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93159U -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93159U
CN213693159U CN202021622076.5U CN202021622076U CN213693159U CN 213693159 U CN213693159 U CN 213693159U CN 202021622076 U CN202021622076 U CN 202021622076U CN 213693159 U CN213693159 U CN 2136931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charge
capaci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low
mon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62207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鑫
崔贇杰
陶显升
梅耿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lix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ix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ix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62207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931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931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931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单体电容、放电电阻,放电电阻直接并联连接于所述单体电容的两端。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单体电容配设一放电电阻与其组成可放电的完整回路,以便于在线路断开后单体电容能够自主地通过电阻放电、降低其上的电压,以便于维修检查,其有效提高了低压并联电路的使用安全性,也为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提供保障。

Description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的改良设计。
背景技术
低压并联电容器应用用于三相配电系统用于改善功率因素的重要设备。低压并联电容器内部一般配置有压力隔离装置以及放电电阻,在压力隔离装置动作时,电容器从电网中断开时,需结合放电电阻,可以使电容器内部元件剩余的电压在规定时间内降低至安全电压以下,以满足国家标准的放电要求。
现有技术中放电连接结构如图1、图2所示,放电电阻连接于接线端和电容之间,即防爆装置动作时,让产品从电网中断开,由于断开的瞬间不是零电流切除,在断开后,电容器的并联线路中仍有电压存在,导致芯体或芯组带电,而元件的击穿的方式是任意的,可能会导致外壳带电,维修人员有触电的风险。
基于此,提出本案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压力隔离装置断开后芯体或芯组仍带电的问题,降低触电风险,保护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结构如下:包括单体电容、放电电阻,所述放电电阻直接并联连接于所述单体电容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放电电阻直接并联与单体电容的两端,使放电电阻与单体电容型成完整的回路,当压力隔离装置动作后,单体电容可通过其与放电电阻组成的回路放电,将其储存的电量全部释放或释放至人体触电标准电压一下,从根源上避免了芯体或芯组带电,进而杜绝由于芯体或芯组带电且导致外壳导电的情型发生,提高低压并联电容器的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单体电容为多个,所述放电电阻至少为2个。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单体电容为多个,呈△型连接并具有三个引出端,所述放电电阻数量为两个,放电电阻分别连接于△型连接的单体电容的三个引出端的中任意两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型连接中,其中公共的引出端外的两个引出端与电容器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可串联压力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单体电容为多个,呈Y型连接,所述放电电阻数量与单体电容数量相等,每一单体电容的两端均并联有一放电电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单体电容与放电电阻连接的引出端与A、B、C相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分别串联连接有压力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单体电容为多个,呈YN型连接,所述放电电阻数量与单体电容数量相等,每一单体电容的两端均并联有一放电电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单体电容与放电电阻连接的引出端与A、B、C、N相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分别串联连接有压力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单体电容串联于一单相回路中,该单体电容的两端并联有放电电阻;并且,所述单体电容与放电电阻的与电压较高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串联有压力隔离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包括上文任一所述的放电连接结构、用于接入电网的接线端以及压力隔离装置,放电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接线端连接,所述压力隔离装置串联于所述单体电容与放电电阻连接的一端与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
上述低压并联电容器进一步设置如下:△型连接中,所述压力隔离装置串联于公共的引出端外的两个引出端与电容器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
为便于安装与连接,上述低压并联电容器进一步设置如下:所述放电电阻安装于压力隔离装置上,安装连接时,只需将放电电阻的一端与压力隔离装置的一端电连接,再将压力隔离装置的另一端连接至接线端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为单体电容配设一放电电阻与其组成可放电的完整回路,以便于在线路断开后单体电容能够自主地通过电阻放电、降低其上的电压,以便于维修检查,其有效提高了低压并联电路的使用安全性,也为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进一步提供保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适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型传统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Y型传统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放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放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放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4放电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放电电阻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包括单体电容C、放电电阻R,放电电阻R直接并联连接于单体电容C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放电连接结构可适用于单相、三相以及三相四线接线制等不同类型的低压并联电容器,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指“单体电容C”可以为单个电容,也可为多个电容串联或并联而成、该多个电容在一线路中可视为同一等效电容。本实用新型中所指“压力隔离装置FU”即为防爆隔离装置,是低压并联电容器中的一个部件,用于在过热或过压等情况下切断电容器与其接线端之间的连接。
实施例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包括有A、B、C三相接线端、3个单体电容C,2个放电电阻R以及2个压力隔离装置FU。
本实施例中单体电容C呈△型连接并具有三个引出端,放电电阻R分别连接于△型连接的单体电容C的三个引出端的中任意两端之间。△型连接中,其中公共的引出端外的两个引出端与A、C两相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分别串联有一压力隔离装置FU。公共端与B相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无需串联压力隔离装置FU。
本实施例中,“引出端”意为在△型连接中,从头尾相连的单体电容C与另一单体电容C的连接端或于该连接端上以导线引出,以便于后续连接的端点。在低压并联电容器中,上述三个引出端最终将分别与A、B、C三相的接线端分别连接。
本实施例中,“公共端”意为在△型连接中的三个引出端之间,其中任一端作为共同连接点,其与另二两个引出端之间连分别接有元件时,由于其同时与两个引出端均有连接,故称公共端。
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包括有A、B、C三相接线端、3个单体电容C,3个放电电阻R以及3个压力隔离装置FU。3个单体电容C呈Y型连接,其引出端与压力隔离装置FU的一端电连接,压力隔离装置FU的另一端连接至其对应的A、B、C三相的接线端上。放电电阻R与单体电容C一一对应,且每个放电电阻R均直接并联于其对应的单体电容C的两端:放电电阻R的一端与Y型连接上的中性点连接,另一端连接至压力隔离装置FU与单体电容C的连接点之前。
实施例3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包括有A、B、C、N相共计四个接线端、3个单体电容C,3个放电电阻R以及4个压力隔离装置FU。单体电容C的一端共同连接(称其为共同端,也为中性点),另一端分别串联有一压力隔离装置FU后分别连接至对应的A相/B相/C相的接线端。从其共同端引出一导线,串联一压力隔离装置FU后连接至N相的接线端,完成YN型连接。
实施例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包括有A相、B相两相的接线端、一单体电容C、一压力隔离装置FU和一放电电阻R,单体电容C的一端连串联压力隔离装置FU后连接至A相的接线端,单体电容C的另一端连接至B相的接线端。放电电阻R的两端分别与单体电容C的两端连接。
实施例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其包括上述实施例1-4中的任一种放电连接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接入电网的接线端以及压力隔离装置FU,放电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接线端连接,压力隔离装置FU串联于单体电容C与放电电阻R连接的一端与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
如图7所示,为便于接线使用,压力隔离装置FU串联于公共的引出端外的两个引出端与电容器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适用于单向、三相等低压并联电容器使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能够在压力隔离装置FU切断单体电容C与电源或电网之间的通电回路时,放电连接结构仍能够与单体电容C组成放电回路,使单体电容C得以放电降压,避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外壳带电,确保设备使用安全。

