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77758U -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77758U
CN213677758U CN202022305351.7U CN202022305351U CN213677758U CN 213677758 U CN213677758 U CN 213677758U CN 202022305351 U CN202022305351 U CN 202022305351U CN 213677758 U CN213677758 U CN 2136777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earphone
box body
magnet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0535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闻桃根
邓利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ta Industrial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0535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777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77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777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耳机盒,其包括盒体以及磁铁,盒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凹腔以及第二凹腔,二者均具有位于盒体顶部的开口,且二者的开口相连通,第一凹腔可供耳机嵌入,第二凹腔可供人体的手指伸入,磁铁设于盒体内并与第一凹腔相连接。基于上述结构,耳机因磁铁的吸引紧密嵌入第一凹腔中时,用户可将手指伸入第二凹腔,沿着第二凹腔的底面接触并拨动耳机,从而轻易将耳机取出,也即,第二凹腔的设置使得耳机便于从第一凹腔中取出,优化了用户的体验。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耳机组件,其包括耳机以及上述的耳机盒,该耳机组件的用户体验感较好。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耳机盒。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耳机盒的耳机组件。
背景技术
耳机盒一般用于收纳耳机,并对耳机进行充电。耳机盒内部设有磁铁,耳机内部设有极性相反的磁铁,使得耳机收纳于耳机盒中时受磁铁的吸附紧密嵌入凹腔中,从而防止耳机松动掉落。现有耳机盒的凹腔只有一个,其形状与耳机的形状相匹配,耳机嵌入凹腔中时,用户难以将耳机取出,影响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拿取耳机的耳机盒。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其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具有第一凹腔以及第二凹腔,二者均具有位于所述盒体顶部的开口,且二者的开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凹腔可供耳机嵌入,所述第二凹腔可供人体的手指伸入;
磁铁,设于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凹腔相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面与所述盒体的顶面成预定角度,使得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部与所述盒体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二凹腔的第一侧至其第二侧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一凹腔连通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二凹腔远离所述第一凹腔的一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面与所述盒体的顶面所形成的角度为20°~5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铰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腔背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具有安装位,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安装位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连接于所述盒体内,所述主板具有与所述安装位相对应的第一缺口,所述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为与所述第一凹腔的形状相匹配的凹弧形。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磁铁为电磁铁或永磁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记为一组腔室,所述腔室设为两组,两组所述腔室的腔口对称设置并呈蝴蝶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耳机组件,其包括耳机以及上述的耳机盒,所述耳机设于所述第一凹腔中,所述耳机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二凹腔的一侧具有片状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耳机盒,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机盒包括盒体以及磁铁,盒体的顶部具有第一凹腔以及第二凹腔,二者均具有位于盒体顶部的开口,且二者的开口相连通,第一凹腔可供耳机嵌入,第二凹腔可供人体的手指伸入,磁铁设于盒体内并与第一凹腔相连接。耳机因磁铁的吸引紧密嵌入第一凹腔中时,用户可将手指伸入第二凹腔,沿着第二凹腔的底面接触并拨动耳机,从而取出耳机。