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84414U -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84414U
CN213784414U CN202022081230.9U CN202022081230U CN213784414U CN 213784414 U CN213784414 U CN 213784414U CN 202022081230 U CN202022081230 U CN 202022081230U CN 213784414 U CN213784414 U CN 213784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house
roof
valve
cavity
ai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8123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齐飞
李恺
魏晓明
盛宝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MARA
Original Assigne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MAR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MARA filed Critical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 and Engineering MARA
Priority to CN20202208123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84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84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84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屋面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包括:第一屋面,位于温室上;第一阀门,设置在第一屋面上;第二屋面,位于第一屋面的上方;第二阀门,设置在第二屋面上;第一腔体,位于第一屋面和第二屋面之间,用于气体的容纳和交换;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相连接,控制装置获取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并根据环境信息控制第一阀门和/或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断,其中,第一阀门控制温室与第一腔体的连通或隔绝;第二阀门控制第一腔体与外界的连通或隔绝。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能够降低温室环境运行能耗、降低温室生产管理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施农业结构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设施农业产业发展迅速。相比于露地种植,温室生产最重要的优势在于室内环境的可调控,能够为农作物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实现高产和高效。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维持稳定的室内环境和正常的生产运行,存在温室加热成本高、屋面覆盖材料不易清洗、雪天屋面除雪难度大等问题,制约了增产增收效用的发挥。
因此,希望能有一种新的温室屋面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室屋面系统,从而降低温室环境运行能耗、降低温室生产管理的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温室屋面系统,包括第一屋面,位于温室上;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屋面上;第二屋面,位于所述第一屋面的上方;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屋面上;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屋面和所述第二屋面之间,用于气体的容纳和交换;气泵,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换气;以及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获取所述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气泵相连接,以控制所述气泵的开启或关闭,其中,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温室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连通或隔绝;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的连通或隔绝。
优选地,所述第一屋面的材料为硬质覆盖材料,包括选自玻璃、PC 板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第一屋面的材料为高强度薄膜。
优选地,所述第二屋面包括软质塑料薄膜。
优选地,所述第二屋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屋面的上方;所述第一屋面和/或所述第二屋面四周密封。
优选地,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清洗抚膜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所述第一屋面的清洗和所述第二屋面的(薄膜)抚平;以及雾化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加湿及降温。
优选地,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屋面固定型材,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辊筒电机,设置在所述屋面固定型材上;以及刮板拖动钢丝,分别与所述清洗抚膜刮板和所述辊筒电机相连接,并水平贯通屋面;所述刮板拖动钢丝在所述辊筒电机的一端形成拖动钢丝卷轴,其中,所述辊筒电机通过拖动所述刮板拖动钢丝带动所述清洗抚膜刮板往复水平运动。
优选地,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加温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提供热空气;所述气泵包括;第一气泵,与所述第一阀门相连接,用于所述温室内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中气体的气体交换;第二气泵,与所述第二阀门相连接,用于所述温室外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中气体的气体交换,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气泵。
