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时手表,其通过按压圈口通孔内的调时开关,调时开关挤压拨动杆的一端,使其向内部移动,拨动杆的另一端则向外部移动,从而带动表冠向靠近底盖的第一轮齿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啮合。然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与固定座连接的底盖,从而带动表冠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行调时。完成调时后,松开调时开关,复位弹性件的回弹力,使拨动杆靠近调时开关的一端向外部移动,从而带动拨动杆的另一端则向内部移动,进而带动表冠向远离第一轮齿的方向移动,使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脱啮。此时,如果无意间转动底盖,也不会导致误调时操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调时手表调时操作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调时手表,其包括:
圈口,呈环形结构,其侧面设置有通孔;
透明表镜,其外缘与所述圈口的内侧连接;
表盘,设置在所述透明表镜的下方;
表针,其一端与机芯连接,另一端指向所述表盘上的内容;
固定座,呈块状结构,设置在所述圈口的内部,且其外缘与所述圈口连接;
底盖,呈圆形结构,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的下方,与所述固定座沿径向转动连接,所述底盖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第一轮齿;
表冠,设置在所述圈口的内部,其设置有第二轮齿,用于与所述第一轮齿啮合连接;
调时组件,包括调时开关、拨动杆和复位弹性件,所述调时开关凸出于所述通孔,且与所述圈口活动连接,所述拨动杆的一端与所述调时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表冠定位连接,用于切换所述第一轮齿与所述第二轮齿的相对位置,所述复位弹性件压缩设置在所述圈口的内部,且与所述拨动杆靠近所述调时开关的一端连接,用于使所述第一轮齿与所述第二轮齿脱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底盖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凹槽,用于旋转所述底盖。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底盖和所述圈口之间还设置有环形盖,所述环形盖的内缘沿径向设置有环形的内密封槽,且所述内密封槽内设置有环形的内密封圈,所述环形盖的内缘与所述底盖的外缘通过所述内密封圈可转动密封连接,所述环形盖的外缘沿径向设置有环形的外密封槽,且所述外密封槽内设置有环形的外密封圈,所述环形盖的外缘与所述圈口的下端通过所述外密封圈固定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内密封圈和所述外密封圈分别设置为并列的两根O型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内密封圈和所述外密封圈均设置为Y型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内密封圈包括一个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环和一个O型橡胶密封圈,所述滑环位于所述O型橡胶密封圈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固定座包括机芯槽和容纳腔,所述机芯槽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中部,用于固定机芯,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并且与所述机芯槽以及所述通孔连通,用于容纳所述表冠和所述调时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安装槽和固定槽,所述安装槽和所述固定槽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拨动杆通过转动轴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拨动杆还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为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一端设置于所述定位槽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槽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表冠包括驱动杆和巴齿轮,所述第二轮齿设置于所述巴齿轮的外周面,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所述巴齿轮的一个端面连接,所述驱动杆的表面沿其径向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所述拨动杆靠近所述表冠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且与所述驱动杆可转动地限位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
所述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定位环,所述调时开关呈柱状结构,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定位环内;
