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7095U - 风扇组合 - Google Patents
风扇组合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47095U CN213747095U CN202021437210.4U CN202021437210U CN213747095U CN 213747095 U CN213747095 U CN 213747095U CN 202021437210 U CN202021437210 U CN 202021437210U CN 213747095 U CN213747095 U CN 2137470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an
- base
- neck
- mounting
- fan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3205 fragr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389 magnet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41 volatil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792 war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种风扇组合,其包括挂脖风扇及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固定件,所述挂脖风扇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所述挂脖风扇提供支撑。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合具有使用便捷、使用方式多样且可调节出风方向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风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扇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夏日的温度越来越高,人们在炎热的夏天学习或办公时都会使用风扇降温散热。而在日常出行中,挂脖风扇因为具备非常好的便携性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欢。
生活中常见的风扇有立式大风扇、办公用小风扇及手持小风扇,立式大风扇由于体积较大不便移动,因此只能在固定的场所使用,而办公用小风扇只适合放置于桌子上使用,日常出行时携带不方便,手持小风扇需要手部握持,办公或学习时又不够方便。
因此,现在的风扇还存在很大问题,亟须人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创新研发,克服这些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风扇对于使用场合单一、便携性差的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便捷、使用方式多样且可调节出风方向的风扇组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风扇组合,其包括挂脖风扇及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固定件,所述挂脖风扇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所述挂脖风扇提供支撑。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容纳所述挂脖风扇的固定槽;或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支架,所述挂脖风扇可挂设于所述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基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基体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中心设有转盘,所述转动部设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动部可在转盘上相对所述固定部水平旋转。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或限位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铰接时,所述固定件在与所述基体连接的表面设有凸块,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块对应的阻尼卡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阻尼卡块卡合使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一定位置后固定。
优选地,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限位连接时,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基体的连接面中间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与不同的所述限位槽抵接使所述固定件可相对于所述基体变换角度。
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充电端,所述挂脖风扇包括两个出风装置及连接部,在所述挂脖风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端相匹配的第二充电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端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充电端设于所述出风装置上或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端为插头与接口配合式电连接、触点式电连接或无线接触式电连接中的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合的底座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可将挂脖风扇稳定地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上设有收容槽,挂脖风扇的两端头收容于收容槽内固定,或固定件上设置支架,挂脖风扇可挂设于支架上固定,增加固定件固定挂脖风扇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还包括基体,基体与固定件铰接或限位连接,当基体与固定件铰接时,固定件与基体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固定件可沿转轴相对基体转动,且固定件上设有凸块,基体上设有相应的阻尼卡块,凸块与阻尼卡块卡合使得固定件转动一定角度后固定,从而可调节固定在固定件上的挂脖风扇在垂直方向上的吹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充电端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充电端设于所述出风装置上或连接部上,