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66379U -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 Google Patents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6379U
CN216166379U CN202122141161.0U CN202122141161U CN216166379U CN 216166379 U CN216166379 U CN 216166379U CN 202122141161 U CN202122141161 U CN 202122141161U CN 216166379 U CN216166379 U CN 2161663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justing
piece
seat
fix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4116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文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Bsuc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suc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suc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suc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4116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63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6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63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其中,该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包括坐垫以及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具有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动端;坐垫与调节机构的活动端可拆卸连接;调节机构的固定端固设在其他外物表面上。如此,通过移动调节机构的活动端,从而实现坐垫位置的调节,进而适应了不同人群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背景技术
椅子是一种日常生活家具,一种有靠背、还有扶手的坐具。现代的椅子追求美观时尚,一些椅子不再单单作为坐具,在科技的结合下,使人类的生活更加方便。然而,在现有的座椅中,其上的坐垫一般都是固定安装在座椅支撑架上,采用该中结构的座椅,由于坐垫前后位置无法调节,因此,对于不同身高的人使用,可能无法达到舒适的坐姿状态,大大降低了消费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座椅的坐垫无法前后调节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包括坐垫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具有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动端;所述坐垫与所述调节机构的活动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固定端固设在其他外物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固定件、调节活动件以及调节固定模组;所述调节固定件固设在其他外物表面上;所述调节活动件与所述调节固定件可滑动连接,所述坐垫与所述调节活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固定模组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件上;其中,所述调节固定模组具有固定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状态和释放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解除状态。
可选地,所述调节固定模组具有沿一预定方向移动的活动端;其中,拉动所述调节固定模组的活动端,使得所述调节活动件可相对所述调节固定件滑动,所述调节固定模组的活动端复位,使得所述调节活动件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件上。
可选地,所述调节固定模组包括调节拉动块、调节连接件以及调节转动件;所述调节拉动块与所述坐垫可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转动件与所述调节活动件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件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拉动块和所述调节转动件铰接,所述调节拉动块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与所述调节转动件联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转动件具有固定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状态和释放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解除状态。
可选地,所述调节固定模组还包括转动固定座;所述转动固定座固设在所述调节活动件上,所述调节转动件与所述转动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固定座和所述调节转动件均为一体注塑成型。
可选地,所述调节转动件通过一扭簧与所述转动固定座可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调节固定件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卡槽;若干所述调节卡槽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任意一个所述调节卡槽均用于供所述调节固定模组穿设。
可选地,所述调节拉动块上固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滑块;所述坐垫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块与所述调节滑槽滑动适配。
可选地,所述调节拉动块上开设有第一调节腰型孔;所述第一调节腰型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坐垫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限位件,所述第一调节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调节腰型孔滑动适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调节机构的活动端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其固定在调节机构的固定端上,无法相对调节机构的固定端进行滑动;另一种则是其可相对调节机构的固定端作直线往复运动。使用时,切换调节机构的活动端的工作状态,以使其能够活动,接着移动调节机构的活动端,从而带动坐垫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调节坐垫位置的目的,以适应不同的人群使用。移动调节机构的活动端后们再次切换其工作状态,以使其固定在调节机构的固定端上,以避免消费者坐在坐垫上时,坐垫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座椅,其包括上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座椅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由于使用有以上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如此,座椅的坐垫能够前后调节位置,从而适应不同的人群使用,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拉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转动件、转动固定座以及扭簧的装配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51—调节机构 52—坐垫 511—调节固定模组
512—调节固定件 513—调节活动件 5111—调节拉动块
5112—调节连接件 5113—调节转动件 5114—转动固定座
5115—扭簧 5121—调节卡槽 5122—第二调节限位件
