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51743U -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51743U
CN213751743U CN202023264043.0U CN202023264043U CN213751743U CN 213751743 U CN213751743 U CN 213751743U CN 202023264043 U CN202023264043 U CN 202023264043U CN 213751743 U CN213751743 U CN 2137517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lectrically connected
module
control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64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志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oxi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o Sta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o Star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o Star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64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517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517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517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道控制标志,包括标志外壳及设置在标志外壳内的PCB电路板;标志外壳上设有至少一显示屏模块;PCB电路板与显示屏模块电连;PCB电路板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控制模块和若干继电器;控制模块与继电器电连;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接线端子、反馈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及若干电源模块;控制接线端子与电源模块电连;反馈接线端子与继电器电连;输出接线端子一端分别与电源模块和继电器电连,另一端与显示屏模块电连。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装简便,无需繁琐的接线、绑线,维修方便,无需拆卸电源线,即可更换电源及继电器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性能高,PCB电路板不易发生线路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产品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背景技术
现有车道控制标志电源落地控制柜,电源及继电器至接线端子之间使用电源线导通,由于车道控制标志内有多个电源及继电器,因此电源线较多,接线、绑线时比较麻烦;维修还需拆卸电源线,维修不便,并且电源线易松动,还会造成产品不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道控制标志,简化接线方式,减少电源线数量,避免后期维修不便,且不容易出现故障。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包括标志外壳及设置在标志外壳内的PCB电路板;所述的标志外壳上设有至少一显示屏模块;PCB电路板与显示屏模块电连;所述的PCB电路板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控制模块和若干继电器;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继电器电连;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接线端子、反馈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及若干电源模块;所述的控制接线端子与电源模块电连;所述的反馈接线端子与继电器电连;所述的输出接线端子一端分别与电源模块和继电器电连,另一端与显示屏模块电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显示屏模块为多个单粒LED灯排列成的LED灯阵列,所述的LED灯阵列与输出接线端子电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显示屏模块为两个,第一显示屏模块设置在标志外壳的正面,第二显示屏模块设置在标志外壳的背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电源接地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上设有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L接线端、N接线端及PE接线端;
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接线端分别与继电器和输出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接线端子之间电连,并与若干继电器及输出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L接线端分别与控制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N接线端之间电连,并与控制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PE接线端之间电连,并与电源接地模块电连;
若干所述的继电器之间相互电连,并与反馈接线端子电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源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板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继电器座,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在继电器座上,所述的继电器座焊接在控制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组装简便,无需繁琐的接线、绑线,维修方便,无需拆卸电源线,即可更换电源及继电器提高生产效率,安全性能高,PCB电路板不易发生线路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标志外壳内的PCB电路板示意图。
