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2724U - 四肢康复支具 - Google Patents

四肢康复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22724U
CN213722724U CN202022321589.9U CN202022321589U CN213722724U CN 213722724 U CN213722724 U CN 213722724U CN 202022321589 U CN202022321589 U CN 202022321589U CN 213722724 U CN213722724 U CN 2137227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limb rehabilitation
elastic
rehabilitation brace
br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2158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季方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Sailner 3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Sailner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Sailner 3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Sailner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2158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227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227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227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肢康复支具,涉及医用康复支具技术领域。其中,四肢康复支具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弹性连接部件;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内衬和第一外壳;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内衬和第二外壳;弹性连接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通过弹性连接部件围合成用于容纳患者的四肢的容纳空间,且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弹性连接部件通过三维打印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康复支具,患者佩戴简单、方便,且通过弹性连接部件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使得四肢康复支具具备康复训练抗阻力的功能,而且通过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与患者的四肢接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佩戴舒适性。

Description

四肢康复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康复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肢康复支具。
背景技术
医用康复支具是一种置于人体外部,用于骨折、骨裂或四肢畸形部位的矫形固定。
现有技术中,医用康复支具是由石膏或硬质材料制作的非包围结构。
然而,现有的医用康复支具只能让患者静态固定佩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以及存在患者佩戴舒适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肢康复支具,以解决现有的医用康复支具只能让患者静态固定佩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以及存在患者佩戴舒适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肢康复支具,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弹性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一内衬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内衬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贴合,所述第一内衬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二内衬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内衬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贴合,所述第二内衬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
所述弹性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围合成用于容纳患者的四肢的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弹性连接部件通过三维打印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件为弹性带或弹性环。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包括多个弹性本体,多个所述弹性本体在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弹性模量为6MPa~12MPa。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孔洞。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固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穿过所述固位孔的锁紧部件锁紧。
可选地,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所述固位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内衬和所述第二内衬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用于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以引导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朝同一方向运动。
可选地,所述铰链组件包括圆环件和顶杆件,所述圆环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顶杆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圆环件可转动的卡合在所述顶杆件上。
可选地,所述圆环件包括支撑臂和圆环,所述顶杆件包括顶杆和限位块,所述圆环可转动的套在所述顶杆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圆环的移动范围。
可选地,所述顶杆包括至少两个相连的阶梯。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沿着臂长方向还包括弹性连接块,所述弹性连接块用于使所述第二支撑架弹性活动。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块包括多个连接块本体,多个所述连接块本体沿着臂长方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架沿着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连接块。
可选地,所述弹性连接块的弹性模量为6MPa~12MPa。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训练部件的安装位,所述训练部件用于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
可选地,所述训练部件为弹性球,所述弹性球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弹性球的至少部分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所述弹性球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
可选地,所述训练部件为弹性球,所述弹性球固定在所述安装位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体成型,所述弹性球的至少部分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所述弹性球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正面或背面均设置有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弯曲幅度。
