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87359U -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87359U
CN213687359U CN202022602253.XU CN202022602253U CN213687359U CN 213687359 U CN213687359 U CN 213687359U CN 202022602253 U CN202022602253 U CN 202022602253U CN 213687359 U CN213687359 U CN 2136873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water
pipe network
heat pump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60225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敏
王晶轩
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orthwes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60225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873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873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873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涉及分布式系统技术领域,能够解决集中式能源站限制因素较多的问题。包括环形管网、用能用户、锅炉和热泵机组,环形管网用于输送流体;用能用户与环形管网连通;锅炉靠近环形管网沿线有条件设置烟囱的位置设置,热泵机组靠近地下或地上水体满足热泵机组使用要求的位置设置,锅炉和热泵机组均与环形管网连通,锅炉和热泵机组产生的能量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本实用新型的产能设备选用锅炉和热泵机组,锅炉和热泵机组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合理利用环形管网周围的地质条件、土地使用条件和水文地理条件分布不同能源设备,顺利实现现有集中能源站的限制因素转移。

Description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布式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区域采用集中能源站的方式进行能量供给。集中能源站大多由多种能源形式组成,各种能源形式的占比是能源站系统设计的关键,不仅关系到系统的有效运行,也关系到能源站是否经济合理。
各种能源形式的比例确定有很多限定因素,限制因素具体指:燃气锅炉在使用时的烟囱设置位置受到周边建筑高的的限制,以及蓄能系统中设置蓄能水箱或水槽时受到机房面积的限制。
为了实现上述集中能源站限制因素的转移,急需研究出一种新的能源站分布形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合理利用环形管网周围的地质条件、土地使用条件和地下或地上水体分布不同能源设备,顺利实现现有集中能源站的限制因素转移。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
环形管网,包括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均用于输送流体;
用能用户,与环形管网连通;
锅炉,所述锅炉靠近环形管网沿线有条件设置烟囱的位置设置,所述锅炉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同时连通,所述锅炉产生的热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与环形管网连通,所述热泵机组靠近地下或地上水体满足热泵机组使用要求的位置设置,所述热泵机组与环形管网连通,所述热泵机组产生的热能/冷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冷水机组靠近土地使用条件满足冷水机组安装的位置设置,所述冷水机组产生的冷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内燃机组,所述内燃机组的蒸汽管道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内燃机组设置在环形管网沿线的空地上,所述内燃机组产生的热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供冷季,锅炉与环形管网的连通被阻断,热泵机组和/或冷水机组与环形管网连通;
供暖季,锅炉、热泵机组、内燃机组中至少一个设备与环形管网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能用户为多个;
经多个用能用户使用之后的回水均可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所述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根据供冷或供暖的不同需求冷却或加热回水,冷却或加热的回水通过环形管网再次输送到用能用户;
经多个用能用户使用之后的回水均可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锅炉,所述锅炉加热回水,加热的回水通过环形管网再次输送到用能用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用能用户通过环形回水管道将流体输送到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或内燃机组,从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或内燃机组流出的载能流体通过环形供水管道输送到用能用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
冰蓄冷槽,所述冰蓄冷槽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同时连通,所述冰蓄冷槽靠近热泵机组或冷水机组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用能用户为多个;
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和内燃机组分别靠近一个用能用户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同一环形管网中设置多个用能设备用户和多个产能设备,夜间利用产能设备向冰蓄冷槽向用能设备蓄能,日间用能设备把冰蓄冷槽的能量提供给用户,供用户使用,对电力起到削峰填谷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产能设备选用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内燃机组和冰蓄冷槽,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内燃机组和冰蓄冷槽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合理利用环形管网周围的地质条件、土地使用条件和水文地理条件分布不同能源设备,顺利实现现有集中能源站的限制因素转移。