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时可操作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基体包括底板和转动部,底板中心设有转盘,转动部设于转盘上,转动部可在转盘上相对底板水平旋转,从而可进一步调节挂脖风扇在水平方向上的吹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与基体限位连接时,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基体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凸起与不同的限位槽抵接卡合使固定件可相对基体转动一定角度后与基体固定连接,从而调节固定件上风扇的出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合包括挂脖风扇和可固定挂脖风扇的底座,挂脖风扇即可以戴在颈部处吹风散热,也可以固定在底座上作为风扇组合在办公或学习时放置在桌面上降温散热,底座上设有第一充电端,挂脖风扇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二充电端,挂脖风扇放置在底座上时可轻松将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对准,从而使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对挂脖风扇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可为多种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插头与接口、触点电连接或无线电连接,通过设计不同的连接方式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挂脖风扇充电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外壳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在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6在B处的局部放大及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变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2在C处的局部放大及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第一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挂脖风扇的第二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风扇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7中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的风扇组合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底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挂脖风扇;110、出风装置;130、香熏装置;150、连接部;111、外壳;112、风扇本体;113、进风口;114、出风口;115、隔板;116、风道;117、制冷装置;118、容置槽;119、支撑件;121、电源;122、电路板;123、第二充电端;124、开关;151、滑动连接件;1111、第一壳体;1112、第二壳体;1113、容置腔;1121、扇叶;1122、电机;1231、充电接口;1232、第四磁吸件;1511、滑盖;1512、滑块;11111、平面;11112、弧面;
20、挂脖风扇;152、转轴一;
30、挂脖风扇;153、连接面;154、转动连接件;1541、转轴;1542、轴承;1551、第一磁吸件;1552、第二磁吸件;15411、环形凸起;
40、挂脖风扇;125、通孔;131、香薰部;132、收纳部;133、固定部;
50、挂脖风扇;1110、吸附面;11101、面板盖;
10、风扇组合;200、底座;210、固定件;220、基体;230、转轴;240、凸块;250、阻尼卡块;211、第一充电端;212、固定槽;213、电源接口;221、底板;222、转动部;2111、充电插头;2112、第三磁吸件;2211、转盘;
310、固定件;320、基体;360、限位凸起;370、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可包括挂脖风扇、手持风扇、桌面风扇等等。所述风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出风装置110,所述出风装置100内设有风道116,在所述风道116内设有制冷装置117,所述制冷装置117对流进风道116内的空气进行冷却后排出所述出风装置110。其中,所述制冷装置110包括半导体制冷装置、水冷装置等等。
本实用新型中,具体以挂脖风扇100为例,请参阅图2,所述挂脖风扇100可挂于人体颈部对人体进行吹风散热,其进一步包括连接所述出风装置110的连接部150,所述出风装置110包括外壳111,所述外壳111包括靠近人体颈部设置的第一壳体1111和远离人体颈部设置的第二壳体1112。
请参阅图3,所述连接部150为滑动连接件151,所述滑动连接件151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壳体1112连接的滑盖1511及连接所述滑盖1511与所述第一壳体1111的两个滑块1512,所述滑块1512一侧与所述第一壳体1111靠近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固定连接的同时另一侧可在所述滑盖1511内沿相对两侧的外壳111之间的方向滑动,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可在连接部150处相对伸缩一定距离,两个所述滑块1512为极性相反的磁铁,将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拉伸后佩戴在颈部,佩戴好两个所述滑块1512相互吸附使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相互收缩固定。
请参阅图4,所述第一壳体1111和第二壳体1112围合形成容置腔1113;所述第一壳体1111包括靠近人体颈部的平面11111及与所述平面11111连接的弧面11112;所述出风装置110进一步包括风扇本体112、进风口113、出风口114以及隔板115,所述风扇本体11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设于所述容置腔1113远离人体颈部的一端,所述进风口113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112上对应风扇本体112的位置,所述出风口114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112靠近所述弧面11112处,所述隔板115设于所述容置腔1113内,所述隔板115、第一壳体1111以及第二壳体1112之间形成由进风口113至出风口114空间逐渐减小的所述风道116,所述隔板115在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开设有收容所述制冷装置117的容置槽118。
