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49670U -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49670U
CN213849670U CN202022557888.2U CN202022557888U CN213849670U CN 213849670 U CN213849670 U CN 213849670U CN 202022557888 U CN202022557888 U CN 202022557888U CN 213849670 U CN213849670 U CN 213849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rail
hole
shaped member
sliding rod
adjus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788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博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u Rehab Xiam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u Rehab Xiam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u Rehab Xiam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u Rehab Xiam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788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49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49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49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所述扶手包括一扶手面板、一滑杆和一扶手架;所述扶手面板固接于滑杆上方,并与滑杆联动设置;所述扶手架包括一长条形的槽形构件和一扶手杆,所述槽形构件一体连接于扶手杆的顶部,所述滑杆可前后移动地固定于槽形构件内。所述座椅包括底座、座板和靠背,以及两个所述的扶手,两所述扶手分别设于座板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的扶手可以调节前后位置,且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具和扶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作为使用者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家具,是不可缺少的家具之一,在座椅两侧增设扶手装置以供使用者放置手臂已是常见设计,原先的扶手装置多为固定式,无法根据使用者的身材、手臂长度、习惯弯曲角度等进行调整。而扶手可调节的座椅能带给使用者更好的就坐体验;目前市场上的座椅扶手,一般只具有高度调整、宽度调整以及小范围的角度调整功能。
如图1和图2,中国专利名称“扶手装置”(授权公告号CN107874504B,授权公告日2019.12.06)公开了一种能进行无段调整位置与角度的扶手装置,包含一个基座2′、一个固定板3′、一个枢轴单元4′、一个扶手板5′、一个定位单元6′,及一个靠垫7′。此专利中通过枢轴单元4′设置定位模块61′,并搭配定位板62′,可以通过该磁吸力提供抵抗该扶手板5′相对固定板3′运动的阻力,达到暂时性的定位效果,由于磁力吸引不具有切换位置限制,使用者可以对扶手板5′相对固定板3′的移动位置及转动角度进行无段式调整。定位模块61′包括与定位板62′具有该磁吸力的定位件611′,及供该定位件611′卡合设置的容置件612′。通过第一移动槽31′、滑动槽51′,并搭配定位模块61′与该定位板62′,能完成移动、转动、定位等功能。通过设置第二移动槽32′供第二枢轴42′穿设,可以增加该扶手板5′相对于该固定板3′左右移动的功能,并增加左右转动的角度,而通过搭配两个定位模块61′,可以增加定位板62′对于枢轴单元4′的定位功效,以提高定位时的稳定度。通过设置齿条板63′的齿条模块631′,并分别于第一枢轴41′及第二枢轴42′上搭配设置该第一齿部411′及第二齿部421′,可以迫使该第一枢轴41′及该第二枢轴42′在沿第一方向L1移动时会绕自身轴线转动,借此,能增加移动阻力以避免第一枢轴41′及第二枢轴42′容易沿该第一方向L1走位。然而此结构的扶手装置结构复杂、部件繁多,连接关系复杂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可以前后调节的扶手。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扶手,包括一扶手面板、一滑杆和一扶手架;所述扶手面板固接于滑杆上方,并与滑杆联动设置;所述扶手架包括一长条形的槽形构件和一扶手杆,所述槽形构件一体连接于扶手杆的顶部,所述滑杆可前后移动地固定于槽形构件内。
基于上述设计,向前或向后移动扶手面板,便可引起滑杆相对于槽形构件向前或向后移动。。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扶手,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槽形构件内设有两第二长条孔,两所述第二长条孔间隔设于槽形构件的底面;所述滑杆置于槽形构件内,并通过两定位件和两所述第二长条孔可前后移动地与槽形构件连接。第二长条孔的设置很方便滑杆相对于槽形构件前后移动。
