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8361U -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8361U
CN213758361U CN202021393670.1U CN202021393670U CN213758361U CN 213758361 U CN213758361 U CN 213758361U CN 202021393670 U CN202021393670 U CN 202021393670U CN 213758361 U CN213758361 U CN 21375836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needle
cylinder
fixedly connecte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9367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岳蓉
杨帆
岳建雄
彭海涛
陈术海
乐顺艳
岳美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ang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anjiang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ang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anjiang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139367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836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8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836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推块,所述滑动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的左侧,所述滑动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血吸管,所述血吸管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杆,所述针杆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尖,所述针尖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的右侧,所述针筒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消毒帽,所述消毒帽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棉。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刺络放血针刺扎的深度不能控制,易发生针刺伤导致疾病的传染,穿刺后需要再用棉球或吸纸吸嗜血液,操作起来十分麻烦,给医务工作者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背景技术
刺络放血疗法是我国中医医学治疗疾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是针灸常用疗法之一,其操作简便易行,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以及五官、皮肤等疾患。目前,在中医诊疗领域,临床上多采用三棱针、梅花针、毫针或刀具等进行躯体部位腧穴、病灶反应点、浅表静脉的穿刺。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刺络放血针刺扎的深度不能控制,并且容易发生针刺伤,从而导致疾病的传染,在穿刺完毕后,需要再用棉球或吸纸吸嗜血液,操作起来十分麻烦,给医务工作者增加了工作难度,为此提供了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具有控制刺扎深度,不易发生刺伤,穿刺时操作简单,降低工作难度的优点,解决了刺络放血针刺扎的深度不能控制,易发生针刺伤导致疾病的传染,穿刺后需要再用棉球或吸纸吸嗜血液,操作起来十分麻烦,给医务工作者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控制刺扎深度,不易发生刺伤,穿刺时操作简单,降低工作难度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包括针筒,所述针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推块,所述滑动推块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的左侧,所述滑动推块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血吸管,所述血吸管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杆,所述针杆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尖,所述针尖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的右侧,所述针筒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消毒帽,所述消毒帽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棉,所述针尖的右端依次贯穿消毒棉与消毒帽并延伸至消毒帽的右侧,所述针筒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卡槽,所述滑动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片,所述弹性卡片与卡槽卡接,所述消毒帽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针筒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有的固定环,所述针筒上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压环,所述固定环与滑动压环之间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所述滑动压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血棉,所述吸血棉的右侧与封盖的左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封盖包括有封闭帽,所述封闭帽的内侧与消毒帽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封闭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位于针尖的右侧,所述封闭帽的左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的左侧与吸血棉的右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血吸管底部的右侧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排血软管,所述排血软管远离血吸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针筒的右侧开设有环形螺纹槽,所述消毒帽通过环形螺纹槽与针筒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针筒与血吸管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血吸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中医用新型刺络针,通过转动将封盖取下