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42118U -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42118U
CN213642118U CN202021948514.7U CN202021948514U CN213642118U CN 213642118 U CN213642118 U CN 213642118U CN 202021948514 U CN202021948514 U CN 202021948514U CN 213642118 U CN213642118 U CN 213642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needle
fixed block
box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94851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冰清
聂静
林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194851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42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42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42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本实用新型通过钢丝绳与转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当连块向下移动时,钢丝绳会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将针体释放,针体会在连块的压力下进入到人体内,从而对人体进行针灸治疗,在针体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消毒箱,通过吸水海绵对针体进行消毒,解决了目前在刺针刺入人体时,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握住刺针的顶部,医生如果在施针过程中产生晃动,刺针进入角度不对,会影响治疗效果,且针体暴露在外部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背景技术
针刺疗法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广义的针刺疗法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针刺操作的全过程,其中,针刺进针是临床针刺论治疗的重要手段,更是施用补虚泻实手法的基础,总的来说,针刺操作需要做到快慢结合,即穿皮宜快、捻针宜慢,指力均匀。
但是目前在针体刺入人体时,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握住刺针的顶部,医生如果在施针过程中产生晃动,针体进入角度不对,会影响治疗效果,且针体暴露在外部容易受到污染。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具有不易晃动且不易污染的特点。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箱体和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通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连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转杆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道的内部设置有针体,所述针体的顶部与转杆卡接,所述转杆与挡块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杆体。
优选的,所述压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压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压块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压块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块内腔的底部焊接。
优选的,所述连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连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与第一固定块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消毒箱,所述消毒箱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吸水海绵组成第二通道,所述消毒箱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液管,所述第二通道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外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杆体对连块进行挤压,连块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杆向下移动,因为钢丝绳与转杆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当连块向下移动时,钢丝绳会带动转杆转动,从而将针体释放,针体会在连块的压力下进入到人体内,从而对人体进行针灸治疗,在针体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消毒箱,通过吸水海绵对针体进行消毒,解决了目前在刺针刺入人体时,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握住刺针的顶部,医生如果在施针过程中产生晃动,刺针进入角度不对,会影响治疗效果,且针体暴露在外部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压块和杆体,便于使用者将连块下压从而将针体下压,通过设置拉杆和固定环,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握持,通过设置第二弹簧,便于压块的复位,通过设置连杆和滑块,使连块在移动时更加稳定,通过设置消毒箱和吸水海绵,可以对针体进行消毒,通过设置加液管,便于向消毒箱内加入消毒液,通过设置密封圈,防止液体从第二通道内溢出,通过设置吸盘,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通过设置把手,便于使用者对于整个装置的拿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箱体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消毒箱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箱体;2、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4、第一通道;5、连块;6、转杆;7、第一弹簧;8、挡块;9、钢丝绳;10、针体;11、压块;12、杆体; 13、拉杆;14、固定环;15、第二弹簧;16、连杆;17、滑块;18、消毒箱; 19、吸水海绵;20、加液管;21、密封圈;22、吸盘;23、把手;24、第二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第一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箱体1和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通道4,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块5,连块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杆6,连块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块8,转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9,钢丝绳9远离转杆6 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通道4的内部设置有针体10,针体10的顶部与转杆6卡接,转杆6与挡块8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
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块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块11,压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杆体12,通过设置压块11和杆体12,便于使用者将连块5下压从而将针体10下压。
如图1和图2所示,压块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13,压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压块11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5,第二弹簧15远离压块1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块3内腔的底部焊接,通过设置拉杆13和固定环14,便于使用者对于本装置的握持,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5,便于压块11的复位。