具体如图1中所示,所述容置槽118设于靠近所述风道116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道116的周围均采用金属材质,以便于与所述制冷装置117传导热量,加快对风道116内的空气制冷,所述风扇本体112从进风口113吸入空气f,空气f流经风道116,由制冷装置117制冷后从出风口114吹出供使用者降温,本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装置117为半导体制冷,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水冷制冷。
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本体112也可以为多个设于所述容置腔1113内;所述进风口113也可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11上对应所述风扇本体112的位置;所述制冷装置117也可设于所述风道116的外壁或嵌设于所述隔板115靠近所述风道116的表面。
请参阅图5,所述第二壳体1112在相对短边的方向上的尺寸h均相等。
请再次参阅图4,所述出风装置110还包括支撑件119、电源121、电路板122及开关124,所述支撑件119设于所述隔板115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且与所述隔板115相适配,所述电源121和电路板122均设于所述支撑件119靠近所述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所述开关124嵌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所述电路板122远离所述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设有充电接口1231,所述电源121、开关124及充电接口1231均与所述电路板122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风扇本体112包括扇叶1121及驱动所述扇叶1121旋转的电机1122,所述电机1122与所述电路板122电连接。
请参阅图6-7,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挂脖风扇20,所述挂脖风扇2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挂脖风扇100的区别在于: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在所述连接部150处通过转轴一152铰接,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可沿所述转轴一152相对旋转一定角度,便于使用者轻松佩戴。
请参阅图8-9,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30,所述挂脖风扇3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挂脖风扇100的区别在于:两个所述出风装置在连接处的连接面153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相对于与连接部垂直且恰好平分两个出风装置110的面呈一定角度,所述连接部150包括连接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的转动连接件154,两个所述出风装置可沿所述转动连接件相对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在连接处的连接面153也可以相对于所述出风装置110在连接部150处的延伸方向垂直。
请再次参阅图9,所述转动连接件154包括转轴1541及轴承1542,所述轴承1542设于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靠近所述连接面153一端的内部,所述转轴1541设于所述轴承1542之间以连接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且所述转轴1541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连接面153设置。
请参阅图10及图11,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转轴1541与其中一个出风装置110一体成型,且所述转轴1541的端头周围设有环形凸起15411,所述环形凸起15411与另一个出风装置110适配连接使得其中一个所述出风装置110可沿所述转轴1541相对另一个出风装置110转动。
所述连接部150进一步包括第一磁吸件1551及第二磁吸件1552,所述第一磁吸件1551和第二磁吸件1552分别对应设于所述连接面153两侧的出风装置110上,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在所述连接面153处可沿所述转轴1541相对转动以便于使用者更好地佩戴,当使用者佩戴好后,将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转回原始状态,所述第一磁吸件1551和第二磁吸件1552对应吸附,使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不会轻易转动而影响结构的稳定。在另外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连接面上也可以对应设有卡合连接结构、粘合连接结构或吸附连接结构中任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使用者要佩戴挂脖风扇30时,当挂脖风扇30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一磁吸件1551与第二磁吸件1552对于吸附,两手分别握住两个出风装置110并对其施加平行于连接面153且方向相反的两个作用力(相对大于第一磁吸件1551与第二磁吸件1552的吸附力),此时两个轴承1542相对转轴1541转动,两个轴承1542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两个所述出风装置110相对转动,从而两个出风装置110之间的开口变大,便于使用者佩戴,佩戴好挂脖风扇30后,将出风装置110转回初始状态,此时第一磁吸件1551和第二磁吸件1552对应吸附,将两个出风装置110固定。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40,所述挂脖风扇4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脖风扇100的区别在于:在所述第一壳体1111对应所述风扇处的表面设有通孔125,所述通孔125内设有散发香味的香熏装置130,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孔125也可以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
请继续参阅图12,所述香薰装置130包括香薰部131、收容所述香薰部131的收纳部132及固定所述收纳部132的固定部133,所述香薰部131可从所述收纳部132内取出更换,本实施例的香薰部131为香薰片,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香薰部131也可为香薰精油或香薰粉末;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香薰部131也可以和所述收纳部132一体成型。
