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5703U - 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5703U
CN213695703U CN202021507939.4U CN202021507939U CN213695703U CN 213695703 U CN213695703 U CN 213695703U CN 202021507939 U CN202021507939 U CN 202021507939U CN 213695703 U CN213695703 U CN 2136957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osol
housing
generating device
heating element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5079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幸福
廖焱程
黄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s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5079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5703U/zh
Priority to EP21847384.1A priority patent/EP4154741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74930 priority patent/WO2022016852A1/zh
Priority to KR1020227044620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19119A/ko
Priority to JP2022578966A priority patent/JP2023534134A/ja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57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57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24F40/485Valves; Aper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基座组件和加热件,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收容空间,所述加热件的上端伸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中,所述加热件的下端插装于所述基座组件上;所述基座组件中形成有与所述收容空间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孔。外部空气经由进气孔进入到气流通道中给基座组件降温,预加热后的空气再进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内,从而可提高雾化效率,还可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加热不燃烧型电子烟,也称低温烘烤烟具,是一种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发烟材料形成可抽吸烟雾的气溶胶产生装置。目前,气溶胶产生装置通常采用将加热器如加热片插入烟支中对烟支进行加热,通过控制加热温度,使得烟支中的成分挥发,产生烟雾供人吸取。
通常,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般包括用于安装加热器的基座。由于加热器的下端插装于基座上,加热器的热量很容易传到基座上使基座的温度升高,从而造成基座以及加热器的下端部位过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气溶胶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基座组件和加热件,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的收容空间,所述加热件的上端伸入到所述收容空间中,所述加热件的下端插装于所述基座组件上;所述基座组件中形成有与所述收容空间相连通的气流通道,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以及沿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下方的第二壳体,所述基座组件嵌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交接处,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侧壁或底壁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由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面上凹形成或者由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面下凹形成,所述气流通道围绕所述加热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座体以及嵌置于所述座体中的内座,所述座体和所述内座一道界定出所述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座体与所述内座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沿纵向嵌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的基部以及由所述基部的顶壁向上延伸形成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的下端面和所述内座的上端面之间界定出所述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套接部的侧壁上开设有将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与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的至少一个通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嵌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的第一磁体,所述第一磁体套设于所述套接部外,且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基部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以将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和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所述通气间隙、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的位置均不高于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嵌置于所述内座中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相互靠近并吸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抵靠于所述套接部的顶壁上,所述套接部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加热件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将所述气流通道和所述收容空间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收容空间的底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抵靠的底壁,所述底壁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加热件插入的插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口的形状与所述加热件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加热件间隙配合于所述插口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件呈片状或棒状,所述加热件的端部设有利于插入到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中的尖头导向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沿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的提取管,所述提取管的内壁面界定出所述收容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于,所述提取管由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一体向下延伸形成,或者所述提取管与所述第一壳体分别独立制造并组装在一起。