如图2所示,连块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远离连块5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7,滑块17的外侧与第一固定块2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杆16和滑块17,使连块5在移动时更加稳定。
如图4所示,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消毒箱18,消毒箱18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19,吸水海绵19组成第二通道24,消毒箱18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液管20,第二通道24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21,通过设置消毒箱18和吸水海绵19,可以对针体10进行消毒,通过设置加液管20,便于向消毒箱18内加入消毒液,通过设置密封圈21,防止液体从第二通道24内溢出。
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22,吸盘2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通过设置吸盘22,便于将本装置固定在患者的身体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把手23,把手23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通过设置把手23,便于使用者对于整个装置的拿取。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手指分别放置在拉杆13和固定环14内,然后向下挤压压块11,压块11带动杆体12向下移动,杆体12对连块5进行挤压,连块5 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杆6向下移动,因为钢丝绳9与转杆6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当连块5向下移动时,钢丝绳9会带动转杆6转动,从而将针体10释放,针体10会在连块5的压力下进入到人体内,从而对人体进行针灸治疗,在针体10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经过消毒箱18,通过吸水海绵19对针体10进行消毒,综上所述,解决了目前在刺针刺入人体时,需要医务人员用手握住刺针的顶部,医生如果在施针过程中产生晃动,刺针进入角度不对,会影响治疗效果,且刺针暴露在外部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7)

1.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2),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3),所述箱体(1)和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通道(4),所述第一固定块(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块(5),所述连块(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杆(6),所述连块(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挡块(8),所述转杆(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钢丝绳(9),所述钢丝绳(9)远离转杆(6)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2)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道(4)的内部设置有针体(10),所述针体(10)的顶部与转杆(6)卡接,所述转杆(6)与挡块(8)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压块(11),所述压块(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杆体(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拉杆(13),所述压块(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14),所述压块(11)的底部焊接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远离压块(1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块(3)内腔的底部焊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块(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远离连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7),所述滑块(17)的外侧与第一固定块(2)的内壁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消毒箱(18),所述消毒箱(18)的内部设置有吸水海绵(19),所述吸水海绵(19)组成第二通道(24),所述消毒箱(18)顶部的两端均设置有加液管(20),所述第二通道(24)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盘(22),所述吸盘(22)的数量设置为两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侧设置有把手(23),所述把手(23)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
CN202021948514.7U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Active CN213642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514.7U CN213642118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948514.7U CN213642118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42118U true CN213642118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4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948514.7U Active CN213642118U (zh) 2020-09-08 2020-09-08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4211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6334A (zh) * 2021-09-26 2021-12-14 北京健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击波智能针灸仪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6334A (zh) * 2021-09-26 2021-12-14 北京健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冲击波智能针灸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642118U (zh) 一种医生用中医临床针灸装置
CN204582065U (zh) 一种负压吸痰器
CN209347909U (zh) 一种皮肤科护理用防交叉感染涂药器
CN208511703U (zh) 一种医用棉签
CN110742695A (zh) 一种可视微创诊疗台车
CN217161186U (zh) 一种辅助针灸专业人员进行消毒的手套
CN208726398U (zh) 一种用于妇科临床的阴道冲洗装置
CN204364640U (zh) 新型外用便捷消毒装置
CN204619173U (zh) 冠状动脉造影用三联三通阀
CN211835563U (zh) 一种中医护理康复用拔罐装置
CN209475241U (zh) 一种深部负压引流冲洗器
CN209154650U (zh) 一种胃液引流袋
CN113750307A (zh) 一次性刺络放血清污一体罐
CN205625946U (zh) 一种指端血液采集装置
CN205144769U (zh) 口腔清洗消毒装置
CN210644718U (zh) 一种肛肠科术后伤口清洗装置
CN208048780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穿刺针
CN201131968Y (zh) 一种洗胃器
CN109331261A (zh) 一种深部负压引流冲洗器
CN208625716U (zh) 一种便携式采血针
CN204797964U (zh) 新型心血管针刺介入治疗器
CN201840484U (zh) 末梢血样采集器
CN202490239U (zh) 一种妇科用冲洗装置
CN209347502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麻醉穿刺包
CN103169483A (zh) 末梢采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