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34857U -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834857U CN213834857U CN202022837664.7U CN202022837664U CN213834857U CN 213834857 U CN213834857 U CN 213834857U CN 202022837664 U CN202022837664 U CN 202022837664U CN 213834857 U CN213834857 U CN 2138348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tank
- transfer station
- modifier
- frame filter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改性剂反应槽、碱性反应槽、絮凝剂反应槽、板框压滤单元以及膜系统,将渗滤液馈送至改性剂反应槽中进行处理,改性剂反应槽的的出水端与碱性反应槽的进水端连接,碱性反应槽的出水端与絮凝剂反应槽的进水端连接,絮凝剂反应槽的出水端与板框压滤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板框压滤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膜系统连接。该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采用“混凝+板框压滤”的组合工艺环环相扣,其占地面积小,集成度较高,能够保证其预处理出水的水质,保障后端膜系统稳定运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和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经达到96%,在垃圾无害化处理过程中,垃圾中转站是进行城市垃圾收集处理的重要枢纽,是连接垃圾产生源和末端处理系统的枢纽,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系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活垃圾在前端收集站内进行初步压缩后经垃圾车运至垃圾中转站。在中转站内经机械压缩后,由垃圾车运至终端处理系统——垃圾填埋或焚烧发电。垃圾中转站在压缩转运生活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垃圾渗滤液,垃圾中转站废水排放量约占垃圾总量的11%,其中渗滤液占总量的5%,其他废水占总量的6%,以此推算城市垃圾中转站年产生废水高达3000万吨。
中转站垃圾渗滤液呈现高CODcr、高氨氮、高油脂以及高悬浮物的特性,污染物浓度高,处理难度大。根据《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16)中规定“雨水和生活污水按接入市政管网考虑,垃圾渗滤液及设备冲洗废水依据转运站服务区水环境质量要求考虑处理途径与方式。”同时,《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中四十五条条文解释中规定“转运作业过程产生的垃圾渗沥液及清洗车辆、设备产生的生产污水,应进行专门的处理。转运站污水处理方式应根据各转运站的具体情况而定,可以依据国家与地方标准进行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也可单独处理达标排放。”同时,排放标准的确定需要根据环评的具体要求来定。
目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较多的采用外运或直接排入城市废水管网,外运处理存在跑冒滴漏的问题,影响城市环境,而直接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由于其的高污染浓度,容易导致市政污水池负荷上升,影响整个市政污水池的正常运行,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严格,中转站渗滤液就地处理迫在眉睫。
中转站渗滤液项目难点有共性也有特性,一般需要单独项目单独分析,但共性的难题基本为以下几点:1、水质复杂,污染物浓度高;2、产水标准高,处理难度大;3、占地面积小,设备集成度要求高;4、运营人员限制,设备自控度要求高;5、中转站已落成,不易大肆土建开挖。如何有效的解决这5大难题,为中转站渗滤液就地处理问题,需要一个高效合适的处理技术来完成对该渗滤液的处理难题。
目前常规的一体化设备,多数为A/O、A2/O及厌氧等以生化工艺为主的组合工艺,该工艺所需要的停留时间,造成了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并且出水的速率并不如膜系统的高,组合工艺较为复杂,多数包括多级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沉淀池等长工艺单元,处理效率较低,自动化及集成度受到工艺链的影响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采用“混凝+板框压滤”的组合工艺,其占地面积小,集成度较高,能够保证其预处理出水的水质,保障后端膜系统稳定运行。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改性剂反应槽、碱性反应槽、絮凝剂反应槽、板框压滤单元以及膜系统,将渗滤液馈送至改性剂反应槽中进行处理,改性剂反应槽的的出水端与碱性反应槽的进水端连接,碱性反应槽的出水端与絮凝剂反应槽的进水端连接,絮凝剂反应槽的出水端与板框压滤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板框压滤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膜系统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改性剂反应槽设置有改性剂加药装置。改性剂加药装置根据实际渗滤液的情况投加弱氧化性改性药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改性剂加药装置投加弱氧化性改性药剂控制渗滤液的ORP电位为0-50mv。采用弱氧化性改性药剂对渗滤液原水进行改性预处理,改变渗滤液的水质,提高进水的ORP电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碱性反应槽设置有碱性加药装置。碱性加药装置根据实际渗滤液的情况投加碱性物质,调节渗滤液的pH值。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碱性加药装置投加氢氧化钠控制改性剂反应槽的出水端产水的pH值为6-9。采用NaOH调节改性后的渗滤液pH值,进而改变水中有机物胶体的荷电性质,为后端PAC药剂投加提供合适的pH环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膜系统包括管式、卷式和碟管式中的至少一种。