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14021U -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14021U
CN213714021U CN202022187607.9U CN202022187607U CN213714021U CN 213714021 U CN213714021 U CN 213714021U CN 202022187607 U CN202022187607 U CN 202022187607U CN 213714021 U CN213714021 U CN 213714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steam
cooler
water supply
recovery devic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876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永波
张晓刚
张恒伟
孔祥丹
尹丹辉
王晓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Pugua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Pugua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Zhongyuan Oilfield Co Pugua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221876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14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14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14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冷却器,底部设置进气口和排水口,顶部设置出气口;喷淋结构,位于冷却器内;供水通道,向喷淋结构供应冷却水;流量调节阀,设置在供水通道上;温度传感器,位于出气口处或靠近出气口布置,用于检测排出的乏汽温度;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连接,以根据冷却器排出的乏汽温度高低对应地升降调整供水通道供水量。流量调节阀由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冷却器排出乏汽的温度,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进而使得供水通道供应的冷却水自动可调,从而保证乏汽回收装置的冷凝回收效果。

Description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乏汽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含硫天然气净化装置及炼油领域,为了确保硫资源的回收利用以及尾气排放环保的合规要求,通常设计有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单元,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单元中各高、低压余热锅炉设备设计有定、连排管线,目的是排出锅炉内高浓度盐类及固体、絮状杂质,以保证其安全、高效运行。
锅炉定排、连排期间排出的炉水通常送至定期排污扩容器、连续排污扩容器,经过降温池循环降温后进行回收利用,由于排出去的炉水温度高,在排污扩容器经过扩容减压后会释放大量的蒸汽,这些蒸汽由于压力低,无法并入蒸汽管网回收利用,造成定排扩容罐蒸汽长期对空排放,形成生产现场“白雾”缭绕,增强设备大气腐蚀,且影响企业的文明生产形象。
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冷水喷淋的方式回收乏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95589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所公开的定排乏汽回收系统,其包括混合器,排污扩容器排出的乏汽进入混合器中,并向混合器内部喷淋冷却水,乏汽和冷却水在混合器内混合,使得蒸汽冷凝排出,最后剩余的蒸汽从混合器顶部排气口排向大气。实际上,为提高冷凝效果,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191723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硫化乏汽余热回收装置中,在喷淋水管的喷头下方布置填料,填料由上支板和下支板限位,通过填料形成较大的换热面积,以与流过的乏汽换热,进而可提高对乏汽的换热效率。而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22740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除氧器乏汽回收利用装置中提供了一种冷凝塔,在塔体内部自上而下的依次布置有丝网除沫器、喷淋装置及丝网填料,塔体下部设置气体进口,与下行的冷却水换热冷凝,不仅设置有丝网填料以提高换热效率,并利用除沫器凝结水滴,提高回收效果。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中均是简单的将冷却水引入喷淋装置中进行喷淋,喷淋的水量是恒定的,但是排污回收系统来讲,由于污水和乏汽混合在一起经过较长的管道输送至排污扩容器中,由排污扩容器送入冷却装置内的乏汽量及乏汽温度是不稳定的,这就使得在乏汽量较少、乏汽温度较低时,冷却水出现大量浪费,而在乏汽量较大、乏汽温度较高时出现冷却不足,导致冷却装置的排气口出仍然存在“白雾”缭绕的现象,乏汽回收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乏汽回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水进水量恒定导致乏汽回收装置使用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乏汽回收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乏汽回收装置,包括:
