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3619U -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3619U
CN213693619U CN202022454858.9U CN202022454858U CN213693619U CN 213693619 U CN213693619 U CN 213693619U CN 202022454858 U CN202022454858 U CN 202022454858U CN 213693619 U CN213693619 U CN 213693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ox
copper sheet
box
diode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548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良
项治平
濮旭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orsol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orso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orsol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orsol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548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3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3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3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接线盒领域,涉及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本实用新型包括:负极接线盒、中轴接线盒和正极接线盒,所述负极接线盒一端与负极电缆电连接,所述正极接线盒一端与正极电缆电连接;所述负极接线盒、中轴接线盒和正极接线盒均包括盒体、二极管、铜片组,所述盒体上端卡接有相互配合的上盖,所述上盖与盒体连接形成内部腔体,所述盒体前端设有柱体,所述二极管被柱体包裹,所述铜片组一端设于内部腔体内,所述二极管与铜片组焊接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二极管设于盒体内部,通过盒体前端的柱体将二极管包裹,二极管位置无需灌胶,增加散热性;铜片组交错设置,增加铜片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接线盒领域,涉及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伏接线盒是介于太阳能电池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充电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主要作用是连接和保护太阳能光伏组件,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电力与外部线路连接,传导光伏组件所产生的电流。
目前,传统的光伏接线盒为一体式结构,操作快捷、维修方便,但由于电器端子的存在,光伏接线盒的体积较大、散热性差;现有的光伏接线盒将二极管装入接线盒后需要对二极管灌注密封胶,会影响二极管的散热。
综述所述,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包括:
负极接线盒、中轴接线盒和正极接线盒,所述负极接线盒一端与负极电缆电连接,所述正极接线盒一端与正极电缆电连接;
所述负极接线盒、中轴接线盒和正极接线盒均包括盒体、二极管、铜片组,所述盒体上端卡接有相互配合的上盖,所述上盖与盒体连接形成内部腔体内,所述盒体前端设有柱体,所述二极管被柱体包裹,所述铜片组一端设于内部腔体,所述二极管与铜片组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铜片组包括铜片一和铜片二,所述铜片一的连接部一与电缆连接,所述铜片一的连接部二与二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铜片二的连接部三与二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铜片一上设有汇流条槽一,所述铜片二上设有汇流条槽二,所述汇流条槽一和汇流条槽二与盒体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铜片一与铜片二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定位杆。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负极接线盒上设有负极指示槽,所述正极接线盒上设有正极指示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中二极管设于盒体内部,通过盒体前端的柱体将二极管包裹,二极管位置无需灌胶,增加散热性;铜片组交错设置,增加铜片的散热性,进一步提高接线盒的使用寿命;在负极接线盒上设置的负极指示槽和正极接线盒上设置的正极指示槽,使得安装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将三分体接线盒正确的与光伏组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负极接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负极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中轴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正极接线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二极管与铜片组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极接线盒,11-负极指示槽,2-中轴接线盒,3-正极接线盒,31- 正极指示槽,41-盒体,42-上盖,421-内部腔体,422-柱体,43-二极管,44- 铜片组,441-铜片一,4411-连接部一,4412-连接部二,4413-汇流条槽一,442- 铜片二,4421-连接部三,4422-汇流条槽二,45-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6,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负极接线盒1、中轴接线盒2和正极接线盒3,所述负极接线盒1一端与负极电缆电连接,所述正极接线盒3一端与正极电缆电连接;
所述负极接线盒1、中轴接线盒2和正极接线盒3均包括盒体41、二极管 43、铜片组44,所述盒体41上端卡接有相互配合的上盖42,所述上盖42与盒体41连接形成内部腔体421,所述盒体41前端设有柱体422,所述二极管43 被柱体422包裹,所述铜片组44一端设于内部腔体421,所述二极管43与铜片组44焊接连接。
传统的光伏接线盒为一体式结构,操作快捷、维修方便,但由于电器端子的存在,光伏接线盒的体积较大、散热性差;现有的光伏接线盒将二极管装入接线盒后需要灌注密封胶,会影响二极管的散热,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包括负极接线盒1、中轴接线盒2和正极接线盒3,所述负极接线盒1连接光伏电池板的负极电缆,所述正极接线盒3连接光伏电池板的正极电缆,大大缩短了在工程安装时电池板与电池板电路连接的相互距离,这种直出线方式不仅减少了电缆线损耗,也减少了线长带来的发电量的损失,提升了组件功率,并且分体式接线盒比一体式接线盒散热效果更好。
所述负极接线盒1、中轴接线盒2和正极接线盒3的盒体41,所述盒体41 上端卡接有相互配合的上盖42,增加了接线盒的防水性。
