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5511U -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5511U
CN213815511U CN202021776688.XU CN202021776688U CN213815511U CN 213815511 U CN213815511 U CN 213815511U CN 202021776688 U CN202021776688 U CN 202021776688U CN 213815511 U CN213815511 U CN 2138155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late
violin
viola
shoulder rest
mount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66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善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Kapel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Kapel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Kapel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Kapel Musica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66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55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55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551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包括第一托板和两个夹持件;第一托板用于与人体肩部相接触;两个夹持件分别安装在第一托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夹持件用于分别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相对两侧面以配合夹紧小提琴或中提琴;各夹持件均可相对第一托板前后摆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夹持件能够相对第一托板前后摆动,从而可在不减少第一托板与肩部接触面积的基础上,改变夹持件所夹持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倾斜角度。

Description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肩托,尤其涉及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背景技术
在使用小提琴或者中提琴的过程中,需要将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底部靠压在人体肩部上,而因为小提琴或中提琴的木质坚硬,在长时间的练习或演奏之后肩部因受到靠压而感到疼痛或疲劳,所以,肩托应运而生,具体的,小提琴或中提琴通过肩托靠压在肩部,此时,肩托的垫片能够缓解疼痛或疲劳。
现有的肩托包括托板和夹持件,托板与肩部接触,夹持件固定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底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根据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向上或上下摆动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头部,即改变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倾斜程度从而调整至舒适的操作姿势;然而,现有的夹持件固定在小提琴上,在摆动小提琴或中提琴的过程中,小提琴或中提琴通过夹持件会带动托板一起摆动,从而减少了托板与肩部的接触面积,影响肩托的使用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夹持件能够相对第一托板前后摆动,从而可在不减少第一托板与肩部接触面积的基础上,改变夹持件所夹持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倾斜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包括第一托板和两个夹持件;所述第一托板用于与人体肩部相接触;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用于分别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相对两侧面以配合夹紧小提琴或中提琴;各所述夹持件均可相对所述第一托板前后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二托板和由所述第二托板的外侧向上延伸形成的抵碰部;所述第二托板用于承托小提琴或中提琴的背面,所述抵碰部用于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板的背面设置有软垫。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并枢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夹持件的摆动轴线重合;所述连接件还开设有第一调节限位槽;所述夹持件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限位槽内,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为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并在转动时联动所述夹持件处于收拢于所述第一托板的第一位置或处于相对所述第一托板向外展开的第二位置;所述连接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夹持件的摆动轴线彼此垂直。
进一步地,各所述连接件均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并开设有第二调节限位槽;所述连接件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并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二调节限位槽内,并在所述连接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调节限位槽的槽壁相抵碰。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可沿相对所述第一托板左右运动;各所述安装座分别对应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托板上的多个插装槽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限位块;多个所述插装槽沿所述第一托板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限位块与任意一个所述插装槽插装配合;所述安装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插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对应设置有两组固定结构,两组所述固定结构前后分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托板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所述插装槽开设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相对第一托板前后摆动的两夹持件,如此,第一托板放置在人体肩部,两个夹持件夹紧小提琴或中提琴后,在调整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