冷却器,底部设置进气口和排水口,顶部设置出气口;
喷淋结构,位于冷却器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
供水通道,向所述喷淋结构供应冷却水;
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供水通道上;
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气口处或靠近所述出气口布置,用于检测排出的乏汽温度;
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连接,以根据冷却器排出的乏汽温度高低对应地升降调整供水通道供水量。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中,在供水通道上设置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由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冷却器排出乏汽的温度,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进而使得供水通道供应的冷却水自动可调,当检测到排出的乏汽温度较高时,说明乏汽冷凝回收不充分,需要扩大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提高冷却水供应量。如果检测到排出的乏汽温度较低时,说明乏汽冷凝回收充分,可以保持现有状态或者是锁销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减少冷却水供应量,从而保证乏汽回收装置的冷凝回收效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和调节阀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为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调节阀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调节阀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有益效果是: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和调节阀控制器,均可直接采用市购产品,可降低成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供水通道包括供水管,供水管位于所述冷却器外,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上。
有益效果是:外置的供水管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安装使用均较为方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供水管上于流量调节阀的前后两侧对应设有前通断阀和后通断阀,以控制供水管导通。
有益效果是:设置前后通断阀,方便对流量调节阀进行维护检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供水管上设有旁通支路,旁通支路前端与供水管连接处位于所述前通断阀前侧,旁通支路后端与供水管连接处位于后通断阀后侧,旁通支路上设有旁通截止阀。
有益效果是:设置旁通支路,可在维护检修流量调节阀时保证向冷却器正常供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器内设置换热填料层和丝网除沫结构,换热填料层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进气口之间,丝网除沫结构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出气口之间。
有益效果是:在喷淋结构的上下两侧对应布置丝网除沫结构和换热填料层,提高对上升乏汽的冷凝回收效率。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器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重合。
有益效果是:冷却器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重合,可简化冷却器结构,方便直接通过排水口将冷凝水引流入排污扩容器中。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器底部设置下连接法兰,用于与乏汽泄放管道对接连通,以由乏汽泄放管道支撑所述冷却器。
有益效果是:利用下连接法兰方便将冷却器支撑固定在乏汽泄放管道上,方便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炉水回收系统的技术方案是:炉水回收系统,包括:
排污扩容器,具有乏汽出口;
乏汽回收装置,用于对排污扩容器排出的乏汽冷凝回收;
所述乏汽回收装置,包括:
冷却器,底部设置进气口和排水口,顶部设置出气口;
所述乏汽出口通过乏汽泄放管道与所述冷却器的进气口连通;
喷淋结构,位于冷却器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
供水通道,向所述喷淋结构供应冷却水;
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供水通道上;
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出气口处或靠近所述出气口布置,用于检测排出的乏汽温度;
控制单元,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连接,以根据冷却器排出的乏汽温度高低对应地升降调整供水通道供水量。