本实用新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分区域供冷供热为主、供电为辅,综合利用能源效率高。
3、本实用新型采用冰蓄冷槽,并且冰蓄冷槽靠近热泵机组或冷水机组设置,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冷水机组、冰蓄冷槽及附属设备等装机容量的优化选择。
4、本实用新型的冰蓄冷槽,既有利于实现移峰填谷、节约运行费用,还可降低夏季供水温度,使环形管网在夏季能够实现大温差供冷。
附图说明
图1为集中式能源站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原理图一(热泵机组和锅炉分散式安装);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原理图二(热泵机组、锅炉和冷水机组分散式安装);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原理图三(热泵机组、锅炉和内燃机组分散式安装);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原理图四(热泵机组、锅炉、冷水机组和内燃机组分散式安装);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原理图五(热泵机组、锅炉、冷水机组、内燃机组和冰蓄冷槽分散式安装);
图7为供冷季分布式能源系统在供冷工况的示意图;
图8为供暖季分布式能源系统在供暖工况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热泵机组;200-锅炉;300-冷水机组;400-内燃机组;500-冰蓄冷槽;10-环形供水管道;20-环形回水管道;1-第一用能用户;2-第二用能用户;3-第三用能用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相连通或者连通”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或安装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安装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为清楚、明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而支持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应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特在介绍本实用新型之前,针对其所涉及的术语名词作出如下解释:
流体是能流动的物质,是液体和气体的总称,它的基本特征是没有一定的形状并且具有流动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体,优选为水或盐水。供水管在间隔一定时间后水会降温/升温,由水泵从回水管网中回收重新加温/降温;产能设备,是指热源设备或冷源设备,冷量供应或热量供应一般是通过中间载体实现的,中间载体称为“冷媒”或“热媒”,常见的冷媒有制冷剂(氨、氟利昂等)、水(冷水)、盐水(氯化钠等),常见的热媒有水(热水或蒸气)、煤。生产冷媒的设备称作冷源设备(或制冷设备),生产热媒的设备称作热源设备,热源设备是发出热量的设备,如局部锅炉房、区域锅炉房、热热电厂等;冷源设备是发出热量的设备,如制冷机,制冷机是使用各种制冷机组用来制备低温冷水,向空调系统提供冷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回水”、“供水”、“连通”并非是对“管”功能进行的限定,而仅仅只是起区分作用。换句话说,回水管、供水管、连通管均可使用同一种管道,或者不同种管道,或者部分相同、部分不同的管道,对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实现液体输送的管道,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也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图1为集中式能源站的原理图。集中能源站大多由多种能源形式组成,各种能源形式的占比是能源站系统设计的关键,不仅关系到系统的有效运行,也关系到能源站是否经济合理。各种能源形式的比例确定有很多限定因素,包括水文地理条件、地质条件、土地使用条件、电力条件、市政条件、规划政策条件、项目功能及定位,用能规律、市政设施收费条件、能源价格等。
例如,专利号为201921977636.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能源时序互补集中式供暖供冷系统,包括时序逆流蓄取的地埋管地热场、太阳能集热器、热交换器、储热水箱、地源热泵机组100和闭式冷却塔;建立蓄取时序不同逆流换热的地埋管地热场,在冬季以外的季节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将太阳能进行蓄存,冬季时进行供暖使用;在夏季以外的季节利用闭式冷却塔将空气能进行蓄存,夏季时进行供冷使用。该专利虽然可实现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时序互补利用,但是,该专利的集中式供暖供冷系统,在集中式场站选址时,既需要靠近适宜地热能的水文地理条件,又需要有足够面积的场地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热交换器、储热水箱、地源热泵机组100和闭式冷却塔等。集中式场站选址的限定因素较多。
例如,公开号为10963114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大型集中式综合以电供热系统及其组合运行优化方法,该系统包括市政电能、风力发电机、光伏设备、蓄电装置、能源站系统、太阳能热交换系统和蓄热装置,市政电能、风力发电机和光伏设备均与蓄电装置、能源站系统相连接并为其供电,太阳能热交换系统利用太阳能提供热能;能源站系统与蓄热装置相连接并为建筑供暖和提供生活用水;太阳能热交换系统作为能源站系统的补充为建筑供暖和提供生活用水。该专利公开文件将电网峰谷特性、自然环境等用电负荷特性结合在一起,通过调控风力发电机、光伏设备、太阳能热交换系统、蓄能装置、能源站系统工作间歇性以实现柔性过度,实现多种类以电供热系统并联式优化运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然而,该专利的大型集中式系统,在集中式场站选址时,既需要选择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均适宜的电力条件、市政条件、规划政策条件和土地使用条件,又需要有足够面积的场地安装风力发电机、光伏设备、蓄电装置、能源站系统、太阳能热交换系统和蓄热装置等。集中式场站选址的限定因素较多。