所述二极管43设置于柱体422内,所述二极管43与铜片组44焊接连接,所述焊接连接为电阻焊焊接连接,所述电阻焊相对与锡焊连接更牢固,电阻焊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热影响区小,防止二极管组件变形损坏,影响其正常使用。
在接线盒生产中,预先将所述二极管43在放置于模具内,通过注塑将二极管43与盒体41内的柱体422一体成型连接,使柱体422包裹二极管43,所述二极管43无需灌胶,二极管43工作产生的热量直接通过盒体41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
实施例2
所述铜片组44包括铜片一441和铜片二442,所述铜片一441的连接部一 4411与电缆连接,所述铜片一441的连接部二4412与二极管43的一端连接,所述铜片二442的连接部三4421与二极管4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铜片一441 上设有汇流条槽一4413,所述铜片二442上设有汇流条槽二4422,所述汇流条槽一4413和汇流条槽二4422与盒体41底部连通。
如图6所示,铜片一441的连接部一4411呈U环形结构,所述连接部一4411 可紧密卡入圆形电缆外部与其电连接,通过二极管43将铜片一441和铜片二442 电连接,铜片一441上设置的汇流条槽一4413与铜片二442上设置的汇流条槽二4422可使光伏组件的汇流条从盒体41的底部穿入与铜片组44相连接,增加了美观性,也更方便从汇流条槽一4413和汇流条槽二4422向内部腔体421灌注密封胶。
实施例3
所述铜片一441与铜片二442交错设置。
如图6所示,所述铜片一441与铜片二442呈U形结构,所述铜片二442 的一端设于铜片一441的U形槽内,通过铜片一441与铜片二442交错设置以及铜片一441与铜片二442一字排开的形式,在有效的内部腔体421空间里增加了铜片面积,提高了散热效果。
实施例4
所述盒体41内部设置有定位杆45。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盒体41内部一体成型连接有定位杆45,所述铜片一441和铜片二442均设有定位孔,通过定位杆45准确的将铜片组44安装于内部腔体421内,使铜片组444稳定不晃动。
实施例5
所述负极接线盒1上设有负极指示槽11,所述正极接线盒3上设有正极指示槽31。
如图3和图5所示,由于三分体接线盒外表相似,若是不正确将光伏组件正负极电缆与相应的接线盒连接,使得盒体41内部的二极管43电流不导通,安装错误会导致光伏组件无法使用,严重会损坏光伏组件,通过负极接线盒1 上的负极指示槽11,正极接线盒3上的正极指示槽31使得安装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将三分体接线盒正确的与光伏组件连接。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负极接线盒(1)、中轴接线盒(2)和正极接线盒(3),所述负极接线盒(1)一端与负极电缆电连接,所述正极接线盒(3)一端与正极电缆电连接;
所述负极接线盒(1)、中轴接线盒(2)和正极接线盒(3)均包括盒体(41)、二极管(43)、铜片组(44),所述盒体(41)上端卡接有相互配合的上盖(42),所述上盖(42)与盒体(41)连接形成内部腔体(421),所述盒体(41)前端设有柱体(422),所述二极管(43)被柱体(422)包裹,所述铜片组(44)一端设于内部腔体(421)内,所述二极管(43)与铜片组(44)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组(44)包括铜片一(441)和铜片二(442),所述铜片一(441)的连接部一(4411)与电缆连接,所述铜片一(441)的连接部二(4412)与二极管(43)的一端连接,所述铜片二(442)的连接部三(4421)与二极管(4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铜片一(441)上设有汇流条槽一(4413),所述铜片二(442)上设有汇流条槽二(4422),所述汇流条槽一(4413)和汇流条槽二(4422)与盒体(41)底部连通。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一(441)与铜片二(442)交错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1)内部设置有定位杆(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接线盒(1)上设有负极指示槽(11),所述正极接线盒(3)上设有正极指示槽(31)。
CN202022454858.9U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Active CN213693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858.9U CN213693619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54858.9U CN213693619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3619U true CN213693619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624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54858.9U Active CN213693619U (zh) 2020-10-29 2020-10-29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3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3852B (zh) 卡焊端子结构的太阳能接线盒
CN204180010U (zh) 分体式光伏接线盒
CN204794891U (zh) 具有旁路集成模块的光伏接线盒
CN213693619U (zh) 一种一体式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CN213661562U (zh) 一种卡接式光伏接线盒
CN213693622U (zh) 一种带导胶槽的光伏接线盒
CN201927619U (zh) 用于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CN201673904U (zh) 太阳能光伏组件及其用的接线盒和二极管结构
CN214900789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太阳能电池分体式接线盒
CN214205457U (zh) 模块二极管分体式光伏接线盒
CN108599717B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08599716A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05430164U (zh) 光伏接线盒和二极管
CN201682236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接线盒
CN212086155U (zh) 二极管侧放带散热装置接线盒
CN208353289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13693620U (zh) 一种非灌胶三分体光伏接线盒
CN213693621U (zh) 一种大电流光伏接线盒
CN102569458A (zh) 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接线盒
CN208353286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
CN208353288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101958481A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接线端子
WO2019227566A1 (zh) 带有多通道电源管理模块的智能接线盒
CN218103081U (zh) 一种分体式插接光伏接线盒
CN219204458U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密封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