,推动推拉杆,推拉杆带动滑动推块在针筒内滑动,滑动推块推动血吸管向前移动,血吸管通过针杆将针尖向前推动,针尖通过消毒棉进行消毒并向前移出消毒帽,从而进行刺扎,同时滑动推块滑动带动弹性卡片向前移动,弹性卡片与不同位置的卡槽卡接,根据需要刺扎的深度来使弹性卡片与卡槽卡接,从而控制刺扎的深度,刺破之后,由弹簧的弹力使得滑动压环沿针筒滑动,从而带动吸血棉接触刺破点的周围,滑动压环会按压刺破点的周围,血液由针尖经过针杆进入血吸管内,吸血棉对刺破点的周围的血液进行吸收,保证刺破点周围的清洁,待抽取到适合的血量时,拉动推拉杆,使得滑动推块带动血吸管将针尖收缩回到消毒帽内,通过消毒棉对针尖进行消毒,并且弹性卡片与卡槽卡接将针尖固定在消毒帽内,防止针尖暴露在外容易发生刺伤导致疾病的传染的现象,并且消毒帽与针筒的螺纹连接可以将消毒帽取下,方便对消毒棉进行更换,在穿刺完毕后,将封盖螺纹连接在消毒帽上,防止弹性卡片与卡槽卡接不稳,或者无意推动推拉杆使针尖移出消毒帽的内部,进一步防止刺伤的发生,同时封盖与吸血棉接触,使得弹簧压缩对滑动压环进行固定限位,解决了刺络放血针刺扎的深度不能控制,易发生针刺伤导致疾病的传染,穿刺后需要再用棉球或吸纸吸嗜血液,操作起来十分麻烦,给医务工作者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
2、该中医用新型刺络针,通过使用后将封闭帽与消毒帽螺纹连接,进行封闭,可以进一步防止针尖刺伤,防滑垫可以避免针尖直接接触封闭帽导致的损坏,限位挡片可以对吸血棉进行限位。
3、该中医用新型刺络针,通过推拉板可以推动或拉动推拉杆,从而进行针刺或将针尖拉进入消毒帽内进行消毒,防滑凸起可以使得推拉板的推动或拉动更加稳定省力。
4、该中医用新型刺络针,通过排血软管可以将血吸管内的血液进行排出收集检查,并且可以通过排血软管通入清洗液进行清洗消毒,方便使用。
5、该中医用新型刺络针,通过环形螺纹槽的设置,可以使消毒帽与针筒之间方便拆卸,从而使得消毒帽内的消毒棉便于更换,避免消毒棉产生过时间使用消毒效果降低。
6、该中医用新型刺络针,通过透明材料制成的针筒与血吸管,可以方便观察针筒的内部情况和血吸管内血量,通过刻度线,可以有效控制适当的取血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筒;2、滑动推块;3、推拉杆;4、血吸管;5、针杆;6、针尖;7、消毒帽;8、消毒棉;9、卡槽;10、弹性卡片;11、封盖;1101、封闭帽;1102、防滑垫;1103、限位挡片;12、固定环;13、滑动压环;14、弹簧;15、吸血棉;16、推拉板;17、防滑凸起;18、排血软管;19、环形螺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包括针筒1,针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推块2,滑动推块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3,推拉杆3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1的左侧,滑动推块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血吸管4,血吸管4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杆5,针杆5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尖6,针尖6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1的右侧,针筒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消毒帽7,推拉杆3带动滑动推块2在针筒1内滑动,滑动推块2推动血吸管4向前移动,血吸管4通过针杆5将针尖6向前推动移出消毒帽7,从而进行刺扎,消毒帽7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棉8,通过消毒棉8对针尖6进行消毒,并且消毒帽7与针筒1的螺纹连接可以将消毒帽7取下,方便对消毒棉8进行更换,针尖6的右端依次贯穿消毒棉8与消毒帽7并延伸至消毒帽7的右侧,针筒1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卡槽9,滑动推块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片10,弹性卡片10与卡槽9卡接,滑动推块2滑动带动弹性卡片10向前移动,弹性卡片10与不同位置的卡槽9卡接,根据需要刺扎的深度来使弹性卡片10与卡槽9卡接,从而控制刺扎的深度,消毒帽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封盖11,封盖11包括有封闭帽1101、防滑垫1102和限位挡片1103,将封盖11螺纹连接在消毒帽7上,防止弹性卡片10与卡槽9卡接不稳,或者无意推动推拉杆3使针尖6移出消毒帽7的内部,进一步防止刺伤的发生,针筒1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有的固定环12,针筒1上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压环13,固定环12与滑动压环13之间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14,滑动压环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血棉15,弹簧14的弹力使得滑动压环13沿针筒1滑动,从而带动吸血棉15接触刺破点的周围,滑动压环13会按压刺破点的周围,血液由针尖6经过针杆5进入血吸管4内,吸血棉15对刺破点的周围的血液进行吸收,保证刺破点周围的清洁,吸血棉15的右侧与封盖11的左侧接触,封盖11与吸血棉15接触,使得弹簧14压缩对滑动压环13进行固定限位。
进一步的,封盖11包括有封闭帽1101,封闭帽1101的内侧与消毒帽7的外侧螺纹连接,封闭帽1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102,防滑垫1102位于针尖6的右侧,封闭帽1101的左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挡片1103,限位挡片1103的左侧与吸血棉15的右侧接触,通过使用后将封闭帽1101与消毒帽7螺纹连接,进行封闭,可以进一步防止针尖6刺伤,防滑垫1102可以避免针尖6直接接触封闭帽1101导致的损坏,限位挡片1103可以对吸血棉15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推拉杆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16,推拉板16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17,通过推拉板16可以推动或拉动推拉杆3,从而进行针刺或将针尖6拉进入消毒帽7内进行消毒,防滑凸起17可以使得推拉板16的推动或拉动更加稳定省力。
进一步的,血吸管4底部的右侧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排血软管18,排血软管18远离血吸管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1的外侧,通过排血软管18可以将血吸管4内的血液进行排出收集检查,并且可以通过排血软管18通入清洗液进行清洗消毒,方便使用。
进一步的,针筒1的右侧开设有环形螺纹槽19,消毒帽7通过环形螺纹槽19与针筒1螺纹连接,通过环形螺纹槽19的设置,可以使消毒帽7与针筒1之间方便拆卸,从而使得消毒帽7内的消毒棉8便于更换,避免消毒棉8产生过时间使用消毒效果降低。
进一步的,针筒1与血吸管4均为透明材料制成,血吸管4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通过透明材料制成的针筒1与血吸管4,可以方便观察针筒1的内部情况和血吸管4内血量,通过刻度线,可以有效控制适当的取血量。