可选地,所述拉紧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拉环,两个所述拉环通过绳索捆绑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弯曲幅度。
可选地,所述拉紧组件包括卡扣和挂钩,所述卡扣具有至少两个卡位,以使所述挂钩与所述卡扣不同的卡位卡接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弯曲幅度。
可选地,所述四肢康复支具中具有辅助治疗的药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肢康复支具,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弹性连接部件;第一支撑架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一内衬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一外壳,第一内衬与第一外壳相贴合,第一内衬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第二支撑架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二内衬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二外壳,第二内衬与第二外壳相贴合,第二内衬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弹性连接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弹性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通过弹性连接部件围合成用于容纳患者的四肢的容纳空间,且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弹性连接部件通过三维打印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康复支具,患者佩戴简单、方便,且通过弹性连接部件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使得四肢康复支具具备康复训练抗阻力的功能,而且通过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与患者的四肢接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佩戴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四肢康复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分解图;
图3为图1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又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a-5b为图3中拉紧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四肢康复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四肢康复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又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四肢康复支具;
11-第一支撑架;
111-第一内衬;
112-第一外壳;
1131-手背部;
1132-巴掌部;
1133-大拇指伸出部;
1134-剩余手指伸出部;
1141-脚板部;
1142-脚背部;
1143-脚跟部;
1144-脚指头伸出部;
115-孔洞;
116-安装位;
117-训练部件;
12-第二支撑架;
121-第二内衬;
122-第二外壳;
123-固位孔;
124-翻边;
125-弹性连接块;
1251-连接块本体;
13-弹性连接部件;
131-弹性本体;
14-铰链组件;
141-圆环件;
1411-支撑臂;
1412-圆环;
142-顶杆件;
1421-顶杆;
1422-限位块;
15-拉紧组件;
151-挂钩;
152-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以上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医用康复支具是一种置于人体外部,用于骨折、骨裂或四肢畸形部位的矫形固定。现有技术中,医用康复支具是由石膏或硬质材料制作的非包围结构。然而,现有的医用康复支具只能让患者静态固定佩戴,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训练以及存在患者佩戴舒适性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康复支具,患者佩戴简单、方便,且通过弹性连接部件连接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使得四肢康复支具具备康复训练抗阻力的功能,而且通过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与患者的四肢接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佩戴舒适性。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康复支具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四肢康复支具1,包括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和弹性连接部件13;第一支撑架11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一内衬111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一外壳112,第一内衬111与第一外壳112相贴合,第一内衬111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第二支撑架12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二内衬121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二外壳122,第二内衬121与第二外壳122相贴合,第二内衬121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弹性连接部件13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之间,用于弹性连接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通过弹性连接部件13围合成用于容纳患者的四肢的容纳空间,第一支撑架11、第二支撑架12和弹性连接部件13通过三维打印一体成型。
其中,本申请的四肢康复支具1应用于上肢或下肢。
当四肢康复支具1应用于上肢时,四肢康复支具1覆盖腕关节或肘关节两侧的机体组织。在其它方式中,本申请的四肢康复支具1还可以设置成同时覆盖腕关节和肘关节在内的机体组织,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当四肢康复支具1应用于下肢时,四肢康复支具1覆盖踝关节或膝关节两侧的机体组织。在其它方式中,本申请的四肢康复支具1还可以设置成同时覆盖踝关节或膝关节在内的机体组织,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四肢康复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分解图;图3为图1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又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的四肢康复支具1应用于上肢的腕关节。第一支撑架11至少部分包裹手掌部分,第一支撑架11上设置有手背部1131、巴掌部1132、大拇指伸出部1133和剩余手指伸出部1134。第二支撑架12至少部分包裹手臂;弹性连接部件13至少部分包裹腕关节,弹性连接部件13是弹性带或弹性环,本实施方式中以弹性环为例进行说明,弹性环的一端连接第一支撑架11,另一端连接第二支撑架12,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弹性连接部件13的弹性模量为6MPa~12MPa。第一内衬111和第二内衬121具有弹性材质的性能,优选弹性材质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22具有硬质材料的性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内衬111与第一外壳11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过渡结构,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内衬121与第二外壳122之间还可以设置有过渡结构,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四肢康复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和图7所示,在保证弹性连接部件13起到托举手腕的作用的前提下,为了节省制造材料和保证具有透气作用,弹性连接部件13包括多个弹性本体131,多个弹性本体131在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又一种四肢康复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另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的四肢康复支具的又一种状态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8至图10所示,本申请的四肢康复支具1应用于下肢的踝关节。