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20978U - 一种椅子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椅子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720978U CN213720978U CN202022223787.1U CN202022223787U CN213720978U CN 213720978 U CN213720978 U CN 213720978U CN 202022223787 U CN202022223787 U CN 202022223787U CN 213720978 U CN213720978 U CN 2137209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support
- frame
- shape
-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10000002414 leg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2
- 206010021118 Hypoton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640 muscle relax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50296 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4464 Periarthriti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31 blood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14 freez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10 freez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2635 polyureth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814 polyureth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68 sex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9 user support syste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02—Seat parts
- A47C7/28—Seat parts with tensioned springs, e.g. of flat type
- A47C7/285—Seat parts with tensioned springs, e.g. of flat type with metal strips or web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17/00—Sofas; Couches; Beds
- A47C17/04—Seating furniture, e.g. sofas, couches, settees, or the like, with movable parts changeable to beds; Chair beds
- A47C17/16—Seating furniture changeable to beds by tilting or pivoting the back-rest
- A47C17/162—Seating furniture changeable to beds by tilting or pivoting the back-rest with adjustable back-res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38—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head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4—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elastically-mounted back-rest or backrest-seat unit in the base fram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4—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elastically-mounted back-rest or backrest-seat unit in the base frame
- A47C7/445—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elastically-mounted back-rest or backrest-seat unit in the base frame with bar or leaf sprin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C—CHAIRS; SOFAS; BEDS
- A47C7/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hairs or stools
- A47C7/3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 A47C7/40—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 A47C7/46—Support for the head or the back for the back with special, e.g. adjustable, lumbar region support profile; "Ackerblom" profile chai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Chairs Characterized By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椅子结构,其包括座部以及安装在座部上的靠背部分以及与靠背部分上端连接的头部支撑部分;所述靠背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包括在宽度上隔开间隔地安装的一对侧框架和在侧框架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框架;所述椅子结构包括安装在相邻支撑部件的侧框架之间的弹性连接器。本实用新型包括通过弹性连接器连接的多个支撑部分,靠背部分的形状根据脊柱的形状而改变,以改善舒适度,触感,身体保护,疲劳和肌肉松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椅子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椅子由支撑使用者的臀部的座板,垂直安装在座板上以支撑使用者的背部的靠背以及支撑使用者的头部的头枕组成。椅子的靠背形成为弯曲的,以使其适当地支撑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从而即使长时间坐着也不引起过大的压力。然而,在常规椅子的情况下,由于靠背的形状是固定的,因此由靠背支撑的部分根据使用者的身体形状而受到限制,从而引起不适。图1是现有技术的靠背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靠背部分100是上支撑部分101和下支撑部分102,垂直弯曲部103、103',水平支撑部分104它包括上支撑部分101和下支撑部分102 在竖直方向上彼此间隔开地安装,并且两端通过竖直弯曲部103和103'连接,以形成方形框架的框架结构。其中,横向支撑部分104以在上支撑部分101和下支撑部分102之间的间隔彼此平行的方式安装。此时,垂直弯曲带103和103' 形成为对应于人的背部和腰部的曲线,并且由弹性体制成,因此当施加人的体重时它们会变形。当使用者坐在椅子上时,现有技术的靠背部分100如上配置以通过上支撑部分101,下支撑部分102和水平支撑部分104支撑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并且,垂直弯曲部103和103'由于使用者的体重而弯曲成使用者的脊柱形状,从而可以感觉到舒适的使用感。