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708049U -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708049U
CN213708049U CN202021866895.4U CN202021866895U CN213708049U CN 213708049 U CN213708049 U CN 213708049U CN 202021866895 U CN202021866895 U CN 202021866895U CN 213708049 U CN213708049 U CN 2137080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ewage
sludge
sewage treatment
treat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689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剑浩
万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huan 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l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l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l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689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7080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7080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7080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污水收集单元和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收集单元包括污水箱、液位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污水箱内部,并与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接;污水处理单元包括接收池、格栅池、调节池、A2/O氧化沟、沉淀池、浓缩池、脱水机房和消毒池,其中接收池、格栅池、调节池、A2/O氧化沟、沉淀池和消毒池依次通过污水管相连接,各污水管上均设置有污水泵,A2/O氧化沟、沉淀池通过污泥管连接到浓缩池,各污泥管上均设置有污泥泵,浓缩池的上清液通过污水管与A2/O氧化沟进水口相连接,A2/O氧化沟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部的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移动公厕的污水处理,起到了环保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公厕污水处理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公关设施的需求量也随之大大增加,移动公厕就是其中之一。移动厕所因具有可移动性而得名,它是和传统的固定式厕所相对的,与传统厕所相比,优势非常明显,移动厕所不受任何工作环境的限制,外型结构轻巧,颜色搭配合理,适合于火车站、码头、旅游景点、别墅区、新建小区、大型工地、广场、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及繁华商业街等,移动公厕具有可移动、可组合、方便运输等优点。
目前,由于水冲与无水冲抽吸式移动厕所的成本较低,在市面上应用较为广泛,水冲式移动厕所内有水冲装置,一般将水箱置于厕所顶部,厕所底部设置有污水箱,而无水冲式移动厕所则没有冲水装置,由设置于厕所底部的污水箱直接承接使用人员的排泄物。但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的移动厕所污水箱容量较小,而且没有预警提示,当使用到规定人数时,否则容易发生满溢事件,从而会污染环境。与此同时,随着移动厕所的不断增多,由其产生的污水处理问题是我们正在面临的一个难题。因此,开发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是迫不及待的,这样可避免污水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污水“化粪为水”的治理和应用,满足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从污水收集、固液分离、生物降解到净化消毒,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完整的系统化、资源化处理,满足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污水收集单元和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收集单元包括污水箱、液位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污水箱内部,并与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接;污水处理单元包括接收池、格栅池、调节池、A2/O氧化沟、沉淀池、浓缩池、脱水机房和消毒池,其中接收池、格栅池、调节池、A2/O氧化沟、沉淀池和消毒池依次通过污水管相连接,各污水管上均设置有污水泵,A2/O氧化沟、沉淀池通过污泥管连接到浓缩池,各污泥管上均设置有污泥泵,浓缩池的上清液通过污水管与A2/O氧化沟进水口相连接,A2/O氧化沟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部的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污水箱内部高度2/3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支持全网通的CAT1模块。
优选地,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粗格栅和细格栅,其中粗格栅的栅距为20mm,细格栅的栅距为5mm。