还包括一调节机构;所述槽形构件的一侧壁设有一呈波浪形的第一长条孔,所述滑杆上设有左右贯通的一透孔;所述调节机构依次穿过第一长条孔和透孔,且调节机构的尾部卡于槽形构件与第一长条孔相对的一侧壁内,该调节机构的首部卡持于第一长条孔内;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调节机构向槽形构件内部方向移动解除与第一长条孔的卡持,所述扶手面板和滑杆相对于槽形构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设置。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定位柱、封盖、第二弹性件和按钮,所述定位柱包括一本体和一卡头,所述本体的一端与卡头一体连接,另一端设有一通孔;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通孔内,且该第二弹性件卡于通孔和封盖之间;所述按钮紧密套设于卡头上,所述卡头对应于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凸部;所述定位柱的本体、第二弹性件和封盖均位于所述透孔内,定位柱的卡头伸出所述第一长条孔,且所述凸部卡持于第一长条孔;所述封盖卡持于槽形构件与第一长条孔相对的一侧壁内。握住按钮将定位柱向封盖方向推,所述凸部则向槽形构件内部移动离开第一长条孔,在第二弹性件的作用下封盖抵顶于槽形构件的侧壁,此时向前或向后移动扶手面板,便可引起滑杆相对于槽形构件向前或向后移动。
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一螺杆,所述螺杆依次插入按钮、卡头、本体和第二弹性件中,且螺杆与按钮锁紧连接。螺杆的设置,可以让第二弹性件的一端套设于螺杆,对第二弹性件进行更好地定位。
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弹簧或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座椅,包括底座、座板和靠背,还包括两个所述的扶手,两所述扶手分别设于座板的左右两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扶手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现有的扶手装置的齿条板及枢轴单元的配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扶手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扶手的主视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扶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扶手的正投影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扶手的仰视图。
图8为图7中F-F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扶手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在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扶手100前,先定义几个有关方向的术语,术语“向内”指的是扶手面板1向靠近坐具纵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术语“向外”指的是扶手面板1向远离坐具纵中心线的方向移动;术语“前方”指从挡止件7水平指向扶手面板1的方向,“向前”即指从挡止件7水平朝向扶手面板1的方向,“向后”为与“向前”相反的方向,向前的方向A被示现于图4中;术语“向上”是从滑杆4垂直向上朝向扶手面板1的方向,“向下”为相反的方向。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3和图6-8,一种座椅,包括底座、座板、靠背和两个扶手100,两所述扶手100分别设于座板的左右两侧,且任一侧的扶手100,均包括一扶手面板1、一上齿盘2、一下齿盘3、一滑杆4、一第一弹性件51、一扶手架6、一挡止件7、一连接组件5和一调节机构8;所述扶手面板1固接于滑杆4上方,并与滑杆4联动设置;所述扶手面板1的后端部为一圆弧部13,所述扶手面板1的内部具有一第一基座11;所述扶手面板1的底面设有一限位块12,所述限位块12优选为沿扶手面板1长边方向延伸的长条形构件。所述滑杆4固定于扶手架6上,所述滑杆4的顶部设有一第二基座41,所述滑杆4上设有左右贯通的一透孔43;所述滑杆4的下表面设有一沉孔42,且该沉孔42从滑杆4的下表面延伸至第二基座41的顶面。所述扶手面板1、上齿盘2、下齿盘3、滑杆4、扶手架6和挡止件7均为注塑件。
请再参阅图3、图8和图10,所述上齿盘2固接于第一基座11内,该上齿盘2叠放于下齿盘3上,所述上齿盘2和下齿盘3相向的一面均为齿形面a,且两齿形面a彼此啮合设置;所述上齿盘2和下齿盘3均具有一中心孔O,上齿盘2和下齿盘3相背的一面均为外侧面b,所述上齿盘2和下齿盘3的外侧面b均具有复数个凸条b1。所述下齿盘3固接于第二基座41内,且所述第一基座11可转动地与第二基座41连接,所述上齿盘2可相对于下齿盘3进行周向转动;所述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41的内部均设有一凸台d1和复数个与所述凸条b1相配合的凹槽d2,所述上齿盘2的中心孔O紧密套设于第一基座11的凸台d1,且上齿盘2的复数个凸条b1分别一一对应卡合于第一基座11的复数个凹槽d2中(见图10);所述下齿盘3的中心孔O紧密套设于第二基座41的凸台d1,且下齿盘3的复数个凸条b1分别一一对应卡合于第二基座41的复数个凹槽d2中。
请再参阅图3、图8和图10,所述第一弹性件51设于第一基座11内部或第二基座41内部,当转动扶手面板1时,所述上齿盘2随随扶手面板1一并转动,带动上齿盘2相对于下齿盘3转动,上齿盘2因第一弹性件51向上弹性形变而向上移动,或所述下齿盘3因第一弹性件51向下弹性形变而向下产生位移。扶手面板1转动时上齿盘2随之转动,当上齿盘2和下齿盘3的齿牙彼此相对时,上齿盘2会随第一弹性件51弹性形变而向上移动,或下齿盘3会随第一弹性件51弹性形变而向下移动,从而使扶手面板1顺利转动至预定位置。