然而,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靠背部分100中,当使用者将靠背支撑在靠背部分100上时,竖直弯曲部103和103'与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的形状匹配。它在前后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变形,但是由于没有在水平方向上变形的手段,因此负荷分散力较低,从而使接触,疲劳和肌肉松弛的感觉没有得到最大化。即,现有技术的靠背部分100可以在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上变形,但是由于没有在水平方向上变形的装置,因此靠背部分由于人体的特性而以各种方式形成。当靠背部分100仅支撑用户的背部和腰部的一部分时,出现的问题是舒适性交叉,身体保护功能以及缓解疲劳的效果变差。另外,当现有技术的靠背部分100变形时,不存在用于支撑变形的纵向弯曲部103和103'的支撑装置。因此,当长时间使用时,垂直挠曲部103和103'永久变形,从而导致降低减小舒适度和疲劳度的效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椅子结构,具有增加的就座舒适性和弹性,靠背部分由通过弹性连接器连接的多个支撑部分组成,并且当使用者等接触时,构成靠背部分的每个支撑部分的倾斜度和由于旋转被弹性连接器构造为可变形的,因此每个支撑部分都被转换为与用户的身体结构相对应的“S”形,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就座和身体保护功能;从而能够改善舒适性,接触性,身体保护性,疲劳性和肌肉松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椅子结构,包括座部以及安装在座部上的靠背部分以及与靠背部分上端连接的头部支撑部分;所述靠背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包括在宽度上隔开间隔地安装的一对侧框架和在侧框架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框架;所述椅子结构包括安装在相邻支撑部件的侧框架之间的弹性连接器。
其中,所述椅子结构还包括由板形成并安装在每个弹性连接器的外侧上的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框架,其上部连接至所述侧框架,其上部布置在所述相邻的侧框架的上部,并与布置在其下部的所述侧框架间隔开;当支撑框架被使用者的背部向后按压时,该支撑框架安装在设置在上侧的侧框架的前部或后部,以限制设置在上侧的侧框架的旋转。
其中,所述加强部分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一侧联接至支撑框架,并且另一侧与对应的弹性连接器连接。
其中,所述加强部分形成为环形,所述加强部分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中插入设置在侧框架的下部,固定环的内部空间与设置在下部的侧框架的宽度相同,当组装支撑框架时,支撑框架的端部插入固定环的内部空间中。
其中,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二水平板在面对弹性连接器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弹性构件,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相连,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在朝向弹性构件的倾斜方向上连接至第二水平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一水平板连接至第一斜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内表面设置在其上的侧框架的外周表面;
第三水平板连接到第二斜板的下端,并在组装时插入固定环的插入空间。
其中,所述椅子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上端和下端与位于支撑部的连接框架的最高和最低位置的连接框架相连,所述弹性板安装成与其他连接框架呈前后交叉。
其中,所述椅子还包括三维弹性部分,所述三维弹性部分通过弯曲的金属线形成多层结构,并且安装在头部支撑部分和背部支撑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在被身体按压时产生弹力。
其中,所述三维弹性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并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三维弹性部分还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形成为螺旋形;
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端部;
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通过弯曲成弧形而形成,并且一端连接到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端部,并且另一端设置在该一端的前方并且连接设置在其宽度的外侧;
所述三维弹性部分还包括第三弹性体,该第三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中的每一个的端部,并且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三弹性体从两端向后朝向中间点。
其中,所述三维弹性部分从正面看时,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弯曲成“c”形或在一侧形成开口;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由弯曲的金属线形成,并且当该连接体接触的方向称为前部时,该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垂直于支撑部的两端朝前;当从正面看时,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弯曲成“c”形或在其一侧上具有开口,使得其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中的每一个;从侧面看,作为金属线的弹性体形成在从长度方向的两端到中间点的面向前方的曲面中。
其中,所述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正方形,在从正面观察时在一侧形成有开口,从侧面观察形成该开口的端部时,朝向正面的弯曲面朝向端部;当将身体接触的方向称为前部时,当所述三维弹性部分安装在支撑装置上时,支撑部设置在后部,第一连接体弯曲成弯曲的形状,一端连接到支撑部的一端;第二连接体弯曲成弯曲的形状,使得一端连接到支撑部的另一端,并且在连接时与第一连接体交叉;从正面看时,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在一侧上形成开口的正方形,并且形成开口的端部分别联接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端部,并包括弹性部分,并且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为从侧面观察时,与弹性部分连接的端部向与支撑部连接的端部前方倾斜。
其中,所述座部包括座板和安装在所述座板内部的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框架状的支撑部以及形状为凹凸形状的凹凸弹簧,凹凸弹簧的两端连接到支撑部的相对侧,所述弹簧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支撑部下方的多个垂直弹簧。
其中,所述椅子结构还包括拉伸弹簧和驱动部,当将设置在支撑部的最下部的支撑体称为最下支撑部时,最下支撑部还包括从侧框架的外周表面向前突出的侧板;
拉伸弹簧的两端连接至最下部支撑部分的侧板和位于最下部支撑部分上方的支撑部分的侧框架;
所述驱动部包括用于调节靠背部分,头部支撑部分和座部角度的电动杆;
所述弹性连接器是连接到每个相邻侧架的弹簧或螺旋弯曲的钢丝。
其中,所述三维弹性部分被施加到单独的垫子上,以增加所述垫子的载荷分布和粘附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靠背部分形成为“S”形,并且包括通过弹性连接器连接的多个支撑部分;靠背的形状根据脊柱的形状而改变,以改善舒适度,触感,身体保护,疲劳和肌肉松弛;
二、本实用新型将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与接触主体的弯曲相对应的三维形状;通过安装在靠背部分和头部支撑部分中,可以将载荷有效地分配到各个方向(前,后,左,右,上,下),并且可以通过增加附着力来有效缓解骨骼和肌肉的疲劳;