优选地,所述A2/O氧化沟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依次连接组成,好氧区部分污泥回流到厌氧区,回流比为25%-90%。
优选地,所述沉淀池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
优选地,所述浓缩池为重力浓缩池。
优选地,所述脱水机房包括污泥池、离心机,其中,污泥池中间设有凸起台,凸起台内设有竖直的转轴,刮刀呈放射状或对称状排布在转轴上,并且刮刀底部与污泥池底部间隙不超过1cm,刮刀自由端与污泥池侧壁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cm;所述污泥池底部设有供污泥落下的开口;离心机包括竖直筒和延伸筒,竖直筒底部固定在转盘上,竖直筒侧壁连通向外延伸、并倾斜向下的延伸筒,延伸筒自由端设有排泥出口,排泥出口封盖有排泥挡板;离心机竖直筒顶部的进料口位于开口下方。
更优选地,所述排泥挡板一端通过旋转部件安装于排泥出口,另一端通过锁定部件将排泥挡板封盖在排泥出口。
更优选地,所述脱水机房还包括压饼机,压饼机包括位于排泥出口下方的筒形承接罐,筒形承接罐顶部开口,并且筒形承接罐顶部的开口的上边缘,通过转轴连接压板的一端,压板拼接成一个覆盖所述开口端总压板;承接罐顶部环绕开口布设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与压板自由端之间按照有伸缩气缸。
优选地,在筒形承接罐底部还设有推板,推板下方设有推杆;推板侧壁与筒形承接罐内壁密封接触。更优选地,推杆通过电机、另一伸缩气缸等工具驱动,配合压板一起挤压筒形承接罐内的污泥,将污泥压成饼状。
优选地,所述脱水机房将浓缩后的污泥投加药剂,由卧式螺旋输送沉降离心机进行脱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移动公厕污水直接进入污水箱,随着污水的不断增加,污水箱的液位也随着升高,当污水箱的液位升至警戒线位置(污水箱内部高度2/3的位置),液位传感器会发出警示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警示信号传输到后台中心,后台中心会及时派出污水清运车到达指定的位置收集污水,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满溢事件而污染环境。污水清运车将收集到的污水排放到接收池,紧接着污水进入格栅池,可去除水中的垃圾,防止对后面的构筑物和设备的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格栅池内设置有粗格栅和细格栅,其中,粗格栅去除较大的垃圾,细格栅去除较小的垃圾。然后,去除垃圾的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池的作用是减少或防止冲击负荷对处理设施或设备的不利影响,中和酸碱度,控制pH值,调节水温;防止高浓度有毒物质进入生物处理系统。调节池的出水进入A2/O氧化沟,经过微生物厌氧—缺氧—好氧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高效削减污水水体中大部分的COD、NH3-N、TP、SS等污染物,使出水水质达标,沉淀池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上清液周边溢流排出,流向消毒池经过消毒后外排,污泥则通过吸泥管,利用虹吸原理,将污泥吸至浓缩池,污泥经过浓缩和脱水后外运进行无害化处理。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用于移动公厕的污水处理中,从污水收集、固液分离、生物降解到净化消毒,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了完整的系统化、资源化处理,满足了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泥池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的离心机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的压饼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如下:1-污水收集单元,11-污水箱、12-液位传感器,13-无线传输模块,2-污水处理单元,21-接收池,22-格栅池,23-调节池,24-A2/O氧化沟,25-沉淀池,26-浓缩池,27-脱水机房,28-消毒池,3-污泥池,31-污泥池底部,32-开口,33-凸起台,34-转轴,35-刮刀,41-离心机进料口,42-转盘,43-排泥出口,44-延伸筒,45-竖直筒,51-筒形承接罐,52-延伸部,53-压板,54-伸缩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图1为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污水收集单元1和污水处理单元2,所述污水收集单元1包括污水箱11、液位传感器12和无线传输模块13,液位传感器12安装在污水箱11内部,并与无线传输模块13相连接;污水处理单元2包括接收池21、格栅池22、调节池23、A2/O氧化沟24、沉淀池25、浓缩池26、脱水机房27和消毒池28,其中接收池21、格栅池22、调节池23、A2/O氧化沟24、沉淀池25和消毒池28依次通过污水管相连接,各污水管上均设置有污水泵,A2/O氧化沟24、沉淀池25通过污泥管连接到浓缩池26,各污泥管上均设置有污泥泵,浓缩池26的上清液通过污水管与A2/O氧化沟24进水口相连接,A2/O氧化沟24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部的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
所述液位传感器12安装在污水箱11内部高度2/3的位置,当污水箱11的液位升至警戒线位置(污水箱内部高度2/3的位置),液位传感器12会发出警示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3将警示信号传输到后台中心,后台中心会及时派出污水清运车到达指定的位置收集污水,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满溢事件而污染环境。
所述无线传输模块13为支持全网通的CAT1模块,其优势是低成本、低功耗、高覆盖和移动性好。
所述格栅池22内设置有粗格栅和细格栅,其中粗格栅的栅距为20mm,细格栅的栅距为5mm。
