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40137U - 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40137U
CN213740137U CN202021571049.XU CN202021571049U CN213740137U CN 213740137 U CN213740137 U CN 213740137U CN 202021571049 U CN202021571049 U CN 202021571049U CN 213740137 U CN213740137 U CN 2137401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uct
circulating
circulat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7104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诸葛益江
邵建达
周小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anasonic Appliances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Appliances Washing Machine 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7104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401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401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401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衣物处理设备,属于家电技术领域,包括:盛水桶;以及,配置在所述盛水桶内的洗涤桶;以及,连通至所述盛水桶内部空间的循环风管;以及,配置在所述循环风管上的循环风扇,用于在所述循环风管和所述洗涤桶内产生循环气流;以及,可产生雾化粒子的静电雾化装置,配置于所述循环风管外并且具有连通所述循环风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利用所述循环气流向所述循环风管内输送雾化粒子。循环风管内的部分循环气流自进气口进入静电雾化装置,流经静电雾化装置内部,再由出气口回流至循环风管内,这一过程使进入静电雾化装置内的循环气流携带静电雾化装置内部产生的雾化粒子进入循环风管内,使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雾化粒子得到充分释放。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消费者更加注重衣物的日常护理,对于衣物上附着的尘霾颗粒、异味或细菌,通过传统的手洗或者机洗进行处理,对衣物的损伤较大,而且浪费能源和时间,消费者更期望在不湿衣物的前提下对衣物进行除味、除菌以及其他护理,或者是在衣物洗涤之后进行上述的除味、除菌以及其他护理。
现有技术中提出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搭载护理装置实现对衣物的除味、除菌以及其他护理,以静电雾化装置为例,静电雾化装置内置离子发生器,离子发生器电离空气中的水分子产生雾化粒子,雾化粒子进入风道并沿着风道进入指定区域(例如放置衣物的洗涤桶),实施除味、除菌等护理操作。在上述操作中,需要借助气流来释放静电雾化装置内部产生的雾化粒子(这里的释放是指静电雾化装置内部产生的雾化粒子通入风道的过程),如果进入静电雾化装置内的气流不足或者气流流动不畅,静电雾化装置释放出的雾化粒子偏少导致风道和洗涤桶内的雾化粒子含量过少,降低了衣物的除味、除菌效果,本实用新型即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利用循环气流充分释放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雾化粒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盛水桶;以及,
配置在所述盛水桶内的洗涤桶;以及,
连通至所述盛水桶内部空间的循环风管;以及,
配置在所述循环风管上的循环风扇,用于在所述循环风管和所述洗涤桶内产生循环气流;以及,
可产生雾化粒子的静电雾化装置,配置于所述循环风管外并且具有连通所述循环风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利用所述循环气流向所述循环风管内输送雾化粒子。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循环风管内由所述循环风扇分隔出正压区和负压区,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正压区,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负压区。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盛水桶具有回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循环风管包括:
回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回风口以形成所述负压区;以及,
出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侧和所述进风口以形成所述正压区。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出风通道包括:
渐开线风道,环绕所述循环风扇设置;以及,