工作原理:该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在使用时,通过转动将封盖11取下,推动推拉杆3,推拉杆3带动滑动推块2在针筒1内滑动,滑动推块2推动血吸管4向前移动,血吸管4通过针杆5将针尖6向前推动,针尖6通过消毒棉8进行消毒并向前移出消毒帽7,从而进行刺扎,同时滑动推块2滑动带动弹性卡片10向前移动,弹性卡片10与不同位置的卡槽9卡接,根据需要刺扎的深度来使弹性卡片10与卡槽9卡接,从而控制刺扎的深度,刺破之后,由弹簧14的弹力使得滑动压环13沿针筒1滑动,从而带动吸血棉15接触刺破点的周围,滑动压环13会按压刺破点的周围,血液由针尖6经过针杆5进入血吸管4内,吸血棉15对刺破点的周围的血液进行吸收,保证刺破点周围的清洁,待抽取到适合的血量时,拉动推拉杆3,使得滑动推块2带动血吸管4将针尖6收缩回到消毒帽7内,通过消毒棉8对针尖6进行消毒,并且弹性卡片10与卡槽9卡接将针尖6固定在消毒帽7内,防止针尖6暴露在外容易发生刺伤导致疾病的传染的现象,并且消毒帽7与针筒1的螺纹连接可以将消毒帽7取下,方便对消毒棉8进行更换,在穿刺完毕后,将封盖11螺纹连接在消毒帽7上,防止弹性卡片10与卡槽9卡接不稳,或者无意推动推拉杆3使针尖6移出消毒帽7的内部,进一步防止刺伤的发生,同时封盖11与吸血棉15接触,使得弹簧14压缩对滑动压环13进行固定限位,解决了刺络放血针刺扎的深度不能控制,易发生针刺伤导致疾病的传染,穿刺后需要再用棉球或吸纸吸嗜血液,操作起来十分麻烦,给医务工作者增加了工作难度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包括针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推块(2),所述滑动推块(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3),所述推拉杆(3)的左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1)的左侧,所述滑动推块(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血吸管(4),所述血吸管(4)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杆(5),所述针杆(5)的右端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针尖(6),所述针尖(6)的右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1)的右侧,所述针筒(1)的右侧螺纹连接有消毒帽(7),所述消毒帽(7)的内部填充有消毒棉(8),所述针尖(6)的右端依次贯穿消毒棉(8)与消毒帽(7)并延伸至消毒帽(7)的右侧,所述针筒(1)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排列的卡槽(9),所述滑动推块(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卡片(10),所述弹性卡片(10)与卡槽(9)卡接,所述消毒帽(7)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封盖(11)所述针筒(1)上套设有与其固定连接有的固定环(12),所述针筒(1)上套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动压环(13),所述固定环(12)与滑动压环(13)之间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弹簧(14),所述滑动压环(1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吸血棉(15),所述吸血棉(15)的右侧与封盖(11)的左侧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1)包括有封闭帽(1101),所述封闭帽(1101)的内侧与消毒帽(7)的外侧螺纹连接,所述封闭帽(1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102),所述防滑垫(1102)位于针尖(6)的右侧,所述封闭帽(1101)的左侧一体成型有限位挡片(1103),所述限位挡片(1103)的左侧与吸血棉(15)的右侧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杆(3)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板(16),所述推拉板(16)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防滑凸起(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吸管(4)底部的右侧连通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排血软管(18),所述排血软管(18)远离血吸管(4)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针筒(1)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的右侧开设有环形螺纹槽(19),所述消毒帽(7)通过环形螺纹槽(19)与针筒(1)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1)与血吸管(4)均为透明材料制成,所述血吸管(4)的外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CN202021393670.1U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Active CN213758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3670.1U CN213758361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93670.1U CN213758361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8361U true CN213758361U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663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93670.1U Active CN213758361U (zh) 2020-07-15 2020-07-15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836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93929B1 (en) Wound irrigation apparatus
KR200431001Y1 (ko) 일회용 부항컵
CN213758361U (zh) 一种中医用新型刺络针
CN112890958A (zh) 一种外科用医用手套摘除回收装置
CN213642118U (zh)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CN205514623U (zh) 指尖安全采血器
CN211835563U (zh) 一种中医护理康复用拔罐装置
CN213525507U (zh) 一种一次性留置针穿刺整合包
CN211066652U (zh) 一种安全型采血针组件
CN113750307A (zh) 一次性刺络放血清污一体罐
CN208145219U (zh) 一种防刺伤的输液器
CN205625946U (zh) 一种指端血液采集装置
CN219538898U (zh) 一种一次性刺络拔罐装置
CN213312243U (zh) 一种用于心包积液的负压抽吸装置
CN211512923U (zh) 一种一次性精密性防针刺伤输液器
CN210408885U (zh) 一种一次性picc维护包
CN211797694U (zh) 一种便于消毒的针灸用针
CN211243400U (zh) 一种防护式传染病血氧采集装置
CN219208098U (zh) 一种血袋用取血试管
CN113288372B (zh) 一种心脑血管颈胸神经血管丛定位负压排瘀装置
CN109620308A (zh) 附睾/睾丸穿刺取精装置
CN213075852U (zh) 一种基于血液透析内瘘穿刺防污染钝针扣眼器
CN114177064B (zh) 一种具有自毁功能的无菌套管针灸装置
CN215079807U (zh) 一种医用便捷式防针刺锐器盒
CN113520480B (zh) 一种血液肿瘤用标本取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