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10869U -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10869U
CN213810869U CN202022216546.4U CN202022216546U CN213810869U CN 213810869 U CN213810869 U CN 213810869U CN 202022216546 U CN202022216546 U CN 202022216546U CN 213810869 U CN213810869 U CN 213810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exchanger
exchanger assembly
water receiving
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1654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瑞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Handan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1654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10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10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10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接水盘,第一接水盘形成有顶部敞开的接水腔,第一接水盘的侧壁设有与接水腔连通的排水口,第一接水盘的底壁朝向靠近排水口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换热器组件能够使换热器落入接水腔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倾斜的底壁导流至排水口进行排出,实现冷凝水的快速排出,接水腔内不容易产生积水,降低了生锈腐蚀风险,进而降低了换热器组件的漏水风险,提高了换热器组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风管机的换热器上需要安装接水盘,用于接收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但是传统风管机的接水盘采用金属制成,其排水能力较差,接水盘上容易产生积水,导致生锈腐蚀,使风管机发生漏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组件,其排水效率高,不容易发生漏水现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组件的风管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形成有顶部敞开的接水腔,所述第一接水盘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接水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底壁朝向靠近所述排水口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第一接水盘的侧壁设置与接水腔连通的排水口,而且第一接水盘的底壁朝向靠近所述排水口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换热器落入接水腔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倾斜的底壁导流至排水口进行排出,其排水效率高,接水腔内不容易产生积水,降低了第一接水盘的生锈腐蚀风险,进而降低了换热器组件的漏水风险,提高了换热器组件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底壁形成有多个导流斜面,多个所述导流斜面至少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连线延伸至所述排水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水盘设有与所述接水腔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底部高于所述排水口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二接水盘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接水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一接水盘和所述第二接水盘可相对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换热器和拉杆,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水盘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水盘远离所述第二接水盘的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水盘的侧壁设有连接件,所述拉杆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水盘的侧壁内形成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阻挡件朝远离所述连接件延伸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紧固件穿出所述连接件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底部设有第一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水盘为一体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管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通过在第一接水盘的侧壁设置与接水腔连通的排水口,而且第一接水盘的底壁朝向靠近所述排水口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换热器落入接水腔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倾斜的底壁导流至排水口进行排出,其排水效率高,接水腔内不容易产生积水,降低了第一接水盘的生锈腐蚀风险,进而降低了风管机的漏水风险,提高了风管机产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爆炸图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爆炸图;
图6为图1中第一接水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截面B-B的剖视图;
图9为图6的仰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
换热器组件100;第一接水盘110;接水腔111;侧壁112;排水口113;底壁114;第一斜面1141;第二斜面1142;第三斜面1143;溢流口115;第一连接部116;连接件117;调节孔1171;阻挡件118;挡板1181;第一加强筋1191;第二加强筋1192;第三加强筋1193;换热器120;第二接水盘130;第二连接部131;拉杆140;折边141;
箱体200;进风口210;出风口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为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第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应用于风管机等空调器。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包括第一接水盘110和换热器120,第一接水盘110安装于换热器120的下方,用于盛接换热器120在换热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参照图1和图2所示,第一接水盘110形成有顶部敞开的接水腔111,用于对滴落的冷凝水进行接收和存放。第一接水盘110的侧壁112贯穿开设有排水口113,排水口113一般设于第一接水盘110左侧的侧壁112或右侧的侧壁112,排水口113与接水腔111连通,并通过连接排水管(图中未示出)将接水腔111的冷凝水排出至空调器外,防止冷凝水对空调器内的电气元件造成损伤。第一接水盘110的底壁114朝向靠近排水口113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冷凝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排水口113的方向导流,从而实现冷凝水从排水口113的快速排出,其排水效率高,接水腔111内不容易产生积水,降低了第一接水盘110的生锈腐蚀风险,进而降低了换热器组件100的漏水风险,提高了换热器组件100的可靠性。