三、连接支撑部的弹性体的外周面被构造成压靠在弹性构件上,通过构造成限制整个角度,通过防止外力引起的永久变形,弹性体可以长时间使用;
四、当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在座部上安装多个弹簧将使用者坐在座部上时,在相应位置的弹簧被使用者的重量压缩,并且座部倾斜;即使以一定角度坐在座椅上,也可以提高舒适度,触感和身体保护能力;
五、靠背部分和座部被构造成使得可以通过驱动单元来调节角度,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任意地调节角度,从而增加了舒适感;不仅可以抬高心脏,而且还可以将心脏的位置抬高到高于头部的位置,从而可以平稳地执行用户的血液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是第一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第二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第一三维弹性部分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平面图。
图7是图2的第三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第二三维弹性部分的示意图。
图9是图8的前视图。
图10是图8的侧视图。
图11是图2的加强部分的示意图。
图12是图2的加强部分的剖视图。
图13是图2的头部支撑件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的第三三维弹性部分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前视图。
图16是图14的侧视图。
图17是图2的座椅的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驱动单元对椅子的变形过程的示意图。
图19是作为图2的加强部分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加强部分的示意图。
图20是第四三维弹性部分的示意图,其是图8的第二三维弹性部分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
图21是图20的侧视图。
图22是图19的第二加强部分和图20的第四三维弹性部分被应用到的靠背部分的示例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椅子1包括支撑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的靠背部分2,支撑使用者头部的头部支撑部分3、支撑使用者的臀部的座部4和支撑使用者的腿的腿部支撑部分5;所述椅子还包括用于对靠背部分2、头部支撑部分3、座部4以及腿部支撑部分5进行角度调节的驱动单元(未显示)。
所述靠背部分2包括沿高度方向间隔开安装的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 22和第三支撑件23,所述第一支撑件21与第二支撑件22之间安装有一对第一弹性连接器24,所述第二支撑件22与所述第三支撑件之间安装有一对第二弹性连接器2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说明,所述支撑部分的数量为3;因此,例如,已经描述了一对弹性连接器为两个,但是支撑部分的数量不限于此,而是两个或四个或包含多个。
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25为弹性装置,当支撑部分被使用者的后方向后按压时,弹性装置具有向前的弹性恢复力,通过构件构成,构成靠背部分2的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所述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通过第一弹性连接器和第二弹性连接器独立地 (单独地)旋转和倾斜。
换句话说,当使用者的背部接触时,靠背部分2中的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连接到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25,然后它被旋转成类似于人脊柱形状的“S”形,并转换成类似于使用者脊柱形状,从而可以均匀地支撑坐在椅子上的使用者的背部,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座椅和身体保护功能的作用。
另外,由于靠背部分2倍构造成使得每个支撑件(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独立地旋转,所以即使使用者的姿势改变并且靠背部分2上的压力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它也可以与使用者的变形体紧密接触。另外,靠背部分2倍构造成使得每个支撑件(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具有通过以“S”形弹性支撑使用者的背部而竖立使用者的背部的效果。
通常,由于常规椅子的靠背保持笔直或“C”形的固定状态,因此,如果椅子的就做时间持续,不仅身体疲劳过度增加,而且会导致靠背弯曲。然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靠背部分2的每个支撑部分通过弹性连接器独立地旋转,并且,同时,其被构造成弹性支撑使用者的背部,从而解决了传统椅子的问题。
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背靠部分2可以通过竖立使用者的背部来最大程度地减轻身体疲劳,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肩、颈和腰盘冻结。
此时,以将靠背部分2、头部支撑部分3、座部4和腿部支撑部分5应用于椅子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靠背部分2、头部支撑部分3、座部4和腿部支撑部分5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应用于沙发、汽车座椅、躺椅等。
图3是第一支撑件21的示意图,第一支撑件21设置在靠背部分2的最下端;其中,第一支撑件21形成在一对第一侧框架211之间,第一支撑件21沿宽度方向垂直间隔地垂直安装的第一侧框架211之间。第一支撑件21安装在第一连接框架212上并由其组成,该第一连接框架212通过将两端分别耦接到第一侧框架 211来连接第一侧框架211。
第一侧框架211形成为管状,并且上端部形成为向后弯曲的形状。第一弹性连接器24的下端连接到第一侧框架211的上端,并且通过第一弹性连接器24连接到第二侧框架221;此时,第一弹性连接器24由缠绕一圈的钢丝制成,并且两端分别联接至第一侧框架211和第二侧框架221的上端,从而同时连接第一侧框架211和第二侧架221,当朝着(被使用者的背部按压的方向)接收到力时,朝着前方产生弹性恢复力,使得第二支撑件22弹性地支撑身体的后部,即当第二支撑件被向后压时,第一弹性连接器向后旋转,并且当待压的力被去除时,第一弹性连接器24返回其原始形状。
另外,第一弹性连接器被安装成使得在装配时,外周表面被加强部的弹性构件263(将在后面描述)按压,从而弹性构件263被组装。由此可以减小施加的压力,从而可以防止其由于压力而永久变形。
此时,为了便于解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已经将第一弹性连接器24 描述为钢丝的示例,但是第一弹性连接器24的构造和类型不限于此,并且当向后压缩时可以使用各种已知的弹性构件和具有朝前的弹性回复力的装置。
其中,侧板2111从第一侧框架211的外周表面向前突出;侧板2111形成为矩形板状,并且形成有供拉伸弹簧S的一端插入的插入孔21111。
拉伸弹簧S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第一侧框架211和第二侧框架221,并且第二支撑件22被使用者的后方向后按压,当第二支撑件22向后旋转时,施加到第一弹性连接器24的压力减小,从而防止第一弹性连接器24由于压力而永久变形,另外,当施加在第二支撑件22上的压力被除去时,拉伸弹簧S通过弹性恢复力将第二支撑件22向前方恢复到原来的位置。
第一连接框架212形成为弯曲的杆状,并且两端分别联接至第一侧框架211,该第一连接框架212防止第一侧框架211被外力分开。另外,第一连接框架212 联接至稍后将描述的弹性板27的下端。
