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03126U -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03126U
CN213803126U CN202022366565.5U CN202022366565U CN213803126U CN 213803126 U CN213803126 U CN 213803126U CN 202022366565 U CN202022366565 U CN 202022366565U CN 213803126 U CN213803126 U CN 213803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lkhead
floating bed
water body
aquaculture water
parti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665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ngc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ngc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ngc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ngcheng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665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03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03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031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所述第一隔框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所述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能够拉动第二隔框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从而增大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能够对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背景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可分为单一介质修复和联合修复两种类型,单一的生物修复技术在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如植物修复技术虽然具有不耗能,易维护的优点,但受季节和植物生长周期制约,净化效果有待提高;微生物修复技术具有靶向性高,高效快捷等优势,但对pH值、水温等环境条件要求较高,作用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较差;
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5442799U,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具有调整圈隔面积大小的硬质不透水隔板以及其所包围的轻质生物陶粒滤料浮床,浮床表面挂有微生物膜,所述隔板为PVC板,先将其卷成周壁叠合的圆柱形,接口处设置卡扣固定;调整隔板圈隔面积增大时,调整卡扣位置,使隔板叠合的周壁放单;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稳定性差,2、不方便控制浮床面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
所述第一隔框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所述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隔框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对称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限位块与第一隔框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框的内侧放置有轻质生物陶粒滤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限位块的左侧中部水平贯穿开设有导槽,所述限位槽左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导杆,所述导杆的右端与限位槽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贯穿导槽并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框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的外侧设置有透明的防护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的尺寸相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与限位块滑动连接,能够拉动第二隔框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从而增大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与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能够对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2.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通过第一隔框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方便快速调整第一隔框和第二隔框之间的面积,使用效率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的A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隔框1,限位槽2,第一固定孔3,第二隔框4,限位块5,导槽6,第二固定孔7,螺栓8,导杆9,刻度线10,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用电器的型号仅供参考。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更换功能相同的不同型号用电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1;
所述第一隔框1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4,所述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1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3,所述第二隔框4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对称安装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5的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所述限位块5与第一隔框1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框4的内侧放置有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
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能够拉动第二隔框4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1,从而增大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能够对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限位块5的左侧中部水平贯穿开设有导槽6,所述限位槽2左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导杆9,所述导杆9的右端与限位槽2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9贯穿导槽6并滑动连接,能够提高第二隔框4的移动稳定性,避免第二隔框4移动过程中发生倾斜,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所述第一隔框1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10,所述刻度线10的外侧设置有透明的防护膜,方便快速调整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使用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所述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的尺寸相配合,避免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缝隙过大,导致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包括第一隔框1,限位槽2,第一固定孔3,第二隔框4,限位块5,导槽6,第二固定孔7,螺栓8,导杆9,刻度线10,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当需要增大浮床的面积时,通过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第一隔框1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10,能够拉动第二隔框4的左端往左移出第一隔框1至指定位置,从而增大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在浮力和相互挤压作用下自动改形,重新填满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之间的面积,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能够对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进行固定,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4)

1.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隔框(1);
所述第一隔框(1)内侧设置有第二隔框(4),所述第一隔框(1)和第二隔框(4)均呈倒U形,所述第一隔框(1)前侧和后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对称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后侧内壁从左往右贯穿开设有若干组第一固定孔(3),所述第二隔框(4)前侧和后侧的右端对称安装有限位块(5),所述限位槽(2)与限位块(5)滑动连接,所述限位块(5)的后侧中部开设有第二固定孔(7),所述限位块(5)与第一隔框(1)通过螺栓(8)贯穿第一固定孔(3)和第二固定孔(7)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框(4)的内侧放置有轻质生物陶粒滤料(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5)的左侧中部水平贯穿开设有导槽(6),所述限位槽(2)左侧内壁的中部水平固定安装有导杆(9),所述导杆(9)的右端与限位槽(2)的右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导杆(9)贯穿导槽(6)并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框(1)上表面的后端水平设置有刻度线(10),所述刻度线(10)的外侧设置有透明的防护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框(1)与第二隔框(4)的尺寸相配合。
CN202022366565.5U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Active CN213803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6565.5U CN21380312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66565.5U CN21380312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03126U true CN213803126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60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66565.5U Active CN213803126U (zh) 2020-10-22 2020-10-22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03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96294B (zh) 一种探究生物扰动下潮滩动力地貌的装置
CN105016484A (zh) 一种风能、太阳能驱动的智能水处理河道景观装置
CN113595483A (zh) 一种水上漂移光伏板的太阳能跟踪方法
CN213803126U (zh) 一种水产养殖水体修复固菌变形浮床
CN204779062U (zh) 一种风能、太阳能驱动的智能水处理河道景观装置
CN210127130U (zh) 一种水环境生态修复设备
CN106508778A (zh) 基于风光互补发电的工业化水产养殖曝气推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18474B (zh) 一种海洋潮汐的水位监测装置
CN104355400A (zh) 垂直竖流式多介质生物反应循环搅拌系统及其装置
KR101945887B1 (ko) 저수지용 태양광 발전장치
KR20150049964A (ko) 태양광 발전을 이용한 수질 정화 시스템
GB2299833A (en) Floating wave power device comprising annular ring of fluid chambers
CN210163216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曝气设备
CN217516741U (zh) 可自动调节深度的生态净化装置
CN204675891U (zh) 沉水污染处理装置
CN105984938A (zh) 罗氏沼虾养殖池塘增氧系统
CN213749849U (zh) 一种浮动式可监测周围环境的水质监测装置
CN101412569B (zh) 曝气汲水装置
CN113753185A (zh) 一种光渔互补的水上漂浮基础系统
CN206196703U (zh) 一种水产生物控制增氧系统
CN220223836U (zh) 一种河湖生态处理系统
CN208667226U (zh) 一种适用于小城镇的填料氧化沟用笼式填料
CN216785819U (zh) 一种悬浮式生物填料组件
CN2858634Y (zh) 微生物滤床
CN215439875U (zh) 一种河道水环境生态经济环保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