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6954U - 雨水口沉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雨水口沉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36954U CN213836954U CN202022478229.XU CN202022478229U CN213836954U CN 213836954 U CN213836954 U CN 213836954U CN 202022478229 U CN202022478229 U CN 202022478229U CN 213836954 U CN213836954 U CN 2138369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ing
- water
- mud
- water passing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其包括雨水口,雨水口处设置有箅子,雨水口的下方为井身,井身连通有排水支管,井身内设有沉泥机构,沉泥机构位于排水支管的上方,沉泥机构包括呈环型的过水环和隔水环,过水环和隔水环的轴线均竖向设置,过水环位于隔水环的环型空腔内,过水环的外侧壁与隔水环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过水环的上表面盖有挡盖,过水环的下表面竖直向上开有环型的过水腔,过水环和隔水环的下表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沉泥板,沉泥板向下凹陷形成沉泥腔,沉泥板远离隔水环的一侧位于过水环下表面靠近其轴线的边沿处,过水环内侧壁的顶部开有若干个与过水腔相通的溢流孔。本申请具有提高除泥效果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市政设施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
背景技术
雨水口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一般由雨水箅子、井身及排水支管等组成。雨水口是雨水进入城市地下的入口,道路、广场、草地的雨水首先通过箅子汇入雨水口,再经过管道流入河流或湖泊。但是降雨时,路面的泥沙、煤灰、细石等固体垃圾会随着地表径流经雨水口进入排水管道,这些泥沙在雨水口和管道内沉降堆积,容易发生堵塞,一旦暴雨来临,排水泄洪功能将受到影响,造成道路积水,还会对城市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
相关技术中公告号为CN2047538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清掏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包括雨水口,雨水口设置有箅子,雨水口的下方为井身,井身连通有排水支管,井身的底部设有沉泥槽,在沉泥槽中设置沉泥提篮,沉泥提篮包括沉溺篮筐,沉泥篮筐的筐顶部铺设有由弹性材料制成的隔布,隔布上均匀布设有通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井身中雨水的液面低于隔布时,从箅子跌落的雨水掉落至隔布上会发生一定的溅射,因此溅射的雨水可能会将部分的固体杂质带入排水支管中。另外,当井身中雨水的液面高于隔布时,隔布的上表面可能会堆积部分的固体杂质,当这些固体杂质受到从箅子跌落雨水的冲击后,可能会被直接冲入排水支管而无法沉降在沉泥篮筐中,因此,上述沉泥装置的除泥效果较差,存在明显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沉泥装置的沉泥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包括雨水口,所述雨水口处设置有箅子,所述雨水口的下方为井身,所述井身连通有排水支管,所述井身内设有沉泥机构,所述沉泥机构位于排水支管的上方,所述沉泥机构包括呈环型的过水环和隔水环,所述过水环和隔水环的轴线均竖向设置,所述过水环位于隔水环的环型空腔内,所述过水环的外侧壁与隔水环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过水环的上表面盖有挡盖,所述过水环的下表面竖直向上开有环型的过水腔,所述过水环和隔水环的下表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沉泥板,所述沉泥板向下凹陷形成沉泥腔,所述沉泥板远离隔水环的一侧位于过水环下表面靠近其轴线的边沿处,所述过水环内侧壁的顶部开有若干个与过水腔相通的溢流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箅子掉落挡盖上并沿着挡盖滑落至过水环和隔水环之间,然后掉落至沉泥腔内,雨水中裹带的固体杂质沉积在沉泥腔内,而雨水流入过水腔内,并通过溢流孔流入井身内。本申请通过过水腔的设置,使得杂质不容易通过溢水孔流入井身内,具有提高除泥效果的优点。
可选的,所述过水腔内设有挡泥组件,所述挡泥组件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过水腔靠近其轴线一侧的第一挡泥环、至少一个连接在过水腔远离其轴线一侧的第二挡泥环,所述第一挡泥环的外侧壁靠近隔水环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挡泥环的内侧壁靠近过水环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挡泥环和第二挡泥环上下交错设置,所述溢流孔位于第一挡泥环和第二挡泥环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泥组件对杂质具有阻拦的作用,能够减小沉积在沉积腔内的泥沙受雨水冲击的影响,被冲至过水腔顶部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挡泥环和第二挡泥环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朝向井身底部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使得少量涌入过水腔内的杂质依靠自重,最终还是能够滚落至沉泥腔内。
可选的,所述过水环相对溢流孔的位置连接有溢水管,所述溢水管沿着远离过水环的方向朝向上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水管的设置进一步减小了杂质进入井身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挡盖呈圆锥型设置,其锥顶朝向箅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锥形设置的挡盖有利于减小杂质在挡盖上堆积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过水环的外侧壁和隔水环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挡水环,所述挡水环上开有若干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水环的设置对雨水具有缓冲作用,有利于减小雨水流入沉积腔内时的冲击力,减下了沉泥腔内的杂质被冲入过水腔内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挡水环竖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挡水环上的通孔错位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穿过上一个挡水环后,会撞击到下一个挡水环上,从而进一步降低雨水流入沉泥腔内时的冲击力。