所述收纳部132及固定部133均设于所述通孔125内,且所述固定部133设于所述收纳部132的外侧,所述收纳部133在靠近所述容置腔111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透气孔(图未示),以便香薰的气味散发至所述风道116内部随着空气流动吹向使用者。
请参阅图13及图14,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提供一种挂脖风扇50,所述挂脖风扇50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挂脖风扇100的区别在于:所述第二壳体11112的外表面设有吸附面1110,所述吸附面1110上可拆卸设有相适配的面板盖11101,用户可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不同图案的面板盖11101,也可以DIY面板盖11101,增加所述挂脖风扇30的美观度及趣味性。在另外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吸附面1110也可以是凹陷于所述第二壳体1112表面的内凹面,所述内凹面凹陷的深度与所述面板盖11101的厚度一致,以保证当所述面板盖11101贴附于所述凹陷结构上时,所述第二壳体1112的表面与所述吸附面1110平滑过渡,以形成整体装饰面。
请参阅图15及图16,本实用新型的第六实施例提供一风扇组合10,所述风扇组合10包括所述挂脖风扇100及底座200,其中,所述挂脖风扇100的相关限定描述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及第二实施例中所述挂脖风扇100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挂脖风扇100可固定于所述底座200上充电或向人体吹风散热,所述底座200包括基体220,所述挂脖风扇100以所述底座200的放置面为基准可相对所述基体220水平转动,且所述挂脖风扇100可与所述基体220呈不同角度固定。可以理解,在其他的描述中,也可以所述挂脖风扇100的所述基体220固定的任意表面作为基准面。所述挂脖风扇100可以所述基准面相对于基体200转动。
请参阅图17,所述底座200进一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固定件210,两个所述固定件210设于所述基体220上且通过一转轴230与所述基体220连接,两个所述固定件210可沿所述转轴230相对基体220转动;所述基体220包括底板221和转动部222,所述底板221中心设有转盘2211,所述转动部222设于所述转盘2211上,所述转动部222可在转盘2211上相对所述底板221水平旋转。使用者在办公或学习时也可将所述挂脖风扇100固定在底座200上充电以及吹风散热,同时通过转动部222相对底板221的水平转动及固定件210相对基体220的转动实现吹风方向的可调节。
两个所述固定件210靠近所述基体220的表面分别设有一凸块240,所述基体220上设有与所述凸块240相对应的阻尼卡块250,所述阻尼卡块250与所述凸块240卡合使所述固定件210不会轻易转动,所述阻尼卡块250为弹性硅胶材料,所述固定件210转动时所述凸块240给予所述阻尼卡块250一定的力使阻尼卡块250发生可恢复的弹性变形,以便固定件210可固定于任意旋转后的位置;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阻尼卡块250也可以是弹性塑胶材料。
请再次参阅图15-图17,所述固定件210上设有固定槽212,所述挂脖风扇100的两端可固定于所述固定槽212内,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10上设有支架(图未示),所述挂脖风扇100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挂脖风扇100包括第二充电端123。所述第二充电端123包括第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接口1231及设于所述充电接口1231周围的第四磁吸件1232,所述固定槽212内设有与所述第二充电端123对应的第一充电端211。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充电端211与所述第二充电端123可为磁吸吸附。具体地,请参阅图16,所述第一充电端211包括与所述充电接口1231对应的充电插头2111及裹设于所述充电插头2111周围的第三磁吸件2112,所述第三磁吸件2112与所述第四磁吸件1232吸附使所述充电插头2111与所述充电接口1231相互连接。
请再次参阅图17,所述固定件210上设有电源接口213,所述电源接口213外接电源线为所述挂脖风扇100充电,在其他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10也可以内置电源,所述固定件210通过所述电源接口213外界电源线对自身充电,充好电后所述固定点210可单独为所述挂脖风扇100充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端211与所述第二充电端123分别为插头与接口,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端211与第二充电端123也可以是触点式电连接或无线接触式电连接中的任一种。
请参阅图18及图19,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七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风扇组合,所述风扇组合与上述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风扇组合10的主要区别点在于:所述固定件310设置为一个且与所述基体320限位连接,所述固定件310靠近所述基体320的表面设有限位凸起360,所述基体220上对应均匀设有多个限位槽370,所述限位凸起360与不同的所述限位槽370卡合使所述固定件310可相对所述基体320转动不同角度后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合的底座包括固定件,固定件可将挂脖风扇稳定地固定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上设有收容槽,挂脖风扇的两端头收容于收容槽内固定,或固定件上设置支架,挂脖风扇可挂设于支架上固定,增加固定件固定挂脖风扇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底座还包括基体,基体与固定件铰接或限位连接,当基体与固定件铰接时,固定件与基体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固定件可沿转轴相对基体转动,且固定件上设有凸块,基体上设有相应的阻尼卡块,凸块与阻尼卡块卡合使得固定件转动一定角度后固定,从而可调节固定在固定件上的挂脖风扇在垂直方向上的吹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充电端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充电端设于所述出风装置上或连接部上,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时可操作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基体包括底板和转动部,底板中心设有转盘,转动部设于转盘上,转动部可在转盘上相对底板水平旋转,从而可进一步调节挂脖风扇在水平方向上的吹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与基体限位连接时,固定件上设置有限位凸起,基体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