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3418U -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3418U
CN213803418U CN202022842979.0U CN202022842979U CN213803418U CN 213803418 U CN213803418 U CN 213803418U CN 202022842979 U CN202022842979 U CN 202022842979U CN 213803418 U CN213803418 U CN 2138034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unit
biochemical
water body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4297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杨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 Co ltd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84297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34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34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34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水处理设备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和生化单元,预处理单元用于安装在排污口处,排污口设置在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生化单元用于对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受纳水体中。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设备采用预处理单元和生化单元依次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和生化处理,以使得排污口排放的水体在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受纳水体中,确保排入受纳水体中的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不需要用户做土建设备基础以及管网建设,也不需要用户设置额外的动力设备进行水体提升,安装简单、易于维护、节能降耗。

Description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水污染的问题解决已经迫在眉睫。近几年农村水体治理项目纷纷投入建设,治理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受纳水体沿线截污不彻底,普遍存在排污点,导致治理后的受纳水体被再次污染,修复的受纳水体生态重新被破坏,导致受纳水体的治理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受纳水体的治理效果的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一种水处理设备,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和生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安装在排污口处,所述排污口设置在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所述生化单元用于对经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所述水体排放至所述受纳水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或多个所述生化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生化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排污口,所述进水口用于供所述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输入至所述预处理单元,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生化单元相连通,所述出水口用于供所述生化单元输出的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所述受纳水体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具有滤孔的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割为相连通的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生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内的水体能够经所述滤孔过滤后进入所述生化单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单元内设置有多个不同溶氧环境的功能区,以在所述生化单元的内部形成相串联的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所述缺氧区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化单元内设置有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的填料机构,所述微生物用于对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填料机构包括支架、填料组件及曝气组件,所述填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填料组件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所述曝气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填料组件的底部,所述曝气组件用于向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水体中充入含氧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能够悬浮于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水体中,以使所述曝气组件能够在所述生化单元内保持水平布置。
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上述水处理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水处理设备连接于一体。
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设备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和生化单元,预处理单元用于安装在排污口处,当排污口有水体排放时,预处理单元首先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以将水体中的大体积杂质(例如草木、塑料制品、纤维)拦截,避免这些杂质进入生化单元造成对生化单元的堵塞,影响生化单元的处理效果,经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体进入生化单元,生化单元对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实现水体的二次净化处理,当生化单元完成对水体的生化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受纳水体中,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设备采用预处理单元和生化单元依次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和生化处理,以使得排污口排放的水体在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受纳水体中,确保排入受纳水体中的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并且该水处理设备相对排污口的设置,不需要用户做土建设备基础以及管网建设,也不需要用户设置额外的动力设备进行水体提升,安装简单、易于维护、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的“和/或”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技术方案、B技术方案,以及A和B同时满足的技术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中的水处理设备100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110和生化单元120,预处理单元110用于安装在排污口处,排污口设置在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预处理单元110用于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生化单元120用于对经预处理单元110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受纳水体中。