51111—调节滑块 51112—第一调节腰型孔 5131—第二调节腰型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一种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包括坐垫52以及调节机构51;所述调节机构51具有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动端;所述坐垫52与所述调节机构51的活动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51的固定端固设在其他外物表面上。
具体地,调节机构51的固定端装设在座椅的支柱上。调节机构51的活动端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其固定在调节机构51的固定端上,无法相对调节机构51的固定端进行滑动;另一种则是其可相对调节机构51的固定端作直线往复运动。使用时,切换调节机构51的活动端的工作状态,以使其能够活动,接着移动调节机构51的活动端,从而带动坐垫52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调节坐垫52位置的目的,以适应不同的人群使用。移动调节机构51的活动端后们再次切换其工作状态,以使其固定在调节机构51的固定端上,以避免消费者坐在坐垫52上时,坐垫52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机构51包括调节固定件512、调节活动件513以及调节固定模组511;所述调节固定件512固设在其他外物表面上;所述调节活动件513与所述调节固定件512可滑动连接,所述坐垫52与所述调节活动件513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件512上;其中,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具有固定所述调节活动件513的固定状态和释放所述调节活动件513的固定解除状态。
具体地,调节固定件512装设在座椅的支柱上。使用时,调节调节固定模组511,以使调节活动件513可活动,接着移动调节活动件513,从而带动坐垫52沿前后方向进行移动,进而达到调节坐垫52位置的目的,以适应不同的人群使用。将坐垫52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处时,再次调节调节固定模组511,以固定调节活动件513,避免其乱动。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固定件512和调节活动件513均装设在坐垫52内部,以避免其遭到破坏,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当然,调节固定件512和调节活动件513的一端均突出坐垫52与外界接触,以方便安装调节固定件512和方便使用者调节调节固定模组511。调节活动件513通过螺纹连接方式与坐垫52实现可拆卸连接,这样一来,可单独更换坐垫52和调节活动件513,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具有沿一预定方向移动的活动端;其中,拉动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的活动端,使得所述调节活动件513可相对所述调节固定件512滑动,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的活动端复位,使得所述调节活动件513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件512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拉动调节固定模组511的活动端,以使其往前直线移动,从而解除调节活动件513的固定状态。当坐垫52调节至合适的位置处时,松开调节固定模组511的活动端,或者向后推动该调节固定模组511的活动端,以使其复位,从而达到固定调节活动件513的目的。相对于通过转动动作来固定调节活动件513或者解除调节活动件513的固定状态,直接通过推拉动作,能够使消费者更快、更容易地调节坐垫52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包括调节拉动块5111、调节连接件5112以及调节转动件5113;所述调节拉动块5111与所述坐垫52可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转动件5113与所述调节活动件513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件5112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拉动块5111和所述调节转动件5113铰接,所述调节拉动块5111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5112与所述调节转动件5113联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转动件5113具有固定所述调节活动件513的固定状态和释放所述调节活动件513的固定解除状态。
具体地,调节拉动块5111位于调节活动件513和调节固定件512的前侧,调节拉动块5111位于坐垫52的底部,该调节拉动块5111的后端面为弧面,以适应消费者的手指,从而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好、更舒适地拉动该调节拉动块5111。使用时,拉动调节拉动块5111,以使其向前直线移动一段距离,从而带动调节连接件5112,进而带动调节转动件5113转动,最后使得调节活动件513可相对调节固定件512移动。该方式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消费者的调节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还包括转动固定座5114;所述转动固定座5114固设在所述调节活动件513上,所述调节转动件5113与所述转动固定座5114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固定座5114和所述调节转动件5113均为一体注塑成型。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固定件512和调节活动件513均采用钢或者其他金属材料制作,以提高其强度。而转动固定座5114和调节转动件5113则采用塑胶制成,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设置转动固定座5114,有利于降低调节固定件512的复杂程度,同时也能避免调节转动件5113在金属制品上转动,从而降低转动时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调节转动件5113通过一扭簧5115与所述转动固定座5114可转动连接。具体地,调节转动件5113通过转动轴与转动固定座5114实现可转动连接;扭簧5115套设在该转动轴上,扭簧5115的两端分别与调节转动件5113和转动固定座5114抵接。扭簧5115为一种现有技术,其具有弹性。通过设置扭簧5115,使得该调节转动件5113能够自动复位,从而带动调节连接件5112,进而带动调节拉动块5111向后移动并进行进行复位。如此,实现自动复位,并对调节活动件513进行固定,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日常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调节固定件512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卡槽5121;若干所述调节卡槽5121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任意一个所述调节卡槽5121均用于供所述调节固定模组511穿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转动件5113的后端上具有能够与调节卡槽5121卡合的调节穿插部。使用时,该调节转动件5113转动,使得调节穿插部向外移动逐渐远离调节卡槽5121,当调节穿插部完全脱离调节卡槽5121时,调节活动件513便能相对调节固定件512滑动。当调节活动件513移动至消费者所需的位置时,松开调节拉动块5111,调节转动件5113在扭簧5115的弹力作用下反向转动以进行复位,此时,调节穿插部穿过另外一个调节卡槽5121,这样一来,在调节卡槽5121内壁面的限制作用下,调节转动件5113以及调节活动件513均被固定,无法移动。该固定方式较为简单,有利于降低生产难度以及装配难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拉动块5111上固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滑块51111;所述坐垫52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块51111与所述调节滑槽滑动适配。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调节滑块51111固设在调节拉动块5111的顶面,调节拉动块5111顶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调节滑块51111,所有调节滑块51111均沿前后方向延伸,相应地,调节滑槽开设有四个,且与四个调节滑块51111分别一一对应。如此,在调节滑块51111和调节滑槽的导向作用下,使得该调节拉动块5111在水平面上仅能沿前后方向移动,避免调节拉动块5111左右偏摆,导致调节转动件5113无法正常转动,从而导致调节活动件513无法正常固定和活动