可选的,所述过水环和隔水环之间设有呈环型的滤网,所述滤网位于挡水环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的设置能够过滤雨水中裹带的浮渣。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设置过水腔和沉泥腔,使得雨水中裹带的泥沙等杂质能够依靠自重沉积在沉积腔内,而且不容易通过溢流孔进入井身内,以此提高了除泥效果;
2.挡泥组件对杂质具有阻拦的作用,能够减小沉积在沉积腔内的泥沙受雨水冲击的影响,被冲至过水腔顶部的可能性,有利于提高除泥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体现本申请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雨水口;2、箅子;3、井身;4、排水支管;50、过水环;51、隔水环;52、挡盖;53、过水腔;54、沉泥板;55、沉泥腔;56、溢流孔;6、挡泥组件;61、第一挡泥环;62、第二挡泥环;7、溢水管;8、挡水环;81、通孔;9、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参照图1,雨水口1沉泥装置包括雨水口1,雨水口1处设置有箅子2,雨水口1的下方为井身3,井身3连通有排水支管4。井身3内设置有沉泥机构,沉泥机构位于排水支管4的上方。
参照图1,沉泥机构包括呈环型设置的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盖合在过水环50上的挡盖52、从过水环50的下表面竖直向上开设的过水腔53,栓接在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下表面之间的沉泥板54、沉泥板54向下凹陷形成的沉泥腔55、开设在过水环50内侧壁的顶部且与过水腔53相通的若干个溢流孔56。
参照图1,雨水穿过箅子2掉落在挡盖52上,挡盖52与过水环5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由于挡盖52呈圆锥形设置且其锥顶朝向箅子2,因此雨水能够沿着挡盖52的锥面下滑。同时,锥形设置减小了雨水裹带的固体杂质堆积在挡盖52上的可能性。
参照图1,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的轴线均竖向设置,隔水环51安装在井身3内。过水环50位于隔水环51的环型空腔内,过水环50的外侧壁与隔水环5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雨水从挡盖52上滑落后,掉入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之间。
参照图1,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之间固定连接有呈环型的滤网9,滤网9能够过滤雨水中裹带的浮渣。
参照图1,过水环50的外侧壁和隔水环5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挡水环8,挡水环8水平设置且位于滤网9的下方,挡水环8上开有若干个通孔81,雨水穿过通孔81继续向下流动。挡水环8对向下流动的雨水起阻拦作用,有利于降低雨水的冲击力。
参照图1,挡水环8竖向设置有三个,相邻两个挡水环8上的通孔81错位设置。以此雨水穿过上一个挡水环8后,会撞击到下一个挡水环8上,从而进一步降低雨水的冲击力。
参照图1,沉泥板54远离隔水环51的一侧位于过水环50下表面靠近其轴线的边沿处,沉泥腔55的纵截面呈半圆形设置。雨水穿过挡水环8后流入沉泥腔55内,而雨水中裹带的固体杂质能够依靠自重沉积在沉泥腔55内。
参照图1,沉泥板54和过水环50、沉泥板54和隔水环51分别栓接,当沉泥腔55内沉积了足够多的杂质后,清理人员将整个沉泥机构取出井身3,将沉泥板54、隔水环51、过水环50拆分开,从而对杂质进行清除。同时清理人员能够将沉泥机构倒置,从而将浮渣从滤网9上倒下。
参照图1,过水腔53呈环型设置,雨水经过沉泥腔55后流入过水腔53。挡水环8的设置降低了雨水的冲击力,减小了雨水对沉积在沉泥腔55内的杂质进行冲击,杂质涌入过水腔53内的可能性。
参照图1,过水腔53内设有挡泥组件6,挡泥组件6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过水腔53靠近其轴线一侧的第一挡泥环61、两个固定连接在过水腔53远离轴线一侧的第二挡泥环62。第一挡泥环61的的外侧壁靠近隔水环51的内侧壁,第二挡泥环62的内侧壁靠近过水环50的外侧壁,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上下交错设置。
参照图1,沉积在沉泥腔55内的杂质受到雨水的冲击可能会涌入过水腔53内,而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的设置能够对杂质起到阻拦的作用,减小了杂质被冲向过水腔53顶部的可能性。
参照图1,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朝向井身3底部倾斜,少量的杂质涌入过水腔53后依靠自重会掉落在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上,倾斜设置使得掉落在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上的杂质最终能够滚落到沉泥腔55内。
参照图1,溢流孔56位于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的上方,若干个溢流孔56绕过水环50的轴线周向均匀设置,过水腔53内的雨水通过溢流孔56流入井身3内。过水环50相对溢流孔56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溢水管7,溢水管7沿着远离过水环50的方向朝向上倾斜,以此进一步减小了杂质进入井身3的可能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雨水经过箅子2掉落在挡盖52上,然后沿着挡盖52的上表面掉落在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之间,再依次穿过滤网9和挡水环8,滤网9能够过滤雨水中的浮渣,而挡水环8的设置能够对雨水起缓冲作用,减小雨水流入沉泥腔55内时的冲击力。当雨水进入沉泥腔55后,雨水中的固体杂质通过自重沉积在沉泥腔55内,而雨水进入过水腔53内并通过溢水管7流入井身3中,过水腔53中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的设置能够减小沉积在沉泥腔55内的杂质,受到雨水的冲击而涌向过水腔53顶部的可能性。