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设备100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110和生化单元120,预处理单元110用于安装在排污口处,当排污口有水体排放时,预处理单元110首先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以将水体中的大体积杂质(例如草木、塑料制品、纤维)拦截,避免这些杂质进入生化单元120造成对生化单元120的堵塞,影响生化单元120的处理效果,经预处理单元110处理后的水体进入生化单元120,生化单元120对预处理单元110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以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氮实现水体的二次净化处理,当生化单元120完成对水体的生化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受纳水体中,本申请提供的水处理设备100采用预处理单元110和生化单元120依次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和生化处理,以使得排污口排放的水体在经过处理后才能排入受纳水体中,确保排入受纳水体中的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并且该水处理设备100相对排污口的设置,不需要用户做土建设备基础以及管网建设,也不需要用户设置额外的动力设备进行水体提升,安装简单、易于维护、节能降耗。
在一实施例中,受纳水体可以为池塘水体、河流水体或沟渠水体。在一实施例中,预处理单元100包括相连接的沉砂单元和格栅单元,沉砂单元安装在排污口处,沉砂单元用于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沉砂处理,格栅单元用于对沉砂单元处理后的水体进行隔渣处理,进而实现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中的大体积杂质拦截,生化单元120用于对经格栅单元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处理设备100包括多个预处理单元110和\或多个生化单元120。通过多个预处理单元110和\或多个生化单元120的设置,从而可实现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的多级处理,进而实现对该水体中的污染物的有效去除,确保最终排入至受纳水体中的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处理设备100包括多个生化单元120,预处理单元110和多个生化单元120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处理后的水体能够最终经距离预处理单元110最远的一个生化单元120排放至受纳水体中。通过多个生化单元120的设置,从而可实现对排污口排放的水体的多级生化处理,进而实现对该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氮的有效去除,确保最终排入至受纳水体中的水体的水质达标可靠。
在一实施例中,当上述水处理设备100包括一个预处理单元110和多个生化单元120时,一个预处理单元110和一个生化单元120共同构成水处理单元130,水处理单元130包含的其中一个生化单元120与剩余的各个生化单元120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壳体140,壳体140安装于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预处理单元110和生化单元120设置于壳体140内,壳体140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42,进水口141连通预处理单元110和排污口,进水口141用于供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输入至预处理单元110,出水口142与生化单元120相连通,出水口142用于供生化单元120输出的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受纳水体中。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40包括主壳体143和盖板144,主壳体143安装于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预处理单元110和生化单元120设置于主壳体143内,主壳体143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42,盖板144可拆卸地设置于主壳体143的开口端,以打开或封闭主壳体143的开口。如此设置,以便于用户对主壳体143内的预处理单元110和生化单元120进行维修或更换。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44与主壳体143转动连接,以提高盖板144的开闭便捷性。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具有滤孔152的隔板150,隔板150设置于壳体140内,以将壳体140的内部分割为相连通的预处理单元110和生化单元120,预处理单元110内的水体能够经滤孔152过滤后进入生化单元120。在一实施例中,滤孔152的孔径可以根据该排污口排放的水体的水质情况进行自由设定,以满足不同水质的水体的实际过滤净化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当上述水处理设备100包括一个预处理单元110和多个生化单元120时,上述水处理设备100还包括多个壳体140,壳体140的数量与生化单元120的数量相一致,一个预处理单元110和一个生化单元120共同构成的水处理单元130设置于其中一个壳体140内,剩余的各个生化单元120单独对应设置于剩余的各个壳体140内,水处理单元130所在的其中一个壳体140的进水口141连通水处理单元130包含的一个预处理单元110和排污口,水处理单元130所在的其中一个壳体140的出水口142连通水处理单元130包含的一个生化单元120和相邻的另一个壳体140内单独设置的另一个生化单元120,剩余的各个生化单元120通过各自单独所在的壳体140的进水口141和出水口142依次连通,处理后的水体能够最终经距离水处理单元130最远的一个生化单元120所在的壳体140的出水口142排放至受纳水体中。
在一实施例中,生化单元120内设置有多个不同溶氧环境的功能区,以在生化单元120的内部形成相串联的好氧区和缺氧区,好氧区用于对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并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缺氧区用于对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以将水体中的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转化为氮气。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可在生化单元120内形成不均匀的溶氧环境,使得该生化单元120内部可形成相串联的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对水体的同步硝化反硝化处理,从而使得该生化单元120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氨氮和总氮。