优选地,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气压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压力;和/或泄压阀,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压力大于所述泄压阀的设定阈值时,进行泄压。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环境信息包括选自温室内温度、温室内湿度、温室外温度、温室外湿度、温室外风速以及降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系统控制器,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相连接以获取所述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得到控制指令,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温室屋面系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通过改变温室屋面系统结构和屋面精细化智能调控方式,实现节能降耗,能够降低温室环境运行能耗,解决了温室屋面清洗和除雪等瓶颈问题,降低了人工清洗屋面、除雪等劳动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在温室屋面上设置有容纳、交换气体的第一腔体,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条件控制温室内空气或温室外空气在第一腔体中交换,实现对温室的智能操作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设置有对屋面进行清洗和收膜的清洗抚膜刮板,对第一腔体进行加湿及降温的雾化喷嘴等,能够根据温室内外环境进行智能调控,实现冬季加温、除湿、除雪,夏季降温、加湿、除湿,除雾增透、抗风等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温室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温室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温室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温室屋面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此外,在图中可能未示出某些公知的部分。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在下文中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实用新型。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温室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温室屋面系统包括第一屋面101、第一阀门102、第二屋面201、第二阀门202、第一腔体301、控制装置 401和气泵701。
具体地讲,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为双层调控屋面结构。
第一屋面101位于温室10上。第一屋面101例如为传统温室屋面材料(玻璃、PC板等硬质覆盖材料),或F-Clean(氟树脂薄膜)等高强度薄膜。第一屋面101例如位于温室10的屋顶。可选地,第一屋面101 和/或第二屋面201倾斜地设置在温室10上,以便于水沿斜面流动。可选地,第一屋面101和/或第二屋面201平行于温室10的屋顶设置。可选地,第一屋面101和/或第二屋面201水平设置。
第二屋面201位于第一屋面101的上方。第二屋面201例如为软质密封膜。可选地,使用(密封)固定件安装第二屋面201,通过拆卸四周(密封)固定件可以经常更换第二屋面201。
第一腔体301位于第一屋面101和第二屋面201之间。第一腔体301 用于容纳气体。可选地,第一屋面101和第二屋面201之间存在的夹层 (充气)空间即为第一腔体301。
第一屋面10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2。第一阀门102控制温室10与第一腔体301的连通或隔绝。第一阀门102开启时,温室10内部腔体与第一腔体301相连通,温室10内的气体(室内空气)可以与第一腔体(夹层空间)301中的气体交换。第一阀门102关断时,温室10内部腔体与第一腔体301相隔绝(不连通),温室10内的气体与第一腔体301中的气体无法交换。优选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气泵701,用于第一腔体 301的换气。气泵701与第一阀门102相连接,例如设置在第一腔体301 中。第一阀门102开启时,气泵701开启,气泵701主动引导气体流动 (引导气体通过第一阀门102流动、交换),使温室10内的气体与第一腔体301中的气体交换。第一阀门102关断时,气泵701关闭。
第二屋面20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202。第二阀门202控制第一腔体 301与外界的连通或隔绝。第二阀门202开启时,第一腔体301与外界相连通,第一腔体301中的气体可以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阀门202 关断时,第一腔体301与外界相隔绝,第一腔体301中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无法交换。优选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气泵701,用于第一腔体 301的换气。气泵701与第二阀门202相连接,例如设置在第一腔体301 中。第二阀门202开启时,气泵701开启,气泵701主动引导气体流动 (引导气体通过第二阀门202流动、交换),使温室10外(外界)的气体与第一腔体301中的气体交换。第二阀门202关断时,气泵701关闭。
第一阀门102与第二阀门202均开启时,气泵701也开启,温室10 内气体可以与外界气体在第一腔体301中进行交换。