实施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外部空气经由进气孔进入到气流通道中给基座组件降温,预加热后的空气再进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内,从而可提高雾化效率,还可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提取器处于第一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提取器处于第二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提取器处于第一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提取器处于第二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提取器处于第一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凸台与凸缘相抵接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提取器处于第二位置时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气溶胶产生装置另一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大致可呈圆柱状并包括提取器1、沿纵向可分离地设置于提取器1上方的主机2以及设置于主机2上的加热件22。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可通过低温加热不燃烧的方式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烟雾。可以理解地,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并不局限于呈圆柱状,其也可以呈方形柱状等其他形状。在本实施方式中,气溶胶产生基质3可以为烟支。
提取器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呈圆环状并紧密地嵌置于第一壳体11底部的第一磁体13。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界定出一个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3的收容空间110,收容空间110的顶部敞开,收容空间110 的底部形成有一底壁112,底壁112上开设有可供加热件22插入的插口111。气溶胶产生基质3可从收容空间110的顶部敞开口处插入到收容空间110中并抵靠在底壁112上。
主机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包括第二壳体21、加热件22、座体24以及第二磁体23。第二壳体21内可设置有电池和电路板等电子元器件,用于给加热件 22供电以及控制整个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开启或关闭等操作。
座体24可沿纵向嵌置于第二壳体21的上端,其可包括圆筒状侧壁2411 以及一体结合于侧壁2411顶部的圆板状顶壁2412。侧壁2411的周向两侧分别向外凸出形成有一个卡台2413,第二壳体21的内壁面对应卡台2413凹陷形成有卡槽211,卡台2413、卡槽211相互扣合,而将座体24扣合固定于第二壳体21内。座体24和第二壳体21之间采用插接和内扣连接的方式固定,方便可靠,且使得主机2的外部无扣位外露,更加美观。第二磁体23呈圆环状,其可紧密地嵌置于侧壁2411内并抵靠于座体24的下端面上。第一磁体 13、第二磁体23可以为相互吸引的磁铁,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具有磁性的元件 (如铁钴镍)。
加热件22沿纵向嵌置于顶壁2412上,其可包括伸入到收容空间110中用于加热气溶胶产生基质3的加热部211。加热部211可从收容空间110底部的插口111伸入到收容空间110中并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内,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进行烘烤加热。加热件22可以为片状或棒状,加热件22的上端可设有尖头导向结构,利于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中。插口111的形状可与加热部 211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对应,且插口111的横截面尺寸可略大于加热部211的横截面尺寸,使得加热部211与插口111间隙配合,以利于加热部211的插入和退出,并可使加热部211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分离时,底壁112可通过摩擦作用刮去加热部211上的残余物质,例如粘结在加热部211上的加热后的气溶胶产成基质,对加热部211进行清洁。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件22为片状,插口111为横截面尺寸略大于加热部211的横截面尺寸的矩形。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加热件22也可以以可拆卸可分离的方式设置于主机2上。
该提取器1具有与主机2对接的第一位置以及与主机2分离的第二位置。当提取器1和主机2对接时,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21相互对接并抵靠在一起,第一壳体11底部的第一磁体13与第二壳体21顶部的第二磁体23相互靠近并吸附,通过第一磁体13、第二磁体23之间的吸力将提取器1和主机2相互固定,加热件22从提取器1底部的插口111伸入,使得加热部211完全伸入到收容空间110中。气溶胶产生基质3从提取器1顶部装入,主机2中的电池为加热件22供电,加热件22在通电发热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进行烘烤加热。
当气溶胶产生基质3加热完后,向上拉动提取器1,第一磁体13即与第二磁体23相远离,提取器1与主机2即刻分离,此时,提取器1与主机2之间无连接,提取器1经由收容空间110的底壁112带动气溶胶产生基质3向上运动,使得加热部211从气溶胶产生基质3中退出,同时通过底壁112刮擦加热部211外部粘结的残余物质。
图3-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的顶壁向下延伸形成有一圆管状提取管12,提取管12的内侧壁界定出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3 的收容空间110。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座体24可包括嵌置于第二壳体21中的基部241以及由基部241的顶壁2412向上延伸形成的圆筒状罩体243。罩体243罩设于加热件22外,可以在提取器1和主机2对接时防止因第一壳体 11横向移动而抵压破坏加热件22。罩体243设置于第一壳体11和提取管12 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提取管12的外壁面之间具有间隔。在一些实施例中,罩体243与第一壳体11的内壁面、提取管12的外壁面之间的间隔分别可以为0.5~5mm,优选为3~5mm。
图5-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的气溶胶产生装置,该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提取管12包括相互套接并可沿轴向相互滑动的固定管121和活动管122,固定管121和活动管122的内壁面共同界定出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3的收容空间110。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固定管121以上端紧密地嵌置于第一壳体11的顶壁上,并可通过螺纹连接、卡扣连接等方式固定于第一壳体11上。活动管 122可沿轴向上下滑动地套接于固定管121的下端外,活动管122的底壁形成收容空间110的底壁112。活动管122的顶部向内延伸形成有凸缘1221,固定管121的下端外圈向外延伸形成有凸台1211,凸缘1221、凸台1211相配合,可避免固定管121和活动管122在相互滑动时相脱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管122相对于固定管121可滑动的行程为2.5~5.5mm,例如4.5mm左右。
主机2的上端外部可形成有第一卡接部,提取器1的底端内部形成有与第一卡接部相互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其中,第一卡接部的轴向长度小于等于活动管122相对于固定管121的滑动行程。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座体24 可包括嵌置于第二壳体21中的基部241、由基部241的顶壁向上延伸形成的套接部242以及由套接部242的顶壁向上延伸形成的罩体243,基部241、套接部242、罩体243的内径和外径均依次递减。套接部242的外壁面形成第一卡接部,第一磁体13形成第二卡接部,当提取器1和主机2组装后,第一磁体13紧密地套接于套接部242外,从而可提高提取器1和主机2之间结合的稳固性。套接部242的轴向长度可小于等于活动管122相对于固定管121的滑动行程。在一些实施例中,套接部242的轴向长度可以为1~2.5mm,优选为 2mm左右。在其他实施例中,提取器1和主机2之间也可不设置有第一磁体 13、第二磁体23,通过提取器1和主机2相套接形成两者之间的连接,例如可将第一壳体11的底部直接套接于套接部242外,此时,第二卡接部可由第一壳体11底端的内壁面向内延伸形成。