图4是图2的第二支撑件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第二支撑件22具有一对第二侧框架221,该第二支撑件22在宽度方向上以一定间隔竖直地安装在两个第二侧框架221之间,形成围绕第二连接框架222的弹性结构,并且第二连接框架222安装在第二侧框架221上,该弹性耦合到每个第二侧框架221它由带子223和安装在第二连接框架222上的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组成。
第二侧框架221形成为管状,并且上端形成为向前弯曲的形状,并且通过第二弹性连接器25在上端连接至第二弹性连接器25和连接到第三侧框架231。
其中,第二弹性连接器25由弹簧制成,并且两端分别联接至第二侧框架221 的上端和第三侧框架231的下端,从而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部23向前弹性支撑,当第三支撑件23向后按压时,第二弹性连接器25旋转并向后移动,并且在去除按压力时返回其原始形状。
另外,第二弹性连接器25被安装成在组装时被后述的加强部26的弹性构件 263按压,并在向后按压时被弹性构件263施加,可以减小损失压力,从而可以防止损失由于压力而永久变形。
此时,为了便于说明,例如已经描述了第二弹性连接器是连接弹簧,但是可以应用各种弹性体。
另外,当由于长期使用而发生永久变形时,可以通过仅更换相应的弹性体来使用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25。
另外,第二侧框架221通过第一弹性连接器24连接至另一第一侧框架211,第一弹性连接器24的第一端连接至另一第一弹性连接器24的下端,因此,当使用者将第二支撑件22向后按压时,第一弹性连接器24被张紧,从而第一弹性连接器24相对于第一支撑件21向后旋转,当使用者背部向后按压第三支撑件23 时,当弹性连接器25张紧时,其相对于第二支撑件22向后旋转。
其中,第二连接框架222形成为弯曲的形状,并且两端分别联接至第二侧框架221,该第二连接框架222防止第二侧框架221由于外力而分离。另外,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安装在第二连接框架222上;弹性带223形成为具有弹性的带状,并且安装成围绕第二侧框架221,以防止第二侧框架221由于外力而分离;另外,通过将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结合到弹性带223上;第一当三维弹性部分 224被向后按压时,它具有通过向前方产生弹力同时通过该弹力限制向后运动而进一步增加第二支撑件22的弹力的功能。
图5是图4的第一三维弹性部分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平面图。
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用于通过诸如弯曲和弯曲之类的单线而形成多层结构,从而在前后施加强大的弹力。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由第一支撑部2241和第二支撑部2242、第一连接体2243、第二连接体2244、第一弹性体2245、第二弹性体 2246、第三弹性体2247组成;
此时,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的每个组件:第一支撑部2241,第二支撑部2242,第一连接体2243,第二连接体2244,第一弹性体2245是金属线材,具体而言,是热处理的钢丝材质。
第一支撑部2241和第二支撑部2242由具有一定长度的直丝形成,并且间隔开地平行于安装在第二连接框架222;此时,第一支撑部2241和第二支撑部2242 优选地沿竖直方向竖直地安装。
此时,为了便于说明,将从第一支撑部2241朝向第二支撑部2242的方向称为右方向。
第一弹性体2245和第二弹性体2246形成为螺旋形,并且其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支撑部2241和第二支撑部2242。这些第一弹性体2245和第二弹性体2246 被安装成围绕弹性带223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弹性体2245和第二弹性体2246彼此面对地设置。
第一连接器2243和第二连接器2244通过弯曲成弧形而形成,并且其两端是第一弹性体2245和第二弹性体2246的另一端以及第三弹性体2247;此时,当第一连接体2243和第二连接体2244连接到第一弹性体2245和第二弹性体2246 时,它们被连接为面向彼此间隔开的方向。
此外,第一连接器2243和第二连接器2244弯曲,使得另一端布置在该端的前方。
第三弹性体2247形成为半圆形,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器2243和第二连接器2244;此时,当从顶部观看第三弹性体2247时,中央部分形成为比两端向后弯曲,使得两端向前突出。
另外,当第三弹性体2247的上端通过与其中一个弹性带223联接而被向后按压时,它被弹性带223的弹力向前按压以限制移动范围。除去施加的压力后,它可以返回到预设位置。
此时,第三弹性体2247通过第一连接器2243和第二连接器2244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241和第二支撑部2242的前面,因此,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在前后方向上形成多层结构,当向后压缩时,它可以向前面施加强大的弹力。
换句话说,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三维弹性部224被形成为使得第三弹性体2247向前突出,因此当使用者向后倾斜时,第三弹性体2247被优先抵压并按下。此时,当第三弹性体2247向后按压时,第一连接器2243和第二连接器 2244中的至少一个向后压缩,以根据该按压点向前产生弹力。
也就是说,当第三弹性体2247的中央部分被按压时,第一三维弹性部分224 被向后压缩,第一连接体2243和第二连接体2244当产生弹力时,仅第三弹性体 2247的左侧部分被向后按压,仅第一连接体2243被向后压缩以仅在左侧部分中产生向前的弹力。
其中,当仅向后按压第三弹性体2247的右侧时,第一三维弹性部224通过向后压缩第二连接器2244仅在右侧向前产生弹力。
其中,当在水平方向上按压第三弹性体2247时,第一三维弹性部224被压缩或拉伸以在水平方向上施加弹力。
当第一三维弹性部224被使用者的身体压缩时,在前后方向上产生弹力,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弹力,从而有效地分配了载荷。身体被保护,疲劳和肌肉松弛。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说明,第一三维弹性部224包括第一支撑部2241和第二支撑部2242以及第一连接器2243、第二连接器2244、第一弹性体2245、第二弹性体2246和第三弹性体2247。
当然,第一三维弹性部件224也是可以通过加工单根金属线(例如弯曲或弯曲)来制造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三维弹性部224可以应用于诸如垫子的单独的垫子构件中并在其中使用。
图7是图2的第三支撑件23的示意图。
第三支撑件23形成为管状,并且被安装在间隔开并平行安装的一对第三侧框架231之间,并且第三支撑件23的两端通过第三连接框架232分别联接至第三侧框架231以连接第三侧框架231,其中,第二三维弹性部233安装在第三连接框架232上。
第三侧框架231形成为管状,上端形成为向前弯曲的形状,并且下端通过第二弹性连接器25连接至第二弹性连接器25它连接到第二侧框架221。
因此,当第三支撑件23被使用者的后方向后按压时,第二弹性连接器25基于第二支撑件22被拉动并向后旋转。
第三连接框架232形成为弯曲的杆状,并且两端分别联接至第三侧框架231。这些第三连接框架232防止第三侧框架231由于外力而分离。另外,第三三维弹性部分233安装在位于第三连接框架232的最下端。
另外,在位于第三连接框架232的顶部形成有供头部支撑部分3的杆311插入的插入部2321;插入部2321形成为中空圆锥形状,并且头部支撑部分3的杆 311被插入其中以被安装成能够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并且被构造成由使用者固定在期望的位置,由此使得头部支撑部分3的高度可以调节;此时,用于固定插入到插入部2321中的头部支撑部分3的装置可以是各种已知的装置,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另外,弹性板27的上端联接至位于第三连接框架232的最上端处。弹性板 27形成为弯曲板状,并且上端和下端分别联接至第三连接框架232和第一连接框架212。
此时,当组装弹性板时,其安装在与第一连接框架212、第二连接框架222 和第三连接框架232的前部和后部交叉处,从而使每个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向后移动时,可以返回到其原始形状。