请再参阅图3和图8,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套筒52、所述第一弹性件51、垫片53和螺栓54,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套筒52从下至上依次穿过沉孔42、下齿盘3、上齿盘2,并插入第一基座11中,所述第一弹性件51和垫片53均套设于套筒52上并均置于沉孔42内,且垫片53设于第一弹性件51的下方并卡于螺栓54的头部。所述第一弹性件51优选为橡胶套筒;因为橡胶套筒本身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且弹性形变的余量能够较好控制,即在未受到外力挤压时,上齿盘与下齿盘的齿形面能够稳定地相互啮合,扶手面板不易随意相对于滑杆转动,一旦扶手面板受外力作用开始周向转动时,上齿盘与下齿盘齿牙相互交错时,会驱使橡胶套筒产生微小的向下形变,从而实现扶手面板相对于滑杆的周向转动。所述螺栓54从下至上依次穿入套筒52和第一基座11,实现扶手面板1的第一基座11与滑杆4的第二基座41固定连接,且第一基座11可相对于第二基座41转动设置。上齿盘2和下齿盘3彼此相啮合,当要旋转扶手面板1时上齿盘2随之转动,当转动至上齿盘2的齿尖与下齿盘3的齿尖相对时,第一弹性件51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而挤压向下弹性形变,下齿盘3也随之向下移动,扶手面板1和上齿盘2在下齿盘3的让位下顺利旋转到预定的位置。
请再参阅图3和图8,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沉孔42设于第一基座11中,所述套筒52从上至下依次穿过沉孔42、上齿盘2、下齿盘3,并插入第二基座41中,所述第一弹性件51和垫片53均套设于套筒52上并均置于沉孔42内,且垫片53设于第一弹性件51的上方并卡于螺栓54的头部;所述螺栓54从上至下依次穿入套筒52和第二基座41,并与第二基座41锁固连接,且第一基座11可相对于第二基座41转动设置。
请再参阅图4-7,所述挡止件7位于扶手面板1的后方;所述挡止件7对应于扶手面板1的一侧具有一凹弧口71,所述凹弧口71与所述圆弧部13相配合设置,当扶手面板1向外转动一角度时,扶手面板1的圆弧部13卡止于挡止件7的凹弧口71。当扶手面板1向外转动一角度时,扶手面板1对应于挡止件7的一端卡止于挡止件7上;当扶手面板1向内转动复位时,所述限位块12卡止于扶手架6。当扶手面板1向外转动一角度优选为50°时,挡止件7顶住扶手面板1;扶手面板1向内转动恢复原位时,限位块12顶住扶手架6,挡止件7和限位块12对扶手面板1两个方向转动的极限位置分别起限位作用。所述凹弧口71与所述圆弧部13的设计能使扶手面板1与挡止件7更好地配合,且结构更加紧凑。
请再参阅图图3和5-6,所述扶手架6包括一长条形的槽形构件61和一扶手杆62,所述槽形构件61一体连接于扶手杆62的顶部,所述槽形构件61的一侧壁设有一呈波浪形的第一长条孔611,槽形构件61的底面间隔设有两第二长条孔612。所述滑杆4可前后移动地固定于槽形构件61内;即所述滑杆4置于槽形构件61内,并通过两定位件9和两所述第二长条孔612可前后移动地与槽形构件61连接。长条形的槽形构件61能更好地固定滑杆4,也可调节滑杆4在槽形构件61的长边方向的固定位置。定位件9和第二长条孔612对滑杆4相对于槽形构件61前后移动起导向作用,并且限制滑杆4相对于槽型构件61沿竖直方向向上拔出。
请再参阅图图3和图9,所述调节机构8依次穿过第一长条孔611和透孔43,且调节机构8的尾部卡于槽形构件61与第一长条孔611相对的一侧壁内,该调节机构8的首部卡持于第一长条孔611内;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调节机构8向槽形构件内部方向移动解除与第一长条孔的卡持,所述扶手面板和滑杆相对于槽形构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设置。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定位柱81、封盖82、第二弹性件83、按钮84和一螺杆85;所述定位柱81包括一本体811和一卡头812,所述本体811的一端与卡头812一体连接,另一端设有一通孔8110;所述第二弹性件83位于通孔8110内,且该第二弹性件83卡于通孔8110和封盖82之间;所述按钮84紧密套设于卡头812上,所述卡头812对应于本体811的一端设有一凸部8121;所述定位柱81的本体811、第二弹性件83和封盖82均位于所述透孔43内,定位柱81的卡头812伸出所述第一长条孔611,且所述凸部8121卡持于第一长条孔611;所述封盖82卡持于槽形构件61与第一长条孔611相对的一侧壁内。所述螺杆85依次插入按钮84、卡头812、本体811和第二弹性件83中,且螺杆85与按钮84锁紧连接;螺杆85的设置,可以让第二弹性件83的一端套设于螺杆85,对第二弹性件83进行更好地定位。所述第一长条孔611呈波浪形,则第一长条孔611具有波峰和波谷交错的宽度,定位柱81的凸部8121卡在第一长条孔611较窄宽度的波谷位置,定位柱81的卡头812的高度小于第一长条孔611的波谷宽度;当需要调整扶手前后位置时,将定位柱81向第一长条孔611的长边方向移动,让定位柱81的凸部8121移至第一长条孔611较宽宽度的波峰位置,握住按钮84将定位柱81向封盖82方向推,所述凸部8121则向槽形构件61内部移动离开第一长条孔611,在第二弹性件83的作用下封盖82抵顶于槽形构件61的侧壁,此时向前或向后移动扶手面板1,便可引起滑杆4相对于槽形构件61向前或向后移动。所述第二弹性件83优选为弹簧或弹片。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扶手(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扶手面板(1)、一滑杆(4)和一扶手架(6);所述扶手面板(1)固接于滑杆(4)上方,并与滑杆(4)联动设置;所述扶手架(6)包括一长条形的槽形构件(61)和一扶手杆(62),所述槽形构件(61)一体连接于扶手杆(62)的顶部,所述滑杆(4)可前后移动地固定于槽形构件(6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构件(61)内设有两第二长条孔(612),两所述第二长条孔(612)间隔设于槽形构件(61)的底面;所述滑杆(4)置于槽形构件(61)内,并通过两定位件(9)和两所述第二长条孔(612)可前后移动地与槽形构件(61)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扶手(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构件(61)的一侧壁设有一呈波浪形的第一长条孔(611),所述滑杆(4)上设有左右贯通的一透孔(43);