主风道,由所述渐开线风道的下游端向所述进风口方向延伸;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端或者所述渐开线风道。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加热循环气流的加热装置,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且二者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出风侧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具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工作时停止加热。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所述循环气流的方向形成0°~90°的夹角。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和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上设有限定出所述进气口的进气管和限定出所述出气口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插入所述循环风管内。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进气管位置高于所述出气管位置。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循环风管的插接处,以及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循环风管的插接处均通过密封圈密封。
在上述的衣物处理设备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循环风管或者所述盛水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衣物处理设备中,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雾化粒子主要用于对洗涤桶内的衣物或者洗涤桶本身进行除味、除菌处理,亦可在其它护理程序中起到辅助作用,提升该护理程序的护理效果。
在上述的实用新型中,配置有循环风扇的循环风管使循环风管和洗涤桶内产生循环气流,一方面,利用循环气流将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雾化粒子送入洗涤桶内,进行除味、除菌处理,相比单一地向洗涤桶内送入气流而言,循环气流在洗涤桶内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从而促进雾化粒子均匀地附着于衣物上,并使新产生的雾化粒子借助气流循环不断地送入洗涤桶内,保持着高效地除味和除菌操作;另一方面,循环风管和洗涤桶内产生的循环气流没有外界空气参与,这种气流循环仅在衣物处理设备内部进行,防止衣物处理设备使用环境中受到污染的空气参与循环而减弱除味、除菌效果。
基于上述实用新型,静电雾化装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连通循环风管,利用循环气流向所述循环风管内输送雾化粒子,更具体地说:循环风管内的部分循环气流自进气口进入静电雾化装置,流经静电雾化装置内部,再由出气口回流至循环风管内,这一过程中,进入静电雾化装置内的循环气流将静电雾化装置内部产生的雾化粒子吹入循环风管内,也即雾化粒子的释放过程,由于循环风管内的循环气流有着较高的流速和气压,利用循环气流来释放静电雾化装置内产生的雾化粒子,雾化粒子的释放更加充分,能将更多的雾化粒子送入循环风管内并沿着循环风管进入洗涤桶,从而提高了洗涤桶内的雾化粒子含量,进而也提高了对衣物的除味、除菌以及其他护理效果。
在上述实用新型中,静电雾化装置被配置在循环风管外部,不仅方便静电雾化装置的安装以及后期的更换维修,而且使静电雾化装置连接在循环风管上形成单独的气流路径,不会影响到循环风管内循环气流的流动。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风管内由所述循环风扇分隔出正压区和负压区,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正压区,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负压区。正压区的气压大于负压区的气压,使得二者之间存在压差,当进气口连通正压区,出气口连通负压区时,在压差作用下使部分循环气流由正压区经静电雾化装置连接在循环风管上形成的单独气流路径流向负压区,而进入静电雾化装置的循环气流在压差作用下具有更高的流速和流量,从而能向循环风管内释放出更多的雾化粒子。
进一步的,所述盛水桶具有回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循环风管包括:回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回风口以形成所述负压区;以及,出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侧和所述进风口以形成所述正压区。循环风扇工作时吸入空气的一侧为进风侧,回风通道内空气被循环风扇吸入而形成负压区,循环风扇工作时吹出空气的一侧为出风侧,循环风扇向出风通道内吹出空气而使出风通道内形成正压区;循环风管内的循环气流通过进风口送入盛水桶内,洗涤桶内的循环气流通过回风口返回至循环风管内,形成由循环风管、盛水桶至洗涤桶的气流内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通道包括:渐开线风道,环绕所述循环风扇设置;以及,主风道,由所述渐开线风道的下游端向所述进风口方向延伸;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端或者所述渐开线风道。从循环风扇出风侧吹出的循环气流依次进入渐开线风道和主风道,主风道的上游端和渐开线风道靠近循环风扇的出风侧,故气流压力和流速较大,主风道内向进风口方向气压和流速逐步衰减,因此将进气口连通到主风道的上游端或者渐开线风道,使从进气口进入静电雾化装置内的循环气流保持着较高的流速和压力,提高雾化粒子的释放量和释放速度,并使静电雾化装置释放的雾化离子充分地被循环气流带入洗涤桶内
另外,采用渐开线风道能够减小气流在循环风管扩压(负压区至正压区) 引起的流动损失,保证了循环风管内部气流稳定性,降低了气流噪声。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加热循环气流的加热装置,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且二者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出风侧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加热后的循环气流能对衣物进行烘干处理,将进气口与出风通道的连通位置设置在出风侧与加热装置之间,防止加热后的循环气流进入静电雾化装置内,避免静电雾化装置内部产生的雾化粒子受到高温气流影响而减少。