另外,弹性板被施加到作为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 的连接装置的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25的压力。通过减小它受到的力,可以防止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25由于压力而永久变形。
图8是图7的第二三维弹性部233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正视图,图10 是图8的侧视图。
如图8至图10所示,第二三维弹性部233由支撑部分2331,第一连接器2332、第二连接器2333、弹性部分2334和松紧带2335组成。支撑部分2331从正面看时呈正方形,一侧开口。
另外,支撑部2331在安装期间被安装布置在诸如椅子之类的缓冲构件的内部空间的后面。
另外,第一连接件2332和第二连接件2333垂直地连接到形成支撑部份2331 的开口的两端。第一连接件2332和第二连接件2333由具有一定长度的弯曲线形成。另外,第一连接件2332和第二连接件2333的一端分别垂直地连接到支撑部分2331的两端。此时,第一连接件2332和第二连接件2333被连接到支撑部分 2331,使得弯曲区域彼此面对。
弹性部分2334弯曲成矩形形状,其中一侧开口,并且形成开口的两端连接到第一连接件2332和第二连接件2333的端部,从而使得连接第一连接件2332、第二连接件2333与支撑部分2331之间形成多层结构,并且布置在支撑部分2331 的前面。此时,当从正面观察时,弹性部分2334的宽度和长度大于支撑部分2331 的宽度和长度,以形成较宽的区域。
此外,将形成弹性部分2334的开口的一侧称为第一弹性件23341,从第一弹性件23341的两端垂直连接的侧面是第二弹性件23342和第四弹性件23344,当将连接第二弹性件23342和第四弹性件23344的侧面称为第三弹性件23343 时,第二弹性件23342和第四弹性件2334与主体的背面接触;另外,第三弹性件23343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朝向中点朝向前方弯曲的表面或者第三弹性件23343形成为在长度方向上朝向前方朝向弯曲的中间的表面。
在第一弹性件23341中,在中间点处形成开口,并且第一连接件2332和第二连接件2333分别连接到形成该开口的每个端部。
弹性带2335形成为具有弹性的带状,在支撑部分2331的相对侧,弹性带 2335安装在弹性部分2334的第二弹性件23342和第四弹性件23344之间,它通过其自身的弹力在垂直方向上补充了弹力,同时防止了弹性部分2334和支撑部分2331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在宽度方向上扩展。
在该第二三维弹性部分233中,弹性部分2334和支撑部分2331通过具有弯曲形状的第一连接件2332和第二连接件2333以多层结构结合。弹性部分2333 不仅可以在垂直方向上而且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弹力,并且弹性部分的第二和第四弹性体23342和23344与使用者的背部接触。通过形成为朝向背部弯曲的弯曲表面,其与背部紧密接触,从而可以更加弹性地支撑使用者的背部。
图11是图2的加强部分26的示意图,图12是图2的加强部分的剖视图。
如图11和12所示,加强部分26由支撑框架261,固定环262和弹性构件 263组成。支撑框架261由第一水平板2611、第二水平板2612和第三水平板2613 以及第一斜板2614和第二斜板2615组成。
第二水平板2612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斜板2614和第二斜板2615连接的两端。
此时,第一斜板2614和第二斜板2615形成为在面对第二水平板2612的后表面的方向上倾斜。
另外,第一斜板2614和第二斜板26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水平板2611 和第三水平板2613。此时,优选的是,第一水平板2611和第三水平板2613与第二水平板2612平行地连接。
即,第一水平板2611、第二水平板2612和第三水平板2613以及第一斜板 2614和第二斜板2615从侧面观察时,第一斜板2614和第二斜板2615形成为使得第二水平板2612从第一水平板2611和第三水平板2613上向前突出。
当组装支撑框架261时,第一水平板2611在与第二侧框架221的下端相邻的位置处分别联接到外周表面,第三水平板2613相邻将其插入固定环262的空间A中。固定环262形成为矩形环形状,并且第一侧框架211的上端穿透到内部空间中。
此时,固定环262的内部空间形成在大于侧框架211的截面积,特别是侧框架211的宽度,但侧框架211的前后长度的区域中通过在较长的区域中形成,在通过的第一侧框架211的前后形成空间A,该空间A是供支撑框架261插入了第三水平板2613。
即,固定环262是支撑框架261使得当将第三水平板2613插入空间A时,支撑框架261只能在空间A内移动,它限制了运动范围。
弹性构件263由诸如聚氨酯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并且包括在其中形成有空间的圆柱形弹性体(未示出)以及安装在该圆柱形弹性体内的弹簧2631。
另外,弹性构件263被安装成使得一侧联接到支撑框架261的第二水平板 2612的内表面,而另一侧与第一弹性连接器24的外周表面接触。
当弹性构件263被向后按压(沿图12中的箭头方向)时,其吸收通过压缩施加的压力,从而抵消和分散施加到弹性连接器的压力。可以防止弹性连接器由于频繁变形而永久变形。
如上所述构造的加强部分26被构造成使得支撑框架261的移动范围由固定环262限制,从而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的旋转角度通过限制,可以防止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过度旋转。
另外,通过在按压第一弹性连接器的外周面的同时防止弹性构件263被拉伸或旋转超过预定范围,可以有效地预防加强部26被过度拉伸或第一弹性连接器 24由于旋转而永久变形。
如上所述构造的靠背部分2构造成使得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通过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25连接,从而使用者向后按压,形状会根据用户脊柱的形状而变形,就坐舒适感会增加。
另外,当靠背部分2的形状变形时,其转变成类似于使用者的脊柱形状的“S”形,并促使使用者以背部笔直的姿势靠在椅子上。它可以防止因弯曲而导致肩周炎,颈椎间盘突出和腰间盘突出。
另外,靠背部分2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一弹性连接器25被加强部分26的弹性构件263挤压,从而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 25通过防止由于反复变形而在施加到身体的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发生永久变形,可以比传统的靠背使用更长的时间。
另外,靠背部分2被构造成使得当使用者倾斜时,使用者的背部与第一三维弹性部224和第二三维弹性部233接触,有效分配负载,从而增加舒适度,触感,身体保护,疲劳和肌肉松弛。
此时,为了便于解释,已经将靠背部分2作为应用于椅子1的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用靠背部分2的家具不限于此。它可以应用于沙发,汽车座椅和躺椅。
图13是图2的头部支撑部分3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头部支撑部分3具有呈方形框架形状的第四支撑件31和其两端分别联接至第四支撑件31的两侧端的第四连接框架32和安装在第四连接框架 32上的第三三维弹性部分33。
第四支撑件31形成为矩形框架形状,并且插入到下部的第四支撑件23的插入部2321中的杆311向下突出。所述杆311可以通过具有铰链结构而向前和向后旋转。
图14是图13的第三三维弹性部分的示意图,图15是图13的正视图,图 16是图14的侧视图。
如图14至图16所示,第三三维弹性部33由支撑部331,第一连接块332 和第二连接块333、弹性部334、松紧带335制成。
支撑部331通过在一侧敞开的状态下弯曲成正方形而形成,此时,形成支撑部331的开口的两端形成为朝向上方(前方)的曲面。
另外,将支撑部331的形成有开口的一侧称为第一支撑部3311,将其相反侧称为第三支撑部3313,第一支撑部3311和第三支撑部3313,当将连接第三支撑部3313的侧面称为第二支撑部3312和第四支撑部3314时,支撑部分331 的第一支撑部3311和第三支撑部3313形成为较长的长度,而第二支撑部3312 和第四支撑部3314如图14所示,第二支撑部3312和第四支撑部3314形成为较短的长度,使得支撑部331从正面观察时形成为正方形。
