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72468U - 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72468U CN213772468U CN202022180934.1U CN202022180934U CN213772468U CN 213772468 U CN213772468 U CN 213772468U CN 202022180934 U CN202022180934 U CN 202022180934U CN 213772468 U CN213772468 U CN 21377246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position department
- column type
- sliding
- posi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包括支撑工作台,所述支撑工作台下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底脚,因为安装有滑动防护罩装置和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且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中的固定滑槽座与支撑工作台焊接,同时滑动防护罩装置通过滑动块与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中的固定滑槽座滑动连接,另外通过固定滑槽座、插柱式弹簧卡柱、固定卡槽和防脱板可以进行固定工作,所以在对旋转电机或者传动轮组进行维修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对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进行操作,就可以快速地对滑动防护罩装置进行拆装工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旋转电机或者传动轮组进行维修工作,这样就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套口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
背景技术
套口机是一种使用缝线缝合面料套口的机器,借助套口机可以高效、快速完成面料的套口缝合工作,进布装置是将面料引导入针盘内的开幅导布装置。
现有的套口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套口机在进行送布工作的时候,就会使用到送布装置,而长时间使用送布装置,就会使得旋转电机或者传动轮组损坏,由于旋转电机和传动轮组位于防护罩内部,且防护罩通过固定螺栓与支撑工作台固定连接,所以在维修损坏的旋转电机或者传动轮组的时候,工作人员就需要对防护罩进行拆装工作,而在拆装的过程中,就会耽误工作人员的时间,这样就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降低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包括支撑工作台,所述支撑工作台下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底脚,所述支撑工作台右前方下侧位置处设置有旋转电机,所述支撑工作台右前方位置处且靠近旋转电机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两个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包括固定滑槽座、防脱板、插柱式弹簧卡柱、旋转铰链和固定卡槽,所述固定滑槽座左上端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柱式弹簧卡柱,所述固定滑槽座上端位置处和两个插柱式弹簧卡柱外壁位置处设置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右端下方位置处和固定滑槽座右端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旋转铰链,所述防脱板左方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槽,所述防脱板通过固定卡槽与插柱式弹簧卡柱固定套接,两个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滑动防护罩装置,所述滑动防护罩装置包括防护钢网、防护框架和滑动块,所述防护框架上下两端中间位置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处和前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护钢网,所述防护框架左右两端后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滑动防护罩装置位于旋转电机外侧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上方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旋转传送装置,所述旋转传送装置右前方外壁位置处和旋转电机前侧外壁位置处均套接有传动轮组,所述传动轮组位于滑动防护罩装置内部位置处,所述传动轮组位于支撑工作台右前方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上端中间前后两侧位置处和右上端前后两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中间位置处套接有压辊,两个所述压辊分别位于旋转传送装置中间上方位置处和右上方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左上端前后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支撑柱,两个所述开口支撑柱上方中间内部位置处套接有轴承座,两个所述轴承座中间位置处套接有集布辊,所述集布辊位于旋转传送装置左上方位置处,两个所述轴承座上端中间位置处和两个开口支撑柱上端位置处均设置有调节装置。
优选的,所述支撑工作台下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支撑工作台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支撑工作台左上方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和右上方后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旋转孔,且三个旋转孔分别位于开口槽左上方前后两侧位置处和右上方后侧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右上方前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旋转通孔,所述支撑工作台右前方下侧外壁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旋转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工作台分别与开口支撑柱、支撑柱和固定滑槽座焊接。
