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8064U -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8064U
CN213688064U CN202022776824.1U CN202022776824U CN213688064U CN 213688064 U CN213688064 U CN 213688064U CN 202022776824 U CN202022776824 U CN 202022776824U CN 213688064 U CN213688064 U CN 2136880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n
bullet
barrel
sight
gun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768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文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7768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80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80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80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包括炮身部分、供弹部分、脚架和炮弹;所述供弹部分设置在炮身部分上端,且炮弹设置在供弹部分内;所述脚架设置在炮身部分的下端;所述炮身部分包括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压弹机构、瞄准机构、机匣部分和炮管;所述瞄准机构设置在炮管外侧壁上;所述发射机构、击发机构、机匣部分和压弹机构均设置在炮管上;所述瞄准机构包括准星和照门;所述准星设置在炮管前端的外壁左侧,照门设置在炮管中间处的外壁左侧,且照门中心点和准星中心线的连线和炮管的轴心线平行。本实用新型消除了烟尘、火光和噪音的产生,火炮发射时无后座力。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炮弹发射器,特别是一种能实现微声、微光和微尘发射且大幅度降低发射药消耗量的全自动无座力炮,属于军工弹药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全自动速射火炮以其射速高、密集度大、威力大著称。但是,自从无座力炮诞生以来,就无法设计成自动速射炮,主要原因在于无座力炮存在以下两个严重缺陷,一是无座力炮在射击时炮尾部火光、扬尘、噪声巨大,炮后危险区极大易造成射手受伤、疲劳和炮后勤务保障困难;二是由于无座力炮发射药消耗量巨大,使得炮弹体积及全弹重较大,严重影响自动无座力炮的机动性。但是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出现,彻解决了以上两个难题,实现了无座力炮的全自动微声、微光和微尘发射,同时还能大幅度节约发射药消耗量;对比有、无座力炮连发射击精度,有座力炮因强大的后座力,以及自动装填、闭锁、后座、击发动作作用力的存在,使得炮身剧烈震动而造成瞄准线大副度破坏,造成连发精度较差;故需要一种无座力炮,确保炮身无震动,瞄准线几乎不发生偏移,且能微声、微光和微尘发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它不仅能够在连发射击时确保无后座力、火光、烟尘和微噪声,还能够成倍节约发射药的消耗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包括炮身部分、供弹部分、脚架和炮弹;所述供弹部分设置在炮身部分上端,且炮弹设置在供弹部分内;所述脚架设置在炮身部分的下端;所述炮身部分包括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压弹机构、瞄准机构、机匣部分和炮管;所述瞄准机构设置在炮管外侧壁上;所述发射机构、击发机构、机匣部分和压弹机构均设置在炮管上;所述瞄准机构包括准星和照门;所述准星设置在炮管前端的外壁左侧,照门设置在炮管中间处的外壁左侧,且照门中心点和准星中心线的连线和炮管的轴心线平行;所述机匣部分包括前握把、后握把、机匣盖和机匣件;所述机匣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于炮管中间部分;所述机匣件和炮管的上端开设有进弹口,且进弹口所对应的炮管下端设置有压弹机构;所述机匣件内设置有枪机,且枪机的前端设置有隔弹齿;所述炮管外侧面上端设置有闭锁支撑件,且闭锁支撑件的下端面触压在隔弹齿上;所述炮弹包括发射药、活塞、浓盐水、内衬薄壁钢筒、外增强碳纤维管、底火、栓体、喷液孔、密封盖、排气槽和战斗部;所述外增强碳纤维管套设在内衬薄壁钢筒外,且内衬薄壁钢筒和外增强碳纤维管的一端均连接在战斗部的末端;所述活塞设置在内衬薄壁钢筒内,且内衬薄壁钢筒的内壁与活塞的外壁紧密接触;所述发射药设置在活塞与战斗部之间;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外增强碳纤维管和内衬薄壁钢筒的底端;所述栓体设置在内衬薄壁钢筒的内壁尾端,且栓体上设置有多个喷液孔;所述浓盐水设置在密封盖和活塞之间;所述底火设置在密封盖和战斗部之间,且底火穿设栓体和活塞的中心;所述内衬薄壁钢筒和栓体的末端之间设置有排气槽。