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生化单元120内设置有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的填料机构160,微生物用于对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具体地,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水体的净化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好氧微生物则需要在较高的溶解氧环境,而缺氧微生物要求所处环境内的溶氧量接近于零,不同溶氧环境的功能区为不同种类的微生物提供适合其生存的溶氧环境,促进各种微生物的正常繁殖,维持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稳定,进而提升各种微生物分解水体中的对应种类的污染物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具体地,好氧微生物用于在好氧环境下对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以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并将水体中的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缺氧微生物用于在缺氧环境下对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以将水体中的硝态氮和/或亚硝态氮转化为氮气。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填料机构160包括支架170、填料组件180及曝气组件190,填料组件180设置于支架170上,填料组件180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曝气组件190设置于支架170上,并位于填料组件180的底部,曝气组件190用于向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中充入含氧气体,以满足生化单元120生化处理的溶解氧需求。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70能够悬浮于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中,以使曝气组件190能够在生化单元120内保持水平布置。由于支架170能够悬浮于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中,因此生化单元120无论是否发生倾斜,连接在支架170上的曝气组件190在都能够在生化单元120内保持水平布置,从而使得曝气组件190能够实现向生化单元120内部的均匀曝气,保证该水处理设备100能够发挥其自身最大的水处理功效。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70包括多根辅助管172,多根辅助管172相互连接形成长方体框架结构,且多根辅助管172的内部相互连通。在一实施例中,辅助管172可以为硬质塑料管,使得支架170在保证悬浮于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中的前提下,能够对填料组件180及曝气组件190进行稳定地支撑。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70的顶部还设置有第一加强筋174,以增强支架170的结构强度。具体地,第一加强筋174设置于支架170顶部的相对两根辅助管172之间,第一加强筋174设置有多根,多根第一加强筋174相对支架170的顶部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更具体地,多根第一加强筋174相对支架170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在一实施例中,支架170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加强筋176,以进一步增强支架170的结构强度。具体地,第二加强筋176设置于支架170底部的相对两根辅助管172之间。第二加强筋176设置有多根,多根第二加强筋176相对支架170的底部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更具体地,多根第二加强筋176相对支架170的底部沿第一方向均匀间隔排布。
为便于理解,在本实施例中,定义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分别为X轴、Y轴以及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两两垂直,多根第一加强筋174相对支架170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间隔排布,多根第二加强筋176相对支架170的底部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间隔排布。
如图1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填料组件180包括多个填料模组181,各个填料模组181连接设置于支架170的顶部和底部之间,且多个填料模组181相对支架170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具体地,填料模组181连接设置于支架170的第一加强筋174和第二加强筋176之间。进一步地,每一填料模组181包括多个填料182,各个填料182连接设置于支架170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具体地,填料182连接设置于支架170的第一加强筋174和第二加强筋176之间,多个填料182相对支架170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每一填料182包括中心绳183和辅助丝184,中心绳183可以但不限于为尼农绳,中心绳183连接设置于支架170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具体地,中心绳183连接设置于支架170的第一加强筋174和第二加强筋176之间,辅助丝184设置于中心绳183上。进一步地,每一填料182包括多个辅助丝184,多个辅助丝184相对中心绳183沿第三方向间隔分布。进一步地,每一辅助丝184包括多个丝条185,多个丝条185呈辐射状分布于中心绳183上。如此设置,以增强辅助丝184的比表面积,提高填料182整体的挂膜性能。
具体地,填料组件180包含的多个填料模组181相对支架170沿X轴所在的直线方向间隔排布,每一填料模组181包含的多个填料182相对支架170沿Y轴所在的直线方向间隔排布,每一填料182包含的多个辅助丝184相对中心绳183沿Z轴所在的直线方向间隔分布。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填料机构160包括多个曝气组件190,多个曝气组件190相对支架170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曝气组件190包括曝气管192和曝气头,曝气管192设置于支架170的底部。曝气头设置于曝气管192上,曝气管192用于传输含氧气体,曝气头用于将曝气管192输出的含氧气体充入生化单元120内的水体中。在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每一曝气组件190包括多个曝气头,多个曝气头相对曝气管192沿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如图2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系统,该水处理系统包括多个上述水处理设备100。由于该水处理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水处理设备100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水处理设备100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水处理设备100的数量可以根据排污口排放的水体的处理规模情况进行自由设定,以满足不同处理规模的水体的实际净化需求。另外由于本申请中的水处理设备100采用模块化设计,现场拼装即可完成安装,不需土建施工,具有安装迅速、周期短的优点。