进一步地,各调节滑块51111的左端面或者右端面上均设置有调节凸起,该调节凸起抵压在坐垫52的内壁面上,以支撑该调节拉动块5111。此外,调节凸起同时起到导向的作用,以避免调节拉动块5111上下偏摆,从而确保调节转动件5113的正常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调节拉动块5111上开设有第一调节腰型孔51112;所述第一调节腰型孔51112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坐垫52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限位件,所述第一调节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调节腰型孔51112滑动适配。具体地,调节拉动块5111移动时,其上的第一调节腰型孔51112亦跟着移动,也就是说,坐垫52上的第一调节限位件在第一调节腰型孔51112内滑动,当调节拉动块5111移动一段距离后,第一调节限位件抵压第一调节腰型孔51112的内壁面,那么此时,调节拉动块5111则无法继续移动。如此设计,是为了防止消费者用力过度,导致调节拉动块5111脱离坐垫52,甚至导致消费者的手被撞伤,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以及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所述调节固定件512上装设有第二调节限位件5122,所述调节活动件513上开设有第二调节腰型孔5131,所述第二调节限位件5122与所述第二调节腰型孔5131滑动适配。具体地,第二调节腰型孔5131沿前后方向延伸。调节活动件513移动时,其上的第二调节腰型孔5131亦跟着移动,也就是说,调节固定件512上的第二调节限位件5122在第二调节腰型孔5131内滑动,当调节活动件513移动一段距离后,第二调节限位件5122抵压第二调节腰型孔5131的内壁面,那么此时,调节拉动块5111则无法继续移动。如此设计,是为了防止消费者过度移动调节活动件513,导致调节活动件513脱离调节固定件512,从而导致调节活动件513和坐垫52摔坏。此外,也能防止消费者受伤,大大提高了消费者的体验感以及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座椅,包括上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由于该座椅采用了上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使得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座椅上的坐垫52,这样一来,适应了不同的人群使用,大大提高了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
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具有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活动端;所述坐垫与所述调节机构的活动端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机构的固定端固设在一外物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固定件、调节活动件以及调节固定模组;所述调节固定件固设在一外物表面上;所述调节活动件与所述调节固定件可滑动连接,所述坐垫与所述调节活动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调节固定模组设置在所述调节固定件上;其中,所述调节固定模组具有固定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状态和释放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解除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模组具有沿一预定方向移动的活动端;其中,拉动所述调节固定模组的活动端,使得所述调节活动件可相对所述调节固定件滑动,所述调节固定模组的活动端复位,使得所述调节活动件固定在所述调节固定件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模组包括调节拉动块、调节连接件以及调节转动件;所述调节拉动块与所述坐垫可滑动连接;所述调节转动件与所述调节活动件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连接件的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拉动块和所述调节转动件铰接,所述调节拉动块通过所述调节连接件与所述调节转动件联动连接;其中,所述调节转动件具有固定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状态和释放所述调节活动件的固定解除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模组还包括转动固定座;所述转动固定座固设在所述调节活动件上,所述调节转动件与所述转动固定座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固定座和所述调节转动件均为一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转动件通过一扭簧与所述转动固定座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固定件上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卡槽;若干所述调节卡槽沿前后方向间隔布置;任意一个所述调节卡槽均用于供所述调节固定模组穿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拉动块上固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滑块;所述坐垫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块与所述调节滑槽滑动适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拉动块上开设有第一调节腰型孔;所述第一调节腰型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坐垫上设置有第一调节限位件,所述第一调节限位件与所述第一调节腰型孔滑动适配。
10.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
CN202122141161.0U 2021-09-03 2021-09-03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Active CN2161663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161.0U CN2161663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41161.0U CN2161663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6379U true CN216166379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917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41161.0U Active CN216166379U (zh) 2021-09-03 2021-09-03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63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17742B1 (en) Forward sliding reclining chair
JP4562532B2 (ja) 座席ユニットの制御機構
CA2798532C (en) Chair with seat depth adjustment and back support
CN110356301B (zh) 可调节支撑系统
CN107397369B (zh) 一种座具
CN216166379U (zh) 拨拉式座椅前后调节装置及座椅
KR101413697B1 (ko) 의자의 머리받침 부재 조절 장치
CN215776739U (zh) 腰枕支撑力调节结构和座椅
CN206606077U (zh) 椅身角度可调的儿童安全座椅
CN209932245U (zh) 一种电动式可调颈枕
CN220327152U (zh) 一种摆动复位机构
CN219270528U (zh) 一种靠背调节结构及座椅
CN111972897A (zh) 一种结构改进的底盘
CN220734905U (zh) 一种背靠装置以及座椅
CN220512520U (zh) 椅背装置及座椅
CN219331138U (zh) 一种可调节座椅
CN114009992B (zh) 一种腰靠深度调节装置
CN110710817A (zh) 一种座椅脚踏装置
CN217447127U (zh) 一种自适应追背跪椅
CN214631121U (zh) 一种弹性座椅
CN216454189U (zh) 一种应用于办公椅上的腰靠活动调节结构
CN218922150U (zh) 一种椅子腰靠
CN218105346U (zh) 一种适用于座椅的稳定伸缩支撑装置和一种座椅
CN211299185U (zh) 背靠和脚垫用平移装置及沙发
CN220157909U (zh) 一种椅子及其靠件升降调节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