1:标志外壳,2:显示屏模块,3:控制板,31:第一电源模块,32:第二电源模块,33:第三电源模块,34:第四电源模块,35:第五电源模块,41:第一继电器;42:第二继电器;43:第三继电器;44:第四继电器;45:第五继电器;5:控制接线端子,6:反馈接线端子,7:输出接线端子,8:电源接地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道控制标志,包括标志外壳1及设置在标志外壳1内的PCB电路板。标志外壳1的正面和背面上设有显示屏模块2,设置在标志外壳1正面的显示屏模块2为第一显示屏模块,设置在标志外壳1背面的显示屏模块2为第二显示屏模块。PCB电路板与第一显示屏模块及第二显示屏模块电连。
显示屏模块2为多个单粒LED灯排列成的LED灯阵列,LED灯阵列与输出接线端子电连。第一显示屏模块的LED灯排列成红色的禁止通行标志、绿色的直线通行标志及绿色的左转通行标志。第二显示屏模块的LED灯排列成红色的禁止通行标志和绿色的通行标志。
PCB电路板包括控制板3及设置在控制面板3上的控制模块及若干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接线端子5、反馈接线端子6、输出接线端子7及若干电源模块。继电器与电源模块的数量均为5个。继电器安装在继电器座上,继电器座焊接在控制板3上,间接的将继电器固定安装在控制板3上。电源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板上。
电源模块上设有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L接线端、N接线端及PE接线端;
电源模块的正极接线端分别与继电器和输出接线端子7电连。若干电源模块的负极接线端子之间电连,并 与若干继电器及输出接线端子7电连。若干电源模块的L接线端分别与控制接线端子5电连。若干电源模块的N接线端之间电连,并与控制接线端子5电连;若干电源模块的PE接线端之间电连,并与电源接地模块8电连。若干继电器之间相互电连,并与反馈接线端子6电连。
继电器上设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第五接线端、第六接线端、第七接线端及第八接线端。继电器的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为24V输入控制端;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为常闭端,第五接线端、第六接线端为输入端,第七接线端、第八接线端为常开端。
控制接线端子5上设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第五接线端及第六接线端。控制接线端子5的第一接线端为公共端,第二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禁止通行接入端、第三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直线通行标志连接端、第四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左向通行标志连接端、第五接线端第二显示屏模块的禁止通行接入端,第五接线端第二显示屏模块的绿色通行接入端。
反馈接线端子6上设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第五接线端及第六接线端。反馈接线端子6的第一接线端为公共端,第二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禁止通行接入端、第三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直线通行标志连接端、第四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左向通行标志连接端、第五接线端第二显示屏模块的禁止通行接入端,第五接线端第二显示屏模块的绿色通行接入端。
输出接线端子7上设有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第三接线端、第四接线端、第五接线端及第六接线端。输出接线端子7的第一接线端为公共端,第二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禁止通行接入端、第三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直线通行标志连接端、第四接线端为第一显示屏模块的左向通行标志连接端、第五接线端第二显示屏模块的禁止通行接入端,第五接线端第二显示屏模块的绿色通行接入端。输出接线端子分别第一显示屏模块和第二显示屏模块电连。
第一电源模块31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一继电器41的第二接线端及输出接线端子7的第一接线端电连。第一电源模块31的负极接线端与第二电源模块32的负极接线端、第三电源模块33的负极接线端、第四电源模块34的负极接线端、第五电源模块35的负极接线端、第一继电器41的第一接线端、第二继电器42的第一接线端、第三继电器43的第一接线端、第四继电器44的第一接线端、第五继电器45的第一接线端及输出接线端子7的第六接线端电连。第一电源模块31的L接线端与控制接线端子5的第六接线端电连。第一电源模块31的N接线端与第二电源模块32的N接线端、第三电源模块33的N接线端、第四电源模块34的N接线端、第五电源模块35的N接线端及控制接线端子5的第一接线端连接。
第二电源模块32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二继电器42的第二接线端及输出接线端子7的第四接线端电连。第二电源模块32的L接线端与控制接线端子5的第三接线端电连。
第三电源模块33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三继电器43的第二接线端及输出接线端子7的第二接线端电连。第三电源模块33的L接线端与控制接线端子5的第五接线端电连。
第四电源模块34的正极接线端与第四继电器44的第二接线端及输出接线端子7的第五接线端电连。第四电源模块34的L接线端与控制接线端子5的第二接线端电连。
第五电源模块35的正极接线端与第五继电器45的第二接线端及输出接线端子7的第三接线端电连。第五电源模块35的L接线端与控制接线端子5的第四接线端电连。
第一继电器41的第五接线端与第三继电器43的第五接线端、第五继电器45的第五接线端、第二继电器42的第六接线端、第四继电器44的第六接线端及反馈接线端子6的第一接线端电连。第一继电器41的第六接线端与第三继电器43的第六接线端及第五继电器45的第六接线端电连。第一继电器41的第七接线端与反馈接线端子6的第六接线端电连。
第二继电器42的第五接线端与第四继电器44的第五接线端电连。第二继电器42的第七接线端与反馈接线端子6的第三接线端电连。
第三继电器43的第七接线端与反馈接线端子6的第五接线端电连。第四继电器44的第七接线端与反馈接线端子6的第二接线端电连。第五继电器45的第七接线端与反馈接线端子6的第四接线端电连。
为了防止使用过程中漏电,还设置有电源接地模块8,电源接地模块8与第一电源模块31的PE接线端与第二电源模块32的PE接线端、第三电源模块33的PE接线端、第四电源模块34的PE接线端及第五电源模块35的PE接线端电连。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控制接线端子、反馈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及若干继电器和若干电源模块安装在控制板中可大幅度的减少电源线的使用,避免电源线过多发热导致存在安全隐患,且也不便后期的维修与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车道控制标志,其特征在于:包括标志外壳及设置在标志外壳内的PCB电路板;所述的标志外壳上设有至少一显示屏模块;PCB电路板与显示屏模块电连;