进一步的,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具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工作时停止加热。避免雾化粒子受高温影响而减弱稳定性和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所述循环气流的方向形成0°~90°的夹角。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循环气流的方向形成的夹角越小,循环气流越容易进入进气口,在该夹角不超过90°的情况下,即使不借助负压吸气,也能使部分循环气流从进气口进入静电雾化装置内。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循环风管在盛水桶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静电雾化装置与循环风管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循环风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中循环风管在盛水桶上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盛水桶、110回风口、120进风口;
200洗涤桶;
300循环风管、310回风通道、320出风通道、321渐开线风道、322主风道;
400静电雾化装置、410进气口、420出气口、430壳体、431出气管、432 进气管、433第一壳体、434第二壳体、440离子发生器;
500循环风扇;510进风侧、520出风侧;
600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盛水桶;以及,配置在所述盛水桶内的洗涤桶;以及,连通至所述盛水桶内部空间的循环风管;以及,配置在所述循环风管上的循环风扇,用于在所述循环风管和所述洗涤桶内产生循环气流;以及,可产生雾化粒子的静电雾化装置,配置于所述循环风管外并且具有连通所述循环风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利用所述循环气流向所述循环风管内输送雾化粒子。循环风管内的部分循环气流自进气口进入静电雾化装置,流经静电雾化装置内部,再由出气口回流至循环风管内,这一过程中,进入静电雾化装置内的循环气流将静电雾化装置内部产生的雾化粒子吹入循环风管内,也即雾化粒子的释放过程,由于循环风管内的循环气流具有较高的流速和气压,利用循环气流来释放静电雾化装置内产生的雾化粒子,雾化粒子的释放更加充分,能将更多的雾化粒子送入循环风管内并沿着循环风管进入洗涤桶,从而提高了洗涤桶内的雾化粒子含量,进而也提高了对衣物的除味、除菌以及其他护理效果。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提出的衣物处理设备,包括机体 (图中未示出),机体内配置有盛水桶100、配置在盛水桶100内的洗涤桶200 以及连通至盛水桶100内部空间的循环风管300,循环风管300上配置有循环风扇500,用于在循环风管300和洗涤桶200内产生循环气流,更具体的说:盛水桶100通常被悬挂在机体内,洗涤桶200以其旋转轴方向水平或朝向后部自水平方向朝下倾斜的方式可旋转地配置在盛水桶100内;盛水桶100和洗涤桶200的前部均形成供衣物取放的开口,盛水桶100和洗涤桶200的内部空间可通过洗涤桶200的前部开口连通,还可以是洗涤桶200桶壁上设置与盛水桶100连通的通孔,通过洗涤桶200的前部开口或其桶壁上的通孔将盛水桶100和洗涤桶200的内部空间连通。上述构造可以参照现有技术的滚筒洗衣机。
接上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具有可产生雾化粒子的静电雾化装置400,静电雾化装置400配置于循环风管300外并且具有连通循环风管300的进气口410和出气口420,以利用循环气流向循环风管300内输送雾化粒子。示例性的:静电雾化装置400内置的离子发生器440(如松下Nanoe水离子发生器)能利用空气中的水分产生纳米级的微小雾化粒子,能够渗透到衣物纤维深处,无需水洗即可达到去除衣物异味的目的。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静电雾化装置400 不局限于衣物除味,根据不同产品需要,搭载不同类型的静电雾化装置亦可实现诸如除菌、除皱等其他衣物护理功能。并且上述的除味除菌操作并不局限于衣物,亦适用于对洗涤桶的清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循环风管300内由循环风扇500分隔出正压区和负压区,进气口410连通正压区,出气口420连通负压区。正压区的气压大于负压区的气压,使得二者之间存在压差,当进气口410连通正压区,出气口420连通负压区时,在压差作用下使部分循环气流由正压区经静电雾化装置400连接在循环风管300上形成的单独气流路径(如图1、2、5中实心箭头所示)流向负压区,而进入静电雾化装置400的循环气流在压差作用下具有更高的流速和流量,从而能向循环风管内释放出更多的雾化粒子。需要说明的是:从静电雾化装置400 的出气口420释放出的雾化粒子进入负压区后,在循环风扇500的吸力作用下随循环气流进入正压区,虽然静电雾化装置400的进气口410连通正压区,但进气口410口径相对较小,进气量有限,因此进入正压区内的大部分雾化粒子会随着循环气流进入洗涤桶200内。
示例性的:盛水桶100前部设置进风口120,盛水桶100后部设置回风口110,循环风扇500具有进风侧510和出风侧520(以轴流风扇为例,进风侧510和出风侧520即为轴流风扇旋转轴心方向的两侧),循环风管300包括回风通道310 和出风通道320,回风通道310连通进风侧510和回风口110以形成负压区,出风通道320连通出风侧520和进风口120以形成出正压区。循环风扇500工作时吸入空气的一侧为进风侧510,回风通道310内空气被循环风扇500吸入而形成负压区,循环风扇500工作时吹出空气的一侧为出风侧520,循环风扇500向出风通道320内吹出空气而使出风通道320内形成正压区;循环风管300内的循环气流通过进风口120送入盛水桶100内,洗涤桶200内的循环气流通过回风口 110返回至循环风管300内,形成由循环风管300、盛水桶100至洗涤桶200的气流内循环(如图1、2、5中空心箭头所示)。
根据本实施例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利用循环气流将静电雾化装置400产生的雾化粒子送入洗涤桶200内,进行除味、除菌处理,相比单一地向洗涤桶内送入气流而言,循环气流在洗涤桶200内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从而促进雾化粒子均匀地附着于衣物上,并使新产生的雾化粒子借助气流循环不断地送入洗涤桶200 内,保持着高效地除味和除菌操作;并且循环风管300和洗涤桶200内产生的循环气流没有外界空气参与,这种气流循环仅在衣物处理设备内部进行,防止衣物处理设备使用环境中受到污染的空气参与循环而减弱除味、除菌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静电雾化装置400被配置在循环风管300外部,静电雾化装置400可固定安装在循环风管300上,这样不仅方便静电雾化装置400 的安装以及后期的更换维修,而且使静电雾化装置400连接在循环风管300上形成单独的气流路径(如图1、2、5中实心箭头所示),不会影响到循环风管300 内循环气流的流动。