上述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所述供弹部分包括弹匣体、弹匣盖、托弹簧和托弹板;所述弹匣盖设置在弹匣体的一端;所述托弹板设置在弹匣体的内部,且托弹板的一端通过托弹簧连接弹匣盖,托弹板的另一端触压炮弹;所述弹匣体设置在进弹口内,并通过卡笋结构固定连接。
上述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复进簧、击针和机柄;所述击针设置在枪机后端部分的下方;所述机柄设置在枪机后端部分的上方;所述机匣盖内的枪机后端设置有复进簧。
上述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所述发射机构包括扳机、前握把、后握把、扳机杠杆、阻铁杠杆和阻铁件;所述前握把设置在机匣的前端;所述扳机设置在机匣的后端,所述后握把设置在机匣后端,且与扳机相邻;所述扳机杠杆、阻铁杠杆设置在机匣上,且扳机杠杆的一端连接扳机,扳机杠杆的另一端连接阻铁杠杆;所述阻铁件设置在炮管后端下方,且其与阻铁杠杆的一端配合设置;所述击针的下端设置有待发卡槽,且待发卡槽与阻铁件配合设置。
上述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所述压弹机构包括前定弹齿和后定弹齿;所述前定弹齿和后定弹齿设置在炮管和机匣的下端,且位于进弹口的正下方;所述前定弹齿为卡笋结构,后定弹齿为固接结构。
上述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所述脚架为三脚架,且设置在机匣下方。
本实用新型中的无座力炮弹,为专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通过喷射浓盐水,实现了消音,降尘和无火光的目的,大大提高了火炮射击时的隐蔽性,其不仅减少了炮弹的重量,还减小了炮弹发射的后座力,节约了发射药的成本;避免了以往炮弹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而且,本新型的炮身部分的结构简单,易于修理拼装,大大提高了使用可靠性,提高了机动性,炮身部分的机构还实现了自动供弹的功能,不再需要人工进行推弹上膛动作,简化了发射炮弹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炮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脚架,2.准星,3.照门,4.前握把,5.后握把,6.机匣盖,7.机匣件,8.进弹口,9.枪机,10.隔弹齿,11.闭锁支撑件,12.发射药,13.活塞,14.浓盐水,15.内衬薄壁钢筒,16.外增强碳纤维管,17.底火,18.栓体,19.喷液孔,20.密封盖,21.战斗部,22.弹匣体,23.弹匣盖,24.托弹簧,25.托弹板,26.复进簧,27.击针,28.机柄,29.扳机,30.扳机杠杆,31.阻铁杠杆,32.阻铁件,33.前定弹齿,34.后定弹齿,35.炮管,36.待发卡槽,37.排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2、3和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炮身部分、供弹部分、脚架1和炮弹;炮身部分用于发射炮弹;供弹部分用于为炮身部分提供炮弹;脚架1的作用在于支撑炮身部分;所述供弹部分设置在炮身部分上端,且炮弹设置在供弹部分内;所述脚架1设置在炮身部分的下端;所述炮身部分包括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压弹机构、瞄准机构、机匣部分和炮管35;发射机构用于触发击发机构的动作,从而使炮弹发射出去;压弹机构用于为炮管35提供炮弹;所述瞄准机构设置在炮管35外侧壁上;所述发射机构、击发机构、机匣部分和压弹机构均设置在炮管35上;所述瞄准机构包括准星2和照门3;所述准星2设置在炮管35前端的外壁左侧,照门3设置在炮管35中间处的外壁左侧,且照门3中心点和准星2中心线的连线和炮管35的轴心线平行;通过照门3和准星2的瞄准,从而锁定目标;所述机匣部分包括前握把4、后握把5、机匣盖6和机匣件7;所述机匣件7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于炮管35中间部分;所述机匣件7和炮管35的