套接部242上开设有可供加热部211穿过的穿孔2421,加热部211可依次穿过穿孔2421、插口111向上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中。在本实施例中,穿孔2421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与插口111的横截面形状和尺寸一致,在加热部211与气溶胶产生基质3分离时,穿孔2421的孔壁也可通过摩擦作用刮去加热部211上的残余物质。在其他实施例中,穿孔2421的横截面尺寸也可大于插口111的横截面尺寸。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穿孔242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与插口111的横截面形状不同。
以活动管122相对于固定管121的滑动行程为4.5mm、套接部242的轴向长度为2mm为例,如图5所示,当提取器1处于第一位置时,提取器1和主机2相互对接,此时,提取器1的第一磁体13套接于主机2的套接部242外并与第二磁体23相吸,活动管122的下端面抵靠于套接部242的顶壁上,固定管121的下端面抵靠于活动管122的底壁112上,气溶胶产生基质3从固定管121的顶部装入至抵靠于活动管122的底壁112上,加热件22的加热部211 从活动管122底部的插口111伸入并插入到气溶胶产生基质3中,在通电发热后对气溶胶产生基质3进行烘烤加热。
当气溶胶产生基质3加热完后,先向上拉动第一壳体11,第一壳体11带动固定管121、第一磁体13向上运动,当向上运动的位移超过2mm时,第一磁体13与套接部242分离,从而使提取器1与主机2分离,此时,由于固定管121上的凸台1211还未上移至与活动管122上的凸缘1221接触,活动管 122、气溶胶产生基质3、加热件22相对保持静止;如图6所示,继续向上拉动第一壳体11至位移达到4.5mm时,凸台1211向上移动至抵靠于凸缘1221 上,此时,继续拉动第一壳体11,固定管121将带动活动管122一起向上运动,进而经由活动管122的底壁112带动气溶胶产生基质3向上运动;然后,继续向上拉动第一壳体11,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3与加热部211分离,如图7 所示,同时还可通过底壁112刮擦加热部211外部粘结的残余物质。
如图8所示,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包括嵌置于座体24中的内座25,内座25与座体24共同形成用于供加热件22插装并支撑提取器1 的基座组件。第二磁体23可紧密地嵌置于内座25中,第一磁体13套设于套接部242外并与基部241的顶面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130。内座25的上端面与套接部242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一围绕加热件22的气流通道240,套接部242的底部侧壁的两相对侧上分别开设有一与气流通道240相连通的通气孔2420。第一壳体11的侧壁底部的两相对侧分别形成有一进气孔120,外部空气可依次经由进气孔120、通气间隙130、通气孔2420进入到气流通道240 中给基座组件降温,然后将带有热量的空气依次经由穿孔2421、插口111带入到收容空间110中的气溶胶产生基质3内,预加热后的空气还可提高雾化效率,还可使得气溶胶产生基质3内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孔120也可开设于第二壳体21的侧壁或底壁上。第一磁体13的底面与基部241的顶面之间也可不形成有通气间隙130,只要气流可以从基座组件的表面流过给基座组件降温即可,例如,进气孔120也可开设于第二壳体21上并位于座体24和内座25之间,然后经由座体24和内座25之间的间隙进入到气流通道240中。气流通道240也可不围绕加热件22,例如,进气孔120也可开设于第二壳体21的底部,气流通道240 沿纵向延伸且与加热件22的纵向平行。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中的基座组件和加热件(22),所述外壳内形成有用于收容气溶胶产生基质(3)的收容空间(110),所述加热件(22)的上端伸入到所述收容空间(110)中,所述加热件(22)的下端插装于所述基座组件上;所述基座组件中形成有与所述收容空间(110)相连通的气流通道(240),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所述气流通道(240)相连通的至少一个进气孔(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沿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下方的第二壳体(21),所述基座组件嵌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120)开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21)的交接处,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120)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的侧壁或底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120)由所述第一壳体(11)的底面上凹形成或者由所述第二壳体(21)的顶面下凹形成,所述气流通道(240)围绕所述加热件(2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组件包括座体(24)以及嵌置于所述座体(24)中的内座(25),所述座体(24)和所述内座(25)一道界定出所述气流通道(2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120)开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上并位于所述座体(24)与所述内座(2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24)包括沿纵向嵌置于所述第二壳体(21)中的基部(241)以及由所述基部(241)的顶壁向上延伸形成的套接部(242),所述套接部(242)的下端面和所述内座(25)的上端面之间界定出所述气流通道(2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242) 的侧壁上开设有将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120)与所述气流通道(240)相连通的至少一个通气孔(24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嵌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底部的第一磁体(13),所述第一磁体(13)套设于所述套接部(242)外,且所述第一磁体(13)与所述基部(241)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通气间隙(130),以将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120)和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2420)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进气孔(120)、所述通气间隙(130)、所述至少一个通气孔(2420)的位置均不高于所述收容空间(110)的底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嵌置于所述内座(25)中的第二磁体(23),所述第一磁体(13)与所述第二磁体(23)相互靠近并吸附。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110)的底部抵靠于所述套接部(242)的顶壁上,所述套接部(242)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加热件(22)穿过的穿孔(2421),所述穿孔(2421)将所述气流通道(240)和所述收容空间(110)相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空间(110)的底部形成有用于供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3)抵靠的底壁(112),所述底壁(112)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加热件(22)插入的插口(11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111)的形状与所述加热件(22)的横截面的形状相对应,所述加热件(22)间隙配合于所述插口(111)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22)呈片状或棒状,所述加热件(22)的端部设有利于插入到所述气溶胶产生基质(3)中的尖头导向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2-12任一项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还包括沿纵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中的提取管(12),所述提取管(12)的内壁面界定出所述收容空间(110)。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管(12)由所述第一壳体(11)的顶壁一体向下延伸形成,或者所述提取管(12)与所述第一壳体(11)分别独立制造并组装在一起。
