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5792U -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25792U
CN213725792U CN202022471938.5U CN202022471938U CN213725792U CN 213725792 U CN213725792 U CN 213725792U CN 202022471938 U CN202022471938 U CN 202022471938U CN 213725792 U CN213725792 U CN 21372579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guiding device
arc
guide plate
internal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719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文欢
徐健恒
潘卫国
张佳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224719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2579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2579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2579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Treatment By Means Of Catalys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该结构包括通过第一水平通道、第一竖直通道、第二水平通道、第二竖直通道连接的烟气入口端和烟气出口端,烟气入口端与烟气出口端之间依次设置有喷氨栅格、混合器、整流栅格和催化剂床层,第一水平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装置,第一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二导流装置,第二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三导流装置,第三直弯位置安装有第四导流装置,整流栅格位于第四导流装置与催化剂床层之间,第四导流装置包括尺寸相同且等间距分布的多块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优化烟气流向,提升催化剂床上层的烟气分布均匀性,避免催化剂床层受到局部过度冲蚀、提升脱硝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电厂脱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背景技术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燃煤电厂的生产过程中, SCR脱硝装置具有脱硝率高、技术比较成熟以及对环境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SCR 脱硝装置中对脱硝效率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包括烟气流场、还原剂的混合效果以及分布的温度场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对脱硝装置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目前采用的脱硝装置中,普遍存在NH3浓度场和速度场分布不均匀的问题,这会导致不同程度催化剂磨损和脱硝效率的下降。导流板的应用具有增强流场均匀性和改善烟道烟气流向等作用,使得催化剂床层上方流场的部分均匀。一方面可以保证NOx的脱除效率,另一方面降低烟气局部速度,降低冲蚀催化剂床层,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检索,发现现有的导流板布置主要通过改变导流板的布置位置,虽然可以改善部分流场,但在安装后经过实际运行后,依然存在烟气在近烟道侧聚集的问题,使得催化剂床层上方与导流板之间区域烟气流场存在较大速度偏差,导致催化剂床层受到局部过度冲蚀,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降低脱硝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通过对导流板结构进行改进,以降低催化剂床层上方与导流板之间区域烟气速度流场偏差,避免催化剂床层受到局部过度冲蚀、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提高脱硝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包括烟气入口端和烟气出口端,所述烟气入口端与烟气出口端之间依次设置有喷氨栅格、混合器、整流栅格和催化剂床层,所述烟气入口端通过第一水平通道、第一竖直通道、第二水平通道、第二竖直通道连接至烟气出口端,所述第一水平通道通过第一直弯与第一竖直通道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通道通过第二直弯连接至第二水平通道,所述第二水平通道通过第三直弯连接至第二竖直通道,所述第二竖直通道与烟气出口端连接;
所述第一水平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装置,所述第一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二导流装置,所述喷氨栅格和混合器均安装于第一竖直通道内,所述混合器位于喷氨栅格的上方,所述第二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三导流装置,所述第三直弯位置安装有第四导流装置,所述整流栅格和催化剂床层均安装于第二竖直通道内,所述整流栅格位于第四导流装置与催化剂床层之间,所述第四导流装置包括尺寸相同且等间距分布的多块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圆弧半径为600mm、圆弧角度为90°。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导流板的上端连接有水平直板,所述弧形导流板的下端连接有竖直尾翼。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直板的长度为100mm,所述竖直尾翼的长度为500m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导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孔的直径为60mm。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导流板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装置包括在垂直方向相互平行的多块平行导流板。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对应的仿真模型,此时,第四导流装置的多块弧形板上均未开设导流孔,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催化剂床层与第四导流装置之间区域烟气的流场分布,确定烟气初始速度偏差值;