还包括一调节机构(8),所述调节机构(8)依次穿过第一长条孔(611)和透孔(43),且调节机构(8)的尾部卡于槽形构件(61)与第一长条孔(611)相对的一侧壁内,该调节机构(8)的首部卡持于第一长条孔(611)内;当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调节机构(8)向槽形构件内部方向移动解除与第一长条孔的卡持,所述扶手面板和滑杆相对于槽形构件向前或向后移动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扶手(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包括定位柱(81)、封盖(82)、第二弹性件(83)和按钮(84),所述定位柱(81)包括一本体(811)和一卡头(812),所述本体(811)的一端与卡头(812)一体连接,另一端设有一通孔(8110);所述第二弹性件(83)位于通孔(8110)内,且该第二弹性件(83)卡于通孔(8110)和封盖(82)之间;所述按钮(84)紧密套设于卡头(812)上,所述卡头(812)对应于本体(811)的一端设有一凸部(8121);
所述定位柱(81)的本体(811)、第二弹性件(83)和封盖(82)均位于所述透孔(43)内,定位柱(81)的卡头(812)伸出所述第一长条孔(611),且所述凸部(8121)卡持于第一长条孔(611);所述封盖(82)卡持于槽形构件(61)与第一长条孔(611)相对的一侧壁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扶手(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8)还包括一螺杆(85),所述螺杆(85)依次插入按钮(84)、卡头(812)、本体(811)和第二弹性件(83)中,且螺杆(85)与按钮(84)锁紧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扶手(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83)为弹簧或弹片。
7.一种座椅,包括底座、座板和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扶手(100),两所述扶手(100)分别设于座板的左右两侧。
CN202022557888.2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Active CN213849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7888.2U CN21384967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7888.2U CN21384967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49670U true CN213849670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536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7888.2U Active CN213849670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49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67874A (zh) 一种扶手结构和座椅
US5439268A (en) Adjustable armrest assembly for a chair
US6394553B1 (en) Adjustable armrest assembly with single adjustment lever
US11225180B2 (en) Automobile headrest
US8201846B2 (en) Backrest recline adjustment device for a stroller
US6616236B1 (en) Adjustable headrest device
US5829839A (en) Height-adjustable chair arm assembly having gear-type adjusting mechanism
US20170318966A1 (en) Armrest adjuster
US11166560B2 (en) Headrest device of office chair
CN213849670U (zh) 一种扶手和一种座椅
US11517112B2 (en) Cam adjustment device for lifting and lowering armrest and chair having the same
CN113306468A (zh) 一种头枕支架的滑动锁定机构以及汽车座椅头枕支架
US20140097658A1 (en) Chair
CN209943846U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装置
CN113331624B (zh) 一种多功能扶手
CN217337932U (zh) 一种可以前后高低调节的头枕机构
CN215776739U (zh) 腰枕支撑力调节结构和座椅
JP4383907B2 (ja) 椅子の肘掛け装置
CN212938901U (zh) 一种调节装置及折叠躺椅
CN217658864U (zh) 一种坐具的头枕调节装置
CN218773548U (zh) 一种坐姿矫正器
CN219020650U (zh) 头枕支架及办公椅
SE522140C2 (sv) Låsanordning för en Justeringsmekanism för en stol
CN219088769U (zh) 一种位置可调的座椅头枕
CN216166379U (zh)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