为了转移集中式场站的限制因素,请参阅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包括:环形管网、用能用户、锅炉200和热泵机组100,环形管网包括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均用于输送流体;用能用户与环形管网连通;锅炉200靠近环形管网沿线有条件设置烟囱的位置设置,锅炉200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同时连通,锅炉200产生的热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热泵机组100与环形管网连通,热泵机组100靠近水文地理条件满足热泵机组100使用要求的位置设置,热泵机组100与环形管网连通,热泵机组100产生的热能/冷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文地理条件,例如:江河湖泊等地面水体、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的地下水体。热泵机组100优选采用地源热泵机组100,地源热泵机组100选用地热能,地热能是由地壳抽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并以热力形式存在。地源热泵机组100是陆地浅层能源通过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等)实现由低品位热能向高品位热能转移的装置。地源热泵是以岩土体、地层土壤、地下水或地表水为低温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系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管网需经过地热资源丰富的区域,方能实现热泵机组100的分布式设置。地源热泵机组100的选址之前,先勘探出地热资源丰富的区域,热泵主机安置在该区域附近地面,该区域附近地面需要有空地来建设专门的机房,优选机房距离其他建筑有一定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管网还需要经过热电厂,热电厂是指在发电的同时,还利用汽轮机的抽汽或排汽为用户供热,供热流体进入环形管网。热电厂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暖。在热电厂中则采用供热式机组,除了供应电能以外,同时还利用作过功(即发了电)的汽轮机抽汽或排汽来满足生产和生活上所需热量。这种能量生产方式称为热电联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锅炉200通过环形管网与热电厂的供热式机组连通,利用供热式机组加热锅炉200内的水。热电厂由于既发电又供热,锅炉200容量大于同规模火电厂,因此热电厂必须比一般火电厂多增设至少一台锅炉200以备用,这样热电厂具备至少两台锅炉200,每台锅炉200均与环形管网连通。
考虑到便于供热,热电厂须靠近用能用户密集区域(即热负荷中心),既锅炉200周围就近分布有多个用能用户,每个用能用户均与环形管网连通。
在实际应用时,在供暖季,由于锅炉200可产生热水,热水通过环形管网输送给用能用户,供用能用户采暖;热泵机组100可产生热水,热水通过环形管网输送给用能用户,供用能用户采暖。这样锅炉200和热泵机组100均可用来产生热水,满足连通环形管网的各用能用户的用热需求。
在供冷季,由于锅炉200停用,热泵机组100可产生冷水,冷水通过环形管网输送给用能用户,供用能用户用冷。常规情况下供暖季的供回水温差大于供冷季的供回水温差,这样供冷季冷水的用量需求比供暖季的热水用量需求大,热泵机组100产生的冷水可能无法满足用能用户的用冷需求。基于此,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除了包括环形管网、用能用户、锅炉200和热泵机组100之外,还包括:冷水机组300,冷水机组300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连通,冷水机组300靠近土地使用条件满足冷水机组300安装的位置设置,冷水机组300产生的冷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在供冷季,热泵机组100可产生冷水,冷水机组300也产生冷水,两股冷水在环形管网混合,两股冷水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温度和流量,供各个用能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水机组300优选为水冷式冷水机组300,水冷式冷水机组300由多个水冷式冷水机组300成,水冷式冷水机是利用壳管蒸发器使水与冷媒进行热交换,冷媒系统在吸收水中的热负荷,使水降温产生冷水后﹐通过压缩机的作用将热量带至壳管式冷凝器,由冷媒与水进行热交换﹐使水吸收热量后通过水管将热量带出外部的冷却塔散失(水冷却),开始时由压缩机吸入蒸发制冷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然后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冷凝器;高压高温气体经冷凝器冷却后使气体冷凝变为常温高压液体;当常温高压液体流入热力膨胀阀,经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气,流入壳管蒸发器,吸收蒸发器内的冷冻水的热量使水温度下降;蒸发后的制冷剂再吸回到压缩机中,又重复下一个制冷循环。由于冷水机组300需要安装在市政条件和规划政策条件允许的空地,常规情况下需要集中开辟一块土地安装冷水机组300。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合理利用多个用能用户周围的小片空地,将冷水机组300的不同冷水机安装在多个用能用户周围的不同小片空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不同小片空地的每个冷水机均与环形管网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小片空地,体现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灵活放置理念。灵活放置是指冷水机组300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放置,例如:充分利用用能用户周边的公园、草坪、空地等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选择灵活放置,整个分布式能源系统高度集成,占地面积小,布置灵活,适于分散式布置在各地的空余会闲置地方,有助于空余或闲置地方的充分利用。由于空余或闲置地方会靠近用能用户,这有助于节约成本和提高效率。
