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5807U -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5807U
CN213805807U CN202022609343.1U CN202022609343U CN213805807U CN 213805807 U CN213805807 U CN 213805807U CN 202022609343 U CN202022609343 U CN 202022609343U CN 213805807 U CN213805807 U CN 2138058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ch
bucket
connecting piece
cylinder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934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小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934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58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58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58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斗拱安装结构,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技术斗拱安装不牢固的问题;包括多个斗拱单元,多个所述斗拱单元共同围绕在柱体的周围,与所述柱体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柱体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斗拱单元内部,将所述斗拱单元与所述柱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斗拱单元均与柱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使得斗拱与柱体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且将斗拱的受力结构进行了优化。

Description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拱,又称枓栱、斗科、欂栌、铺作等,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在立柱顶、额枋和檐檩间或构架间,从枋上加的一层层探出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叫拱,拱与拱之间垫的方形木块叫斗,合称斗拱。
斗拱是中华古代建筑中特有的形制,是较大建筑物的柱与屋顶间之过渡部份。斗拱使人产生一种神秘莫测的奇妙感觉。在美学和结构上它也拥有一种独特的风格。无论从艺术或技术的角度来看,斗拱都足以代表中华古典的建筑精神和气质。
传统建造技术中斗拱为联系柱、梁的必要传力构件,但是目前斗拱多为木质材料,且斗拱部件多是榫卯连接,这种斗拱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及斗拱与柱子之间的连接存在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合榫卯体系和销钉连接体系,使得斗拱的整体连接更加牢固,提高了斗拱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多个斗拱单元,多个所述斗拱单元共同围绕在柱体的周围,与所述柱体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柱体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斗拱单元内部,将所述斗拱单元与所述柱体连接。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斗拱底部连接栌斗;所述栌斗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栌斗的四角均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在靠近所述柱体中心的角落处均设有让位缺口。
每一个所述斗拱单元通过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之间,与所述柱体连接,并坐落在所述栌斗上。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每个所述斗拱单元包括拱结构和升子,所述拱结构的端部均包括连接端,连接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将所述升子连接在所述斗拱单元上。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升子底部还包括第二凸起,所述拱结构的连接端处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凸起卡入所述凹槽内,并同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钢筋连接件。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多个横向连接筋和纵向连接筋,所述纵向连接筋的一端与所述柱体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所述横向连接筋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筋之间互相平行,且伸入所述斗拱单元的内部。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连接件为T字形连接件。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柱体包括石柱和位于石柱中心的钢柱,所述斗拱单元与所述钢柱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每一个斗拱单元均与柱体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使得斗拱与柱体之间的连接更牢固,且将斗拱的受力结构进行了优化。
2、本实用新型拱结构的两端还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升子连接,并同时配合升子与拱结构的榫卯连接,增强了斗拱的整体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钢筋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石柱内部的钢柱连接方便,第二连接件也通过在升子和拱结构的两端钻孔的方式,将升子和拱结构连接,插入钢筋件,连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斗拱结构与柱体连接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升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栌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斗拱安装结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1-斗拱单元;11-升子;111-第二凸起;12-连接端;2-第一连接件;3-柱体;31-钢柱;4-栌斗;41-第一凸起;5-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斗拱安装结构,包括多个斗拱单元1,多个斗拱单元1围绕在柱体3的周围,与柱体3通过第一连接件2连接,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与柱体3连接,另一端伸入斗拱单元1的内部,将斗拱单元1与柱体3连接,本实施例选用4个斗拱单元,每个斗拱单元均匀的绕在柱体3的周围,且在同一水平上。
通过上述方案,在竖直方向上,相当于柱体3贯穿斗拱的中心部位,多个斗拱单元均匀的围绕在柱体3的周围,通过第一连接件2连接,第一连接件2延伸至柱体3内部,相当于第一连接件2挑着斗拱单元1,增强了斗拱整体与柱体3连接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其中,斗拱底部连接栌斗4,栌斗4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栌斗4的四角均设有第一凸起41,第一凸起41在靠近柱体3中心的角落处均设有让位缺口;
每一个斗拱单元1通过相邻的第一凸起41之间,与柱体3连接,并坐落在所述栌斗4上。
其中,栌斗4整体可以设置成上部截面积大于底部截面积,增强了栌斗4对多个斗拱单元1支撑的稳定性;另外,四个凸起的角之间形成凹槽,可以放置拱结构,形成拱结构与栌斗4的榫卯连接,让位缺口是由于柱体3通过斗拱的中心部位,满足柱体3与拱结构的连接要求。