所述A2/O氧化沟24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依次连接组成进行污水处理,A2/O氧化沟24的要求为:温度为25-37℃,PH值为6.9-9.5,营养组合比为BOD5:N:P=100:5:1,氧化还原电位ORP:好氧菌要求300mV-400mV或E>+100mV,厌氧菌要求<100mV,兼性细菌在E>+100mV好氧呼吸,E<+100mV无氧呼吸。另外,好氧区部分污泥回流到厌氧区,回流比为25%-90%。
所述沉淀池25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上清液周边溢流排出,流向消毒池28经过消毒后外排,污泥则通过吸泥管,利用虹吸原理,将污泥吸至浓缩池26。
所述浓缩池26为重力浓缩池,可将污泥含水率由99.2-99.6%,浓缩至97-98%,污泥体积减少到原来的3/4,浓缩时间为12-24小时。
所述脱水机房27将浓缩后的污泥投加药剂,由卧式螺旋输送沉降离心机进行脱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移动公厕污水直接进入污水箱11,随着污水的不断增加,污水箱11的液位也随着升高,当污水箱11的液位升至警戒线位置(污水箱内部高度2/3的位置),液位传感器12会发出警示信号,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13将警示信号传输到后台中心,后台中心会及时派出污水清运车到达指定的位置收集污水,从而有效防止发生满溢事件而污染环境。污水清运车将收集到的污水排放到接收池21,紧接着污水进入格栅池22,可去除水中的垃圾,防止对后面的构筑物和设备的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格栅池22内设置有粗格栅和细格栅,其中,粗格栅去除较大的垃圾,细格栅去除较小的垃圾。然后,去除垃圾的污水进入调节池23,经调节池23控制pH值,调节水温后,调节池23的出水进入A2/O氧化沟24,在其中经过微生物厌氧—缺氧—好氧的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高效削减污水水体中大部分的COD、NH3-N、TP、SS等污染物,使出水水质达标,沉淀池25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上清液周边溢流排出,流向消毒池28经过消毒后外排,污泥则通过吸泥管,利用虹吸原理,将污泥吸至浓缩池26,污泥经过浓缩和脱水后外运进行无害化处理。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3,脱水机房包括污泥池3、离心机4。
污泥池3中间设有凸起台33,凸起台33内设有竖直的转轴34,刮刀35呈放射状或对称状排布在转轴34上,并且刮刀35底部与污泥池底部31间隙不超过1cm,刮刀35自由端与污泥池3侧壁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cm。污泥池底部31设有供污泥落下的开口32。
离心机4包括竖直筒45和延伸筒44,竖直筒45底部固定在转盘42上,竖直筒45侧壁连通向外延伸、并倾斜向下的延伸筒44,延伸筒44自由端设有排泥出口43,排泥出口43封盖有排泥挡板。排泥挡板一端通过旋转部件安装于排泥出口43,另一端通过锁定部件(如常规的门锁、挂钩均可)将排泥挡板封盖在排泥出口43。
离心机在竖直筒顶部进料口41,进料口41位于开口32的下方。例如,进料口41为漏斗形,其覆盖污泥池3底部,如图3所示,这样,所有开口32落下的污泥都可以进入到进料口41。
转轴34带动刮刀35转动,将污泥通过污泥池底部31的开口32送至进料口41,转盘42转动,带动竖直筒45以及进料口41绕中心轴自转,这样,延伸筒44绕竖直筒45旋转,但是进料口41始终处于开口32下方的位置。延伸筒44旋转过程中,落入竖直筒45的污泥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延伸筒44自由端沉积。停止转动后,打开锁定部件,排泥挡板释放排泥出口43,污泥通过排泥出口43送出。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压饼机,参照图4,通过排泥出口43送出的污泥落入到位于排泥出口下方的筒形承接罐51内,污泥超过的筒形承接罐51的上边缘,斜向上的延伸部52上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的伸缩气缸54伸长,通过伸缩气缸54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连接压板53,压板53底部通过旋转部件连接在在伸缩气缸筒形承接罐51上边缘,压板53被伸缩气缸54推动覆盖在筒形承接罐51的顶板开口,并挤压污泥,压成饼状。
压板54可以是一个与筒形承接罐51上边缘开口形状相同的板,或者可以是多个压板拼接成一个与筒形承接罐51上边缘开口形状相同的总压板,例如,筒形承接罐51上边缘开口为圆形,则压板为扇形,几个压板覆盖在筒形承接罐51上边缘开口后,拼接成一个圆形总压板。
或者,在筒形承接罐51底部还设有推板,推板下方设有推杆,推杆通过电机、另一伸缩气缸等工具驱动,配合压板一起挤压筒形承接罐51内的污泥,将污泥压成饼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污水收集单元和污水处理单元,所述污水收集单元包括污水箱、液位传感器和无线传输模块,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污水箱内部,并与无线传输模块相连接;污水处理单元包括接收池、格栅池、调节池、A2/O氧化沟、沉淀池、浓缩池、脱水机房和消毒池,其中接收池、格栅池、调节池、A2/O氧化沟、沉淀池和消毒池依次通过污水管相连接,各污水管上均设置有污水泵,A2/O氧化沟、沉淀池通过污泥管连接到浓缩池,各污泥管上均设置有污泥泵,浓缩池的上清液通过污水管与A2/O氧化沟进水口相连接,A2/O氧化沟底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外部的鼓风机出风口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在污水箱内部高度位置2/3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为支持全网通的CAT1模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池内设置有粗格栅和细格栅,其中粗格栅的栅距为20mm,细格栅的栅距为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2/O氧化沟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依次连接组成,好氧区部分污泥回流到厌氧区,回流比为25%-9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为中心进水周边出水的辐流式沉淀池。