另外,第一连接器332的一端连接到支撑部331的第一支撑部3311的一端,第二连接器333的一端连接到第一支撑部3311的另一端。其中,当从侧面观察时,支撑部331的第一支撑部3311的两端形成在面向该端部的弯曲表面中。第一连接器332形成为在弯曲表面上弯曲成半圆形。
其中,第一连接器332的一端连接至支撑部331的第一支撑部3311的一端,且与弹性部334的第一弹性体3331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当组装第一连接器332时,第一连接器332倾斜,使得连接到第一弹性体3331的端部比连接到第一支撑部3311的端部向上(向前)布置。
第二连接器333形成为与第一连接器332类似,以弯曲表面的形式弯曲成半圆形。其中,第二连接器333的一端连接到支撑部331的第一支撑部3311的另一端,而第二弹性体3342的另一端连接到弹性部334的另一端。
另外,当组装第二连接器333时,当从正面看时,第二连接器333与第一连接器332相交以形成弧形。
当从正面看时,弹性部334形成为一侧开口的正方形。此时,通过比支撑部 331增加宽度和长度来在较大的区域中形成弹性部334。
其中,弹性部334是形成开口的一侧的分离侧,并且第一弹性体3341的端部连接到第一连接器332,并且形成开口的一侧的侧被分离。另一侧的第二弹性体3342的一端连接到第二连接器333,第三弹性体3343和第四弹性体3344,第三弹性体3343和第四弹性体3344之间设置有第五弹性体3345。
其中,第一弹性体3341和第二弹性体3342形成为弯曲表面,以在纵向上从内侧到外侧向下(后),并且第五弹性体3345在纵向上具有中间点,它形成为向下(后)的曲面。
弹性带335形成为具有弹性的带状,并且其两端连接到弹性部分334的第三弹性体3339和第四弹性体3344,从而使得第三三维弹性部33的垂直和水平弹性力进一步增强。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三维弹性部分33由以半弧形相交的第一连接器332和第二连接器333形成为多层结构,第一连接器332和第二连接器333以倾斜的方式连接。当通过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外的力而被压缩时,随着向内部产生弹性恢复力,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下,左右)上产生弹力,因此,第三三维弹性部33当被使用者的身体压缩时,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弹力,并且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弹力,从而有效地分配了载荷。
此时,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说明,在第二支撑件22、第三支撑件23 和头部支撑件3上设置了第一三维弹性部件224、第二三维弹性部件233和第三三维弹性部件33,但是三维弹性部的安装位置不限于此,而是从第二支撑件22 和第三支撑件23中的任何一个中选择可以安装。
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三三维弹性部分33允许当从使用者的头部按压时将载荷在竖直和水平方向上分布,从而保护使用者的舒适感、接触感和身体感,增加舒适性,疲劳和肌肉放松。
另外,已经描述了三维弹性部件224、233和33作为示例,其被应用于靠背部件2和头部支撑部件3,但不限于此,例如垫子,床褥等。通过插入用户的床上用品来分散用户的负荷,它可以增加舒适度,触感,身体保护,减轻疲劳并增加肌肉放松。
图17是图2的座部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座部4包括座板41和安装在座板41内的弹簧结构42。座板 41形成为板状,其中安装有弹簧结构42以支撑使用者的臀部。
弹簧结构42具有矩形框状的支撑件421,在支撑件421内与间隔平行地安装并安装在支撑件421的下表面上的凹凸弹簧422。它由垂直弹簧423组成。
支撑件421形成为方形框架形状,并且在面向每一侧的一对侧上向内形成有环部4211。
钩部4211通过接合凹凸弹簧422的端部并将凹凸弹簧422被安装在支撑件 421内。
凹凸弹簧422形成为使得金属丝弯曲成凹凸形状,并且两端被安装成分别钩在环部4211上。
当使用者坐在座板41上时,凹凸弹簧422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弹力,从而有效地分配载荷,从而增加了接触的感觉和对身体的保护。
垂直弹簧423在支撑件421的每个拐角处向下安装,并且因此当坐在使用中的车辆中时被向下压缩。
由于这些垂直弹簧423根据使用者就座的位置而受到不同的压力,因此产生使座板41倾斜以沿特定方向倾斜的效果。
即当使用者坐在左侧时,座板41的左侧通过压缩位于垂直弹簧423左侧的垂直弹簧423而向下移动并且倾斜。当就座右侧时,座板41的右侧向下移动并随着位于右侧的垂直弹簧423被压缩而倾斜。
此时,座部4可以通过调节垂直弹簧423的安装位置和间隔来调节倾斜程度。例如,当从前面观看座椅4时,当垂直弹簧423集中在中央部分时,从垂直弹簧 423到座板41的外端的距离为因为增加,所以即使施加相同的力,施加到垂直弹簧423的扭矩也增加,使得垂直弹簧423容易旋转,并且因此连接到垂直弹簧 423的座板41容易旋转。
如上所述构造的座部可以吸收由凹凸弹簧422在竖直方向上产生的冲击和振动,以及通过垂直弹簧423在使用者就座的位置。因此,座板41被构造成倾斜地倾斜,使得即使当使用者倾斜地坐在座板41上时,脊柱也以“S”形被引导,从而增加了舒适性,接触和身体保护。
此时,因为靠背部分2连接到座部4的后部,所以座部4通过垂直弹簧423 在相应的方向上倾斜,带动靠背部分2一起倾斜。因此,即使当使用者倾斜地坐在座部4上时,靠背部分2也与座部4一起倾斜地倾斜,从而保护了使用者的脊柱。
另外,与常规海绵相比,通过凹凸弹簧422和垂直弹簧423,座部4具有增加的弹性和耐用性,并且显着降低了生产成本。
腿部5以向下倾斜的方式连接至座部4的前部,并且该角度由驱动部调节。
图18是用于说明驱动单元对椅子进行变形的过程的示意图。
电动杆(未示出),其安装在座板41内,从而驱动可以任意地调节靠背部分 2,头部支撑部3,座椅部4和腿部支撑部5的角度。
具体实施例为,通过用户的操纵来操作电动杆,并调节靠背部分2,头部支撑部3,座椅部4和腿部支撑部5的角度。
此时,电动杆通过驱动单元使腿部支撑部5旋转至高于座部4,以使使用者的腿位于心脏上方。
其中,驱动单元可以通过向下旋转靠背部分2和头部支撑部分3到低于座部 4的位置来旋转心脏,使得心脏位于比头部更高的位置。此时,靠背部分2通过第一弹性连接器24和第二弹性连接器25连接至第一支撑件21、第二支撑件22 和第三支撑件23,因此当其向下旋转至电动杆时,第二支撑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由于上身的重量而向下旋转,使得头部支撑部分3的位置向下移动。
如上所述构造的驱动单元被构造成通过电动杆驱动旋转靠背部分2,头部支撑部分3和腿部支撑部分5,使得使用者可以任意地调节角度以增加舒适度。另外,驱动单元被配置为不仅将使用者的腿抬高到高于心脏的位置,而且还将心脏的位置抬高到高于头部的位置,从而使使用者能够平滑地循环血液。
图19是第二加强部分的示意图,该第二加强部分是图2的加强部分的第二实施例。如图19所示,第二加强部分27包括支撑框架281,固定环282和加强部分26的弹性构件283,突起284还包括拉伸弹簧285。
此时,为了便于描述,例如,第二加强部分27被安装在第二支撑部件22和第三支撑件23之间。支撑框架281在与第三侧框架231的下端相邻的位置处联接至外周表面,并且下端插入固定环282中。
此时,支撑框架281被安装为位于第二弹性连接器25的后部,使得弹性构件283与第二弹性连接器25的后表面接触。
突起284在与第二侧框架221的上端和第三侧框架231的下端相邻的外周表面上向前突出,通过将两端连接到相邻的突起284来控制拉伸弹簧285。
当第三支撑件23被使用者向后按压并向后旋转时,通过减小施加到第二弹性连接器25的压力来控制这些拉伸弹簧285,防止第二弹性连接器25因压力而永久变形。
另外,当施加到第三支撑件23的压力被去除时,拉伸弹簧285通过弹性恢复力将第三支撑件23向前恢复到其原始位置。
如上所述构造的第二加强部分27被构造成通过固定环282限制支撑框架281 的移动范围,从而限制第三支撑件23的旋转角度可以防止支撑件23过度旋转。
另外,在第二加强部27中,弹性构件283按压第二弹性连接器25的外周表面,同时,第二弹性连接器25被张紧或通过防止旋转,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二弹性连接器25由于过度拉伸或旋转而永久变形。
另外,当第三支撑件23通过拉伸弹簧285向后旋转时,第二加强部分27在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向前推动,从而挤压第三支撑件23当移除时,第三支撑件 23返回其原始位置。
图20是作为图8的第二三维弹性部分的第二实施例的第四三维弹性部分的示例图,图21是图20的侧视图,图22是图19的第二加强部分的示例图,图 22是图20的第二加强部分的示例图。图3是应用第四三维弹性部分的靠背部分的示例性视图。