Claims (10)

1.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单体电容、放电电阻,所述放电电阻直接并联连接于所述单体电容的两端;所述单体电容与放电电阻连接的一端与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可串联压力隔离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容为多个,所述放电电阻至少为2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单体电容呈△型连接并具有三个引出端,两个所述放电电阻分别连接于△型连接的单体电容的三个引出端的中任意两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型连接中,其中公共的引出端外的两个引出端与电容器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可串联压力隔离装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单体电容呈Y型连接,所述放电电阻数量与单体电容数量相等,每一单体电容的两端均并联有一放电电阻。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单体电容呈YN型连接,所述放电电阻数量与单体电容数量相等,每一单体电容的两端均并联有一放电电阻。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并联电容器的放电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容串联于一单相回路中,该单体电容的两端并联有放电电阻;并且,所述单体电容与放电电阻的与电压较高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串联有压力隔离装置。
8.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放电连接结构和压力隔离装置,放电连接结构的一端与接线端连接,所述压力隔离装置串联于所述单体电容与放电电阻连接的一端与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型连接中,所述压力隔离装置串联于公共的引出端外的两个引出端与电容器的接线端之间的线路上。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低压并联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阻安装于压力隔离装置上。
CN202021622076.5U 2020-08-06 2020-08-06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Active CN2136931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2076.5U CN213693159U (zh) 2020-08-06 2020-08-06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622076.5U CN213693159U (zh) 2020-08-06 2020-08-06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93159U true CN213693159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43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622076.5U Active CN213693159U (zh) 2020-08-06 2020-08-06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931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67194B (zh) 一种高压输电换流站过压保护装置
CN203014389U (zh) 一种高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
CN213693159U (zh) 低压并联电容器及其放电连接结构
CN201149988Y (zh) 低压电网零线断线过电压保护器
CN207518086U (zh) 一种组合式的变配电装置
CN102914683A (zh) 一种三相单电缆单相接地电流的采集方法
CN203151087U (zh) 输出电不伤人、防雷、节能的电力变压器
CN213936074U (zh) 一种具有l型铜排结构的断路器
CN108808729A (zh) 一种发电厂电气主接线的新型电路结构
CN204905168U (zh) 一种用于超导限流式直流断路器
CN209419008U (zh) 配电柜
CN113595397A (zh) 一种具有高频均压汇集母线的多端口能量路由器
CN208889401U (zh) 高压熔断型直流避雷器
CN207353820U (zh) 一种直流断路器紧凑布局结构
CN2591738Y (zh) 全自保护三相干式配电变压器
CN2556830Y (zh) 短路电流组合限制装置
CN216390531U (zh) 一种新能源升压站主变低压侧二次电压采集系统
CN220210268U (zh) 储能变流器
CN201072708Y (zh) 并联脉冲电容器组
CN210038072U (zh) 具有多组进线端子的负载箱
CN203339501U (zh) 一种220kV变电站的接线系统
CN210957782U (zh) 一种基于混合型超导限流器的35kV变电站分段母线系统
CN202534960U (zh) 一种终端型箱式变电系统
CN216390534U (zh) 一种新型新能源升压站35kV接线系统
CN209016437U (zh) 一种10kV开关柜配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