所述调时开关靠近所述定位环的一端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定位环的内径尺寸,用于使所述调时开关与所述定位环的内端限位连接;
所述调时开关靠近所述拨动杆的一端沿其径向设置有环形第一限位台阶,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台阶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用于对所述调时开关的轴向按压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一轮齿与所述第二轮齿定位啮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的调时手表还包括支撑片,其设置于所述圈口的内部,其边缘与所述圈口的内侧连接;所述表盘设置于所述支撑片的下方,所述表盘与所述支撑片通过点连接,所述表盘的边缘与所述圈口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表针转动设置于所述表盘的下方,所述表针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机芯连接,所述表针在所述间隙内弯折后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表盘的上方或者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间隙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支撑片呈镂空结构,其尺寸小于所述表盘的尺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支撑片设置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片之间部分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圈口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台阶,所述支撑片的边缘设置有环形的固定圈,所述固定圈通过所述卡接台阶与所述圈口的内侧卡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支撑片的投影在所述表盘内部的边缘与所述表盘通过连接柱连接,并且所述连接柱垂直设置在所述支撑片和所述表盘之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支撑片与所述透明表镜为一体结构,所述表盘通过透明的连接结构与所述透明表镜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表针在所述间隙内弯折后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表盘的上方,所述表盘的边缘向靠近所述圈口下端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端的弯折角度与所述表盘的边缘配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第二端设置为圆形结构或多边形结构或异形结构,用于与所述表盘的展示内容和/或所述支撑片的展示内容共同构成整体的展示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表针在所述间隙内弯折,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表盘的上方,且所述第二端向所述表盘中心的方向延伸,用于指向所述表盘中心的展示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时手表中,所述表盘设置为异形结构,所述表针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表针在所述间隙内弯折,所述第二端位于所述表盘的上方,所述表针可伸缩地与所述表盘的边缘接触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其有益效果为:按压圈口通孔内的调时开关,调时开关挤压拨动杆的一端,使其向内部移动,拨动杆的另一端则向外部移动,从而带动表冠向靠近底盖的第一轮齿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啮合。然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与固定座连接的底盖,从而带动表冠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行调时。完成调时后,松开调时开关,复位弹性件的回弹力,使拨动杆靠近调时开关的一端向外部移动,从而带动拨动杆的另一端则向内部移动,进而带动表冠向远离第一轮齿的方向移动,使第一轮齿与第二轮齿脱啮。此时,如果无意间转动底盖,也不会导致误调时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时手表,简化了调时操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误调时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相应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调时组件和表冠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内密封圈的可选方案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7B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第一实施例的内密封圈的可选方案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二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二实施例的表针的可选方案示意图之一。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二实施例的表针的可选方案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三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三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四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时手表的第四实施例的表针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A、图7B的标记如下:
10、圈口,
11、固定座,111、机芯槽,112、容纳腔,113、第二限位台阶,114、安装槽,115、固定槽,
12、底盖,121、第一轮齿,122、转动凹槽,
13、环形盖,131、内密封槽,132a、内密封圈,132b、内密封圈,132c、内密封圈,133、外密封槽,134、外密封圈,
14、表冠,141、驱动杆,1411、限位槽,142、巴齿轮,1421、第二轮齿,
15、调时组件,151、调时开关,1511、第一限位台阶,152、拨动杆,1521、限位凸块,1522、定位槽,153、复位弹性件,154、定位环。
图8、图9、图10A、图10B的标记如下:
20、圈口,
21、支撑片,211、固定圈,212、连接柱
22、表盘,
23、间隙,
24、表针,241、第一端,242a、第二端,242b、第二端,
图11和图12的标记如下:
30、圈口,
31、透明表镜,
32、表盘,
33、间隙,
34、表针,341、第二端,
图13和图14的标记如下:
40、圈口,
41、表盘,411、内表盘,412、外表盘,
42、间隙,
43、表针,431、第一端,432、第二端、433、弹性件,
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顶部」以及「底部」等词,仅是参考附图的方位,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术语中的“第一”“第二”等词仅作为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以及不作为对先后顺序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技术中的调时手表,一般都是先将凸出的表冠拉出,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表冠,从而进行调时,其调时方法操作不方便。
如下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调时手表的多个优选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时手表的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时手表,其包括圈口10、透明表镜、表盘、表针、固定座11、底盖12、表冠14、调时组件15。其中,透明表镜、表盘和表针,图中未示出,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进行设置。圈口10呈环形结构,其侧面设置有通孔。固定座11呈块状结构,设置在圈口10的内部,且其外缘与圈口10内侧连接。底盖12呈圆形结构,设置在固定座11的下方,与固定座11沿径向转动连接,底盖12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第一轮齿121。表冠14设置在圈口10的内部,其设置有第二轮齿1421,用于与第一轮齿121啮合连接。调时组件15包括调时开关151、拨动杆152和复位弹性件153。调时开关151的一端凸出于圈口10上的通孔,且与圈口10活动连接,调时开关151的另一端与拨动杆152的一端连接。拨动杆152的另一端与表冠14的一端定位连接,用于切换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的相对位置,表冠14的另一端与机芯连接。复位弹性件153压缩设置在圈口10的内部,且与拨动杆152靠近调时开关151的一端连接,用于使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脱啮。
工作原理:按压圈口10通孔内的调时开关151,调时开关151挤压拨动杆152的一端,使其向远离圈口10的方向移动,拨动杆152的另一端则向靠近圈口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表冠14向靠近底盖12的第一轮齿12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啮合。然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与固定座11连接的底盖12,从而带动表冠1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行调时。完成调时后,松开调时开关151,复位弹性件153的回弹力,使拨动杆152靠近调时开关151的一端向靠近圈口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拨动杆152的另一端则向远离圈口10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表冠14向远离第一轮齿12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脱啮。此时,如果无意间转动底盖12,也不会导致误调时操作。本实施例的调时手表,简化了调时操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误调时操作。
请参照图3,底盖12的外表面设置有转动凹槽122,其形状可以与人们手指尖的形状配合,方便旋转底盖12。