第四三维弹性部分234为诸如弯曲和弯曲之类的单线来形成多层结构,从而在前后方向上施加强大的弹力。
其中,如图20和21所示,第四三维弹性部分234由第一支撑件2341、第二支撑件2342、第三支撑件2343、第四支撑件2344以及第一弹性体2345、第二弹性体2346、第三弹性体2347和第四弹性体2348和凹凸弹簧2349a、凹凸弹簧2349b组成。
此时,第四三维弹性部分234的每个组件:第一支撑件2341、第二支撑件 2342、第三支撑件2343、第四支撑件2344以及第一弹性体2345、第二弹性体 2346、第三弹性体2347和第四弹性体2348和凹凸弹簧2349a、凹凸弹簧2349b 均是金属线材;并且,具体而言,优选为热处理的钢丝材料。
第一支撑件2341和第二支撑件2342形成为弧形,并且在垂直方向上以一定间隔平行安装。
此时,第一支撑件2341形成为在纵向上朝着中间点向下延伸的弧形,第二支撑件2342形成为在纵向上朝着中间点向上延伸的弧形。
第三支撑件2343形成为朝着纵向方向上的中点向右的弧形,并且上端和下端分别在第一支撑件2341和第二支撑件2342的左侧端之间。安装时,第三支撑件2343的上、下端将第一支撑件2341和第二支撑件2342的左端隔开。
第四支撑件2344形成为朝着纵向方向上的中点向左的弧形,并且第四支撑件2344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撑件2341和第二支撑件2342的右侧端之间。
第一弹性体2345、第二弹性体2346、第三弹性体2347、和第四弹性体2348 的第三支撑体234,在第一弹性体2345和第二弹性体2346分别连接到头部支撑部分3的上端和下端的情况下,第四支撑件2344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到头部支撑部分3右侧,在第三弹性体2347和第四弹性体2348的端部连接到头部支撑部分 3的左侧。
第一弹性体2345、第二弹性体2346、第三弹性体2347、和第四弹性体2348 的一端连接成从支撑件2341、2342、2343、2344向前突出。
第一凹凸弹簧2349a形成为不平坦形状,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支撑件 2341和第二支撑件2342的纵向上的中间点。
另外,第二凹凸弹簧2349b形成为凹凸形状,并且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三支撑件2343和第四支撑件2344的纵向上的中间点。
当第四三维弹性部分234向后压时,这些第一凹凸弹簧2349a和第二凹凸弹簧2349b向前具有弹性恢复力,从而使得第四三维弹性部分234、第一支撑件2341 和第二支撑件2342与第三支撑件2343和第二支撑件2344之间的距离受到过大的压力,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垂直方向上的弹力,通过防止这种扩散现象,可以有效地防止原始功能的恶化。
如上所述构造的第四三维弹性部分234通过向前突出的第一弹性体2345、第二弹性体2346、第三弹性体2347、和第四弹性体2348以多层结构结合,使得第一弹性体2345、第二弹性体2346、第三弹性体2347、和第四弹性体2348不仅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产生弹力,而且可以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弹力。
另外,第四三维弹性部分234由不平坦形状的凹凸弹簧2349a和2349b支撑,其中支撑件2341、2342、2343和2344彼此相对。通过构造成与之连接,可以进一步增强沿竖直方向的弹力,并且防止支撑件2341、2342、2343和2344之间的间隙扩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椅子结构,包括座部以及安装在座部上的靠背部分以及与靠背部分上端连接的头部支撑部分;所述靠背设置有多个支撑部,每个支撑部包括在宽度上隔开间隔地安装的一对侧框架和在侧框架之间设置的至少一个连接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结构包括安装在相邻支撑部件的侧框架之间的弹性连接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结构还包括由板形成并安装在每个弹性连接器的外侧上的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框架,其上部连接至所述侧框架,其上部布置在所述相邻的侧框架的上部,并与布置在其下部的所述侧框架间隔开;当支撑框架被使用者的背部向后按压时,该支撑框架安装在设置在上侧的侧框架的前部或后部,以限制设置在上侧的侧框架的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分还包括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的一侧联接至支撑框架,并且另一侧与对应的弹性连接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分形成为环形,所述加强部分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中插入设置在侧框架的下部,固定环的内部空间与设置在下部的侧框架的宽度相同,当组装支撑框架时,支撑框架的端部插入固定环的内部空间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水平板、第二水平板、第三水平板、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第二水平板在面对弹性连接器的内表面上安装有弹性构件,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相连,第一斜板和第二斜板在朝向弹性构件的倾斜方向上连接至第二水平板的上端和下端;所述第一水平板连接至第一斜板的上端,所述第一水平板的内表面设置在其上的侧框架的外周表面;
第三水平板连接到第二斜板的下端,并在组装时插入固定环的插入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上端和下端与位于支撑部的连接框架的最高和最低位置的连接框架相连,所述弹性板安装成与其他连接框架呈前后交叉。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还包括三维弹性部分,所述三维弹性部分通过弯曲的金属线形成多层结构,并且安装在头部支撑部分和背部支撑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上,以在被身体按压时产生弹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弹性部分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开并在垂直方向上布置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三维弹性部分还包括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形成为螺旋形;
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的一端分别连接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端部;
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通过弯曲成弧形而形成,并且一端连接到第一弹性体和第二弹性体的端部,并且另一端设置在该一端的前方并且连接设置在其宽度的外侧;
所述三维弹性部分还包括第三弹性体,该第三弹性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中的每一个的端部,并且当从顶部观察时,第三弹性体从两端向后朝向中间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由弯曲的金属线形成,并且当该连接体接触的方向称为前部时,该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垂直于支撑部的两端朝前;当从正面看时,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矩形形状,该矩形形状弯曲成“c”形或在其一侧上具有开口,使得其两端分别连接到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中的每一个;从侧面看,作为金属线的弹性体形成在从长度方向的两端到中间点的面向前方的曲面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正方形,在从正面观察时在一侧形成有开口,从侧面观察形成该开口的端部时,朝向正面的弯曲面朝向端部;当将身体接触的方向称为前部时,当所述三维弹性部分安装在支撑装置上时,支撑部设置在后部,第一连接体弯曲成弯曲的形状,一端连接到支撑部的一端;第二连接体弯曲成弯曲的形状,使得一端连接到支撑部的另一端,并且在连接时与第一连接体交叉;