参照图6和图7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的底壁114形成有三个导流斜面,即第一斜面1141、第二斜面1142和第三斜面1143。结合图8所示,第一斜面1141和第二斜面1142之间的连线延伸至排水口113,从而有利于位于排水口113两侧的冷凝水向排水口113导流,第三斜面1143位于第二斜面1142背离第一斜面1141的一侧,第三斜面1143与第二斜面1142连接,能够将滴落至第三斜面1143上的冷凝水导流至第二斜面1142后在汇聚于排水口113,保证了第一接水盘110周向边沿的冷凝水均能导流至排水口113,减少底壁114上残留积水的情况。一般而言,第三斜面1143的倾斜度会设计为小于第二斜面1142的倾斜度,采用多个导流斜面的梯度相连的设计还能使第一接水盘110的底壁114的结构强度更高;而且,当第一接水盘110采用塑料制成时,能够使注塑成型的效果更好,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的底壁114也可以形成两个导流斜面、四个导流斜面或更多个导流斜面,可以理解的是,多个导流斜面至少包括第一斜面1141和第二斜面1142,而且第一斜面1141与第二斜面1142之间的连线延伸至排水口113,从而保证了接水腔111内的冷凝水能够快速导流至排水口113,提高排水效率。
参照图6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设有溢流口115,溢流口115与接水腔111连通,且与排水口113一样通过排水管将冷凝水排出空调器外,溢流口115的底部高于排水口113的底部,即沿图8所示在上下方向上,溢流口115的排水高度高于排水口113的排水高度。可以理解的是,在空调器处于恶劣工况下,换热器120会产生较多的冷凝水,此时如果排水口113达到最大排水能力时,冷凝水会上升到溢流口115的排水高度,此时溢流口115可以实现辅助排水;或者在排水口113被堵塞的情况下,溢流口115也可以实现辅助排水,保证了接水腔111内的冷凝水不会溢出到第一接水盘110之外,导致空调器发生漏水的情况。此外,溢流口115与排水口113间隔设置,溢流口115和排水口113位于第一接水盘110的同一侧壁112上,便于排水管的布置。当然溢流口115和排水口113也可以位于第一接水盘110的不同侧壁112上,分别连接各自的排水管将冷凝水导流至空调器外,在此不再具体限定。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组件100还包括第二接水盘130,第二接水盘130沿上下方向竖直设置,第二接水盘130固定连接于换热器120的一端,第二接水盘130也用于接收换热器120产生的冷凝水。参照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二接水盘130的一端与第一接水盘110的一端连接,使得第二接水盘130和第一接水盘110形成一定的夹角,第一接水盘110的端部设有第一连接部116,第二接水盘130设有第二连接部131,第一连接部116与第二连接部131转动连接,从而使第一接水盘110和第二接水盘130可相对转动,从而可以调节第一接水盘110相对于第二接水盘130的角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部116和第二连接部131分别为相互配合的转轴和轴孔,第一连接部116为转轴或轴孔中的一个,第二连接部131为转轴或轴孔中的另一个,在此不再具体限定。本实施例中,第二接水盘130的一端端部设有转轴,第一接水盘110与第二接水盘130配合的一端设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轴孔,使得当第一接水盘110采用注塑成型时加工更加方便。
参照图1、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换热器组件100还包括拉杆140,换热器120的一端与第二接水盘130连接,拉杆140的一端与换热器120的另一端连接,拉杆140的另一端与第一接水盘110远离第二接水盘130的一端连接,即拉杆140分别连接换热器120的后端和第一接水盘110的后端,使得第一接水盘110的安装结构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地保持第一接水盘110和第二接水盘130之间的角度,有效避免长时间使用后第一接水盘110和第二接水盘130之间发生转动错位,致使第一接水盘110向后倾斜,冷凝水溢出的问题出现,因此提高了换热器组件100的结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所示,可以理解的是,拉杆140为长条状,拉杆140的两端可通过紧固件分别与换热器120和第一接水盘110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螺栓或铆钉等结构,在此不再具体限定。拉杆140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折边141,折边141为拉杆140沿宽度方向的两端向内折弯形成,从而提高了拉杆140的强度,提升了拉杆140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
参照图1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的侧壁112设有连接件117,连接件117与侧壁112相连,连接件117可以为侧壁112向上延伸形成,或者位于侧壁112的内侧或者外侧,拉杆140通过螺钉等紧固件与连接件117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换热器120和第一接水盘110的连接稳定性。参照图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连接件117设有多个调节孔1171,多个调节孔1171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拉杆140通过与不同的调节孔1171固定连接从而实现对第一接水盘110相对于第二接水盘130的角度调节,从而使换热器组件100能够适应不同工况的要求,进而提高空调器的通用性。
参照图2和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件117设有两个,两个连接件117分别位于第一接水盘110沿左右方向的两个侧壁112上,对应的,拉杆140也设有两个,两个拉杆140位于第一接水盘110沿左右方向的两侧,两个拉杆140分别用于连接第一接水盘110的侧壁112和换热器120对应的一侧,使得换热器120和第一接水盘11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参照图6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的侧壁112朝向接水腔111的内侧形成有阻挡件118,阻挡件118与连接件117连接,阻挡件118朝远离连接件117延伸方向的高度大于紧固件穿出连接件117的高度,即沿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上,阻挡件118的高度大于紧固件穿出连接件117的高度,从而可以防止换热器组件100在安装时,紧固件的端部,例如螺钉的钉尖,对装配人员的手部造成损伤,使得装配人员对换热器组件100进行装配时更加安全。阻挡件118可以由多块间隔设置的挡板1181构成,多块挡板1181与调节孔1171相错布置,其制造更加简单,而且多块挡板1181分别连接第一接水盘110的侧壁112和底壁114,从而提高第一接水盘110和连接件117的结构强度。
参照图8和图9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的底部设有第一加强筋1191,第一加强筋1191用于加强第一接水盘110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筋1191设有多条,多条第一加强筋1191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加强筋1191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加强筋1191的顶部与第一接水盘110的底壁114连接,第一加强筋1191的底部与箱体200的底部相抵,能够对第一接水盘110进行支撑,提高第一接水盘110安装的稳定性,而且能够通过拉杆140对换热器120进行支撑和定位,进而提高换热器120安装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水盘110的底部还设有第二加强筋1192,第二加强筋1192与第一加强筋1191相交设置,可以设计为第二加强筋1192与第一加强筋1191相垂直交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第一接水盘11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第一接水盘110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9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的后壁设有第三加强筋1193,第三加强筋1193设有多条,多条第三加强筋1193与第一加强筋1191相对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接水盘110的结构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接水盘110为一体注塑成型,采用塑料制造的第一接水盘110,相比于采用金属制造的第一接水盘110重量更轻,便于运输和转移,安装维修方便;而且塑料的耐腐蚀能力强,使得第一接水盘110不存在积水生锈腐蚀或接缝处漏水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参照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风管机,包括以上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其中,本实施例的风管机还包括箱体200,箱体200沿左右方向分别设有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如图10所示进风口210位于箱体200的右侧,出风口220位于箱体200的左侧,箱体200内形成风道,风道位于进风口210和出风口220之间。