优选的,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中的插柱式弹簧卡柱由固定插柱和三角形弹簧卡柱组成,三角形弹簧卡柱套接在固定插柱右端上方内部位置处,所述固定滑槽座中的滑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滑动块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滑动防护罩装置中的防护钢网具有韧性,所述防护钢网和防护框架的内、外两壁位置处均设置有防氧化漆层结构,两个所述滑动块与防护框架焊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传送装置由旋转辊和传送皮带组成,旋转辊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旋转辊位于传送皮带左右两侧内壁位置处,同时传送皮带与压辊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两毫米。
优选的,所述开口支撑柱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支撑柱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槽,两个所述开口支撑柱上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
优选的,所述轴承座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套柱,且固定套柱与调节装置固定套接,所述轴承座中间内部位置处套接有旋转轴承,且旋转轴承与集布辊固定套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由固定连接板和调节丝杆组成,固定连接板四角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倒凸字形固定圆孔,同时固定连接板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通孔,调节丝杆与内螺纹通孔旋转连接,且调节丝杆与轴承座固定套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安装有滑动防护罩装置和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且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中的固定滑槽座与支撑工作台焊接,同时滑动防护罩装置通过滑动块与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中的固定滑槽座滑动连接,另外通过固定滑槽座、插柱式弹簧卡柱、固定卡槽和防脱板可以进行固定工作,在对旋转电机或者传动轮组进行维修工作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对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进行操作,就可以快速地对滑动防护罩装置进行拆装工作,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旋转电机或者传动轮组进行维修工作,这样就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维修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套口机用送布装置正视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滑动防护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布辊;2、轴承座;3、旋转传送装置;4、支撑底脚;5、支撑工作台;6、滑动防护罩装置;61、防护钢网;62、防护框架;63、滑动块; 7、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1、固定滑槽座;72、防脱板;73、插柱式弹簧卡柱;74、旋转铰链;75、固定卡槽;8、支撑柱;9、压辊;10、开口支撑柱;11、调节装置;12、旋转电机;13、传动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包括支撑工作台5,支撑工作台5下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支撑工作台5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槽,支撑工作台5左上方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和右上方后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旋转孔,且三个旋转孔分别位于开口槽左上方前后两侧位置处和右上方后侧位置处,支撑工作台5右上方前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旋转通孔,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下侧外壁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旋转电机12固定连接,支撑工作台5分别与开口支撑柱10、支撑柱8和固定滑槽座71焊接,通过支撑工作台5,可以更好地进行固定连接工作和固定支撑工作,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进行防护工作,支撑工作台5下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底脚4,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下侧位置处设置有旋转电机12,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位置处且靠近旋转电机12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包括固定滑槽座71、防脱板72、插柱式弹簧卡柱73、旋转铰链74和固定卡槽75,固定滑槽座71左上端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柱式弹簧卡柱73,固定滑槽座71上端位置处和两个插柱式弹簧卡柱73外壁位置处设置有防脱板72,防脱板72右端下方位置处和固定滑槽座71右端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旋转铰链74,防脱板72左方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槽75,防脱板72通过固定卡槽75与插柱式弹簧卡柱73固定套接,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设置为两个,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中的插柱式弹簧卡柱73由固定插柱和三角形弹簧卡柱组成,三角形弹簧卡柱套接在固定插柱右端上方内部位置处,固定滑槽座71中的滑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滑动块63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同,通过对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进行操作,就可以快速地对滑动防护罩装置6进行拆装工作,两个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滑动防护罩装置6,滑动防护罩装置6包括防护钢网61、防护框架62和滑动块63,防护框架62上下两端中间位置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处和前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护钢网61,防护框架62左右两端后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动块63,滑动防护罩装置6位于旋转电机12外侧位置处,滑动防护罩装置6中的防护钢网61具有韧性,防护钢网61和防护框架62的内、外两壁位置处均设置有防氧化漆层结构,两个滑动块63与防护框架62焊接,通过滑动防护罩装置6,可以更好地进行拆装工作,同时也为了更好地进行防护工作,支撑工作台5上方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旋转传送装置3,旋转传送装置 