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5341U -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35341U
CN213835341U CN202022756328.XU CN202022756328U CN213835341U CN 213835341 U CN213835341 U CN 213835341U CN 202022756328 U CN202022756328 U CN 202022756328U CN 213835341 U CN213835341 U CN 213835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ure apparatus
pull rod
main body
cultu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563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德发
步艳
陶莉
安永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Keyang Fishe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Keyang Fishe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Keyang Fishe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Keyang Fishery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563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35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35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353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和拉杆,所述培养装置主体一侧通过排气管与排气桶相连接,且培养装置主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并且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一侧与排水管相连接。该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在培养装置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可以将需要配制的营养液倒入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的内部,过多的营养液会从排水管流出,方便在配制时,不需要用辅助器材进行定量,接着可以拉动拉杆,使得拉杆带动活动块和搅拌叶旋转,从而使得营养液在通过下料口流入培养装置主体会被搅拌均匀,有利于减少辅助器材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蛭弧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蛭弧菌是寄生于其他细菌,并能导致其裂解的一类细胞,他们具有特殊的捕食生活方式,使其能够在水产养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蛭弧菌的培养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蛭弧菌的培养设备多种多样,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还是存在以下的问题:
1、在对蛭弧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培养装置内部的氧气含量进行要求控制,但是一般的蛭弧菌培养装置比较的简单,不具备其功能,使得在培育的过程中蛭弧菌的损失比较大;
2、在蛭弧菌培养时需要对营养液进行配制,需要使用到很多不同的辅助设备,从而使得在调配时比较的浪费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常见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在对蛭弧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对培养装置内部的氧气含量进行要求控制,但是一般的蛭弧菌培养装置比较的简单,不具备其功能,使得在培育的过程中蛭弧菌的损失比较大,同时在蛭弧菌培养时需要对营养液进行配制,需要使用到很多不同的辅助设备,从而使得在调配时比较的浪费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和拉杆,所述培养装置主体一侧通过排气管与排气桶相连接,且培养装置主体顶部开设有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并且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一侧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两侧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与收纳盒两侧相连接,并且收纳盒的一侧与培养装置主体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培养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下料口,且下料口的内部安装有拉杆,并且拉杆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所述拉杆的外表面与限位块相连接,且限位块的顶部通过伸缩弹簧和限位槽与相连接培养装置主体相连接,所述拉杆的底部与麻花杆的顶部相连接,且麻花杆外表面与活动块相连接,并且活动块的表面通过搅拌叶与限位环相连接,同时搅拌叶上下两端通过固定环与培养装置主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以拉杆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培养装置主体的顶部,且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的底部为倾斜设置,并且排水管的高度高于下料口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收纳盒对称分布在培养装置主体的外侧,且收纳盒位于排水管出口的正下方,并且收纳盒与固定块为卡合连接,同时固定块焊接在培养装置主体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拉杆与固定块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块上等角度分布有伸缩弹簧,并且固定块通过伸缩弹簧与培养装置主体构成伸缩结构。
优选的,所述下料口的正视呈Y形,且下料口的直径大于密封塞的直径,并且密封塞固定安装在拉杆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麻花杆与拉杆为一体化结构,且麻花杆与活动块构成旋转结构,并且活动块通过等角度分布的搅拌叶与限位环相连接,同时限位环与固定环构成卡合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1、在培养装置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可以将需要配制的营养液倒入第一定量槽和第二定量槽的内部,过多的营养液会从排水管流出,方便在配制时,不需要用辅助器材进行定量,接着可以拉动拉杆,使得拉杆带动活动块和搅拌叶旋转,从而使得营养液在通过下料口流入培养装置主体会被搅拌均匀,有利于减少辅助器材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
2、在培养装置主体的外侧设置有排气桶,排气桶通过排气管将培养装置主体内部的空气排出,有利于保持培养装置主体内部的含氧量,使得培养装置主体可以控制真空,从而提高蛭弧菌的存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拌叶与活动块俯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装置主体;2、第一定量槽;3、第二定量槽;4、排水管;5、收纳盒;6、固定块;7、拉杆;8、限位槽;9、伸缩弹簧;10、限位块;11、密封塞;12、下料口;13、麻花杆;14、限位环;15、固定环;16、搅拌叶;17、活动块;18、排气桶;19、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1和拉杆7,培养装置主体1一侧通过排气管19与排气桶18相连接,且培养装置主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并且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一侧与排水管4相连接,培养装置主体1的两侧安装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内部与收纳盒5两侧相连接,并且收纳盒5的一侧与培养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相接触,培养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的内部安装有拉杆7,并且拉杆7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11,拉杆7的外表面与限位块10相连接,且限位块10的顶部通过伸缩弹簧9和限位槽8与相连接培养装置主体1相连接,拉杆7的底部与麻花杆13的顶部相连接,且麻花杆13外表面与活动块17相连接,并且活动块17的表面通过搅拌叶16与限位环14相连接,同时搅拌叶16上下两端通过固定环15与培养装置主体1相连接。