上端开设有进弹口8,且进弹口8所对应的炮管35下端设置有压弹机构;压弹机构用于规正炮弹位置;所述机匣件7内设置有枪机9,且枪机9的前端设置有隔弹齿10;所述枪机9呈瓦状抱盖在炮管35上,且两者之间通过之间的槽滑动配合;隔弹齿10用于在上弹的时候将相邻的两个炮弹分开,并关闭进弹口8;所述炮管35外侧面上端设置有闭锁支撑件11,且闭锁支撑件11的下端面触压在隔弹齿10上;闭锁支撑件11用于枪机9复进到位后封闭进弹口8;所述炮弹包括发射药12、活塞13、浓盐水14、内衬薄壁钢筒15、外增强碳纤维管16、底火17、栓体18、喷液孔19、密封盖20和战斗部21;所述战斗部21内装载有弹体装药,用于对目标实施杀伤、爆破和破甲;所述密封盖20通过特种胶粘贴到外增强碳纤维管16的底端;所述栓体18外壁设置有外螺纹,且与内衬薄壁钢筒15末端内壁上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所述外增强碳纤维管16套设在内衬薄壁钢筒15外,且内衬薄壁钢筒15和外增强碳纤维管16的一端均连接在战斗部21的末端;所述活塞13设置在内衬薄壁钢筒15内,且内衬薄壁钢筒15的内壁与活塞13的外壁紧密接触;所述发射药12设置在活塞13与战斗部21之间;所述密封盖20设置在外增强碳纤维管16和内衬薄壁钢筒15的底端;所述栓体18设置在内衬薄壁钢筒15的内壁尾端,且栓体18上设置有多个喷液孔19;所述浓盐水14设置在密封盖20和活塞13之间;所述底火17设置在密封盖20和战斗部21之间,且底火17穿设栓体18和活塞13的中心。
所述供弹部分包括弹匣体22、弹匣盖23、托弹簧24和托弹板25;所述弹匣盖23设置在弹匣体22的一端;所述托弹板25设置在弹匣体22的内部,且托弹板25的一端通过托弹簧24连接弹匣盖23,托弹板25的另一端触压炮弹;所述弹匣体22设置在进弹口8内,并通过卡笋结构固定连接;托弹簧24给下方的炮弹一个向下的力;弹匣体22用于盛装载炮弹。
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复进簧26、击针27和机柄28;所述击针27设置在枪机9后端部分的下方;所述机柄28设置在枪机9后端部分的上方;所述机匣盖6内的枪机9后端设置有复进簧26;复进簧26用于贮存复进能量,保障枪机9的后座、复进、击发等动作的顺利完成;击针27用于击发炮弹的底火完成发射;拉动机柄28用于完成第一炮弹待发动作。
所述发射机构包括扳机29、前握把4、后握把5、扳机杠杆30、阻铁杠杆31和阻铁件32;所述前握把4设置在机匣的前端;所述扳机29设置在机匣的后端,所述后握把5设置在机匣后端,且与扳机29相邻;所述扳机杠杆30、阻铁杠杆31设置在机匣上,且扳机杠杆30的一端连接扳机29,扳机杠杆30的另一端连接阻铁杠杆31;所述阻铁件32设置在炮管35后端下方,且其与阻铁杠杆31的一端配合设置;所述击针27的下端设置有待发卡槽36,且待发卡槽36与阻铁件32配合设置;阻铁件32以螺纹连接的结构设置在炮管35上;所述扳机29为扳机杠杆30的前臂,扳机杠杆30的后臂紧接阻铁杠杆31前臂,阻铁杠杆31后臂以叉形孔的结构与阻铁件32连接。
所述压弹机构包括前定弹齿33和后定弹齿34;所述前定弹齿33和后定弹齿34设置在炮管35和机匣的下端,且位于进弹口8的正下方;所述前定弹齿33为卡笋结构,后定弹齿34为固接结构;所述前定弹齿33可以平压到炮管35的内壁中,有一定的自锁能力;前定弹齿33和后定弹齿34用于规正炮弹在炮管35内的待击发位置。
所述脚架1为三脚架,且设置在机匣下方。
发射动作如下;手拉机柄28向后,机柄28带动枪机9向后做导轨运动,压缩复进簧26,贮存复进能量,当枪机9最前端隔弹齿10后退过后定弹齿34位置时,进弹口8完全打开,弹仓完全开启,第一发炮弹在托弹簧的作用下进入炮膛,并被前定弹齿33和后定弹齿34固定在指定位置,枪机9继续后座,枪机9下方的击针27将阻铁件32压下去,最终后座终止,转而开始复进,击针27下方待发卡槽36对正阻铁件32,阻铁件32上的弹簧伸张,推阻铁件32进入待发卡槽36锁住击针27及枪机9,火炮处于侍发状态;扣压扳机,带动扳机杠杆30后臂向上转动,迫使阻铁杠杆31前臂向上转动,后臂向下转动,带动阻铁件32一起向下运动,阻铁件32脱离待发卡槽36释放击针27及枪机9,枪机9在复进簧26的作用下开始高速复进,隔弹齿10从两发炮弹弹底接触处切入,将第一、二发弹隔离开来,压弹凸起下压第一发弹,并与前定弹齿33和后定弹齿34配合,规正炮弹与炮膛轴线重合;隔弹齿10上方钭面将第二发弹向上顶回弹匣体22内,枪机9继续向前复进直至到位,关闭进弹口8,此时,枪机9前端闭锁面处于机匣正下方,二结合完成了对进弹口8封闭闭锁;在枪机9复进到位的同时,击针27撞击炮弹底火而发火,炮弹向前启动,瞬间启动力远远大于前定弹齿33自锁力,前定弹齿33被压平到炮膛壁内,炮弹向前加速运动,同时浓盐水从炮弹尾部开始向后高速、高压、高能喷出,极少部分后喷浓盐水冲击击针27,击针27带动枪机9开始后座,开始下一个后座、开锁、进弹、复进、闭锁、击发动作重复循环;最终完成了无座力炮全自动发射过程。