参照图2-4,示例性的:静电雾化装置400包括壳体430和配置于壳体430 内的离子发生器440,壳体430上向外延伸出进气管432和出气管431,进气管 432管端形成静电雾化装置400的进气口410,进气管432插入循环风管300的出风通道320内,从而实现进气口410与正压区的连通;出气管431管端形成静电雾化装置400的出气口420,出气管431插入循环风管300的回风通道310内,从而实现出气口420与负压区的连通。
作为优选的:上述的壳体430被设置成分体结构,包括第一壳体433和第二壳体434,进气管432设置在第一壳体433上,出气管431设置在第二壳体434 上,离子发生器440安装在第一壳体433和第二壳体434组装后形成的空腔内,第一壳体433和/或第二壳体434通过卡扣连接、螺钉连接、铆接、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循环风管300的外壁上,实现静电雾化装置400与循环风管300的组装。
在上述的静电雾化装置400中,进气管432与出风通道320的插接处,以及出气管431与回风通道310的插接处均通过密封圈密封,提高密封效果,避免漏气造成风压损失。
在上述的静电雾化装置400中,进气管432位置高于出气管431位置(如图 2所示),当循环气流自进气口410进入静电雾化装置400的壳体430内,负压作用加上重力效果使得吸入的循环气流向壳体430较低位置的出气管431流动,减小壳体430内的气流阻力,使得循环气流更快速的通过静电雾化装置400,加快雾化粒子的释放。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雾化装置还可参照上述连接方式固定安装在盛水桶外侧;静电雾化装置的壳体上可以直接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循环风管的出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上分别向外延伸出插管插入进气口和出气口;或者是静电雾化装置的壳体上直接开设进气口和出气口,循环风管的出风通道和回风通道上对应地开设两个通孔,二者以口对口的对接方式实现连通。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本实施例优化了出风通道320的构造,具体的:出风通道320包括渐开线风道321和主风道322,渐开线风道321环绕循环风扇设置,主风道322由渐开线风道321的下游端向进风口方向延伸。渐开线风道321内壁至循环风扇的旋转轴心o的距离沿循环气流方向递增,从循环风扇出风侧吹出的循环气流依次进入渐开线风道321和主风道322,渐开线风道321能够减小气流在循环风管扩压 (负压区至正压区)引起的流动损失,保证了循环风管内部气流稳定性,降低了气流噪声。
为方便解释和说明,图4和图5中以虚线a作为渐开线风道321和主风道322的分界线,渐开线风道321连通循环风扇500出风侧520的部位为渐开线风道321的上游端,渐开线风道321靠近虚线a的部位为渐开线风道321的下游端;主风道322靠近虚线a的部位为主风道322的上游端,主风道322连通进风口120 的部位为主风道322的下游端。由此可以看出,主风道322的上游端和渐开线风道321靠近循环风扇500的出风侧520,故气流压力和流速较大,而主风道322 内向进风口120方向气压和流速逐步衰减。为了保证进气口410有足够的进气量,进气口410优选连通到主风道322的上游端(如图4所示位置),或者是连通到渐开线风道321的中下游部位(如图5所示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进气口410的进气方向与循环气流的方向形成0°~90°的夹角α,如图5所示,参照前述的一个实施例,静电雾化装置400的壳体上设置进气管432,进气管432 管端形成静电雾化装置400的进气口410,进气口410的进气方向是指向壳体内部且垂直于进气口410的方向,进气管432可以是直管亦或弯管,夹角α越小,循环气流越容易进入进气口410,在该夹角α不超过90°的情况下,即使不借助负压吸气,也能使部分循环气流从进气口410进入静电雾化装置400内。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静电雾化装置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均连通正压区,例如静电雾化装置的进气管和出气管均插入循环风管的出风通道。
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循环风管的出风通道内还设有加热装置600(如发热管等),循环气流经过加热装置600时被加热而形成热风,热风通入洗涤桶200内使衣物中的水分蒸发,经过多个热风循环,完成衣物烘干。
在设置上述加热装置600的情况下,进气口410与出风通道320的连通位置位于出风侧与加热装置600之间。防止加热后的循环气流进入静电雾化装置400 内,避免静电雾化装置内部产生的雾化粒子受到高温气流影响而减少。参照图4,如前述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出风通道,进气口410连通到出风通道的主风道322 上游端,加热装置600则被配置在主风道322上游端和主风道322下游端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的控制单元还可控制加热装置600在静电雾化装置400工作时停止加热。例如,加热装置600通常在烘干程序中启动加热,在烘干程序结束后,控制单元控制静电雾化装置400开始工作,进入除味程序。防止高温减弱雾化粒子的除味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1)

1.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盛水桶;以及,
配置在所述盛水桶内的洗涤桶;以及,
连通至所述盛水桶内部空间的循环风管;以及,
配置在所述循环风管上的循环风扇,用于在所述循环风管和所述洗涤桶内产生循环气流;以及,