请参照图2和图6,底盖12和圈口10之间还设置有环形盖13,环形盖13的内缘沿径向设置有环形的内密封槽131,且内密封槽131内设置有环形的内密封圈132a,环形盖13的内缘与底盖12的外缘通过内密封圈132a可转动密封连接。环形盖13的外缘沿径向设置有环形的外密封槽133,且外密封槽133内设置有环形的外密封圈134,环形盖13的外缘与圈口10的下端通过外密封圈134固定密封连接。该结构可提高整个调时手表底部的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机芯进水。
请参照图6,内密封圈132a可以设置为O型橡胶密封圈,还可以设置为并列的两根O型橡胶密封圈,双重密封,可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机芯进水。同样,外密封圈也可以设置为并列的两根O型橡胶密封圈,双重密封,可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机芯进水。
请参照图7A,同时请结合图6,内密封圈132b可以设置为Y型橡胶密封圈,Y型橡胶密封圈的两边在张力的作用下与内密封槽131的侧壁紧密贴合,可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机芯进水。同样,外密封圈也可设置为Y型橡胶密封圈,Y型橡胶密封圈的两边在张力的作用下与外密封槽133的侧壁紧密贴合,可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有效防止机芯进水。
请参照图7B,同时请结合图6,内密封圈132c包括一个填充聚四氟乙烯制成的滑环和一个O型橡胶密封圈,滑环位于O型橡胶密封圈的内侧。内密封圈132c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密封性能,而且使底盖12更容易转动。
请参照图4,同时请结合图1,表冠14包括驱动杆141和巴齿轮142,第二轮齿1421设置于巴齿轮142的外周面。驱动杆141的一端与巴齿轮142的一个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机芯连接(图中未示)。驱动杆141的表面沿其径向设置有环形的限位槽1411,拨动杆152靠近表冠14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块1521,限位凸块1521可拆卸地设置于限位槽内1411,且与驱动杆141可转动地限位连接。如图4中所示,限位凸块1521从上方与驱动杆141可转动地限位连接(图4中示意的为背面,实际限位凸块1521从驱动杆141的上方限位连接)。此结构使得表冠14和拨动杆152的组装简单,且不会影响表冠14的转动。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凸块1521也可以从侧面与驱动杆141可转动地限位连接。
请参照图5,同时请结合图1,固定座11包括机芯槽111和容纳腔112,机芯槽111位于固定座11的中部,用于固定机芯。容纳腔112位于固定座11的一侧,并且与机芯槽111以及圈口10上的通孔连通,用于容纳表冠14和调时组件15。该结构使得整个调时手表紧凑,从而可以减小手表的体积。
请继续参照图5,同时请结合图1和图4,固定座11上设置有安装槽114和固定槽115,安装槽114和固定槽115均与容纳腔112连通。安装槽114设置在固定座11的上表面,拨动杆152通过转动轴与安装槽114的底部转动连接,使得拨动杆152不易移位,容易控制。拨动杆152还设置有定位槽1522,复位弹性件153可以设置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一端设置于定位槽1522内,另一端设置在固定槽115内。此结构使得压缩弹簧位置稳定,复位效果更好。
请参照图4,同时请结合图1,圈口10的通孔内固定设置有定位环154(图中示意为定位环脱离圈口10的状态),调时开关151呈柱状结构,其沿轴向滑动设置在定位环154内,调时开关151靠近定位环154的一端的外径尺寸大于定位环154的内径尺寸,调时开关151与定位环154的内端限位连接。该结构可以控制调时开关151的复位位置。
请参照图4和图5,调时开关151靠近拨动杆152的一端沿其径向设置有环形第一限位台阶1511,容纳腔112靠近圈口10上通孔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台阶1511配合的第二限位台阶113,用于对调时开关151轴向按压时进行限位,使第一轮齿121(请参照图2)与第二轮齿1421定位啮合(请参照图4)。该结构使得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啮合的定位更加准确。
有益效果:按压圈口10通孔内的调时开关151,调时开关151挤压拨动杆152的一端,使其向远离圈口10的方向移动,拨动杆152的另一端则向靠近圈口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表冠14向靠近底盖12的第一轮齿12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啮合。然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与固定座11连接的底盖12,从而带动表冠1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行调时。完成调时后,松开调时开关151,复位弹性件153的回弹力,使拨动杆152靠近调时开关151的一端向靠近圈口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拨动杆152的另一端则向远离圈口10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表冠14向远离第一轮齿12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脱啮。此时,如果无意间转动底盖12,也不会导致误调时操作。本实施例的调时手表,简化了调时操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误调时操作。