限位槽,限位凸起与不同的限位槽抵接卡合使固定件可相对基体转动一定角度后与基体固定连接,从而调节固定件上风扇的出风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组合包括挂脖风扇和可固定挂脖风扇的底座,挂脖风扇即可以戴在颈部处吹风散热,也可以固定在底座上作为风扇组合在办公或学习时放置在桌面上降温散热,底座上设有第一充电端,挂脖风扇上设有相对应的第二充电端,挂脖风扇放置在底座上时可轻松将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对准,从而使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连接对挂脖风扇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充电端与第二充电端可为多种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插头与接口、触点电连接或无线电连接,通过设计不同的连接方式在控制成本的同时提高挂脖风扇充电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包括挂脖风扇及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固定件,所述挂脖风扇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为所述挂脖风扇提供支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设有容纳所述挂脖风扇的固定槽;或所述固定件上设有支架,所述挂脖风扇可挂设于所述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进一步包括基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包括固定部和转动部,所述固定部中心设有转盘,所述转动部设于所述转盘上,所述转动部可在转盘上相对所述固定部水平旋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活动连接的连接方式为铰接或限位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铰接时,所述固定件在与所述基体连接的表面设有凸块,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与所述凸块对应的阻尼卡块,所述凸块与所述阻尼卡块卡合使所述固定件相对于所述基体转动一定位置后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基体限位连接时,所述固定件上与所述基体的连接面中间设有限位凸起,所述基体上设有多个与所述限位凸起适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与不同的所述限位槽抵接使所述固定件可相对于所述基体变换角度。
8.如权利要求2-7中任一项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充电端,所述挂脖风扇包括两个出风装置及连接部,在所述挂脖风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充电端相匹配的第二充电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端设于所述固定槽内或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充电端设于所述出风装置上或连接部上。
10.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风扇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端与所述第二充电端为插头与接口配合式电连接、触点式电连接或无线接触式电连接中的任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7210.4U CN213747095U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风扇组合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437210.4U CN213747095U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风扇组合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47095U true CN213747095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681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437210.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47095U (zh) | 2020-07-17 | 2020-07-17 | 风扇组合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747095U (zh) |
-
2020
- 2020-07-17 CN CN202021437210.4U patent/CN2137470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777446B2 (en) | Portable light having a rotatable head | |
CN217789322U (zh) | 一种侧向吹风散热器及无线充电器 | |
CN111829113A (zh) | 挂脖风扇及风扇组合 | |
CN213747095U (zh) | 风扇组合 | |
CN213450966U (zh) | 风扇 | |
CN213450965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0799456U (zh) | 一种多用途便携式风扇 | |
US6955524B2 (en) | Necklace fan | |
CN213450911U (zh) | 挂脖风扇 | |
CN212644296U (zh) | 一种可戴式工作灯 | |
CN106704231A (zh) | 便携式充电风扇 | |
CN208474169U (zh) | 一种具有u型支撑座的迷你风扇 | |
CN205638990U (zh) | 一种可旋转拆卸便携小风扇 | |
CN208793280U (zh) | 一种具有多档位调节机构的迷你风扇 | |
CN213392851U (zh) | 挂脖风扇 | |
WO2011100242A1 (en) | Portable light having a rotatable head | |
CN218033014U (zh) | 一种携便式工作灯及照明装置 | |
CN211648524U (zh) | 一种便于固定的小风扇 | |
WO2021042871A1 (zh) | 一种多功能台灯 | |
CN206816513U (zh) | 一种带磁铁的可调整吹风角度的多功能便携式充电风扇 | |
CN221838583U (zh) | 便携式风扇 | |
CN218450195U (zh) | 一种能够自发散热的手机壳 | |
CN220929730U (zh) | 一种新型双头风扇 | |
CN220797880U (zh) |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 |
CN212928247U (zh) | 一种可叠加多个风扇主体的挂脖风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