S2、对于第四导流装置,在靠近第三直弯内侧的第一块弧形导流板上依次等间距地开设导流孔,并通过数值模拟依次得到催化剂床层与第四导流装置之间区域烟气的流场分布,即得到多个对应的烟气速度偏差值,若多个烟气速度偏差值中存在小于或等于预设偏差值的数据,则该烟气速度偏差值对应的导流孔开设方案即为内部结构的优化方案,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3;
S3、对于第四导流装置,从靠近第三直弯内侧的第二块弧形导流板开始,依次在各弧形导流板上等间距地开设导流孔,并通过数值模拟依次得到多个对应的烟气速度偏差值,直至得到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偏差值的烟气速度偏差值,则该烟气速度偏差值对应的导流孔开设方案即为内部结构的优化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偏差值具体为1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对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中整流格栅上方的弧形导流板进行打孔设计,且主要将导流孔开设在靠近第三直弯内侧的弧形导流板上,能够有效地分散烟道前侧的高速烟气,导流板表面的导流孔的迎风面能瞬间改变高速烟气的运动方向,使烟道前侧的高速区域向烟道后侧偏移,使得催化剂床层与导流板之间区域烟气的速度场更加均匀分布,避免了烟道前侧的高速烟气对催化剂床层的局部冲蚀,从而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提高脱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第四导流装置的弧形导流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第四导流装置的弧形导流板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烟气入口端,21、第一导流装置,22、第二导流装置,23、第三导流装置,24、第四导流装置,3、喷氨格栅,4、混合器,5、整流格栅,6、催化剂床层,7、烟气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包括烟气入口端1和烟气出口端 7,烟气入口端1与烟气出口端7之间依次设置有喷氨栅格3、混合器4、整流栅格 5和催化剂床层6,烟气入口端1通过第一水平通道、第一竖直通道、第二水平通道、第二竖直通道连接至烟气出口端7,第一水平通道通过第一直弯与第一竖直通道连接,第一竖直通道通过第二直弯连接至第二水平通道,第二水平通道通过第三直弯连接至第二竖直通道,第二竖直通道与烟气出口端连接;
第一水平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装置21,第一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二导流装置22,喷氨栅格3和混合器4均安装于第一竖直通道内,混合器4位于喷氨栅格3 的上方,第二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三导流装置23,第三直弯位置安装有第四导流装置24,整流栅格5和催化剂床层6均安装于第二竖直通道内,整流栅格5位于第四导流装置24与催化剂床层6之间,其中,第一导流装置21包括在垂直方向相互平行的多块平行导流板,第二导流装置22、第三导流装置23均由多块弧形导流板组成,且第二导流装置22的弧形导流板数量小于第三导流装置23的弧形导流板数量。
如图2所示,第四导流装置24包括尺寸相同且等间距分布的多块弧形导流板,其中,靠近第三直弯内侧的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本实施例中,导流孔直径为60mm,孔心的间距为80mm,一块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11个导流孔。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是在第三直弯位置设置尺寸相同的9块由耐高温材料制成的弧形导流板,位于第三直弯处的整流格栅上方。这9块弧形导流板主体均为半径为600mm的90度圆弧,且这9块弧形导流板的上端都连接有100mm长的水平直板、下端都连接有500mm长的竖直尾翼,以此能够进一步提升烟气的均匀分布效果。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对第三直弯位置的弧形导流板进行打孔设计,通过孔隙实现烟道前侧的速度均匀分配烟道后侧达到最佳均匀流场,使脱硝系统适应锅烟道内工况变化特点,提升脱硝效率,降低催化剂磨损、堵塞和氨逃逸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构建仿真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的方式,以确定最优的导流孔开设方案,具体过程为:
S1、构建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对应的仿真模型,此时,第四导流装置的多块弧形板上均未开设导流孔,通过数值模拟得到催化剂床层与第四导流装置之间区域烟气的流场分布,确定烟气初始速度偏差值;
S2、对于第四导流装置,在靠近第三直弯内侧的第一块弧形导流板上依次等间距地开设导流孔,并通过数值模拟依次得到催化剂床层与第四导流装置之间区域烟气的流场分布,即得到多个对应的烟气速度偏差值,若多个烟气速度偏差值中存在小于或等于预设偏差值的数据,则该烟气速度偏差值对应的导流孔开设方案即为内部结构的优化方案,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3;
S3、对于第四导流装置,从靠近第三直弯内侧的第二块弧形导流板开始,依次在各弧形导流板上等间距地开设导流孔,并通过数值模拟依次得到多个对应的烟气速度偏差值,直至得到数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偏差值的烟气速度偏差值,则该烟气速度偏差值对应的导流孔开设方案即为内部结构的优化方案。
本实施例中,预设偏差值具体为15%。
通过优化设计得到的打孔弧形导流板装置,能够优化分析不同工况下的NOx 浓度和速度偏差,有效改善气体速度分布不均匀性,提高催化剂前烟气流场的均匀性,从而降低催化剂床层的磨损失活,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确保SCR脱硝装置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SCR脱硝系统流场均匀性的导流板内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通过数值模拟与冷态仿真模型结合的方法,对现有脱硝系统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流场分布情况,对催化剂床层上方的弧形导流板进行打孔优化模拟,在不断改善流场分布后,以确定最优的打孔方案,该设计方法能够在不改变脱硝系统现有导流板布置的情况下,减少工程施工及经费投入,能够针对脱硝系统因长期使用积灰导致的烟道前侧速度过高的问题,达到速度场均匀分布的效果。避免催化剂床层受到局部过度冲蚀,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通过对脱硝系统内整流格栅上方的弧形导流板进行打孔,不仅可以实现优化气体流向,还可以通过孔隙使烟道前侧的速度更均匀地分配到烟道后侧,达到最佳均匀流场,使脱硝系统适应锅炉烟道内工况变化特点,从而降低催化剂层的磨损失活、堵塞和氨逃逸效果,有效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升脱硝效率,且不需要对现有的锅烟道进行较大改动,符合环保、经济、安全、节能等要求。