本实施例的风管机还包括风轮组件(图中未示出),换热器组件100和风轮组件沿风道的进风方向依次设于风道内,风轮组件内的离心风轮(图中未示出)驱动空气从进风口210进入,并通过换热器组件10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空气通过风轮组件排出,最后从出风口220向室外吹出,从而使风管机实现对室内环境温度的控制。参照图10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风管机采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换热器组件100通过在第一接水盘110的侧壁112设置与接水腔111连通的排水口113,而且第一接水盘110的底壁114朝向靠近排水口113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使得换热器120落入接水腔111的冷凝水能够通过倾斜的底壁114导流至排水口113进行排出,其排水效率高,接水腔111内不容易产生积水,降低了第一接水盘110的生锈腐蚀风险,进而降低了风管机的漏水风险,提高了风管机产品的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9)

1.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形成有顶部敞开的接水腔,所述第一接水盘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接水腔连通的排水口,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底壁朝向靠近所述排水口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底壁形成有多个导流斜面,多个所述导流斜面至少包括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所述第二斜面之间的连线延伸至所述排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设有与所述接水腔连通的溢流口,所述溢流口的底部高于所述排水口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二接水盘的端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接水盘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以使所述第一接水盘和所述第二接水盘可相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换热器和拉杆,所述换热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水盘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拉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接水盘远离所述第二接水盘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的侧壁设有连接件,所述拉杆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的侧壁内形成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阻挡件朝远离所述连接件延伸方向的高度大于所述紧固件穿出所述连接件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的底部设有第一加强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水盘为一体注塑成型。
9.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CN202022216546.4U 2020-09-30 2020-09-30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Active CN213810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6546.4U CN213810869U (zh) 2020-09-30 2020-09-30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16546.4U CN213810869U (zh) 2020-09-30 2020-09-30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10869U true CN213810869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6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16546.4U Active CN213810869U (zh) 2020-09-30 2020-09-30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108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65693B2 (en) Cooling module
EP0464875B1 (en) Heat exchanger for cooling tower
CN106642632B (zh) 一种底座
US20120321467A1 (en) Energy saving fan
CN210832692U (zh) 一种具有排水管的冰箱
US20160146476A1 (en) Air-conditioning-apparatus outdoor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ir-conditioning-apparatus outdoor unit
CN213810869U (zh)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US4492267A (en) Water box and expansion chamber device for a heat exchanger
CN208968024U (zh) 一种防堵风管机接水盘
CN205227739U (zh) 空调及空调的接水盘
CN217082760U (zh) 一种除湿机
CN212618756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AU2021329695B2 (en) Air-cooled refrigerator with evaporator arranged at bottom of cabinet
US20080292458A1 (en) Fan shroud structure
KR100900283B1 (ko) 천정덕트형 공기조화기의 드레인 팬
CN101178248A (zh) 分体壁挂式空调室内机的热交换器固定结构
CN209857356U (zh) 接水盘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0292259U (zh) 凝结水控制系统中的集水箱
CN213955610U (zh) 一种风管机
CN213931191U (zh)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CN110816198A (zh) 顶置式车用空调系统及车辆
CN212204779U (zh) 换热器组件及风管机
CN210861652U (zh) 用于空调器的接水盘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US20220282939A1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CN212006364U (zh) 冰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