可产生雾化粒子的静电雾化装置,配置于所述循环风管外并且具有连通所述循环风管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利用所述循环气流向所述循环风管内输送雾化粒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管内由所述循环风扇分隔出正压区和负压区,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正压区,所述出气口连通所述负压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盛水桶具有回风口和进风口,所述循环风扇具有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循环风管包括:
回风通道,连通所述进风侧和所述回风口以形成所述负压区;以及,
出风通道,连通所述出风侧和所述进风口以形成所述正压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包括:
渐开线风道,环绕所述循环风扇设置;以及,
主风道,由所述渐开线风道的下游端向所述进风口方向延伸;
所述进气口位于所述主风道的上游端或者所述渐开线风道。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内设有用于加热循环气流的加热装置,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风通道且二者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出风侧与所述加热装置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具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工作时停止加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的进气方向与所述循环气流的方向形成0°~90°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壳体和配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离子发生器,所述壳体上设有限定出所述进气口的进气管和限定出所述出气口的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和所述出气管插入所述循环风管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位置高于所述出气管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循环风管的插接处,以及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循环风管的插接处均通过密封圈密封。
11.如权利要求1至7之一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循环风管或者所述盛水桶上。
CN202021571049.XU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37401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1049.XU CN213740137U (zh)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71049.XU CN213740137U (zh)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40137U true CN213740137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39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71049.XU Active CN213740137U (zh) 2020-07-31 2020-07-31 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401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62364B1 (ko) 세탁 및 건조 장치
CN105603677B (zh) 一种滚筒洗衣机及控制方法
WO2010029703A1 (ja) 洗濯乾燥機
JP5447587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06676826B (zh) 洗衣机及其桶烘干方法
CN113152025B (zh) 桶体组件和衣物处理设备
CN213740137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3201899B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8998919A (zh) 织物脱臭处理方法、洗衣机衣物脱臭处理方法及织物除味装置
JP2011115413A (ja) 業務用洗濯物乾燥機
EP2280114B1 (en) Clothes dryer having liquid injection nozzle
CN113605062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5748205A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控制方法及烘干设备
JP5447586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15897186A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14271389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06930079B (zh) 具有烘干功能的衣物处理装置
JP4655143B2 (ja) 洗濯乾燥機
CN219218494U (zh) 烘干设备的烘干系统及烘干设备
CN220450528U (zh) 一种风道盖板和干衣机
CN113605044A (zh) 衣物护理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16585792U (zh) 一种热泵衣物处理装置两器盒及热泵洗衣机
CN111321567B (zh) 干衣机
CN216891635U (zh) 一种迷你洗衣机香薰装置及迷你洗衣机
KR100465192B1 (ko) 건조장치를 갖춘 드럼세탁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