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以拉杆7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培养装置主体1的顶部,且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的底部为倾斜设置,并且排水管4的高度高于下料口12的高度,方便多余的营养液通过排水管4流入收纳盒5内部,避免营养液的浪费。
收纳盒5对称分布在培养装置主体1的外侧,且收纳盒5位于排水管4出口的正下方,并且收纳盒5与固定块6为卡合连接,同时固定块6焊接在培养装置主体1的两侧,有利于收纳盒5的拆卸和安装,方便收纳盒5内部的营养液再次利用。
拉杆7与固定块6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块6上等角度分布有伸缩弹簧9,并且固定块6通过伸缩弹簧9与培养装置主体1构成伸缩结构,有利于通过拉动拉杆7使得营养液从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内部通过下料口12流入培养装置主体1。
下料口12的正视呈Y形,且下料口12的直径大于密封塞11的直径,并且密封塞11固定安装在拉杆7的底部,有利于密封塞11对下料口12进行密封工作。
麻花杆13与拉杆7为一体化结构,且麻花杆13与活动块17构成旋转结构,并且活动块17通过等角度分布的搅拌叶16与限位环14相连接,同时限位环14与固定环15构成卡合结构,有利于对流入下料口12中的营养液进行搅拌配制。
工作原理:根据图1-5,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培养装置主体1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接着工作人员可以打开培养装置主体1顶部的防护盖,将蛭弧菌放入培养装置主体1的内部,接着通过按压培养装置主体1外部的排气桶18,使得培养装置主体1内部的空气通过排气管19被排除,有利于保持培养装置主体1内部的含氧量,使得培养装置主体1可以控制真空,从而提高蛭弧菌的存活率。
根据图1-5,当需要进行配制营养液时,可以将不同的营养液分别倒入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的内部,当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内部的营养液过多时,使得营养液会通过排水管4流入培养装置主体1外侧的收纳盒5中,使得营养液能够被收集起来,不会造成浪费,接着可以拉动拉杆7顶部的拉环,使得拉杆7上的限位块10对伸缩弹簧9进行挤压,使得拉杆7可以在下料口12内部向上滑动,从而使得下料口12底部的密封塞11脱离对下料口12的堵塞,使得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内部的营养液可以通过下料口12向下流动,同时拉杆7可以带动底部的麻花杆13进行移动,使得麻花杆13可以通过活动块17带动限位环14和搅拌叶16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流到下料口12中的营养液可以被搅拌叶16进行搅拌配制,使得工作人员在配制时,不需要用辅助器材进行定量和搅拌,有利于减少辅助器材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包括培养装置主体(1)和拉杆(7),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主体(1)一侧通过排气管(19)与排气桶(18)相连接,且培养装置主体(1)顶部开设有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并且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一侧与排水管(4)相连接,所述培养装置主体(1)的两侧安装有固定块(6),且固定块(6)的内部与收纳盒(5)两侧相连接,并且收纳盒(5)的一侧与培养装置主体(1)的外表面相接触,所述培养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下料口(12),且下料口(12)的内部安装有拉杆(7),并且拉杆(7)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塞(11),所述拉杆(7)的外表面与限位块(10)相连接,且限位块(10)的顶部通过伸缩弹簧(9)和限位槽(8)与培养装置主体(1)相连接,所述拉杆(7)的底部与麻花杆(13)的顶部相连接,且麻花杆(13)外表面与活动块(17)相连接,并且活动块(17)的表面通过搅拌叶(16)与限位环(14)相连接,同时搅拌叶(16)上下两端通过固定环(15)与培养装置主体(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以拉杆(7)为中心对称设置在培养装置主体(1)的顶部,且第一定量槽(2)和第二定量槽(3)的底部为倾斜设置,并且排水管(4)的高度高于下料口(12)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盒(5)对称分布在培养装置主体(1)的外侧,且收纳盒(5)位于排水管(4)出口的正下方,并且收纳盒(5)与固定块(6)为卡合连接,同时固定块(6)焊接在培养装置主体(1)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7)与固定块(6)为一体化结构,且固定块(6)上等角度分布有伸缩弹簧(9),并且固定块(6)通过伸缩弹簧(9)与培养装置主体(1)构成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口(12)的正视呈Y形,且下料口(12)的直径大于密封塞(11)的直径,并且密封塞(11)固定安装在拉杆(7)的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麻花杆(13)与拉杆(7)为一体化结构,且麻花杆(13)与活动块(17)构成旋转结构,并且活动块(17)通过等角度分布的搅拌叶(16)与限位环(14)相连接,同时限位环(14)与固定环(15)构成卡合结构。
CN202022756328.XU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Active CN213835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6328.XU CN213835341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56328.XU CN213835341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35341U true CN213835341U (zh) 2021-07-30

Family

ID=7699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56328.XU Active CN213835341U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353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19522B2 (en) Photobioreactor used for algae cultivation, and algae cultivation system
CN102742542B (zh) 一种矩形稚参培育池的进、排水方法及装置
CN213835341U (zh) 一种可控制真空环境的蛭弧菌制备用培养装置
WO2016172998A1 (zh) 植物生物反应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08129051U (zh) 一种食用菌液体菌种发酵装置
CN102701443B (zh) 一种厌氧氨氧化细菌生物反应器
CN209609460U (zh) 可滴灌的移动绿化墙
CN202116539U (zh) 一种独立气升式双循环发酵罐
CN217722312U (zh) 一种景观水生植物种植装置
CN203144529U (zh) 电解槽液面液位调节装置
CN108901778A (zh) 一种园林灌溉设备
CN202680261U (zh) 一种稚参培育池内可调节水位的排水装置
CN202625926U (zh) 一种生物反应器
CN213343675U (zh) 一种食用菌养殖接种装置
CN207767292U (zh) 一种水产养殖箱
CN205501326U (zh) 离心沉降式植物细胞连续培养用生物反应器
CN208211118U (zh) 一种高效型园林绿化用育苗装置
CN208129052U (zh) 一种金针菇生产用液体接菌机
CN207362255U (zh) 一种贴壁细胞培养瓶
CN201624068U (zh) 海参养殖池充氧装置
CN202671529U (zh) 一种适于微藻培养的垂直柱状光生物反应器
CN211935907U (zh) 海带配子体低温过滤装置
CN214206659U (zh) 一种易操作的便捷式国外松培养基平板制作器
CN209628385U (zh) 一种进鱼分流装置
CN208387408U (zh) 一种新型园林种苗培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