请参照图8、图9和图10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时手表的第二实施例,其可以应用到上述的第一实施例中,并对现有技术中的表盘和表针进行改进。本实施例的调时手表,其包括圈口20、支撑片21、表盘22、表针24。圈口20呈环形结构,支撑片21设置于圈口20的内部,其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连接。表盘22设置于支撑片21的下方,表盘22与支撑片21通过点连接,表盘22的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间隙23。表针24转动设置于表盘22的下方,表针24包括第一端241和第二端242a,第一端241与机芯连接,表针24弯折后第二端242a位于表盘22的上方。
工作原理:表针24设置于表盘22的下方,通过第一端241与机芯转动连接,从而将表针24固定。表盘22的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间隙23,供表针24在间隙23内弯折后使第二端242a位于表盘22的上方,以便使指针24的第二端242a的指向可视。支撑片21设置于圈口20的内部,其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连接,从而将支撑片21固定。表盘22设置于支撑片21的下方,表盘22与支撑片21通过点连接,从而可以将表盘22固定。因此,本实施例的调时手表,其表针24不会对表盘22形成遮挡,表盘22上要展示的内容可以完整地显示出来。而且当手表只需利用表针的第二端242a进行内容表达时,该结构可以实现第一端241隐藏不可视,从而不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请参照图9,支撑片21呈镂空结构,其尺寸小于表盘22的尺寸,支撑片21可以通过尺寸或形状的改变来避开表盘22上需要展示的内容。该结构使得表盘22上的内容可以透过镂空结构的支撑片21更完整地显示,且可以节约材料,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可以减小整个手表的重量。
请继续参照图9,支撑片21可以设置为多个,支撑片21之间可以部分重合。通过多个支撑片21进行内容的表达,相对于平面的内容表达,可以使表达的内容更加立体。另外重合部分还可以进行特殊内容的表达,比如相同色彩重叠后颜色加重,或不同色彩重叠后显示另外的颜色,亦或图案重叠后变为另外的图案,从而不需要再额外增加支撑片21去单独设置图案或色彩,简化了生产工艺。例如,图9中将两个支撑片21均设置成大山的形状,通过两个支撑片21的重叠,显示出群山的效果,使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
请参照图8,圈口20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卡接台阶,支撑片21的边缘设置有环形的固定圈22,固定圈22通过卡接台阶与圈口20的内侧卡接。该结构使得支撑片21与圈口20之间固定稳定,且固定方法简单,拆装方便。
请继续参照图8,支撑片21的投影在表盘22内部的边缘与表盘22通过连接柱212连接,并且连接柱212垂直设置在支撑片21和表盘22之间。由于支撑片21和表盘22之间的间隙较小,连接柱212设置在支撑片21内部的边缘,可以使得支撑片21和表盘22通过连接柱212连接时的加工步骤更加简单。连接柱212垂直设置在支撑片21和表盘22之间,使得正面视角不容易看到连接柱212。
请参照图9,同时请参照图8,表针24弯折后第二端242a位于表盘22的上方,表盘22的边缘向靠近圈口20下端的方向弯曲,表针24的弯折角度与表盘22的边缘配合。该结构使得表针24的弯折角度较小,易于弯折,不需要180度弯折,从而有效防止表针24被折断。
请参照图9,第二端242a可以设置为圆形结构、多边形或异形结构,图9中示意的为圆形结构。该结构使第二端242a不仅具有指示作用,而且可以与支撑片21以及表盘22融为一体,具有内容展示的作用。例如图9中支撑片21代表群山,表盘22上可以印有蓝天白云的图案(图中未示),第二端242a设置为圆形,代表太阳。第二端242a转动被支撑片21遮挡可以代表日落,第二端242a转动脱离支撑片21的遮挡可以代表日出。此处仅需要显示第二端242a,如果整个表针都可视的话,会影响整个画面的表达效果。
请参照图10B,需要说明的是,表针的第二端242b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例如,将表盘22与圈口20之间的间隙23增大,第二端242b位于间隙23内转动,该结构不需要弯折表针,工艺简单,组装方便。
有益效果:表针24设置于表盘22的下方,通过第一端241与机芯转动连接,从而将表针24固定。表盘22的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间隙23,供表针24在间隙23内弯折后使第二端242a位于表盘22的上方,以便使指针24的第二端242a的指向可视。支撑片21设置于圈口20的内部,其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连接,从而将支撑片21固定。表盘22设置于支撑片21的下方,表盘22与支撑片21通过点连接,从而可以将表盘22固定。因此,本实施例的调时手表,其表针24不会对表盘22形成遮挡,表盘22上要展示的内容可以完整地显示出来。而且当手表只需利用表针的第二端242a进行内容表达时,该结构可以实现第一端241隐藏不可视,从而不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请参照图11和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时手表的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同样也可以应用到第一实施例中,并对现有技术中的透明表镜、表盘和表针进行改进。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表盘32要展示的内容需要设置在靠近表盘32中心的位置。