所述的PCB电路板包括控制板及设置在控制板上的控制模块和若干继电器;所述的控制模块与继电器电连;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控制接线端子、反馈接线端子、输出接线端子及若干电源模块;所述的控制接线端子与电源模块电连;所述的反馈接线端子与继电器电连;所述的输出接线端子一端分别与电源模块和继电器电连,另一端与显示屏模块电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控制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模块为多个单粒LED灯排列成的LED灯阵列,所述的LED灯阵列与输出接线端子电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控制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模块为两个,第一显示屏模块设置在标志外壳的正面,第二显示屏模块设置在标志外壳的背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道控制标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接地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上设有正极接线端、负极接线端、L接线端、N接线端及PE接线端;
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接线端分别与继电器和输出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接线端子之间电连,并与若干继电器及输出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L接线端分别与控制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N接线端之间电连,并与控制接线端子电连;
若干所述电源模块的PE接线端之间电连,并与电源接地模块电连;
若干所述的继电器之间相互电连,并与反馈接线端子电连。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控制标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源模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控制板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道控制标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继电器座,所述的继电器安装在继电器座上,所述的继电器座焊接在控制板上。
CN202023264043.0U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Active CN2137517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4043.0U CN21375174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64043.0U CN21375174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51743U true CN213751743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7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64043.0U Active CN213751743U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517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41706U (zh) 一种高透明度表贴侧发光led透明显示屏
CN213751743U (zh) 一种车道控制标志
CN103090273A (zh) 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20120880U (zh) 一种模块式辅助端子盒
CN201795358U (zh) 独立支路并联型led线条灯
CN205319369U (zh) 一种相互平行电路板间的连接结构
CN204046176U (zh) 一种svg功率柜
CN201122393Y (zh) 栅格显示屏
CN210153677U (zh) 吸顶灯的led灯板
CN207624935U (zh) 一种光伏配电柜的三相铜排结构
CN201298893Y (zh) 一种led电视布线结构
CN201487608U (zh) 一种led单元、led模块和led显示装置
CN217057441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智能网关的智慧杆
CN201252401Y (zh) 一种信号防雷器
CN105546478A (zh) 一种用于情报板和交通灯的智能补光的led系统
CN206211938U (zh) 一种集中式高功率离网光伏控制器
CN106533353B (zh) 一种集中式高功率离网光伏控制器
CN205490882U (zh) 一种液晶电视t-con板的接地结构
CN203405503U (zh) 一种显示板及汇流箱
CN220022226U (zh) Led显示屏的供电系统和led显示屏
CN218601875U (zh) 一种分体式智能水控机
CN216624429U (zh) 一种带有中线系统的锂电电池模组固定主体结构
CN209562003U (zh) 适用于户内开关柜智能显示操控装置
CN204740841U (zh) 一种通透型led显示屏的电路
CN202258147U (zh) 一种户外屏电气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8

Address after: 361000 unit 206, floor 2, No. 591, tonglong Second Road, torch high tech Zone (Xiang'an) Industrial Zone, Xiamen, Fujian

Patentee after: Xiamen Haoxi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63800 unit 201, 2nd floor, 591 tonglong 2nd Road, industrial zone, torch hi tech Zone (Xiang'an),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XIAMEN HAO STAR ELECTRON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