基于上述结构,相对于只有一个凹腔的设置,第二凹腔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以供手指伸入,从而便于将耳机从第一凹腔中取出,也即,第二凹腔的设置便于拿取耳机,降低了拿取耳机的操作难度,用户的体验度较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其包括耳机以及上述的耳机盒,耳机设于第一凹腔中,耳机的外壁朝向第二凹腔的一侧具有片状凸起。基于上述结构,用户将手指伸入第二凹腔,并沿着第二凹腔的底面接触耳机时,手指与耳机的凸起相接触,使得用户更易于拨动耳机,也即,耳机的拿取更为方便,用户体验感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盒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盒体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盒体;11、第一凹腔;111、安装位;12、第二凹腔;2、磁铁;3、盒盖;4、主板;41、第一缺口;42、第二缺口;5、电池;6、耳机;61、凸起;7、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也即,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其包括盒体1以及磁铁2,盒体1的顶部具有第一凹腔11以及第二凹腔12,第一凹腔11的开口与第二凹腔12均具有位于盒体1顶部的开口,且第一凹腔11的开口与第二凹腔12的开口相连通,第一凹腔11可供耳机6嵌入,第二凹腔12可供人体的手指伸入,磁铁2设于盒体1内并与第一凹腔11相连接。耳机6因磁铁2的吸引紧密嵌入第一凹腔11中时,用户可将手指伸入第二凹腔12,沿着第二凹腔12的底面接触并拨动耳机6,从而将耳机6取出。
基于上述结构,相对于只有一个凹腔的设置,第二凹腔12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以供手指伸入,从而便于将耳机6从第一凹腔11中取出,也即,第二凹腔12的设置便于拿取耳机6,降低了拿取耳机6的操作难度,用户体验感较好。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凹腔12的底面与盒体1的顶面成预定角度A,使得第二凹腔12的底部与盒体1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从第二凹腔12的第一侧至其第二侧逐渐增大,其中,第一侧为第二凹腔12与第一凹腔11连通的一侧,第二侧为第二凹腔12远离第一凹腔11的一侧。也即,当耳机6位于第一凹腔11中时,第二凹腔12的底面自其远离耳机6的一端至靠近耳机6的一端倾斜向上。基于此,第二凹腔12的底面为一斜面,用户将手指伸入第二凹腔12中时,可使手指沿着第二凹腔12的底面接触耳机6,并通过勾动手指的方式将耳机6拨出。相较于设置为水平面并沿水平方向拨动耳机6的方式,第二凹腔12的底面为斜面的设置使得用户可对耳机6施加朝向侧上方的力,从而使得耳机6更容易从第一凹腔11中脱出。
可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凹腔12的底面与盒体1的顶面所形成的角度A为20°~50°。其中,25°为角度A的优选值。应当理解,盒体1的顶面为水平面或近似水平面的弧面。如此,在保证用户可对耳机6施加朝向侧上方的力的同时,较小的倾斜角度A便于用户的手指接触第二凹腔12的底面,且不会导致第二凹腔12远离第一凹腔11的一侧因过窄而难以清理。
需要强调的是,第二凹腔12的底面可为平直面,也可为近似平直面的弧面,或者为具有平直段的弧面;盒体1的顶面可为平直面,也可为近似平直面的弧面,或者为具有平直段的弧面,只要满足第二凹腔12的底面与盒体1的顶面所形成的角度A为20°~50°,也即,第二凹腔12的底面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且与水平方向所形成的角度A为20°~50°即可。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耳机盒还包括盒盖3,盒盖3与盒体1铰接,并可盖住盒体1的顶部。基于此,盒盖3起到了保护盒体1顶部和耳机6的作用,用户翻开盒盖3即可拿取耳机6。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1背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具有安装位111,磁铁2设于安装位111中。如此,安装位111的设置便于磁铁2的安装,使得磁铁2可稳固地贴紧安装在第一凹腔11的内壁上,磁铁2与耳机6中的磁铁相吸,使得耳机6紧密嵌入第一凹腔11中,防止耳机6在用户不需要将其拿取出来时从第一凹腔11中脱出。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耳机盒还包括主板4,主板4连接于盒体1内,主板4具有与安装位111相对应的第一缺口41,磁铁2位于第一缺口41中。基于此,主板4的安装不会影响磁铁2的安装,防止二者再安装时互相干涉。另外,设置了第一缺口41的主板4可贴近第一凹腔11的内壁进行安装,使得盒体1的结构布置较为紧凑,节省空间。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板4具有第二缺口42,第二缺口42为与第一凹腔11的形状相匹配的凹弧形。如此,将第二缺口42对准第二凹腔12的腔壁即可使主板4准确对位其安装的位置,从而使得主板4便于对准安装。
应当理解,第一缺口41和第二缺口42即可为相连通的两个缺口,也可分别位于主板4的不同位置。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耳机盒还包括电池5,电池5和主板4电连接,主板4具有充电模块、电量显示模块等功能模块。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磁铁2为永磁铁。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磁铁2为电磁铁,主板4设有极性切换电路以及切换开关,极性切换电路和切换开关电连接,磁铁2与极性切换电路相连接。当需要拿取耳机6时,用户摁压切换开关即可使磁铁2产生与耳机6的磁铁相同的极性,从而使得磁铁2产生将耳机6推离第一凹腔11的作用力,便于用户拿取耳机6。当需要放置耳机6时,用户再次摁压切换开关即可使磁铁2产生与耳机6的磁铁相反的极性,从而使得磁铁2产生将耳机6吸向第一凹腔11的作用力,使得耳机6紧密嵌入第一凹腔11。应当理解,极性切换电路为现有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改变电路的电流方向从而产生极性不同的磁场。