倾斜角度过程中,小提琴或中提琴带动夹持件相对第一托板摆动,从而在不减少第一托板与肩部接触面积的基础上,实现小提琴或中提琴的倾斜角度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的拆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0、第一托板;11、第一托板的前侧面;12、第一托板的后侧面;13、第一托板的背面;20、夹持件;21、第二托板;211、第二托板的外侧面;212、第二托板的内侧面;22、抵碰部;30、容置槽;40、连接件;50、转动轴;60、第一调节限位槽;70、连接杆;80、安装座;90、第二调节限位槽;100、限位柱;110、固定结构;111、限位块;112、插装槽;120、小提琴或中提琴;121、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122、小提琴或中提琴的背面;130、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4所示的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包括第一托板10和两个夹持件20;第一托板10用于与人体肩部相接触;两个夹持件20分别安装在第一托板10的左右两侧,且两个夹持件20用于分别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的相对两侧面以配合夹紧小提琴或中提琴120,可以理解的是,其中一个夹持件20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的其中一侧面,另一夹持件20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的另一侧面,如此,实现夹紧小提琴或中提琴120;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两个夹持件20均采用固定的方式设置在第一托板10上时,合理设置两夹持件20之间的距离,在夹持小提琴或中提琴120时,可通过外力将小提琴或中提琴120推入或推出两夹持件20之间;各夹持件20均可相对第一托板10前后摆动,以调整各夹持件20相对第一托板10的倾斜度,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两个夹持件20均可相对第一托板10摆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一托板10放置在人体的肩部后,第一托板10朝向人体头部的方向为前,第一托板10背向人体头部的方向为后,此时,夹持件20相对第一托板10前后摆动的方向即为靠近或远离人体头部的方向;如此,在第一托板10抵于肩部且小提琴或中提琴120被夹持件20夹紧后,在调整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的倾斜角度过程中,小提琴或中提琴120带动夹持件20相对第一托板10摆动(沿如图2中箭头C所示方向摆动),从而可在不减少第一托板10与肩部接触面积的基础上,实现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的倾斜角度调整。
上述需要说明的是,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121是指小提琴或中提琴120与其安装琴弦的面相邻的面。
值得一提地是,为了提高使用舒适度,如图1所示,可将第一托板的背面13设置成与肩部曲线相匹配的弧形结构,即,将第一托板的背面13设置成向上拱起的形状,从而与肩部相适配;同时,第一托板的前侧面11和第一托板的后侧面12均呈向远离操作者的方向凸出的弧形,以增加整体的线条感;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状态中,第一托板的前侧面11是指第一托板10朝向操作者的面,而第一托板的后侧面12是指第一托板10与该第一托板的前侧面11相对的面。
优选地,还可在第一托板的背面13设置软垫130,以缓和对肩部的压力;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托板的背面13是指在使用状态下,第一托板10朝向人体肩部的面。
具体地,夹持件20包括第二托板21和由第二托板21的外侧向上延伸形成的抵碰部22;第二托板21用于承托小提琴或中提琴的背面122,抵碰部22用于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121;如此,通过两个第二托板21分别承托小提琴或中提琴的背面122的两侧,且两侧的抵碰部22分别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相对两侧的侧面,从而实现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的固定;上述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托板21的外侧是指两块第二托板21彼此之间相背的一侧。
更具体地,每个夹持件20上分别设置有两块抵碰部22,抵碰部22分置在第二托板21上的前后两端上,以加强对小提琴或中提琴120的稳定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托板的外侧面211为向远离第二托板的内侧面212方向凸出的曲面;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托板的内侧面212是指两个第二托板21相对的面,第二托板的外侧面211是指两个第二托板21相背的面。
进一步地,夹持件20通过连接件40安装在第一托板10上;具体,连接件40安装在第一托板10上并枢接有转动轴50,该转轴可内置于连接件40内以缩小体积;转动轴50的中心轴线与夹持件20的摆动轴线重合;连接件40还开设有第一调节限位槽6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调节槽的延伸方向与夹持件20的摆动方向相同;夹持件20安装有连接杆70,连接杆70活动穿设于第一调节限位槽60内,并与转动轴50连接;上述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一调节限位槽60,夹持件20通过连接杆70安装在转动轴50上,转动轴50枢接设置,从而实现夹持件20的可转动安装;再者,在夹持件20联动连接杆70与第一调节限位槽60的槽壁相抵时,实现夹持件20的限位;再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调节限位槽60的延伸长度,从而控制夹持件20的摆动角度,实际使用中,连接杆70与第一调节限位槽60的后端相抵时,连接杆70垂于接近竖直的状态。
更进一步地,转动轴50开设有螺纹孔;连接杆70为螺杆,螺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拆装便捷,且还可根据不同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121的不同弯曲度来旋动夹持件20,更好地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121的弯曲度,以便更好地夹持小提琴或中提琴120。
进一步地,连接件40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托板10上,并在转动时联动夹持件20处于收拢于第一托板10的第一位置或处于相对第一托板10向外展开的第二位置;连接件40的转动轴线(如图3中所示虚线B即为该转动轴线)与夹持件20的摆动轴线(如图3中所示虚线A即为该摆动轴线)彼此垂直;这样,在夹持件20处于收拢于第一托板10的第一位置时,可缩小整体体积;而在夹持件20处于相对第一托板10向外展开的第二位置时,则可实现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121相抵碰从而实现夹持。
更进一步地,各连接件40均通过安装座80安装在第一托板10上;安装座80安装在第一托板10上,并开设有第二调节限位槽90;连接件40铰接在安装座80上,并固定有限位柱100;限位柱100活动插装于第二调节限位槽90内,并在连接件40转动至第二位置时与第二调节限位槽90的槽壁相抵碰,从而实现对夹持件20的限位;具体地,夹持件20处于第二位置时,限位柱100处于竖直状态。
为了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小提琴或中提琴120,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件40安装座80可沿第一托板10左右运动,实际地,安装座80可沿第一托板10的延伸方向运动,如此,可通过调整两个安装座80之间的距离而调整两个连接件40之间的距离,即调整两个夹持件20的距离,从而适用不同尺寸的小提琴或中提琴120。