控制装置401分别与第一阀门102和第二阀门202相连接,并与气泵701相连接。控制装置401获取温室10内外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温室 10内外的环境信息控制第一阀门102和/或第二阀门202的开启和关断以及气泵701的开启或关闭,以实现温室10内气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可选地,控制装置401同时控制气泵701、第一阀门102和第二阀门202,气泵和阀门是同时动作的。外界、第一腔体(屋面腔体)和温室内空气流动不是被动的,是依靠气泵701主动执行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气泵701包括第一气泵和第二气泵。第一气泵与第一阀门102相连接,用于温室10内气体与第一腔体301 中气体的气体交换;第二气泵与第二阀门202相连接,用于温室10外气体与第一腔体301中气体的气体交换。可选地,控制装置401同时控制第一阀门102、第二阀门202和气泵701。气泵和阀门同时动作。可选地,第一气泵设置在温室10内部和/或第一腔体301中;第二气泵设置在外界和/或第一腔体301中。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温室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温室屋面系统包括第一屋面101、第一阀门102、第二屋面201、第二阀门202、第一腔体301、控制装置 401(图中未示出)和固定件501。
具体地讲,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温室屋面系统应用在日光温室。屋面为双层调控屋面结构。
第一屋面101位于日光温室上。第一屋面101例如为F-Clean膜(氟素薄膜)。F-Clean膜张紧形成平面。第一屋面101上设置有固定件501,用于上层膜的安装。固定件501例如位于屋面四周。
第二屋面201例如为软质密封膜(软质塑料薄膜)。第二屋面201 安装在固定件501上,例如灵活安装于下层(第一屋面101)材料边框固定件上,保持密封并方便更换。
第一屋面101和第二屋面201之间存在第一腔体301(夹层充气空间)。第一屋面101和第二屋面201分别通过第一阀门102和第二阀门 202连接至(不同的)气泵。控制装置401分别与阀门和/或气泵相连接,能够根据室内外环境条件控制室内或室外向空间(第一腔体301)内进排气。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温室屋面系统为双层结构,包括第一屋面101和第二屋面201。第一屋面101和/或第二屋面201四周通过卡槽、卷边夹紧等方式固定,实现四周密封。第一屋面101和第二屋面 201例如通过型材形成50mm以上间隙,实现室内外空气的混合及交换,以及存放其他装置,例如存放清洗、抚膜刮板和加湿喷杆等。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温室屋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温室屋面系统包括第一屋面101、第一阀门102、第二屋面201和第二阀门202。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温室屋面系统可应用于连(联)栋温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的应用场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大跨度塑料大棚等工况。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温室屋面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温室屋面系统包括屋面固定型材600、清洗布601、清洗抚膜刮板602、雾化喷嘴603、导膜辊筒604、加湿管道605、辊筒电机电源线606、辊筒电机607、刮板拖动钢丝608和拖动钢丝卷轴609。
具体地讲,屋面固定型材600位于第一腔体301中(位于第一屋面 101与第二屋面201之间)。可选地,屋面固定型材600与固定件501复用。
屋面固定型材600水平方向的一端安装有辊筒电机607,另一端安装有导向轮。辊筒电机607通过辊筒电机电源线606连接至电源。辊筒电机607通过刮板拖动钢丝608与清洗抚膜刮板602相连接。刮板拖动钢丝608水平贯通屋面,并在辊筒电机607的一端形成拖动钢丝卷轴609。
清洗抚膜刮板602固定在刮板拖动钢丝608上,并通过配重贴近第一屋面101。清洗抚膜刮板602的下表面设置有清洗布601,上表面设置有导膜辊筒604。清洗抚膜刮板602设置在第一腔体301中,用于第一屋面的清洗和第二屋面的抚膜。辊筒电机607工作,通过拖动刮板拖动钢丝608带动清洗抚膜刮板602往复水平运动,通过清洗布601实现对第一屋面101的清洁,通过导膜辊筒604梳理抚平第二屋面201(抚膜)。
屋面固定型材600上方的下端布设有加湿管道605。加湿管道605 与水泵相连接。加湿管道605上设置有雾化喷嘴603。雾化喷嘴603设置在第一腔体301中,用于向第一腔体301中喷液体。可选地,雾化喷嘴603间隔设置在加湿管道605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执行元件第一屋面101和第二屋面201上设置有第一阀门102、第二阀门202和气泵,可以实现温室内外对第一腔体301的换气。室内气泵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加温装置,为第一腔体301通入(提供)热空气。雾化喷嘴(加湿喷嘴)603设置在第一腔体301中,可对第一腔体301进行加湿及降温。第一阀门102、第二阀门202、气泵、雾化喷嘴603、水泵、辊筒电机607 均与系统控制器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信息采集单元,温室内设置温度、湿度传感器,温室外设置气象站可检测室外温度湿度、风速及降雨。室内外传感器检测参数实时传送至系统控制器。第一阀门102、第二阀门202与进气口间设置气压表。在第一腔体301中进气时,持续检测第一腔体301中压力,自动实现适时补气。可选地,控制装置401包括上述信息采集单元和系统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与第一腔体301相连接。在第一腔体301中的压力大于泄压阀的设定阈值时,通过泄压阀进行泄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系统控制器。控制装置401例如包括系统控制器。系统控制器按照采集到的温室内外环境参数,发出控制指令至第一阀门102和/或第二阀门202、气泵、雾化喷嘴603、水泵、辊筒电机607等执行机构,实现温室温度、湿度调节和抗风除雪功能。可选地,第一腔体301中温度低于温室内温度时,具体控制逻辑如下表:
Figure BDA000269240864000008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温室屋面系统,在使用时,例如采用下述方法进行控制,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01中,获取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
获取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例如通过(温室屋面系统)系统实时获取温室内外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并获取温室外温度湿度、风速及降雨参数等信息。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501之前,还包括系统初始化,以及开始检测。
在步骤S502中,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
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例如对比判断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及温室内外环境参数,判断系统执行,得到对应系统执行的控制信息。