膜系统可以是任一种类型的膜组件,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絮凝剂反应槽设置有搅拌装置。在絮凝效果不佳时可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加快沉淀速度,絮凝沉淀后渗滤液进入板框压滤单元进一步处理。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板框压滤单元包括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上设置有滤布,滤布的截留孔径小于1μm。渗滤液的胶体经PAC药剂反应形成较大颗粒而沉淀,在悬浮物和污染物浓度高的情况下,沉淀胶体量大,在进行自然沉淀的过程中,需要沉淀的时间仍比较长,因此针对其特性,引入板框压滤机,用板框压滤的方式取代其自然沉淀过程,节省自然沉淀过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通过絮凝剂反应槽投加PAC药剂产生胶体絮凝。利用PAC药剂的絮凝作用,对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具有优良架桥吸附作用,对溶解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凝结,集聚,絮凝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改性剂反应槽、碱性反应槽、絮凝剂反应槽、板框压滤单元以及膜系统,渗滤液先进入改性剂反应槽中进行改性预处理,提高渗滤液的氧化还原电位;改性处理后渗滤液进入碱性反应槽调节pH值,为后端处理提供适合的pH环境;随后进入絮凝剂反应槽,通过投加PAC药剂使胶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淀;由于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浓度高,自然沉淀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引入板框压滤单元,节省自然沉淀时间,同时也满足对胶体沉淀排泥后进行压滤的过程,提升出水效率。该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渗滤液水中的高悬浮物及胶体物质,改善膜系统的进水水质,保证其预处理出水水质,保障膜系统稳定运行。且整体工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以及易于操作等特点。
附图说明
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被并入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图示了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将容易认识到其它实施例和实施例的很多预期优点,因为通过引用以下详细描述,它们变得被更好地理解。附图的元件不一定是相互按照比例的。同样的附图标记指代对应的类似部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改性剂反应槽1、碱性反应槽2、絮凝剂反应槽3、板框压滤单元4以及膜系统5,将渗滤液馈送至改性剂反应槽1中进行处理,改性剂反应槽1设置有改性剂加药装置,改性剂加药装置根据实际渗滤液的情况投加弱氧化性改性药剂,采用弱氧化性改性药剂对渗滤液原水进行改性预处理,改变渗滤液的水质,提高进水的ORP电位为0-50mv。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改性剂反应槽1的的出水端与碱性反应槽2的进水端连接,碱性反应槽2中设置有碱性加药装置。碱性加药装置根据实际渗滤液的情况投加氢氧化钠控制改性剂反应槽1的出水端产水的pH值为6-9,进而改变水中有机物胶体的荷电性质,为后端PAC药剂投加提供合适的pH环境。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碱性反应槽2的出水端与絮凝剂反应槽3的进水端连接,絮凝剂反应槽3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絮凝剂反应槽3投加PAC药剂产生胶体絮凝。利用PAC药剂的絮凝作用,对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具有优良架桥吸附作用,对溶解性物质的选择性吸附作用,使水中难以沉淀的胶体颗粒脱凝结,集聚,絮凝成较大的颗粒而沉淀。在絮凝效果不佳时可通过搅拌装置进行搅拌加快沉淀速度,絮凝沉淀后渗滤液进入板框压滤单元4进一步处理。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絮凝剂反应槽3的出水端与板框压滤单元4的进水端连接。板框压滤单元4包括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上设置有滤布,滤布的截留孔径小于1μm。渗滤液的胶体经PAC药剂反应形成较大颗粒而沉淀,在悬浮物和污染物浓度高的情况下,沉淀胶体量大,在进行自然沉淀的过程中,需要沉淀的时间仍比较长,且沉淀池体占地面积较大,因此针对其特性,引入板框压滤机,用板框压滤的方式取代其自然沉淀过程,节省自然沉淀过程。同时也满足对胶体沉淀排泥后进行压滤的过程,提升出水效率。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框压滤单元4的产水出水端与膜系统5连接。膜系统5包括管式、卷式和碟管式中的至少一种。膜系统5可以是任一种类型的膜组件,在此不做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包括改性剂反应槽1、碱性反应槽2、絮凝剂反应槽3、板框压滤单元4以及膜系统5,渗滤液先进入改性剂反应槽1中进行改性预处理,提高渗滤液的氧化还原电位;改性处理后渗滤液进入碱性反应槽2调节pH值,为后端处理提供适合的pH环境;随后进入絮凝剂反应槽3,通过投加PAC药剂使胶体形成较大颗粒而沉淀;由于渗滤液中的悬浮物和污染物浓度高,自然沉淀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引入板框压滤单元4,节省自然沉淀时间,同时也满足对胶体沉淀排泥后进行压滤的过程,提升出水效率,降低后续膜系统5的运行压力。该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去除渗滤液水中的高悬浮物及胶体物质,改善膜系统的进水水质,保证其预处理出水水质,保障膜系统5稳定运行。且整体工艺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强以及易于操作等特点。