Claims (10)

1.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入口端(1)和烟气出口端(7),所述烟气入口端(1)与烟气出口端(7)之间依次设置有喷氨栅格(3)、混合器(4)、整流栅格(5)和催化剂床层(6),所述烟气入口端(1)通过第一水平通道、第一竖直通道、第二水平通道、第二竖直通道连接至烟气出口端(7),所述第一水平通道通过第一直弯与第一竖直通道连接,所述第一竖直通道通过第二直弯连接至第二水平通道,所述第二水平通道通过第三直弯连接至第二竖直通道,所述第二竖直通道与烟气出口端(7)连接;
所述第一水平通道内安装有第一导流装置(21),所述第一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二导流装置(22),所述喷氨栅格(3)和混合器(4)均安装于第一竖直通道内,所述混合器(4)位于喷氨栅格(3)的上方,所述第二直弯位置安装有第三导流装置(23),所述第三直弯位置安装有第四导流装置(24),所述整流栅格(5)和催化剂床层(6)均安装于第二竖直通道内,所述整流栅格(5)位于第四导流装置(24)与催化剂床层(6)之间,所述第四导流装置(24)包括尺寸相同且等间距分布的多块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导流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的圆弧半径为600mm、圆弧角度为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的上端连接有水平直板,所述弧形导流板的下端连接有竖直尾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直板的长度为100mm,所述竖直尾翼的长度为5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上开设有多个等间距的导流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的直径为60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之间的间距为80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上开设的导流孔数量为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装置(21)包括在垂直方向相互平行的多块平行导流板。
CN202022471938.5U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Active CN21372579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1938.5U CN213725792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71938.5U CN213725792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25792U true CN213725792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559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71938.5U Active CN213725792U (zh) 2020-10-31 2020-10-31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2579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847A (zh) * 2021-12-24 2022-04-08 杭州新世纪能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流场流速以及氨浓度分布均匀的scr脱硝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8847A (zh) * 2021-12-24 2022-04-08 杭州新世纪能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流场流速以及氨浓度分布均匀的scr脱硝装置
CN114288847B (zh) * 2021-12-24 2022-09-02 杭州新世纪能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流场流速以及氨浓度分布均匀的scr脱硝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1804B (zh) 一种烟气喷氨混合装置及scr烟气脱硝系统
CN202860405U (zh) 一种均匀混合导流的烟气脱硝装置
CN103480254B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系统的防堵型喷氨格栅
CN101766950B (zh) 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烟气均流导流组件
CN204073851U (zh) 一种装有氨喷射扰流混合一体化装置的脱硝系统
CN213725792U (zh)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
CN211659724U (zh) 一种脱硝喷氨优化系统
CN203264550U (zh) 一种π型SCR脱硝反应器均布流场的导流装置
CN206746285U (zh) 一种用于scr脱硝系统的新型喷氨格栅
CN112452147A (zh) 一种scr脱硝系统内部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CN104056549B (zh) 一种流态化燃气炉窑烟气scr脱硝系统
CN210385407U (zh) 一种喷氨自旋混合器、其组件及包含它的scr脱硝氨喷射装置
CN213528132U (zh) 一种脱硝氨与烟气混态扰流装置
CN214635422U (zh) 一种基于脱硝氨逃逸控制的空预器防堵治理装置
CN210964555U (zh) 一种新型优化喷氨格栅
CN212017384U (zh) 一种燃煤烟气分级脱硝控制so2/so3转化率的系统
CN114130196A (zh) 一种喷氨控制方法
CN108392983B (zh) 一种具有防积灰导流作用的scr烟气脱硝装置
CN216825659U (zh) 一种scr脱硝装置
CN210125301U (zh) 一种scr脱硝装置
CN112705048A (zh) 一种scr入口罩烟道流场优化设计方法
CN109289573B (zh) 一种应用于脱硝系统的气体混合装置及方法
CN212523621U (zh) 一种三废炉烟气脱硝超低排放结构
CN219333786U (zh) 一种脱硝反应器入口烟道导流结构
CN112691544B (zh) 脱硝用喷氨装置及具有其的裂解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