在步骤S503中,根据控制信息调节温室屋面系统,进而调整温室环境。
根据控制信息调节温室屋面系统,进而调整温室环境。系统例如根据控制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预设目标环境参数例如包括:温室内温度为10℃-30℃;温室内湿度为40%-70%;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或等于200ppm。
如果在冬季夜间、保温被收起时,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温度低于10℃,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加温装置,为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供应热源。同时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启动,第一阀门102开启,对第一腔体301内充入热空气,隔绝温室内外热对流,起到保温效果。
如果在冬季日间、保温被展开时,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温度低于10℃,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加温装置,为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供应热源。同时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启动,第一阀门102开启,对第一腔体301内充入热空气,由外层保温被保温,并起到给温室内加温效果。
如果在冬季夜间,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湿度高于60%、第一腔体301中的温度低于温室内温度,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抽取温室内湿热控制至第一腔体301中冷凝排湿,然后将干冷空气循环抽取到温室内实现温室内湿度的降低。
如果在冬季夜间,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湿度高于60%、第一腔体301中的温度高于温室内温宿,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和连接第二屋面201的气泵。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抽取温室内湿热空气,连接第二屋面201的气泵抽取室外干冷空气,温室内湿热空气和室外干冷空气在第一腔体301中混合,然后将干冷空气循环抽取到温室内实现湿度的降低。
如果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降雪,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加温装置,为与第一屋面101连接的气泵供应热源。同时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启动,第一阀门102开启,对第一腔体301内充入热空气,为第二屋面 201加温,起到融雪的作用。
如果在夏季,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温度高于30℃,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并启动(位于第一腔体301中的) 雾化喷头水泵,使第一腔体301中充满水雾,直接降低第一屋面101的屋面温度,同时水雾可减少阳光透过,起到遮阳作用,实现降温效果。
如果在夏季,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湿度低于40%,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连接第一屋面101的气泵和/或连接第二屋面201的气泵。与第二屋面201连接的气泵抽取室外干热空气至第一腔体301中,启动雾化喷头水泵向第一腔体301中加湿。第一腔体301中压力饱和时,启动与第一屋面101连接的气泵将第一腔体301内湿空气抽入温室内部,实现温室内加湿。
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第一腔体301的透光率,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增透功能。例如出现温室内光照不足或第一腔体301中有水雾、青苔等杂质降低屋面系统透光时,控制器启动刮板驱动电机往复运行,刮板下的清洁布可对第一屋面101清洁除雾,同时刮板上面的辊筒抚平第二屋面201,以提高屋面透光性能。可选地,人工检查发现温室内光照不足或夹层充气空间有水雾、青苔等杂质降低屋面透光时,手动启动除雾增透功能,控制器启动刮板驱动电机往复运行,刮板下的清洁布可对第一屋面101清洁除雾,同时刮板上面的辊筒抚平第二屋面201,提高屋面透光性能。
如果在夜间、保温被(保温被位于第二屋面201上)展开时,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外风速超过8m/s,则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与第一屋面101相连接的气泵,使第一腔体301膨胀。第二屋面201与展开的保温被紧密贴合,减少外部冷风灌入保温被与第二屋面201之间,防止冷风降低温室内温度并保护保温被。
获取的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200ppm,根据预设目标环境参数和获取的环境信息得到控制信息。在控制信息的控制下,控制器启动与第一屋面101连接的气泵和与第二屋面201连接的气泵。与第二屋面201连接的气泵由外界向第一腔体301中充气;同时启动与第一屋面101连接的气泵将外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空气排入温室内部,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并不局限于单个控制。可以同时获取多种环境信息,并得到多个控制信息,多个控制信息同时或按照一定顺序执行。
应当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上文所述,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以及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屋面,位于温室上;
第一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一屋面上;
第二屋面,位于所述第一屋面的上方;
第二阀门,设置在所述第二屋面上;
第一腔体,位于所述第一屋面和所述第二屋面之间,用于气体的容纳和交换;
气泵,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换气;以及