本实用新型所配备专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过程,无座力炮击针27打击底火17点燃长尾筒内发射药12,产生高温、高压、火药气体,推动活塞13向筒尾部高速运动,高压挤压后喷介质浓盐水14,高压高能浓盐水14冲破筒尾部密封盖20,由栓体上的喷液孔19高速向后喷出,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开始获得反向向前的动量和自旋能量,随即向炮口方向加速直线及自旋运动;当活塞13在高温、高压、火药气体推动下运动到栓体18处时,堵住全部喷液孔,后喷介质浓盐水全部喷完,同时活塞13与筒尾内壁四条排气槽37配合,打开四个排气槽37,仍载有部分能量的残余火药气体从四个排气槽37高速向后喷出,继续加速为弹丸加速做功,直到后效期完全结束,最终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发射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有:1.为全自动连发射击火炮,而非单发射击的半自动或非自动火炮;2.为无坐力炮而不是有座力炮,3.为配备专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火炮,而非传统意义的无座力炮。

Claims (6)

1.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炮身部分、供弹部分、脚架(1)和炮弹;所述供弹部分设置在炮身部分上端,且炮弹设置在供弹部分内;所述脚架(1)设置在炮身部分的下端;所述炮身部分包括发射机构、击发机构、压弹机构、瞄准机构、机匣部分和炮管(35);所述瞄准机构设置在炮管(35)外侧壁上;所述发射机构、击发机构、机匣部分和压弹机构均设置在炮管(35)上;所述瞄准机构包括准星(2)和照门(3);所述准星(2)设置在炮管(35)前端的外壁左侧,照门(3)设置在炮管(35)中间处的外壁左侧,且照门(3)中心点和准星(2)中心线的连线和炮管(35)的轴心线平行;所述机匣部分包括前握把(4)、后握把(5)、机匣盖(6)和机匣件(7);所述机匣件(7)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套设于炮管(35)中间部分;所述机匣件(7)和炮管(35)的上端开设有进弹口(8),且进弹口(8)所对应的炮管(35)下端设置有压弹机构;所述机匣件(7)内设置有枪机(9),且枪机(9)的前端设置有隔弹齿(10);所述炮管(35)外侧面上端设置有闭锁支撑件(11),且闭锁支撑件(11)的下端面触压在隔弹齿(10)上;所述炮弹包括发射药(12)、活塞(13)、浓盐水(14)、内衬薄壁钢筒(15)、外增强碳纤维管(16)、底火(17)、栓体(18)、喷液孔(19)、密封盖(20)、排气槽(37)和战斗部(21);所述外增强碳纤维管(16)套设在内衬薄壁钢筒(15)外,且内衬薄壁钢筒(15)和外增强碳纤维管(16)的一端均连接在战斗部(21)的末端;所述活塞(13)设置在内衬薄壁钢筒(15)内,且内衬薄壁钢筒(15)的内壁与活塞(13)的外壁紧密接触;所述发射药(12)设置在活塞(13)与战斗部(21)之间;所述密封盖(20)设置在外增强碳纤维管(16)和内衬薄壁钢筒(15)的底端;所述栓体(18)设置在内衬薄壁钢筒(15)的内壁尾端,且栓体(18)上设置有多个喷液孔(19);所述浓盐水(14)设置在密封盖(20)和活塞(13)之间;所述底火(17)设置在密封盖(20)和战斗部(21)之间,且底火(17)穿设栓体(18)和活塞(13)的中心;所述内衬薄壁钢筒(15)和栓体(18)的末端之间设置有排气槽(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弹部分包括弹匣体(22)、弹匣盖(23)、托弹簧(24)和托弹板(25);所述弹匣盖(23)设置在弹匣体(22)的一端;所述托弹板(25)设置在弹匣体(22)的内部,且托弹板(25)的一端通过托弹簧(24)连接弹匣盖(23),托弹板(25)的另一端触压炮弹;所述弹匣体(22)设置在进弹口(8)内,并通过卡笋结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机构包括复进簧(26)、击针(27)和机柄(28);所述击针(27)设置在枪机(9)后端部分的下方;所述机柄(28)设置在枪机(9)后端部分的上方;所述机匣盖(6)内的枪机(9)后端设置有复进簧(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机构包括扳机(29)、前握把(4)、后握把(5)、扳机杠杆(30)、阻铁杠杆(31)和阻铁件(32);所述前握把(4)设置在机匣的前端;所述扳机(29)设置在机匣的后端,所述后握把(5)设置在机匣后端,且与扳机(29)相邻;所述扳机杠杆(30)、阻铁杠杆(31)设置在机匣上,且扳机杠杆(30)的一端连接扳机(29),扳机杠杆(30)的另一端连接阻铁杠杆(31);所述阻铁件(32)设置在炮管(35)后端下方,且其与阻铁杠杆(31)的一端配合设置;所述击针(27)的下端设置有待发卡槽(36),且待发卡槽(36)与阻铁件(32)配合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弹机构包括前定弹齿(33)和后定弹齿(34);所述前定弹齿(33)和后定弹齿(34)设置在炮管(35)和机匣的下端,且位于进弹口(8)的正下方;所述前定弹齿(33)为卡笋结构,后定弹齿(34)为固接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1)为三脚架,且设置在机匣下方。