本申请通过过水腔53和沉泥腔55的设置,能够对雨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充分的沉积,有利于提高除泥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雨水口沉泥装置,包括雨水口(1),所述雨水口(1)处设置有箅子(2),所述雨水口(1)的下方为井身(3),所述井身(3)连通有排水支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井身(3)内设有沉泥机构,所述沉泥机构位于排水支管(4)的上方,所述沉泥机构包括呈环型的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所述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的轴线均竖向设置,所述过水环(50)位于隔水环(51)的环型空腔内,所述过水环(50)的外侧壁与隔水环(51)的内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过水环(50)的上表面盖有挡盖(52),所述过水环(50)的下表面竖直向上开有环型的过水腔(53),所述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的下表面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沉泥板(54),所述沉泥板(54)向下凹陷形成沉泥腔(55),所述沉泥板(54)远离隔水环(51)的一侧位于过水环(50)下表面靠近其轴线的边沿处,所述过水环(50)内侧壁的顶部开有若干个与过水腔(53)相通的溢流孔(5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腔(53)内设有挡泥组件(6),所述挡泥组件(6)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在过水腔(53)靠近其轴线一侧的第一挡泥环(61)、至少一个连接在过水腔(53)远离其轴线一侧的第二挡泥环(62),所述第一挡泥环(61)的外侧壁靠近隔水环(51)的内侧壁,所述第二挡泥环(62)的内侧壁靠近过水环(50)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上下交错设置,所述溢流孔(56)位于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泥环(61)和第二挡泥环(62)沿着从上往下的方向朝向井身(3)底部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环(50)相对溢流孔(56)的位置连接有溢水管(7),所述溢水管(7)沿着远离过水环(50)的方向朝向上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52)呈圆锥型设置,其锥顶朝向箅子(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环(50)的外侧壁和隔水环(5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挡水环(8),所述挡水环(8)上开有若干个通孔(8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环(8)竖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挡水环(8)上的通孔(81)错位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口沉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环(50)和隔水环(51)之间设有呈环型的滤网(9),所述滤网(9)位于挡水环(8)的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78229.XU CN213836954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雨水口沉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78229.XU CN213836954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雨水口沉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36954U true CN213836954U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7012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78229.XU Active CN213836954U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雨水口沉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3695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5879A (zh) * | 2022-06-20 | 2022-08-0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一种电力井沉淀除污网箱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22478229.XU patent/CN21383695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55879A (zh) * | 2022-06-20 | 2022-08-0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一种电力井沉淀除污网箱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524151B1 (ko) | 초기 우수를 배제한 청정 우수 포집 장치 | |
KR20130021598A (ko) | 교량 및 우수맨홀 초기우수처리장치 | |
CN104863247A (zh) | 带过滤功能的下水道雨篦子 | |
CN217557122U (zh) | 一种新型市政工程环保排污装置 | |
CN213836954U (zh) | 雨水口沉泥装置 | |
CN207538151U (zh) | 下凹式绿地及用于下凹式绿地的井盖 | |
KR101730150B1 (ko) | 이물질 이탈방지형 맨홀 | |
CN109778997A (zh) | 一种海绵城市市政雨水处理系统 | |
CN112942542B (zh) | 一种海绵城市截流式雨水溢流井 | |
CN107514045A (zh) | 下凹式绿地 | |
KR100976853B1 (ko) | 집수정 | |
CN114482244B (zh) | 一种具有防积液功能的市政道路用泄水装置 | |
CN213978572U (zh) | 一种公路桥梁的排水装置 | |
CN211421308U (zh) |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分流式阻污防逆流排放装置 | |
CN211547958U (zh) | 一种湿地公园建设用污水分离回收装置 | |
CN210976027U (zh) | 一种市政道路水循环系统 | |
CN110670703B (zh) | 一种城市新区初期雨水分流装置及其布置 | |
CN209934268U (zh) | 一种房建工地用三级沉淀池 | |
CN113152634A (zh) | 一种市政排水系统 | |
CN209779837U (zh)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 | |
KR101356964B1 (ko) | 도로 집수정 | |
JP4320758B2 (ja) | 排水処理設備 | |
CN112900592A (zh) | 一种市政园林排水系统 | |
KR20160027786A (ko) | 도로상의 각종 오염물과 초기우수를 분리수집하여 하천오염을 예방하는 다기능빗물받이 | |
CN201232254Y (zh) | 水沟盖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