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凹腔11和第二凹腔12记为一组腔室7,腔室7设为两组,两组腔室7的开口对称设置并呈蝴蝶状。基于此,腔室7的腔口具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使得盒体1的顶部美观大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其包括耳机6以及上述的耳机盒,耳机6设于第一凹腔11中,耳机6的外壁朝向第二凹腔12的一侧具有片状凸起61。如此,用户将手指伸入第二凹腔12,并沿着第二凹腔12的底面接触耳机6时,手指与耳机6的凸起61相接触,使得用户更易于拨动耳机6,从而易于将耳机6取出。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盒,其主要由盒体1和磁铁2构成,盒体1的顶部具有第一凹腔11以及第二凹腔12,第一凹腔11的开口与第二凹腔12均具有位于盒体1顶部的开口,且第一凹腔11的开口与第二凹腔12的开口相连通,第一凹腔11可供耳机6嵌入,第二凹腔12可供人体的手指伸入,磁铁2设于盒体1内并与第一凹腔11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耳机盒具有便于拿取耳机等优点。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耳机组件,其主要由耳机6以及上述的耳机盒构成,耳机6设于第一凹腔11中,耳机6的外壁朝向第二凹腔12的一侧具有片状凸起6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耳机组件具有便于拿取耳机、用户体验感好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耳机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具有第一凹腔以及第二凹腔,二者均具有位于所述盒体顶部的开口,且二者的开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凹腔可供耳机嵌入,所述第二凹腔可供人体的手指伸入;
磁铁,设于所述盒体内并与所述第一凹腔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面与所述盒体的顶面成预定角度,使得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部与所述盒体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从所述第二凹腔的第一侧至其第二侧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第一侧为所述第二凹腔与所述第一凹腔连通的一侧,所述第二侧为所述第二凹腔远离所述第一凹腔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面与所述盒体的顶面所形成的角度为2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盒盖,所述盒盖与所述盒体铰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腔背离其开口的一侧内壁具有安装位,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安装位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主板,所述主板连接于所述盒体内,所述主板具有与所述安装位相对应的第一缺口,所述磁铁位于所述第一缺口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板具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为与所述第一凹腔的形状相匹配的凹弧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为电磁铁或永磁铁。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腔和所述第二凹腔记为一组腔室,所述腔室设为两组,两组所述腔室的开口对称设置并呈蝴蝶状。
10.一种耳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所述耳机设于所述第一凹腔中,所述耳机的外壁朝向所述第二凹腔的一侧具有片状凸起。
CN202022305351.7U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Active CN213677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5351.7U CN21367775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05351.7U CN21367775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77758U true CN21367775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7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05351.7U Active CN213677758U (zh) 2020-10-15 2020-10-15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77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43611B (zh) 椭圆形电子烟的电池杆
CN108306136A (zh) 一种弹片式外置轨道取电插头
CN213677758U (zh) 一种耳机盒及包括其的耳机组件
CN112736573A (zh) 一种充电柜
CN209786059U (zh) 电池连接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9056950U (zh) 充电装置
CN210225686U (zh) 蓝牙耳机及蓝牙耳机组件
CN208622976U (zh) 金属簧片结构和电连接器
CN209201048U (zh) 一种智能触摸墙壁开关
CN219873215U (zh) 一种插接一体的智能开关
CN218448602U (zh) 一种插座
CN211581803U (zh) 一种智能指环
CN218004028U (zh) 一种主控盒及智能穿戴装置
CN214959521U (zh) 一种对讲机电池盖的安装结构
CN213636236U (zh) 一种电池装配结构及烟感器
CN205377323U (zh) 一种组合式移动电源
CN214012772U (zh) 一种卫浴用防潮装置
CN215299420U (zh) 电池盒及灶具
CN210403856U (zh) 一种可兼容多种雾化器的电池盒
CN208781908U (zh) 一种装双电池的电池座
CN213028527U (zh) 多媒体有源音响控制器
CN208674896U (zh) 一种纽扣电池迷你充电器
CN214798923U (zh) 助听器纽扣电池的新型充电固定结构
CN214958778U (zh) 一种自带磁吸充电器的充电宝
CN215379507U (zh) 电气设备及其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