第一支撑架11至少包裹脚掌部分,第一支撑架11上设置有脚板部1141、脚背部1142、脚跟部1143、脚指头伸出部1144。第二支撑架12至少部分包裹小腿;弹性连接部件13至少部分包裹踝关节,弹性连接部件13是弹性带,主要包裹踝关节后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弹性连接部件13的弹性模量为6MPa~12MPa。第一内衬111、第二内衬121、第一外壳112和第二外壳122的具体材质和结构与四肢康复支具1应用于上肢的腕关节的实施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还需要指出的是,通过三维打印一体成型,使得四肢康复支具1制作简单,而且患者佩戴时无需组装,使得患者佩戴简单方便。三维打印机的类型可以是喷墨式3D打印机、喷墨和铺粉相结合的3D打印、SLS3D打印机、SLA3D打印机等,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四肢康复支具1,患者佩戴简单、方便,且通过弹性连接部件13连接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使得四肢康复支具1具备康复训练抗阻力的功能,而且通过第一内衬111和第二内衬121与患者的四肢接触,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佩戴舒适性。
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1和/或第二支撑架12上设置有孔洞115。
其中,通过在四肢康复支具1上设置孔洞115,一方面可以节约四肢康复支具1的材料,降低制造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减轻四肢康复支具1的重量同时还进一步提高透气性,使患者佩戴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孔洞115大小和数量不做限制,根据实际需求确定。
可选地,第二支撑架1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开口两侧设置有固位孔123,第二支撑架12通过穿过固位孔123的锁紧部件锁紧。
其中,在第二支撑架12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使得第二支撑架12可沿垂直于长度方向向两侧打开,从而使患者便于佩戴。
锁紧部件可以是绳索、螺栓等部件,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固位孔12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2沿长度方向开口两侧的第二外壳122上且与第二外壳122共平面。当患者从第二支撑架12沿长度方向开口处佩戴后,通过将绳索贯穿固位孔123将第二支撑架12锁紧。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二支撑架12沿长度方向开口两侧设置有翻边124,翻边124上设置有固位孔123,锁紧部件贯穿固位孔123将第二支撑架12锁紧。
可选地,还包括至少一个铰链组件14,铰链组件14用于活动连接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以引导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朝同一方向运动。
其中,通过铰链组件14引导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朝同一方向运动,进一步起到固位作用,防止患者的四肢在康复运动中被再次损伤。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铰链组件14包括圆环件141和顶杆件142,圆环件141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1上,顶杆件142设置在第二支撑架12上,圆环件141可转动的卡合在顶杆件142上,圆环件141和顶杆件142之间间隙配合。圆环件141包括支撑臂1411和圆环1412,顶杆件142包括顶杆1421和限位块1422,圆环1412可转动的套在顶杆1421上,限位块1422用于限制圆环1412的移动范围,限位块1422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是球形、方块形等,只要能限制圆环1412的移动范围即可;顶杆1421包括至少两个相连的阶梯,例如,顶杆1421为两个阶梯相连的圆柱体,圆环1412套在直径更小的圆柱体上,直径更大的圆柱体靠近第二支撑架12的侧壁,防止铰链组件14长期活动摩擦到第二支撑架12的侧壁,使第二支撑架12造成磨损。
可选地,第二支撑架12沿着臂长方向还包括弹性连接块125,弹性连接块125用于使第二支撑架12弹性活动。
其中,患者佩戴四肢康复支具1时,弹性连接块125的弹性变形起到活动部件的作用,患者可以进行适度运动,有利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弹性连接块125包括多个连接块本体1251,多个连接块本体1251沿着臂长方向间隔设置,不仅能节省制造材料,还能透气。优选地,弹性连接块的弹性模量为6MPa~12MPa。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架12还可以沿着第二支撑架1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弹性连接块125,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训练部件117的安装位116,训练部件用于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
其中,通过训练部件117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按摩,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训练部件117可以为弹性球,弹性球可拆卸安装在安装位116上,弹性球的至少部分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弹性球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从而使得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通过挤压弹性球从而达到按摩手心或脚心的作用。在其它实现方式中,训练部件117也可以为弹性杆,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训练部件117可以为弹性球,弹性球固定在安装位116上且与第一支撑架11一体成型,弹性球的至少部分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弹性球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从而使得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时可以通过挤压弹性球从而达到按摩手心或脚心的作用。在其它实现方式中,训练部件117也可以为弹性杆,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可选地,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正面或背面均设置有拉紧组件15,拉紧组件15用于调整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弯曲幅度。
其中,通过拉紧组件15使患者在固定的弯曲幅度下做定期训练,从而达到梯度训练的效果,防止突发性弯曲过大,导致二次伤害。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拉紧组件15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拉环,两个拉环通过绳索捆绑来调整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弯曲幅度,从而使患者在固定的弯曲幅度下做定期训练,从而达到梯度训练的效果,防止突发性弯曲过大,导致二次伤害。
图5a-5b为图3中拉紧组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5a和图5b所示,拉紧组件15包括卡扣152和挂钩151,卡扣152具有至少两个卡位,以使挂钩151与卡扣152不同的卡位卡接来调整第一支撑架11和第二支撑架12的弯曲幅度,从而使患者在固定的弯曲幅度下做定期训练,从而达到梯度训练的效果,防止突发性弯曲过大,导致二次伤害。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患者早日康复,四肢康复支具1中具有辅助治疗的药物。在其它实现方式中,四肢康复支具1中也可以不含辅助治疗的药物,在此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设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弹性连接部件;