在一实施例中,排污口设置有多个,多个水处理设备100分别与多个排污口一一对应。在一实施例中,多个水处理设备100连接于一体。具体地,上述水处理系统10还包括连接件,连接件可以但不限于为管状结构,连接件设置于相邻两个水处理设备100之间,以使多个水处理设备100连接于一体。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进水方向依次连通的预处理单元和生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安装在排污口处,所述排污口设置在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所述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进行物理预处理;所述生化单元用于对经所述预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所述水体排放至所述受纳水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包括多个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或多个所述生化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受纳水体所处流域的侧壁上,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生化单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排污口,所述进水口用于供所述排污口排放的水体输入至所述预处理单元,所述出水口与所述生化单元相连通,所述出水口用于供所述生化单元输出的处理后的水体排放至所述受纳水体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处理设备还包括具有滤孔的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以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分割为相连通的所述预处理单元和所述生化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内的水体能够经所述滤孔过滤后进入所述生化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单元内设置有多个不同溶氧环境的功能区,以在所述生化单元的内部形成相串联的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好氧处理以及硝化处理,所述缺氧区用于对所述水体进行反硝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单元内设置有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的填料机构,所述微生物用于对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水体进行生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机构包括支架、填料组件及曝气组件,所述填料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填料组件用于供微生物的附着生长,所述曝气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填料组件的底部,所述曝气组件用于向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水体中充入含氧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能够悬浮于所述生化单元内的水体中,以使所述曝气组件能够在所述生化单元内保持水平布置。
9.一种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水处理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处理设备连接于一体。
CN202022842979.0U 2020-12-01 2020-12-01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38034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2979.0U CN213803418U (zh) 2020-12-01 2020-12-01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42979.0U CN213803418U (zh) 2020-12-01 2020-12-01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3418U true CN213803418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41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42979.0U Active CN213803418U (zh) 2020-12-01 2020-12-01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34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088823A1 (zh) 一体化同步硝化反硝化污水处理装置
CN103755091A (zh)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3803418U (zh)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CN106865895B (zh) 一种双筒多格自搅拌组合净化槽
CN114315010A (zh) 水处理设备及水处理系统
CN209890441U (zh) 一体化mbbr污水处理设备
CN209481413U (zh) 一种分散式一体化污水净化罐
CN111348746A (zh) 一种微型仿生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10713315A (zh) 一种乡镇污水厂专用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13834976U (zh) 水处理系统
CN105693036A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211226557U (zh) 一种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10595459U (zh) 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210505756U (zh)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CN210481143U (zh) 一种基于mbr膜工艺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2504215U (zh) 一种污水处理净化装置
CN210559997U (zh) 一种新型化粪池
CN211367334U (zh) 一种自给式分散农村污水处理一体化节能设备
CN114380455A (zh) 水处理系统
CN111977779A (zh) 一种便于清理污泥的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206680352U (zh) 一种新型mbr一体化水处理设备
CN213085768U (zh) 一种玻璃钢医疗废水处理成套设备
CN205635253U (zh) 一种智能污水处理系统
CN218539429U (zh) 一种节地型无动力内回流污水处理装置
CN110015807A (zh) 一种用于深度脱氮的强化脱氮反应器及其深度脱氮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16

Address after: 511457 rooms 201, 202 and 203, No. 115 Xinyi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emporary business premises)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inma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301, entrepreneurship Park, University Town, Lishan Road, Taoyuan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uan Yangchu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57 rooms 201, 202 and 203, No. 115 Xinyi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emporary business premises)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Guangy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ervice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1457 rooms 201, 202 and 203, No. 115 Xinyi street,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emporary business premises)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inmao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RUIQ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