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炉水回收系统中,排污扩容器经乏汽泄放管道排出的乏汽进入冷却器中,与喷淋结构喷淋的冷却水接触换热,实现冷凝回收,并且,在供水通道上设置流量调节阀,流量调节阀由控制单元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冷却器排出乏汽的温度,控制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大小,进而使得供水通道供应的冷却水自动可调,当检测到排出的乏汽温度较高时,说明乏汽冷凝回收不充分,需要扩大流量调节阀的开度,提高冷却水供应量。如果检测到排出的乏汽温度较低时,说明乏汽冷凝回收充分,可以保持现有状态或者是锁销流量调节阀的开度,减少冷却水供应量,从而保证乏汽回收装置的冷凝回收效果。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和调节阀控制器,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为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调节阀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调节阀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有益效果是: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和调节阀控制器,均可直接采用市购产品,可降低成本。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供水通道包括供水管,供水管位于所述冷却器外,所述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上。
有益效果是:外置的供水管上设置流量调节阀,安装使用均较为方便。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供水管上于流量调节阀的前后两侧对应设有前通断阀和后通断阀,以控制供水管导通。
有益效果是:设置前后通断阀,方便对流量调节阀进行维护检修。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供水管上设有旁通支路,旁通支路前端与供水管连接处位于所述前通断阀前侧,旁通支路后端与供水管连接处位于后通断阀后侧,旁通支路上设有旁通截止阀。
有益效果是:设置旁通支路,可在维护检修流量调节阀时保证向冷却器正常供水。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器内设置换热填料层和丝网除沫结构,换热填料层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进气口之间,丝网除沫结构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出气口之间。
有益效果是:在喷淋结构的上下两侧对应布置丝网除沫结构和换热填料层,提高对上升乏汽的冷凝回收效率。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器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重合。
有益效果是:冷却器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重合,可简化冷却器结构,方便直接通过排水口将冷凝水引流入排污扩容器中。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器底部设置下连接法兰,用于与乏汽泄放管道对接连通,以由乏汽泄放管道支撑所述冷却器。
有益效果是:利用下连接法兰方便将冷却器支撑固定在乏汽泄放管道上,方便固定安装。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冷却器为筒状结构,冷却器的内径尺寸为所述乏汽泄放管道内径尺寸的1.2-1.5倍。
有益效果是:筒状的冷却器的内径大于乏汽泄放管道,可以相对扩大汽液换热空间,提高换热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炉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图1中:1-冷却器,2-下连接法兰,3-上连接法兰,4-丝网除沫结构,5-喷淋结构,6-换热填料层,7-温度控制器,8-后通断阀,9-流量调节阀,10-前通断阀,11-旁通截止阀,12-调节阀控制器,13-水路连接法兰,14-支撑格栅,15-温度传感器,20-出气口,21-进气口,22-供水管,23-旁通支路,24-控制单元。
图2中:1-冷却器,5-喷淋结构,6-换热填料层,14-支撑格栅。
图3中:30-排污扩容器,31-回收排水口,32-炉水进口,33-乏汽出口,34-乏汽泄放管道,35-乏汽回收装置,36-排气管道,37-回收地下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可能出现的术语“设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设有”的对象可以是本体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与本体分体布置并连接在本体上,该连接可以是可拆连接,也可以是不可拆连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典型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乏汽回收装置整体上包括冷却器1和供水管22,冷却器1用于安装在炉水回收系统的管路中,供水管22位于冷却器1外,并向冷却器1供应冷却水,以通过喷淋结构向冷却器内部喷淋冷却水,用于冷凝由排污扩容器排出的乏汽,以便于回收乏汽。
冷却器1本身具有进气口21、出气口20及排水口,进气口21用于引入乏汽,为方便引入,故将其设置在冷却器1底部,部分冷却的乏汽冷凝形成冷凝水,需在冷却器1底部设置排水口以将冷凝水排出冷却器1,为简化冷却器1的结构,排水口和进气口重合。部分未冷凝的乏汽会继续上升,并经出气口20排出,为延长乏汽流过的路程,尽可能的回收乏汽,将出气口20设置在冷却器1顶部。