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一内衬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内衬与所述第一外壳相贴合,所述第一内衬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
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具有弹性材质的第二内衬和具有硬质材质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二内衬与所述第二外壳相贴合,所述第二内衬用于与患者的四肢接触;
所述弹性连接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之间,用于弹性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
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围合成用于容纳患者的四肢的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架、所述第二支撑架和所述弹性连接部件通过三维打印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件为弹性带或弹性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件包括多个弹性本体,多个所述弹性本体在圆周方向上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部件的弹性模量为6MPa~12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固位孔,所述第二支撑架通过穿过所述固位孔的锁紧部件锁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两侧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所述固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衬和所述第二内衬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铰链组件,所述铰链组件用于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以引导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朝同一方向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组件包括圆环件和顶杆件,所述圆环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顶杆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圆环件可转动的卡合在所述顶杆件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件包括支撑臂和圆环,所述顶杆件包括顶杆和限位块,所述圆环可转动的套在所述顶杆上,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所述圆环的移动范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包括至少两个相连的阶梯。
1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沿着臂长方向还包括弹性连接块,所述弹性连接块用于使所述第二支撑架弹性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块包括多个连接块本体,多个所述连接块本体沿着臂长方向间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架沿着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弹性连接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块的弹性模量为6MPa~12MPa。
17.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训练部件的安装位,所述训练部件用于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部件为弹性球,所述弹性球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安装位上,所述弹性球的至少部分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所述弹性球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训练部件为弹性球,所述弹性球固定在所述安装位上且与所述第一支撑架一体成型,所述弹性球的至少部分与患者的手心或脚心接触,所述弹性球的弹性模量为3MPa~6MPa。
2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正面或背面均设置有拉紧组件,所述拉紧组件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弯曲幅度。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应的拉环,两个所述拉环通过绳索捆绑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弯曲幅度。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紧组件包括卡扣和挂钩,所述卡扣具有至少两个卡位,以使所述挂钩与所述卡扣不同的卡位卡接来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弯曲幅度。
23.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四肢康复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肢康复支具中具有辅助治疗的药物。
CN202022321589.9U 2020-10-16 2020-10-16 四肢康复支具 Active CN2137227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1589.9U CN213722724U (zh) 2020-10-16 2020-10-16 四肢康复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21589.9U CN213722724U (zh) 2020-10-16 2020-10-16 四肢康复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22724U true CN213722724U (zh) 2021-07-20

Family

ID=76850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21589.9U Active CN213722724U (zh) 2020-10-16 2020-10-16 四肢康复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227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66853B2 (en) Shoulder and arm orthosis
EP2246014B1 (en) Knee brace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the same
US7758527B2 (en) Orthotic device and segmented liner
EP2512387B1 (en) Orthopedic device
JP6830886B2 (ja) ロープロファイルのニーブレース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方法
JPH07255762A (ja) 骨関節症の膝用装具
KR102518097B1 (ko) 사지 보조기, 특히 무릎 보조기
JP4447330B2 (ja) 腰部負担軽減具
US20120046583A1 (en) Portable or wearable fracture treatment device
US20190059733A1 (en) Tremor reduction device
US20210338507A1 (en) Patient Lifting Harness
KR20090063296A (ko) 목 보조기
CN213722724U (zh) 四肢康复支具
WO2017017815A1 (ja) 単振り子運動可能な肩装具
KR20090063297A (ko) 목 보조기
CN215458758U (zh) 一种股动脉穿刺下肢伸直固定器
JP2913187B2 (ja) 肩関節装具
CN115003260A (zh) 骨科肩部固定装置
CN220572291U (zh) 一种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踝足矫形器
CN215960335U (zh) 一种腰椎穿刺固定背心
CN211985830U (zh) 一种髌骨固定带
CN213047572U (zh) 多功能前臂吊带
CN219049018U (zh) 一种矫正器
CN111407492B (zh) 一种跟骨骨折手术复位固定装置
CN213723296U (zh) 一种分体式下肢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