更具体地,各安装座80分别对应设置有固定结构110;固定结构110包括开设在第一托板10上的多个插装槽112以及固定在安装座80的限位块111;多个插装槽112沿第一托板10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限位块111与任意一个插装槽112插装配合,即将安装座80固定在第一托板10上;安装座80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限位块111脱离插装槽112,如此,可进行连接件40位置的调整;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安装座80可采用塑料材料或者弹性材料制成,而使安装座80具有一定的可复原的形变空间,当然,上述的安装座80还可采用其他材料制成,只要具有一定的可复原的形变空间即可。为加强安装座80的稳固性,安装座80对应设置有两组固定结构110,两组固定结构110前后分置。
更具体地,安装座80包括安装板和固定在安装板上的安装块,连接件40铰接在安装块上;限位块111固定在安装板上。
为了缩小整体的体积,在第一托板10上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30,插装槽112开设在容置槽30的槽壁上,安装座80位于容置槽30内,具体,安装板位于容置槽30内。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托板和两个夹持件;所述第一托板用于与人体肩部相接触;两个所述夹持件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的左右两侧,且两个所述夹持件用于分别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相对两侧面以配合夹紧小提琴或中提琴;各所述夹持件均可相对所述第一托板前后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二托板和由所述第二托板的外侧向上延伸形成的抵碰部;所述第二托板用于承托小提琴或中提琴的背面,所述抵碰部用于抵于小提琴或中提琴的侧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的背面设置有软垫。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通过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并枢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夹持件的摆动轴线重合;所述连接件还开设有第一调节限位槽;所述夹持件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调节限位槽内,并与所述转动轴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杆为螺杆,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并在转动时联动所述夹持件处于收拢于所述第一托板的第一位置或处于相对所述第一托板向外展开的第二位置;所述连接件的转动轴线与所述夹持件的摆动轴线彼此垂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连接件均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所述安装座安装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并开设有第二调节限位槽;所述连接件铰接在所述安装座上,并固定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活动插装于所述第二调节限位槽内,并在所述连接件转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与所述第二调节限位槽的槽壁相抵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可沿相对所述第一托板左右运动;各所述安装座分别对应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托板上的多个插装槽以及固定在所述安装座的限位块;多个所述插装槽沿所述第一托板延伸方向依次间隔排列;所述限位块与任意一个所述插装槽插装配合;所述安装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以使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插装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对应设置有两组固定结构,两组所述固定结构前后分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托板开设有开口朝上的容置槽,所述插装槽开设在所述容置槽的槽壁上,所述安装座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CN202021776688.XU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Active CN2138155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688.XU CN213815511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6688.XU CN213815511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5511U true CN213815511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1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6688.XU Active CN213815511U (zh) 2020-08-21 2020-08-21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55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45601B1 (en) Multi-stage backrest assembly
US7201449B2 (en) Multiple direction adjustment armrest
ATE243445T1 (de) Stuhlmechanik
CN202109169U (zh) 平板电脑支架
JPH09121972A (ja) 椅子の背の傾動方法および傾動自在の背を備えた椅子
CN213815511U (zh)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肩托
US20100052399A1 (en) Backrest Assembly
MXPA03011529A (es) Reposacabeza portatil de viajero.
JP3462782B2 (ja) ドラム椅子の背もたれ構造
US9095218B1 (en) Bottom plate structure of a chair
CN214476351U (zh) 一种小提琴或中提琴用的夹持结构和肩托
KR100354384B1 (ko) 의자
JP3194398U (ja) 椅子の底板構造
KR101359323B1 (ko) 책상 부착형 독서대
KR102220314B1 (ko) 높이 및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독서대
CN216359556U (zh) 新型装夹式手柄组件
KR102493375B1 (ko) 독서대
KR102288620B1 (ko) 학습 및 업무의 효율을 높이기 위한 자세 교정 장치
CN218683060U (zh) 一种可调节多功能坐姿矫正器
CN218605596U (zh) 一种翻转式阅读架
JP3548131B2 (ja) 椅子の背もたれ部構造
KR20100114179A (ko) 독서대가 구비된 책상
CN214630584U (zh) 一种吹风机放置架
KR200329547Y1 (ko) 의자
CN210156100U (zh) 一种新型二胡腰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