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池为重力浓缩池。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房包括污泥池、离心机,其中,污泥池中间设有凸起台,凸起台内设有竖直的转轴,刮刀呈放射状或对称状排布在转轴上,并且刮刀底部与污泥池底部间隙不超过1cm,刮刀自由端与污泥池侧壁之间的间隙不超过1cm;所述污泥池底部设有供污泥落下的开口;离心机包括竖直筒和延伸筒,竖直筒底部固定在转盘上,竖直筒侧壁连通向外延伸、并倾斜向下的延伸筒,延伸筒自由端设有排泥出口,排泥出口封盖有排泥挡板;离心机竖直筒顶部的进料口位于开口下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挡板一端通过旋转部件安装于排泥出口,另一端通过锁定部件将排泥挡板封盖在排泥出口。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机房还包括压饼机,压饼机包括位于排泥出口下方的筒形承接罐,筒形承接罐顶部开口,并且筒形承接罐顶部的开口的上边缘,通过转轴连接压板的一端,压板拼接成一个覆盖所述开口端总压板;承接罐顶部环绕开口布设有倾斜向上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与压板自由端之间按照有伸缩气缸。
CN202021866895.4U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37080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6895.4U CN213708049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6895.4U CN213708049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708049U true CN213708049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9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6895.4U Active CN213708049U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7080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86764B (zh) 一种中水回用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7031191U (zh) 一种用于处理中原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的系统
CN113754197B (zh) 一种近零维护村镇饮用水一体式净化装置及应用其处理水源水的方法
CN104386884B (zh) 一种列车卫生间污水的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2718365A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处理装置
CN104355399A (zh) 一种跌水充氧自驱动生物转盘
CN108499176A (zh) 一种可移动污水预处理装置
CN213708049U (zh) 一种移动公厕污水处理系统
CN202808479U (zh) 一种无动力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5275425U (zh) 多相循环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6940693U (zh) 一种适合黄河施工营地的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Awuah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UASB sewage treatment plant at James Town (Mudor), Accra
CN1213648A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13803399U (zh) 一种复合型可移动一体化净水设备
CN211664910U (zh) 一种带有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的移动厕所
CN209065678U (zh)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一体化装备
RU131716U1 (ru) Канализационная очистная станция закрытого типа
CN2545196Y (zh) 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回收装置
CN206872631U (zh) 一种废水循环系统
CN206970417U (zh) 流动床净化器
CN201648177U (zh) 生物反应装置
CN204342607U (zh) 一种列车卫生间污水的处理装置
CN214270364U (zh) 一种小型喷泉式生物膜盘水处理装置
CN215161159U (zh) 一种列车卫生间粪尿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CN105036452B (zh) 一种餐饮垃圾及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305, building 9, Lane 615, Guoquan North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39

Patentee after: Guohuan Electric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90, 545-551, Jipu Road, Baoshan District, Shanghai, 200439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qila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