为实现喷水冷却,冷却器1内部设置喷淋结构5,喷淋结构5由供水管22供应冷却水。喷淋结构5要注意喷洒均匀,尽量覆盖冷却器1的整个截面。喷淋结构5位于进气口21上方,乏汽由下向上运动,喷淋的水由上向下运动,两者逆向,可以提高对乏汽的换热效果,提高冷凝效率。
并且,为进一步地提高换热效率,通常会在喷淋结构5和进气口21之间布置换热填料层6,利用填料,使冷却水与乏汽的接触面积增大,冷却水形成更薄的水膜,热交换更充分、更迅速。
实际上,向上经过换热填料层6后的乏汽虽然并未形成冷凝水,但是其湿度较大,形成大量雾沫,为提高回收效果,在喷淋结构5的上方布置丝网除沫结构4,丝网除沫结构4主要采用金属丝网,当带有雾沫的气体以一定速度上升并通过丝网时,由于雾沫上升的惯性作用,雾沫与丝网相碰撞并附着在丝网表面。丝网上不断聚集的小液滴形成较大的液滴,当聚集的液滴大到自身产生的重力超过气体上升力与液体表面张力的合力时,液滴就从丝网上分离下落,经过换热填料层6后,经排水口排出。
对于冷却器1来讲,由于经进气口21进入的乏汽流量和乏汽温度并非恒定的,乏汽流量和乏汽温度会根据前端情况会经常变化,为提高冷凝回收效率,在供水管22上设有流量调节阀9,用于调节供应冷却水的流量,如果当前的冷却水量能够满足乏汽降温冷凝需求,流量调节阀9不需要调整,如果当前的冷却水量不能满足乏汽降温冷凝需求,可以通过调整流量调节阀9,调大冷却水供应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流量调节阀的依据来自于冷却器1的出气口20处排出的乏汽温度,如果出气口处的乏汽温度较高,说明当前冷却水供应量不能满足乏汽降温需求,调大流量调节阀的通流量,加大冷却水供应量。
基于上述考虑,在冷却器1的靠近出气口20的位置设置温度传感器15,用于检测排出的乏汽温度,并对应设置控制单元24,该控制单元24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5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其信号输出端与流量调节阀9控制连接,用于接收温度传感器15输出的温度信号,以根据冷却器1排出的乏汽温度高低对应地升降调整供水通道供水量。
当然,控制单元24可以根据提前设计好的数据对比控制流量调节阀9的开度大小,也就是说,在出气口20温度达到某一个设定值时,控制流量调节阀9处于某一个开度,在出气口20温度达到另一个设定值时,控制流量调节阀9处于另一个开度,基本原则是要使得出气口20处的乏汽温度达到一个设定值,当乏汽温度高出该设定值,流量调节阀9流量变大,冷却水供应量增大。
由温度传感器15、控制单元24及流量调节阀9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满足在乏汽量增大、乏汽温度上升的情况下及时地加大冷却水供应量,保证出气口20排出的乏汽温度,避免出现回收效率不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中的乏汽回收装置,包括冷却器1和供水管22,冷却器1整体上呈筒形结构,在冷却器1底部设置进气口21和排水口,顶部设置出气口20,冷却器1内部自上而下地依次布置温度传感器15、丝网除沫结构4、喷淋结构5及换热填料层6。
靠近出气口20处设置温度传感器15,温度传感器15可处于距离出气口20处10㎝位置处,用于检测冷却器的出气口20排出的乏汽温度,配置有流量调节阀9控制冷却水供应量。
对应于温度传感器15和流量调节阀9配置有控制单元24,根据温度传感器15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以控制流量调节阀9开度。此处的控制单元24具体包括温度控制器7和调节阀控制器12,温度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15信号连接,温度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作为控制单元24的信号输入端使用,温度控制器7用于将温度传感器15输出的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温度控制器7的信号输出端与调节阀控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调节阀控制器12的信号输出端作为控制单元24的信号输出端使用,温度控制器7将模拟信号输入至调节阀控制器12中,与由流量控制器据此控制流量调节阀9的开度大小。此处的温度控制器7和调节阀控制器12均可直接从市场外购。
另外,本实施例中,在供水管22上于流量调节阀9的前后两侧对应设有前通断阀10和后通断阀8,以控制供水管22导通,以方便维修更换流量调节阀9。
而且,为避免维修更换流量调节阀9时影响冷却器1正常工作,在供水管22上连通有旁通支路23,该旁通支路23的前端与供水管22连接处位于前通断阀10前侧,旁侧支路的后端与供水管22连接处位于后通断阀8后侧,当然,在旁通支路23上设置有旁通截止阀11,以关闭旁侧支路,保证供应的冷却水量要由流量调节阀9控制。
实际上,供水管22通过水路连接法兰13与喷淋结构5对接连通,冷却器1内部的喷淋结构5具体为筛孔式喷淋器,具体包括环管,环管上开设多个喷水孔,以形成喷淋结构5。
丝网除沫结构4为金属丝网结构,包括固定格栅,固定格栅焊接在冷却器1内壁上,多层金属丝网固定叠放在固定格栅上。
为形成换热填料层6,在冷却器1底部固定设置支撑格栅14,支撑格栅14为圆板,圆板焊接连接在冷却器1内壁上,支撑格栅14上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气孔,其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支撑堆叠放置在上部的填料结构,以形成换热填料层6。此处的换热填料层6和丝网除沫结构4均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
为简化冷却器1结构,优化排污回收系统,本实施例中,冷却器1底部的进气口21和排水口重合,并且,在冷却器1底部设置下连接法兰2,下连接法兰2用于与乏汽泄放管道对接连通,以由乏汽泄放管道固定支撑冷却器1。另外,在冷却器1顶部设置上连接法兰3,上连接法兰3用于连接排气管道,排出未冷凝的乏汽。