虽然上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剂反应槽、碱性反应槽、絮凝剂反应槽、板框压滤单元以及膜系统,将渗滤液输送至所述改性剂反应槽中进行处理,所述改性剂反应槽的出水端与所述碱性反应槽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碱性反应槽的出水端与所述絮凝剂反应槽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絮凝剂反应槽的出水端与所述板框压滤单元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板框压滤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所述膜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压滤单元包括板框压滤机,所述板框压滤机上设置有滤布,所述滤布的截留孔径小于1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反应槽设置有改性剂加药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改性剂加药装置投加弱氧化性改性药剂控制所述渗滤液的ORP电位为0-50m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反应槽设置有碱性加药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碱性加药装置投加氢氧化钠控制所述改性剂反应槽的出水端产水的pH值为6-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系统包括管式、卷式和碟管式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反应槽设置有搅拌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絮凝剂反应槽投加PAC药剂产生胶体絮凝。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37664.7U CN213834857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837664.7U CN213834857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834857U true CN213834857U (zh) | 2021-07-30 |
Family
ID=76995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837664.7U Active CN213834857U (zh) | 2020-11-30 | 2020-11-30 |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834857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62883A (zh) * | 2021-08-23 | 2021-10-29 |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工艺 |
-
2020
- 2020-11-30 CN CN202022837664.7U patent/CN21383485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62883A (zh) * | 2021-08-23 | 2021-10-29 | 厦门嘉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预处理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906142B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06219892A (zh) | 一种粉末活性炭磁混凝澄清池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方法及装置 | |
WO2015081658A1 (zh) | 污泥处理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8439669A (zh) | 一种水中二氧化硅去除方法 | |
CN109354321A (zh) | 一种制药废水的回用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 |
CN213834857U (zh) |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预处理系统 | |
CN204325082U (zh) | 一种造纸中段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108249618B (zh) | 一种利用纳米零价铁和过硫酸钾处理脱硫废水的方法 | |
CN214528434U (zh) | 一种适用于低浓度垃圾渗滤液的无浓缩液处置设备 | |
CN116375282A (zh) | 一种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废水零排放综合处理系统 | |
CN212504525U (zh) | 一种同步卸污和预处理装置 | |
CN101492227A (zh) | 回用生物污泥处理悬浮物有机废水的方法 | |
CN113307419A (zh) | 一种小型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111646599A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一体化处理的系统及方法 | |
CN210085228U (zh) | 一种移动式污泥板框压滤脱水与清洗一体化装置 | |
CN113307402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13803262U (zh) | 一种焚烧垃圾场渗滤液应急处理系统 | |
CN204897679U (zh) | 一种剩余活性污泥资源化处理系统 | |
CN205442960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 |
CN110668619A (zh) | 一种铅锌工业选矿废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
CN220165994U (zh) | 一种生物磁分离系统 | |
CN116177824B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处理工艺 | |
CN218435383U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装置 | |
CN220502864U (zh)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一体化装置 | |
CN221370877U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