3由旋转辊和传送皮带组成,旋转辊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旋转辊位于传送皮带左右两侧内壁位置处,同时传送皮带与压辊9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两毫米,通过旋转传送装置3,可以更好地进行传送工作,旋转传送装置3右前方外壁位置处和旋转电机12前侧外壁位置处均套接有传动轮组13,传动轮组13位于滑动防护罩装置6内部位置处,传动轮组13位于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位置处,支撑工作台5上端中间前后两侧位置处和右上端前后两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8,四个支撑柱8中间位置处套接有压辊9,两个压辊9分别位于旋转传送装置3中间上方位置处和右上方位置处,支撑工作台5左上端前后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支撑柱10,开口支撑柱10设置为两个,两个开口支撑柱10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槽,两个开口支撑柱10上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通过两个开口支撑柱10,可以更好地进行固定支撑工作和固定连接工作,两个开口支撑柱10上方中间内部位置处套接有轴承座2,轴承座2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套柱,且固定套柱与调节装置11固定套接,轴承座2 中间内部位置处套接有旋转轴承,且旋转轴承与集布辊1固定套接,通过轴承座2,方便集布辊1进行旋转工作,两个轴承座2中间位置处套接有集布辊 1,集布辊1位于旋转传送装置3左上方位置处,两个轴承座2上端中间位置处和两个开口支撑柱10上端位置处均设置有调节装置11,调节装置11由固定连接板和调节丝杆组成,固定连接板四角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倒凸字形固定圆孔,同时固定连接板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通孔,调节丝杆与内螺纹通孔旋转连接,且调节丝杆与轴承座2固定套接,通过调节装置11,可以更好地对轴承座2和集布辊1进行高度调节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安装好过后,工作人员先根据集布辊1的直径来对调节装置11进行旋转调节工作,就会使得轴承座2和集布辊1的高度可以进行调节工作,然后工作人员将集布辊1的布料分别穿过两个压辊9,并且使得布料位于旋转传送装置3上端,随后工作人员再通过数据线将旋转电机12与套口机中的操作箱进行电信连接工作,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工作人员通过对套口机中的操作箱进行操作,就会使得旋转电机 12进行工作,从而通过传动轮组13就会带动旋转传送装置3进行旋转工作,这时候通过旋转传送装置3和两个压辊9,就可以对集布辊1的布料进行送布工作,并且使得集布辊1在两个轴承座2中间内部位置处进行旋转工作,这样就使得套口机可以更好地集布辊1的布料进行套口缝合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包括支撑工作台(5),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作台(5)下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支撑底脚(4),所述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下侧位置处设置有旋转电机(12),所述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位置处且靠近旋转电机(12)左右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两个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包括固定滑槽座(71)、防脱板(72)、插柱式弹簧卡柱(73)、旋转铰链(74)和固定卡槽(75),所述固定滑槽座(71)左上端前后两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插柱式弹簧卡柱(73),所述固定滑槽座(71)上端位置处和两个插柱式弹簧卡柱(73)外壁位置处设置有防脱板(72),所述防脱板(72)右端下方位置处和固定滑槽座(71)右端上方位置处均设置有旋转铰链(74),所述防脱板(72)左方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卡槽(75),所述防脱板(72)通过固定卡槽(75)与插柱式弹簧卡柱(73)固定套接,两个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滑动防护罩装置(6),所述滑动防护罩装置(6)包括防护钢网(61)、防护框架(62)和滑动块(63),所述防护框架(62)上下两端中间位置处、左右两端中间位置处和前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防护钢网(61),所述防护框架(62)左右两端后侧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滑动块(63),所述滑动防护罩装置(6)位于旋转电机(12)外侧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5)上方中间位置处套接有旋转传送装置(3),所述旋转传送装置(3)右前方外壁位置处和旋转电机(12)前侧外壁位置处均套接有传动轮组(13),所述传动轮组(13)位于滑动防护罩装置(6)内部位置处,所述传动轮组(13)位于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5)上端中间前后两侧位置处和右上端前后两侧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柱(8),四个所述支撑柱(8)中间位置处套接有压辊(9),两个所述压辊(9)分别位于旋转传送装置(3)中间上方位置处和右上方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5)左上端前后两侧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支撑柱(10),两个所述开口支撑柱(10)上方中间内部位置处套接有轴承座(2),两个所述轴承座(2)中间位置处套接有集布辊(1),所述