使用时,将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冷却器1对接连通在原有的乏汽泄放管道上,乏汽经底部的进气口21进入冷却器1内部,供水管22向喷淋结构5供应冷却水,经喷淋结构5后形成均匀雾状的小液滴,高温乏汽与冷却水液滴在换热填料层6内均匀发生热量交换,高温乏汽冷却后形成冷凝液,冷凝液在重力作用下经乏汽泄放管道流入排污扩容器中,位于喷淋结构5上方的丝网除沫器能够起到聚结作用,可以形成大颗粒液滴,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汇同冷凝液体经乏汽泄放管道流入排污扩容器中,最终经排污回收系统进行回收。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中,冷却器可直接串接在原有乏汽泄放管道内,设备整体体积较小,通过法兰实现串接,连接形式简单。通过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及流量调节阀形成的联系,可根据冷却器乏汽出气口处的乏汽温度实施调节冷却水供应量,实现了对冷却水流量的精确控制,确保乏汽回收经济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2: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在喷淋结构上方设置丝网除沫器,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却器1内部省去丝网除沫器,而仅在喷淋结构5下方布置换热填料层6,为提高换热冷凝效果,可增加堆放在支撑格栅14上的填料厚度,延长乏汽经过的换热路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3:
其与实施例2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2中,在喷淋结构下方设置换热填料层,如果仅通过喷淋结构即可满足乏汽回收需要的话,在本实施例中,省去喷淋结构下方的换热填料层。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4: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将温度传感器靠近冷却器的出气口布置,温度传感器位于丝网除沫器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直接将温度传感器布置在冷却器的出气口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5:
其与实施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喷淋结构由完全处于冷却器外的供水管供水,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却器内部还设有内部供水管道,内部供水管道与外部的供水管连通形成供水通道,内部供水管道为螺旋形,螺旋形的供水管道上设置多个喷口,各喷口上分别安装雾化喷头,以形成喷淋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乏汽回收装置的具体实施例6:
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例1中,冷却器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重合,简化冷却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冷却器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分开布置,进气口与排污扩容器的乏汽出口连通,排水口可直接连接疏水箱,以储存乏汽回收的冷凝水。
上述乏汽回收装置实施例中的乏汽回收装置不仅可应用于石油领域中硫磺回收、尾气处理技术领域,还可应用于其他的需要进行乏汽回收的领域如除氧器乏汽回收领域。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排污回收系统的实施例:
该实施例中的排污回收系统包括排污扩容器30和乏汽回收装置35,排污扩容器30上设置炉水进口32、回收排水口31和乏汽出口33,炉水进口32用于连接锅炉排水管道,回收排水口31则连接地下的回收地下池37。排污扩容器30的乏汽出口33通过乏汽泄放管道34与乏汽回收装置35的冷却器的进气口连通,由乏汽泄放管道34固定支撑乏汽回收装置35的冷却器,排污扩容器30排出的乏汽由乏汽回收装置35换热冷凝以形成冷凝水,冷凝水回流入排污扩容器30中,经排污扩容器30的回收排水口31一同回收排放,为冷凝的乏汽经排气管道36排向大气。
本实施例中,乏汽回收装置35的结构与上述乏汽回收装置实施例1中的乏汽回收装置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为提高汽液交换场所面积,确保对乏汽的充分冷凝回收,冷却器的内径尺寸为乏汽泄放管道34的1.2-1.5倍。
在炉水回收系统的其他实施例中,乏汽回收装置也可采用上述乏汽回收装置实施例2至至实施例5中的乏汽回收装置,在此也不再赘述。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不需付出创造性劳动的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乏汽回收装置,包括:
冷却器(1),底部设置进气口(21)和排水口,顶部设置出气口(20);
喷淋结构(5),位于冷却器(1)内,并位于所述进气口上方;
供水通道,向所述喷淋结构供应冷却水;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流量调节阀(9),设置在所述供水通道上;
温度传感器(15),位于所述出气口处或靠近所述出气口布置,用于检测排出的乏汽温度;