CN202021507939.4U 2020-07-24 2020-07-24 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36957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7939.4U CN213695703U (zh) 2020-07-24 2020-07-24 气溶胶产生装置
EP21847384.1A EP4154741A4 (en) 2020-07-24 2021-02-02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PCT/CN2021/074930 WO2022016852A1 (zh) 2020-07-24 2021-02-02 气溶胶产生装置
KR1020227044620A KR20230019119A (ko) 2020-07-24 2021-02-02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
JP2022578966A JP2023534134A (ja) 2020-07-24 2021-02-02 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507939.4U CN213695703U (zh) 2020-07-24 2020-07-24 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5703U true CN213695703U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66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507939.4U Active CN213695703U (zh) 2020-07-24 2020-07-24 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4154741A4 (zh)
JP (1) JP2023534134A (zh)
KR (1) KR20230019119A (zh)
CN (1) CN213695703U (zh)
WO (1) WO202201685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287A (zh) * 2021-09-08 2021-12-0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导向部件、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116230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171333B1 (ko) * 2016-12-16 2020-10-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앤지 에어로졸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206744572U (zh) * 2017-04-07 2017-12-15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烟弹及其电子烟
WO2019100230A1 (zh) * 2017-11-22 2019-05-31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一种雾化组件以及电子烟
CN108323823A (zh) * 2018-04-17 2018-07-27 威滔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气流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19228037A1 (zh) * 2018-05-30 2019-12-05 深圳御烟实业有限公司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1387566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装置及气溶胶形成装置
CN111904031A (zh) * 2020-07-24 2020-11-10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29287A (zh) * 2021-09-08 2021-12-0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导向部件、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116230A1 (zh) * 2021-12-22 2023-06-29 深圳麦时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微波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34134A (ja) 2023-08-08
EP4154741A4 (en) 2023-11-29
EP4154741A1 (en) 2023-03-29
KR20230019119A (ko) 2023-02-07
WO2022016852A1 (zh) 2022-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04031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3695703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EP3804546B1 (en)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CN216723136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JP2024020285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WO2019228429A1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KR20210006339A (ko) 전기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용 드롭-인 충전 시스템
CN212520801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656044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提取器组件
WO2023024908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WO2023078155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078154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0025049B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113768196A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发热组件
CN216147236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0158008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112890290A (zh) 一种提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
CN111466615B (zh) 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9762486U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气溶胶产生系统
CN215075492U (zh) 一种提取器及气雾产生装置
CN216568346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1861798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117918579A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气溶胶产生系统
CN217089616U (zh) 一种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