网盘过滤掉固体污垢后,流入微生物盘内部,由于微生物盘内部由多个环圈围成,并且,环圈的内外壁上均分布有生物膜,使的微生物盘内部的污水能够与生物膜充分接触,净化后的水经下水段流入到输水管中,最终从出水管中流出,在此过程中,盘型结构的输水管使得输水速度较为减缓,从而使得积累在微生物盘内部的污水能够尽可能长的时间进行停留净化,提高净化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净水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废水处理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而用微生物处理废水的生物方法以效率高、成本低受到了广泛关注,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常用生物膜法。所有的污水处理装置都有固定的滤料介质如碎石、煤渣及塑料等,在滤料介质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由各类微生物组成的黏状物称为生物膜,生物膜主要是由细菌菌胶团和大量真菌菌丝组成,在表面还栖息着很多原生动物。当污水通过滤料表面时,生物膜大量地吸附水中各种有机物,同时膜上的微生物群利用溶解氧将有机物分解,产生可溶性无机物随水流走,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等释放到大气中,使污水得到净化。
现有的微生物净水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微生物净水装置在实际的污水处理工作的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现有的微生物净水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净化时,污水直接通过进水管进入到净水装置内部与生物膜上的微生物群体接触,在此过程中,尚未对污水进行过滤,容易带入大量固定污垢附着在生物膜表面,影响净化工作,并且,现有的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间较短,使得反应净化效果较差,实用性能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微生物净水装置在工作时,尚未对污水进行过滤,容易带入大量固定污垢附着在生物膜表面,影响净化工作,并且,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间较短,使得反应净化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包括上筒和下筒,所述上筒安装在下筒的上端,所述上筒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所述上筒的内部设置有外罩,所述下筒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小风扇,所述进水管下侧的上筒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盘,所述过滤网盘的下侧设置有微生物盘,所述微生物盘的下端连接有下水段,所述下水段的下侧设置有输水管,所述输水管和下水段之间通过接水段相连接,所述微生物盘由环圈、盘体、网格底座以及生物膜组成,所述网格底座设置于盘体的下端,所述环圈分布于盘体的内部,所述生物膜分布于环圈的内外壁和盘体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盘套接于外罩的内壁上,所述上筒的内部设置有搭接口,所述外罩和上筒之间通过搭接口套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筒和下筒之间通过紧固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小风扇和进水管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输水管整体为盘型结构,所述输水管起始端与接水段相连接,所述输水管终止端与出水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搭接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和搭接口之间通过粘胶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水段和出水管之间通过输水管和接水段相连通。
与现有微生物净水装置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在现有的微生物净水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得微生物净水装置在实际的污水净化工作的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主要是由出水管、下筒、上筒、进水管、外罩、小风扇、输水管、下水段、微生物盘以及过滤网盘等结构共同组成,在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工作时,污水经进水管进入到上筒内部,在此过程中,污水的流动力能够带动小风扇进行转动,使得污水尽可能的散开并落入到过滤网盘上,经过滤网盘过滤掉固体污垢后,流入微生物盘内部,由于微生物盘内部由多个环圈围成,并且,环圈的内外壁上均分布有生物膜,使的微生物盘内部的污水能够与生物膜充分接触,大大提高净化效率,净化后的水经下水段流入到输水管中,最终从出水管中流出,在此过程中,盘型结构的输水管使得输水速度较为减缓,从而使得积累在微生物盘内部的污水能够尽可能长的时间进行停留净化,提高净化程度,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上的过滤网盘套接于外罩的内壁上,通过搭接口的作用,使得外罩连同过滤网盘能够在上筒上方便进行安拆,大大方便于过滤网盘的清理工作,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好的实用性能和很高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微生物盘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过滤网盘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盘体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水管;2、下筒;3、紧固螺丝;4、上筒;5、进水管;6、外罩;7、连接杆;8、小风扇;9、输水管;10、接水段;11、下水段;12、微生物盘;13、过滤网盘;14、环圈;15、盘体;16、网格底座;17、生物膜;18、搭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包括上筒4和下筒2,上筒4安装在下筒2的上端,上筒4和下筒2之间通过紧固螺丝3固定连接,小风扇8和进水管5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7相连接,同时紧固螺丝3对上筒4和下筒2进行连接固定,通过连接杆7对小风扇8进行悬挂固定,上筒4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5,上筒4的内部设置有外罩6,下筒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出水管1,进水管5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小风扇8,进水管5下侧的上筒4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盘13,过滤网盘13套接于外罩6的内壁上,上筒4的内部设置有搭接口18,搭接口18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和搭接口18之间通过粘胶的方式固定连接,这样确保了密封垫和搭接口18之间连接紧密牢固,通过密封垫的作用,大大增加外罩6与上筒4之间的密封性,外罩6和上筒4之间通过搭接口18套接固定,通过搭接口18的作用,使得外罩6能够连同过滤网盘13扣接到上筒4上进行固定,通过过滤网盘13对污水进行过滤。