控制单元(24),信号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流量调节阀控制连接,以根据冷却器排出的乏汽温度高低对应地升降调整供水通道供水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单元包括温度控制器(7)和调节阀控制器(12),温度控制器(7)的信号输入端为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入端,温度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调节阀控制器(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调节阀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控制单元的信号输出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通道包括供水管(22),供水管位于所述冷却器(1)外,所述流量调节阀(9)设置在所述供水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22)上于流量调节阀的前后两侧对应设有前通断阀(10)和后通断阀(8),以控制供水管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22)上设有旁通支路(23),旁通支路前端与供水管连接处位于所述前通断阀前侧,旁通支路后端与供水管连接处位于后通断阀后侧,旁通支路(23)上设有旁通截止阀(1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内设置换热填料层(6)和丝网除沫结构(4),换热填料层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进气口之间,丝网除沫结构在上下方向上位于所述喷淋结构和出气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1)底部设置下连接法兰(2),用于与乏汽泄放管道对接连通,以由乏汽泄放管道支撑所述冷却器。
9.炉水回收系统,包括:
排污扩容器(30),具有乏汽出口(33);
乏汽回收装置(35),用于对排污扩容器排出的乏汽冷凝回收;
其特征在于,所述乏汽回收装置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乏汽回收装置,排污扩容器(30)的乏汽出口(33)通过乏汽泄放管道(34)与乏汽回收装置的冷却器的进气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炉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器为筒状结构,冷却器的内径尺寸为所述乏汽泄放管道内径尺寸的1.2-1.5倍。
CN202022187607.9U 2020-09-29 2020-09-29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Active CN213714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7607.9U CN213714021U (zh) 2020-09-29 2020-09-29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87607.9U CN213714021U (zh) 2020-09-29 2020-09-29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14021U true CN213714021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6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87607.9U Active CN213714021U (zh) 2020-09-29 2020-09-29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140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426A (zh) * 2021-09-28 2022-01-07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扩容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426A (zh) * 2021-09-28 2022-01-07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疏水扩容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714021U (zh) 乏汽回收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炉水回收系统
CN105950226B (zh) 煤气立式喷淋降温脱水一体化系统
CN210251720U (zh) 一种锅炉烟气多级换热脱白装置
CN201534044U (zh) 逆流式高效节能洗涤吸收塔
CN209196826U (zh) 一种锅炉定排疏水回收系统
CN103418225A (zh) 高效吸碳塔
CN201322294Y (zh) 排汽能量回收装置
CN208436542U (zh) 升华硫粉尘过滤回收装置
CN204806354U (zh) 一种热管式降膜蒸发低温余热利用及水回收设备
CN103292378A (zh) 用于热网的锅炉废水及余热的回收方法及装置
CN210584449U (zh) 一种烟气脱硫装置
CN218820334U (zh) 一种钢厂锅炉除氧器乏汽回收利用装置
CN202511303U (zh) 湿法脱硫后烟囱出口防烟气液滴携带装置
CN202599135U (zh) 一种工业废汽热能回收交换器
CN207025060U (zh) 一种热电锅炉烟气脱硫系统
CN218673194U (zh) 一种可提高换热效率的蒸发冷凝系统
CN202546725U (zh) 锅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7809272U (zh) 初冷器冷凝液输送系统
CN210674723U (zh) 一种硫酸裂解酸性气体净化和后处理系统
CN110813051B (zh) 一种高湿烟气一体化余热回收脱硫脱硝的装备及方法
CN208260515U (zh) 烟气脱硫塔
CN210921357U (zh) 一种硫磺熔融过程产生的冷凝水的回收装置
CN109395535A (zh) 一种余热回收工艺及其设备
CN103831006A (zh) 一种新型顺流塔-逆流塔串联烟气脱硫装置
CN211393849U (zh) 一种化工生产中碱液喷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