CN202022776824.1U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Active CN2136880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6824.1U CN2136880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76824.1U CN2136880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8064U true CN213688064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6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76824.1U Active CN213688064U (zh) 2020-11-26 2020-11-26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80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67581B2 (en) Semi-automatic rifle
JP4689929B2 (ja) 武器のための反動制御機構
US8272313B2 (en) Heavy caliber firearm with enhanced recoil and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US7137217B2 (en) Auto-loading firearm mechanisms and methods
RU2307992C1 (ru) Боевое пневматическое короткоствольное оружие (варианты)
CN102506609B (zh) 枪支
TWI585359B (zh) Can be continuous firing barrel rear seat automatic weapons firing mechanism
CN201093941Y (zh) 身管前冲自动武器
WO2021036149A1 (zh) 中大口径高精度自动步枪活塞长行程导气反后座自动系统
CN213688064U (zh) 一种全自动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发射器
US11703291B2 (en) Recoilless automatic firearm
CN215909748U (zh) 一种无后坐力或低后坐力的枪械
US5177320A (en) Staged gas system
CN212721126U (zh) 一种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
CN114894041A (zh) 一种可有限空间发射的高速脱壳无座力炮弹
RU2392560C1 (ru) Огнестрельное оружие
TWM506950U (zh) 可連續擊發槍管後座式自動武器循環射擊機構
CN209945127U (zh) 一种前冲炮控制装置
US10488164B1 (en) Firearm system configured to fire a cartridge of reduced length
TWI703303B (zh) 反衝式自動武器循環射擊機構
US4291611A (en) Automatic loading device
US11619458B2 (en) Pressure controlled inertia system for automatic fire weapons
RU207692U1 (ru) Безоткатное многозарядное оружие без обратного скольжения с магазинным питанием
US11333454B2 (en) Automatic firearm with inertial automatic loading system
Driscoll Japanese Ho-301 40 mm cannon and ammuni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