集布辊(1)位于旋转传送装置(3)左上方位置处,两个所述轴承座(2)上端中间位置处和两个开口支撑柱(10)上端位置处均设置有调节装置(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工作台(5)下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所述支撑工作台(5)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槽,所述支撑工作台(5)左上方前后两侧内部位置处和右上方后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固定旋转孔,且三个旋转孔分别位于开口槽左上方前后两侧位置处和右上方后侧位置处,所述支撑工作台(5)右上方前侧内部位置处设置有旋转通孔,所述支撑工作台(5)右前方下侧外壁位置处设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通过固定螺栓与旋转电机(1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工作台(5)分别与开口支撑柱(10)、支撑柱(8)和固定滑槽座(71)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卡柱式滑槽固定座装置(7)中的插柱式弹簧卡柱(73)由固定插柱和三角形弹簧卡柱组成,三角形弹簧卡柱套接在固定插柱右端上方内部位置处,所述固定滑槽座(71)中的滑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分别与滑动块(63)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防护罩装置(6)中的防护钢网(61)具有韧性,所述防护钢网(61)和防护框架(62)的内、外两壁位置处均设置有防氧化漆层结构,两个所述滑动块(63)与防护框架(62)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送装置(3)由旋转辊和传送皮带组成,旋转辊设置为两个,且两个旋转辊位于传送皮带左右两侧内壁位置处,同时传送皮带与压辊(9)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两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支撑柱(10)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开口支撑柱(10)上方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开口槽,两个所述开口支撑柱(10)上端四角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2)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固定套柱,且固定套柱与调节装置(11)固定套接,所述轴承座(2)中间内部位置处套接有旋转轴承,且旋转轴承与集布辊(1)固定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1)由固定连接板和调节丝杆组成,固定连接板四角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倒凸字形固定圆孔,同时固定连接板中间内部位置处设置有内螺纹通孔,调节丝杆与内螺纹通孔旋转连接,且调节丝杆与轴承座(2)固定套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80934.1U CN213772468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180934.1U CN213772468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72468U true CN213772468U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6907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180934.1U Active CN213772468U (zh) | 2020-09-29 | 2020-09-29 | 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72468U (zh) |
-
2020
- 2020-09-29 CN CN202022180934.1U patent/CN21377246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85144B (zh) | 一种制衣用布料裁剪装置 | |
CN213772468U (zh) | 一种套口机用送布装置 | |
CN211728016U (zh) | 一种气体保护焊机用送丝装置 | |
CN109914039B (zh) | 一种布料自动折边缝合设备 | |
CN217809804U (zh) | 一种高效熔喷设备 | |
CN114523233A (zh) | 一种除尘布袋用骨架加工焊接装置 | |
CN201634859U (zh) | 自动贴袋机的内压板装置 | |
CN110946362A (zh) | 一种服装生产加工用下摆翻边处理装置 | |
CN218169017U (zh) | 一种液压缸修复的环焊机 | |
CN215051081U (zh) | 一种单面针织机自适应调节机构 | |
CN212918180U (zh) | 一种双头自动焊接机 | |
CN209798255U (zh) | 环保型圆领衫加工用锁边机 | |
CN112244406A (zh) | 一种防尘高速口罩折叠装置及高效口罩生产线 | |
CN209349740U (zh) | 一种三轴正交相贯线焊接机 | |
CN218836526U (zh) | 一种成型机上座支架焊接装置 | |
CN112846598A (zh) | 一种用于缝纫机机架的自动焊接装置 | |
CN214294512U (zh) | Kn95口罩耳带焊接机 | |
CN110644151A (zh) | 一种应用于缝纫设备上的布料张紧治具 | |
CN218910735U (zh) | 一种除尘滤袋的缝合设备 | |
CN221135249U (zh) | 一种管材端面自动进给打磨装置 | |
CN213674530U (zh) | 一种木材加工用平面铣床 | |
CN211731911U (zh) | 一种钢管自动打包器的合包装置 | |
CN213038099U (zh) | 一种裁布机 | |
CN214188162U (zh) | 一种用于塑料件注塑机的导向装置 | |
CN220121542U (zh) | 一种新能源线束快速包线用工作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1 Address after: No. 233 Longteng Road, Hengcun Town, Tonglu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500 Patentee after: TONGLU CHUNLEI NEEDLE TEXTIL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500 No.88, Taixin Road, Tonglu Coun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ONGLU RONGSHENG KNITTING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