随着城镇化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城市常住人口的急剧增加,常住人口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用能用户的数量日益增加,现有的锅炉200和热泵机组100无法满足用能用户的使用需求。基于此,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除了包括环形管网、用能用户、锅炉200和热泵机组100之外,还包括内燃机组400,内燃机组400的蒸汽管道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连通,内燃机组400设置在环形管网沿线的空地上,内燃机组400产生的热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燃机组400,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由于热泵机组100尤其是空气源热泵机组在冬天温度很低时不能运行,因此需要依靠内燃机组400发出的电通过热泵的电辅助部分产生热量来满足用能用户的供热需求。优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燃机组400靠近热泵机组100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请参阅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除了包括环形管网、用能用户、锅炉200和热泵机组100之外,还包括内燃机组400和冷水机组300。内燃机组400的蒸汽管道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连通,内燃机组400设置在环形管网沿线的空地上,内燃机组400产生的热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冷水机组300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连通,冷水机组300靠近土地使用条件满足冷水机组300安装的位置设置,冷水机组300产生的冷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请参阅图7,供冷季,锅炉200与环形管网的连通被阻断,热泵机组100和/或冷水机组300与环形管网连通;请参阅图8,供暖季,锅炉200、热泵机组100、内燃机组400中至少一个设备与环形管网连通。
请参阅图7和图8,用能用户为多个;经多个用能用户使用之后的回水均可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热泵机组100,热泵机组100根据供冷或供暖的不同需求冷却或加热回水,冷却或加热的回水通过环形管网再次输送到用能用户;经多个用能用户使用之后的回水均可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锅炉200,锅炉200加热回水,加热的回水通过环形管网再次输送到用能用户。
请参阅图2至图6,每个用能用户通过环形回水管道20将流体输送到锅炉200、热泵机组100、冷水机组300或内燃机组400,从锅炉200、热泵机组100、冷水机组300或内燃机组400流出的载能流体通过环形供水管道10输送到用能用户。优选用能用户为多个;锅炉200、热泵机组100、冷水机组300和内燃机组400分别靠近一个用能用户设置。
请参阅图6,为了更好实现电力的削峰填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还包括冰蓄冷槽500,冰蓄冷槽500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同时连通,冰蓄冷槽500靠近热泵机组100或冷水机组300设置。
在实际应用时,环形管网还连通有蓄能模块,蓄能模块可以是大型蓄冰罐或大型蓄冰池,随着用户数量增多,该大型蓄冰罐或大型蓄冰池无法满足用户用能需求时,可在环形管网中增加中型或小型蓄冰池/罐,新增的中型或小型蓄冰池/罐满足新增用户用能需求,当然,考虑到蓄冰池释能输配管线越短能量损失越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中型或小型蓄冰池/罐靠近新增用户设置。若定义大型蓄冰罐或大型蓄冰池为主冰蓄冷槽500,中型或小型蓄冰池/罐为辅助冰蓄冷槽500,则至少两个蓄能模块包括至少一个主冰蓄冷槽500和至少一个辅助冰蓄冷槽500;辅助冰蓄冷槽500就近向用冷用户供能,主冰蓄冷槽500可向每个用冷用户供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管网,可以是两管制系统、三管制系统、四管制系统甚至是四管以上系统,图2-图6所示的环形管网均为双管制系统。需要具体说明的是:两管制系统的冬季供应热水与夏季供应冷水都在同一管路系统中进行。两管制系统简单,初投资省。三管制系统是两根回水管一根供水管,或者两根供水管一根回水管,当选择两根供水管一根回水管时,分别设置冷、热的供水管和冷、热的换热器,而冷、热水的回水管共用一根。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要求;但由于冷、热水同时进入一根回水管造成混合损失大,热效率低,而且冷热环路互相串通系统水力工况复杂;初投资较双水管系统高。四管制系统有分开的冷、热的供、回水管和冷、热的换热器,克服了三管制系统存在的回水管混合损失问题。操作简单,能灵活实现同时供冷和供热;但管路系统复杂、初投资高。
请参阅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环形管网包括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图2至图6的环形供水管道10指的是方形实线,图2至图6的环形回水管道20指的是方形虚线。每个用能设备、每个产能设备均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连通。图2至图6左侧、右侧以及上方和下方与方形实线连接的实线、与方形虚线连接的虚线均为连通管。每个用能用户通过环形回水管道20将流体输送到环形管网、用能用户、锅炉200或热泵机组100,从环形管网、用能用户、锅炉200或热泵机组100流出的载能流体通过环形供水管道10输送到用能用户。
请参阅图2至图6,环形管网还连通有三个用能用户。第一用能用户1、第二用能用户2和第三用能用户3,第一用能用户1、第二用能用户2和第三用能用户3与环形供水管道10和环形回水管道20连通。在实际应用时,每个用能用户可通过环形管网获取任一产能设备(热泵机组100、锅炉200、冷水机组300、内燃机组400、冰蓄冷槽500)的能量,供其自身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同一环形管网中设置多个用能设备用户和多个产能设备,夜间利用产能设备向冰蓄冷槽500向用能设备蓄能,日间用能设备把冰蓄冷槽500的能量提供给用户,供用户使用,对电力起到削峰填谷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产能设备选用锅炉200、热泵机组100、冷水机组300、内燃机组400和冰蓄冷槽500,锅炉200、热泵机组100、冷水机组300、内燃机组400和冰蓄冷槽500采用分布式能源系统,合理利用环形管网周围的地质条件、土地使用条件和水文地理条件分布不同能源设备,顺利实现现有集中能源站的限制因素转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以分区域供冷供热为主、供电为辅,综合利用能源效率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冰蓄冷槽500,并且冰蓄冷槽500靠近热泵机组100或冷水机组300设置,实现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冷水机组300、冰蓄冷槽500及附属设备等装机容量的优化选择。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冰蓄冷槽500,既有利于实现移峰填谷、节约运行费用,还可降低夏季供水温度,使环形管网在夏季能够实现大温差供冷。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管网,包括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均用于输送流体;
用能用户,与环形管网连通;