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获取所述温室内外的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控制所述第一阀门和/或所述第二阀门的开启和关断;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气泵相连接,以控制所述气泵的开启或关闭,
其中,所述第一阀门控制所述温室与所述第一腔体的连通或隔绝;
所述第二阀门控制所述第一腔体与外界的连通或隔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屋面的材料为硬质覆盖材料,包括选自玻璃、PC板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屋面设置在所述第一屋面的上方;
所述第一屋面和/或所述第二屋面四周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
清洗抚膜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所述第一屋面的清洗和所述第二屋面的抚平;以及
雾化喷嘴,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用于所述第一腔体的加湿及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
屋面固定型材,位于所述第一腔体中;
辊筒电机,设置在所述屋面固定型材上;以及
刮板拖动钢丝,分别与所述清洗抚膜刮板和所述辊筒电机相连接,并水平贯通屋面;所述刮板拖动钢丝在所述辊筒电机的一端形成拖动钢丝卷轴,
其中,所述辊筒电机通过拖动所述刮板拖动钢丝带动所述清洗抚膜刮板往复水平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
加温装置,用于向所述第一腔体提供热空气;
所述气泵包括;
第一气泵,与所述第一阀门相连接,用于所述温室内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中气体的气体交换;
第二气泵,与所述第二阀门相连接,用于所述温室外气体与所述第一腔体中气体的气体交换,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同时控制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气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室屋面系统还包括:
气压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压力;
和/或
泄压阀,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接,并在所述第一腔体中的压力大于所述泄压阀的设定阈值时,进行泄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环境信息,
其中,所述环境信息包括选自温室内温度、温室内湿度、温室外温度、温室外湿度、温室外风速以及降雨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温室屋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系统控制器,与所述信息采集单元相连接以获取所述环境信息,并根据所述环境信息得到控制指令,
其中,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温室屋面系统。
CN202022081230.9U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Active CN213784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1230.9U CN213784414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81230.9U CN213784414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84414U true CN213784414U (zh) 2021-07-27

Family

ID=76954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81230.9U Active CN213784414U (zh) 2020-09-21 2020-09-21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84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086A (zh) * 2020-09-21 2022-03-29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6086A (zh) * 2020-09-21 2022-03-29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11185U (zh) 一种太阳能温室大棚培育装置
CN107836249A (zh) 一种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272804U (zh) 一种农业种植温室
CN205507522U (zh) 一种光伏大棚智能控制系统
CN209572597U (zh) 一种能够调控温度的蔬菜大棚
CN205071786U (zh) 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温湿度调节装置
CN213784414U (zh)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
CN215736035U (zh) 一种可调节温湿度的蔬菜种植大棚
CN206389886U (zh) 一种用于玫瑰花育苗的大棚
CN106322598A (zh) 一种纺织车间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444603U (zh) 生物净化系统
CN204968751U (zh) 一种用充气结构实现温度控制的农业大棚
CN206963654U (zh) 一种鸡舍用百叶窗
WO2020135846A1 (zh) 地下空间智能可调节通风系统
CN114246086A (zh) 一种温室屋面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466428U (zh) 光伏大棚夏季降温系统
CN204031950U (zh) 智慧型太阳能温室
CN105940842A (zh) 蔬菜大棚土壤湿度监测与沼气池增温水肥一体化智能系统
CN205747349U (zh) 一种空调监测监控系统
CN209013626U (zh) 太阳能热泵一体烘干房
CN207185405U (zh) 一种农作物生长环境可控的光伏农业大棚系统
CN201014892Y (zh) 一种温室型农产品太阳能干燥设施
CN205066000U (zh)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CN107817851A (zh) 一种食用菌大棚温湿度的控制方法
CN209089534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温控种植大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