从正面看时,三维弹性部分形成为在一侧上形成开口的正方形,并且形成开口的端部分别联接至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的端部,并包括弹性部分,并且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为从侧面观察时,与弹性部分连接的端部向与支撑部连接的端部前方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部包括座板和安装在所述座板内部的弹簧结构,所述弹簧结构包括框架状的支撑部以及形状为凹凸形状的凹凸弹簧,凹凸弹簧的两端连接到支撑部的相对侧,所述弹簧结构还包括安装在支撑部下方的多个垂直弹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子结构还包括拉伸弹簧和驱动部,当将设置在支撑部的最下部的支撑体称为最下支撑部时,最下支撑部还包括从侧框架的外周表面向前突出的侧板;
拉伸弹簧的两端连接至最下部支撑部分的侧板和位于最下部支撑部分上方的支撑部分的侧框架;
所述驱动部包括用于调节靠背部分,头部支撑部分和座部角度的电动杆;
所述弹性连接器是连接到每个相邻侧架的弹簧或螺旋弯曲的钢丝。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椅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弹性部分被施加到单独的垫子上,以增加所述垫子的载荷分布和粘附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20-0119548 | 2020-09-17 | ||
KR1020200119548A KR102184795B1 (ko) | 2020-09-17 | 2020-09-17 | 착석감 및 탄성을 높인 의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720978U true CN213720978U (zh) | 2021-07-20 |
Family
ID=736417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7372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826263B (zh) | 2020-09-17 | 2020-09-30 | 一种椅子结构 |
CN202022223787.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3720978U (zh) | 2020-09-17 | 2020-09-30 | 一种椅子结构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07372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826263B (zh) | 2020-09-17 | 2020-09-30 | 一种椅子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102184795B1 (zh) |
CN (2) | CN1128262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68303B (zh) * | 2021-08-24 | 2024-04-19 | 上海摩伽智能家居有限公司 | 一种脊柱健康拉伸椅 |
CN114451730A (zh) * | 2021-12-14 | 2022-05-10 | 黑系智能装备(威海)有限公司 | 一种人体工学沙发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549764A (en) * | 1983-09-14 | 1985-10-29 | K. L. Spring & Stamping Corporation | Flexible chair back |
KR200447018Y1 (ko) * | 2009-02-04 | 2009-12-17 | 서원호 | 의자 등받이의 틸팅장치 |
KR101425914B1 (ko) * | 2013-09-06 | 2014-08-05 | 유한회사 애니체 | 관절의자 |
KR101511492B1 (ko) * | 2014-05-13 | 2015-04-13 | 유한회사 애니체 | 관절의자 |
CN205548057U (zh) * | 2016-04-11 | 2016-09-07 | 浙江振东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休闲椅的坐垫连接结构 |
CN106343813A (zh) * | 2016-09-30 | 2017-01-25 | 苏州伯爵至尊家具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沙发用垫板 |
KR102005721B1 (ko) * | 2019-05-03 | 2019-07-31 | (주)성우메디텍 | 에어백이 구비된 소파 |
CN111329275A (zh) * | 2020-04-13 | 2020-06-26 | 刘长权 | 一种立体弹性件 |
-
2020
- 2020-09-17 KR KR1020200119548A patent/KR10218479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20-09-30 CN CN202011073729.3A patent/CN11282626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20-09-30 CN CN202022223787.1U patent/CN2137209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826263A (zh) | 2021-05-25 |
CN112826263B (zh) | 2023-01-10 |
KR102184795B1 (ko) | 2020-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495586B2 (ja) | 機能式椅子 | |
CN107080382B (zh) | 用于座椅的背部支撑件 | |
US6910736B2 (en) | Seats with twistable seat elements | |
JP7427353B2 (ja) | 背部支持体 | |
CN213720978U (zh) | 一种椅子结构 | |
KR200493915Y1 (ko) | 좌식의자 | |
KR20060125338A (ko) | 의자 등받이 각도조절장치 | |
WO2013068784A1 (en) | A comfortable orthopedic chair for prevention of spinal diseases | |
TWM551031U (zh) | 背腰支撐結構和座椅 | |
KR101135969B1 (ko) | 의자용 등받이 | |
EP2165627B1 (en) | Chairs with flexible spring backrest | |
KR200422122Y1 (ko) | 요추받이용 의자 등받이 | |
CN209932105U (zh) | 一种沙发靠垫弹性件及具有该弹性件的沙发 | |
CN210696761U (zh) | 一种舒适型座椅 | |
KR102138836B1 (ko) | 좌판 틸팅구조를 갖는 의자 | |
KR102023461B1 (ko) | 척추형태로 변형 절곡되는 등받이를 갖는 의자 | |
KR102506194B1 (ko) | 3d 탄력구조의 분할형 요추받침구를 갖는 의자용 등받이체 | |
JP2004290605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背凭シート | |
KR20210040530A (ko) | 고정 지지구조가 개선된 등받이 틸팅 의자 | |
CN110638241A (zh) | 一种舒适型座椅 | |
CN111329275A (zh) | 一种立体弹性件 | |
CN110179277B (zh) | 一种沙发靠垫弹性件及具有该弹性件的沙发 | |
CN217090091U (zh) | 一种护腰复合立体弹性靠枕 | |
KR102506195B1 (ko) | 3d 탄력구조의 일체형 요추받침구를 갖는 의자용 등받이체 | |
JP2024034966A (ja) | クッション構造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