锅炉,所述锅炉靠近环形管网沿线有条件设置烟囱的位置设置,所述锅炉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同时连通,所述锅炉产生的热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与环形管网连通,所述热泵机组靠近地下或地上水体满足热泵机组使用要求的位置设置,所述热泵机组产生的热能/冷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冷水机组,所述冷水机组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冷水机组靠近土地使用条件满足冷水机组安装的位置设置,所述冷水机组产生的冷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内燃机组,所述内燃机组的蒸汽管道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连通,所述内燃机组设置在环形管网沿线的空地上,所述内燃机组产生的热能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用能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供冷季,锅炉与环形管网的连通被阻断,热泵机组和/或冷水机组与环形管网连通;
供暖季,锅炉、热泵机组、内燃机组中至少一个设备与环形管网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能用户为多个;
经多个用能用户使用之后的回水均可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所述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根据供冷或供暖的不同需求冷却或加热回水,冷却或加热的回水通过环形管网再次输送到用能用户;
经多个用能用户使用之后的回水均可通过环形管网输送到锅炉,所述锅炉加热回水,加热的回水通过环形管网再次输送到用能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用能用户通过环形回水管道将流体输送到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或内燃机组,从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或内燃机组流出的载能流体通过环形供水管道输送到用能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冰蓄冷槽,所述冰蓄冷槽与环形供水管道和环形回水管道同时连通,所述冰蓄冷槽靠近热泵机组或冷水机组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分布式能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能用户为多个;
锅炉、热泵机组、冷水机组和内燃机组分别靠近一个用能用户设置。
CN202022602253.XU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Active CN2136873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2253.XU CN213687359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602253.XU CN213687359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87359U true CN213687359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31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602253.XU Active CN213687359U (zh) 2020-11-12 2020-11-12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8735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884A (zh) * 2021-09-10 2021-12-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一种支撑能效服务的供冷供热模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884A (zh) * 2021-09-10 2021-12-1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一种支撑能效服务的供冷供热模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93828B1 (ko) 복합 발전을 연계한 복합 열원 히트 펌프 냉난방 방법
CN105676819B (zh) 一种多元能源优化配置系统及其优化运行方法
CN102099577A (zh) 热能系统和操作方法
CN103307803B (zh) 一种复合利用能量的冷、热水供应装置
CN107939654A (zh) 冷‑热‑电联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EP2829729A1 (en) Ground source cooling apparatus for solar energy electricity generating system
CN210892246U (zh) 一种基于可逆膨胀机的综合能源系统
CN102478272A (zh) 一种太阳能供暖系统
CN108518894B (zh) 储能式地埋管换热系统
CN103335467A (zh) Lng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CN213687359U (zh)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
CN202209812U (zh) 光热太阳能辅助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204718180U (zh) 一种复合型区域供热供冷系统
CN110926059A (zh) 一种地热能和沼气联合的冷、热、电三联供系统
CN109373551A (zh) 用集中供热管网传送夏季制冷废热的热回收利用系统
CN201652572U (zh) 一种新型地源热泵系统
CN107044306B (zh) 适用于乡村的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装备系统
CN216522492U (zh) 一种基于可再生能源耦合应用的零碳冷热供应系统
CN106988972B (zh) 适应于乡村以太阳能为能源的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的方法
CN211977002U (zh) 一种单供暖地源热泵系统
CN115355574A (zh) 一种分布式冷热源的空调系统
CN111854230A (zh) 一种分体式复合地源热泵供暖供冷系统
CN213514230U (zh) 一种利用既有供热管网实现夏季供冷的系统
CN213542710U (zh) 一种灵活放置的分散式蓄能系统
CN213543319U (zh) 一种基于传统能源站的扩容蓄能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