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过滤网盘13的下侧设置有微生物盘12,微生物盘12的下端连接有下水段11,下水段11和出水管1之间通过输水管9和接水段10相连通,使得污水能够顺利流通,这样确保了整个污水净化工作的顺利进行,下水段11的下侧设置有输水管9,输水管9整体为盘型结构,输水管9起始端与接水段10相连接,输水管9终止端与出水管1相连接,盘型结构的输水管9使得输水速度减缓,从而使得积累在微生物盘12内部的污水能够尽可能长的时间进行停留净化,输水管9和下水段11之间通过接水段10相连接,微生物盘12由环圈14、盘体15、网格底座16以及生物膜17组成,网格底座16设置于盘体15的下端,环圈14分布于盘体15的内部,生物膜17分布于环圈14的内外壁和盘体15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在利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进行工作时,首先,将进水管5连接于外界污水管,使得污水经进水管5进入到上筒4内部,在此过程中,污水的流动力能够带动小风扇8进行转动,使得污水尽可能的散开并落入到过滤网盘13上,经过滤网盘13过滤掉固体污垢后,流入到微生物盘12内部,由于微生物盘12内部由多个环圈14围成,并且,环圈14的内外壁上均分布有生物膜17,使的微生物盘12内部的污水能够与生物膜17充分接触,大大提高净化效率,而净化后的水经微生物盘12流入到输水管9中,最终从出水管1中流出,在此过程中,盘型结构的输水管9使得输水速度较为减缓,从而使得积累在微生物盘12内部的污水能够尽可能长的时间进行停留净化,提高净化程度,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过滤网盘13进行清洗时,向外拉动外罩6,使得外罩6连同其内壁上的过滤网盘13从上筒4上抽下,对过滤网盘13进行清理,清理完成后,再通过搭接口18,重新将外罩6连同过滤网盘13推入到上筒4内部,当需要检查微生物盘12微生物含量时,拧出上筒4外壁内部的紧固螺丝3,将下筒2从上筒4下端取出,对微生物盘12上的微生物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后,重新将上筒4套接到下筒2上端,并通过紧固螺丝3进行拧紧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包括上筒(4)和下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4)安装在下筒(2)的上端,所述上筒(4)的上端设置有进水管(5),所述上筒(4)的内部设置有外罩(6),所述下筒(2)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出水管(1),所述进水管(5)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小风扇(8),所述进水管(5)下侧的上筒(4)内部设置有过滤网盘(13),所述过滤网盘(13)的下侧设置有微生物盘(12),所述微生物盘(12)的下端连接有下水段(11),所述下水段(11)的下侧设置有输水管(9),所述输水管(9)和下水段(11)之间通过接水段(10)相连接,所述微生物盘(12)由环圈(14)、盘体(15)、网格底座(16)以及生物膜(17)组成,所述网格底座(16)设置于盘体(15)的下端,所述环圈(14)分布于盘体(15)的内部,所述生物膜(17)分布于环圈(14)的内外壁和盘体(15)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盘(13)套接于外罩(6)的内壁上,所述上筒(4)的内部设置有搭接口(18),所述外罩(6)和上筒(4)之间通过搭接口(18)套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筒(4)和下筒(2)之间通过紧固螺丝(3)固定连接,所述小风扇(8)和进水管(5)的内壁之间通过连接杆(7)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水管(9)整体为盘型结构,所述输水管(9)起始端与接水段(10)相连接,所述输水管(9)终止端与出水管(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口(18)的外壁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和搭接口(18)之间通过粘胶的方式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段(11)和出水管(1)之间通过输水管(9)和接水段(10)相连通。
CN202022250154.XU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Active CN2138658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0154.XU CN213865822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50154.XU CN213865822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65822U true CN213865822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71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50154.XU Active CN213865822U (zh) 2020-10-12 2020-10-12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658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762213U (zh) 膜生物反应器
CN108675547A (zh) 环境工程用污水净化处理设备
CN109231469A (zh) 一种太阳能水体生态修复浮床系统
CN106115905A (zh) 一种结合mbr工艺的氢基质生物膜反应器装置及其应用
CN208517119U (zh)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罐
CN207738599U (zh) 板式陶瓷组合膜成套设备
CN206570170U (zh) 污水净化装置
CN213865822U (zh) 一种微生物净水装置
CN212982719U (zh) 一种高效污水处理净化槽
CN208471744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污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08218496U (zh) 一种微动力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
CN102730822A (zh) 高效生物接触转盘反应器
CN204281523U (zh) 集成屠宰废水处理设备
CN210635786U (zh) 一种活性生物膜处理装置
CN212222717U (zh) 一种含甘油废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0150911U (zh) 一种人工浮岛式污水净化装置
CN205856105U (zh) 一种自生膜生物反应器
CN20387803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硝化过滤装置
CN203877962U (zh) 一种悬浮陶粒—活性炭双层滤池
CN208200663U (zh) 循环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系统
CN208532370U (zh) 一种mbbr污水处理装置
CN208378669U (zh) 一种畜禽养殖场高浓度废水处理设备
CN213012493U (zh) 一种一体化db-mbr磁性生物膜污水处理装置
CN207943927U (zh) 生物填料强化吸附循环系统
CN205820978U (zh) 一种混合式生物接触氧化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07

Address after: Room 601A01, Entrepreneurship Building, Science Park, Hunan University, No. 186, Guyuan Road, High 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410000

Patentee after: HUNAN WUKO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00, Aimin West Road, Langfang, Hebei 065000

Patentee before: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