表针34弯折后第二端341位于表盘32的上方,而且第二端341位于靠近表盘32中心的位置,并且指向靠近表盘32中心的展示内容。现有技术中手表的表针都是从表盘中心指向表盘的边缘,因此,表盘上要展示的内容只能设置在表盘的边缘位置,而上述结构则可以使表针34的第二端341指向靠近表盘32中心位置的内容。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调时手表还包括透明表镜31,透明表镜31的外缘与圈口30的内侧固定连接,表盘32通过透明的连接结构固定在透明表镜31上,即透明表镜31代替第一实施例中的支撑片对表盘32起到固定的作用。此结构使得表盘32上的内容几乎可以完全进行展示。不设置支撑片,将表盘32固定到透明表镜31上,可以简化工艺流程,也可以减小整个手表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中的设置方式,将表盘与支撑片固定连接,将透明表镜设置在支撑片的上方。
有益效果:第二端341位于靠近表盘32中心的位置,可以使表针34的第二端341指向靠近表盘32中心位置的内容。不设置支撑片,将表盘32固定到透明表镜31上,可以简化工艺流程,也可以减小整个手表的重量。
请参照图13和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时手表的第四实施例,本实施例同样也可以应用到第一实施例中,并对现有技术中的透明表镜、表盘和表针进行改进。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的第一个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调时手表,其表盘41包括内表盘411和外表盘412,内表盘411和外表盘412之间设置有间隙42。其中,外表盘412与圈口40的内侧连接,内表盘411的固定方式可以采用第二实施例的设置方式,将内表盘411与支撑片通过点连接,也可以采用第三实施例的方式,将内表盘411与透明表镜通过点连接。
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以及第三实施例的第二个不同之处在于,内表盘411可以设置为异形结构,例如图13设置为花形结构。请参照图14,表针43除包括第一端431、第二端432之外,还包括弹性件433,其可以设置于第一端431和第二端432之间,弹性件433可以设置为弹簧。表针43在间隙内弯折后第二端432位于内表盘411的上方,表针43通过弹性件433的弹力,可伸缩地与内表盘411的边缘接触转动连接。还可以在内表盘411的边缘设置滑轨,在表针43的弯折部设置滚珠或滑轮,以减小表针43与内表盘411之间的摩擦力。
有益效果:内表盘411设置为异形结构,展示内容更加丰富。表针43还包括弹性件433,使得第二端432可以围绕异形结构的内表盘411转动。
以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结合为例,其组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首先将表冠14和表针24分别与机芯连接在一起,然后将机芯固定在固定座11的机芯槽111内,再将拨动杆152和复位弹性件153安装到固定座11上;
第二步:将调时开关151安装在圈口10的通孔内,将固定座11固定到圈口10内侧;
第三步:将底盖12与固定座11连接,将环形盖13固定到圈口10的下端;
第四步:将和表盘21固定连接的支撑片21,固定到圈口10内侧;
第五步:将透明表镜固定到圈口10内侧。
这样即完成了一种调时手表的组装过程。
按压圈口10通孔内的调时开关151,调时开关151挤压拨动杆152的一端,使其向远离圈口10的方向移动,拨动杆152的另一端则向靠近圈口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表冠14向靠近底盖12的第一轮齿121的方向移动,进而使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啮合。然后,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与固定座11连接的底盖12,从而带动表冠14逆时针或顺时针转动,进行调时。完成调时后,松开调时开关151,复位弹性件153的回弹力,使拨动杆152靠近调时开关151的一端向靠近圈口1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拨动杆152的另一端则向远离圈口10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表冠14向远离第一轮齿12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轮齿121与第二轮齿1421脱啮。此时,如果无意间转动底盖12,也不会导致误调时操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调时手表,简化了调时操作,而且可以有效防止误调时操作。
表针24设置于表盘22的下方,通过第一端241与机芯转动连接,从而将表针24固定。表盘22的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之间设置有间隙23,供表针24在间隙23内弯折后使第二端242a位于表盘22的上方,以便使指针24的第二端242a的指向可视。支撑片21设置于圈口20的内部,其边缘与圈口20的内侧连接,从而将支撑片21固定。表盘22设置于支撑片21的下方,表盘22与支撑片21通过点连接,从而可以将表盘22固定。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调时手表,其表针24不会对表盘22形成遮挡,表盘22上要展示的内容可以完整地显示出来。而且当手表只需利用表针的第二端242a进行内容表达时,该结构可以实现第一端241隐藏不可视,从而不影响整体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揭露如上,但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