每个斗拱单元1包括拱结构和升子11,拱结构的端部均包括连接端12,连接端12通过第二连接件5将升子11与斗拱单元1连接。第二连接件5位于升子11的中心部位,连接时,受力均匀;升子11和拱结构通过第二连接件5连接,将拱结构和升子11连接成一个整体,连接更牢固。
升子11底部还包括第二凸起111,拱结构的连接端处均设有凹槽,第二凸起111卡入所述凹槽内,并同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5连接。第二凸起111与凹槽卡紧的同时再采用第二连接件5连接,这样榫卯就连接和第二连接件5两种连接方式结合起来,比现有技术一般的榫卯连接更牢固。
另外,参照图3所示,升子11底部的第二凸起111可以设置成不止一个,可以包括多个上下层连续的凸起结构,越往升子11的底部,凸起结构的宽度约窄,体积越小,这种逐层减小的凸起结构,能够使得升子11与拱结构的连接端连接的更复杂,更紧固,不易松动。
可选的,第一连接件2和第二连接件5均为钢筋连接件。钢筋连接件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适用范围广,适用于各种方位,及同异径钢筋的连接。
第一连接件2包括多个横向连接筋和纵向连接筋,纵向连接筋的一端与柱体3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横向连接筋连接,横向连接筋之间互相平行,且伸入所述斗拱单元的内部。本实施例每一个纵向连接筋连接两个横梁连接筋,纵向连接筋可以根据柱体的形状,设置成方便连接的形状,如板状或者其他方便连接的结构;在每个斗拱单元与柱体接触的面,第一连接件2的多个横向连接筋在拱结构与柱体3接触面的高度方向上,平行且均匀的在该面上下布置,这是为了柱体与拱结构连接的受力均匀,其中,纵向连接筋还可以与拱结构之间留有缝隙,留有一定的缓冲缝隙,也可以防止热胀冷缩的影响;而且第一连接件2伸入拱结构内部的长度要较长,比如可以约为拱结构位于柱体一侧长度的1/2,并且拱结构在柱体两侧的长度相同,这样第一连接件2穿入拱结构的内部越长,其连接的稳定性越高。
第二连接件5为T字形连接件,T字形连接件安装拆卸都很方便,也连接紧固。
需要说明的是,柱体3包括石柱和位于石柱中心的钢柱31,斗拱单元1与钢柱31通过第一连接件2连接。钢柱31与斗拱结构不论是通过第一连接件2螺栓连接还是焊接,均能满足连接稳定、方便的要求;并且石柱上设有可供拱结构穿过的孔,拱结构穿过该孔,再通过第一连接件2与位于柱体3内芯的钢柱连接,这使得柱体与拱结构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存在不同,连接方便且稳固,大大提高了斗拱的安全性和稳固性;
柱体3从栌斗4的下方到拱结构的上方逐渐变细,这样满足栌斗4绕在柱体3周围充当支撑斗拱的结构时,同时,拱结构与钢柱31的连接占用空间小,且更容易坐落在栌斗4上。
另外,其中栌斗4、拱结构和升子11均为整块石料,共同组合形成斗拱。
斗拱上还连接横梁,升子11上设有凹槽,横梁坐在该升子11的凹槽内与升子连接,横梁内部也设有钢结构支撑部件,钢结构支撑部件与柱体3内部的钢柱连接,横梁外围也是石材材料,这种斗拱与横梁、斗拱与柱体、斗拱自身部件之间的连接,减轻斗拱的承载重量,增强了斗拱与柱体及横梁之间连接的稳固性,提高斗拱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斗拱单元(1),多个所述斗拱单元(1)共同围绕在柱体(3)的周围,与所述柱体(3)通过第一连接件(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一端与所述柱体(3)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斗拱单元(1)内部,将所述斗拱单元(1)与所述柱体(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斗拱底部连接栌斗(4);所述栌斗(4)的横截面为方形结构;所述栌斗(4)的四角均设有第一凸起(41),所述第一凸起(41)在靠近所述柱体(3)中心的角落处均设有让位缺口;
每一个所述斗拱单元(1)通过相邻的所述第一凸起(41)之间,与所述柱体(3)连接,并坐落在所述栌斗(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斗拱单元(1)包括拱结构和升子(11),所述拱结构的端部均包括连接端(12),连接端(12)通过第二连接件(5)将所述升子(11)与所述斗拱单元(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子(11)底部还包括第二凸起(111),所述拱结构的连接端处均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凸起(111)卡入所述凹槽内,并同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和所述第二连接件(5)均为钢筋连接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包括多个横向连接筋和纵向连接筋,所述纵向连接筋的一端与所述柱体(3)连接,另一端与多个所述横向连接筋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筋之间互相平行,且伸入所述斗拱单元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5)为T字形连接件。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斗拱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3)包括石柱和位于石柱中心的钢柱(31),所述斗拱单元(1)与所述钢柱(3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2)连接。
CN202022609343.1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Active CN2138058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9343.1U CN213805807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9343.1U CN213805807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5807U true CN213805807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32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9343.1U Active CN213805807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58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12095B (zh) 一种高大跨度幕墙的桁架支撑结构
KR200441895Y1 (ko) 목재난간 조립구조
CN217959448U (zh) 安装在床架上使用的床梯
US20060075714A1 (en) Multi-function building panel beam tube with homogeneous anchor sites
CN213805807U (zh) 一种斗拱安装结构
CN204237081U (zh) 一种具高稳定性的立体库
CN219219495U (zh) 一种玻璃幕墙龙骨
CN107447863A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用悬挑结构
CN214615802U (zh) 一种伸缩警示围栏
CN212129871U (zh) 一种用于渐变截面建筑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立柱
CN101675199A (zh) 具有设有支柱部的扶栏框架的脚手架
CN211444638U (zh) 一种电梯立梁
CN218044462U (zh) 床立柱和床护栏的组装结构
CN211113159U (zh) 一种可调节桥梁抗震支座
CN204237082U (zh) 一种具高稳定性且立柱高度可调的立体库
CN102127962A (zh) 改进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双向受力基础节
CN201915616U (zh) 改进的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双向受力基础节
CN219794594U (zh) 一种悬挑架结构
CN214423579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新型连接结构
CN214658683U (zh) 新型工民建安全施工吊篮
CN213014667U (zh) 一种斗拱结构
CN211007382U (zh) 一种高强度高稳固性护栏
CN220058754U (zh) 一种抱柱式悬挑操作平台
CN211447348U (zh) 一种高抗震性剪力墙
CN215858711U (zh) 一种木栏杆与底板固定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