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7488U -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7488U
CN213667488U CN202022336837.7U CN202022336837U CN213667488U CN 213667488 U CN213667488 U CN 213667488U CN 202022336837 U CN202022336837 U CN 202022336837U CN 213667488 U CN213667488 U CN 2136674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arc plate
protective cover
rack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368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丽萍
李廷栋
孔桂香
冯美蓉
丁霏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Lanzhou University Second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0223368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74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74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74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器和软管,所述软管外周套装有可沿着软管长度方向移动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前侧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保护罩后侧设置有转套,所述转套旋紧形成所述保护罩和软管位置固定的结构;还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顶部前侧设置有下弧板,所述下弧板上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弧板,所述注射器位于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所述放置架后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座,所述驱动座顶部向下开有定位槽;所述放置架下侧设置有可前后调节倾斜角度的手柄,所述手柄侧端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转动形成所述驱动座前后移动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直肠给药设备存在的药液易从肛门溢出、给药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已证实直肠的周围有丰富的动脉、静脉、淋巴丛,直肠粘膜具有很强的吸收功能。直肠给药,药物混合于直肠分泌液中,通过肠粘膜被吸收,其传输途径大致有三:其一,由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门静脉直接吸收进入大循环,因不经过肝脏从而避免了肝脏的首过解毒效应,提高血药浓度;其二,由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代谢后再参与大循环;其三,直肠淋巴系统也吸收部分药物。三条途径均不经过胃和小肠,避免了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和破坏作用,亦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因而直肠给药大大地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而目前的直肠给药装置是直接拿着一个注射器连接软管,将软管插入肛门后推注给药,不但容易发生药液从肛门溢出的现象污染被褥和衣物;而且直接使用注射器推注,操作不方便,不易控制推注的速度,影响给药的效果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有效地解决了目前直肠给药设备存在的药液易从肛门溢出、给药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器和软管,所述软管外周套装有可沿着软管长度方向移动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前侧设置有吸水海绵,所述保护罩后侧设置有转套,所述转套旋紧形成所述保护罩和软管位置固定的结构;
还包括放置架,所述放置架顶部前侧设置有下弧板,所述下弧板上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弧板,所述注射器位于上弧板和下弧板之间;所述放置架后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座,所述驱动座顶部向下开有定位槽;所述放置架下侧设置有可前后调节倾斜角度的手柄,所述手柄侧端设置有转轮,所述转轮转动形成所述驱动座前后移动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后侧设置有管状的螺套,所述螺套和所述转套螺纹连接;所述螺套后端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夹片,所述夹片的外周半径自后向前逐渐增大;所述转套的后端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压环,所述转套旋紧形成所述压环压着所述夹片向内侧摆动的结构;所述夹片内侧设置有环形的橡胶制成的软套。
优选的,所述保护罩的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贴片,所述贴片的前侧均涂覆有医用胶,医用胶的表面覆盖有离型纸。
优选的,所述上弧板的下侧和所述下弧板的上侧分别开有弧槽;所述上弧板的后部左右侧均设置有两个螺杆,所述螺杆均和所述放置架滑动连接,所述螺杆位于放置架下侧的外周分别套装有弹簧,所述螺杆下部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螺母位于弹簧的下侧。
优选的,所述驱动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滑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中部,所述齿条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下侧;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有大齿轮,所述大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下侧,所述大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传递齿轮,所述传递齿轮啮合连接有中继齿轮;
所述手柄上部和所述放置架下侧铰接;所述中继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下侧,所述中继齿轮的转轴和所述手柄的转轴同轴;
所述手柄中部转动连接有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和所述转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齿轮和所述中继齿轮通过齿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放置架的底部铰接有内杆,所述手柄的侧端铰接有套杆,所述内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杆内;所述套杆的侧端螺纹连接有锁止螺钉,所述锁止螺钉旋紧形成所述内杆和套杆位置固定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装置通过设置保护罩,并在其上设置吸水海绵,并通过转套将保护罩定位在软管上,通过贴片将保护罩定位在患者肛周,从而能有效地吸附溢出的药液,保持床和衣物的清洁,降低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
2、本装置通过将推注给药改变为转动转轮,能有效地控制给药速度和给药量,从而能提高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有效地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提高了给药的效率。
3、本装置具有较高的操作性,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地改变手柄和放置架之间的夹角,从而能使得使用者能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第一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第二轴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保护罩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上弧板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放置架的第一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放置架的第二轴测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放置架和手柄的第一轴测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的放置架和手柄的第二轴测图。
附图中:1-注射器、2-软管、3-保护罩、4-贴片、5-转套、6-放置架、7-下弧板、8-上弧板、9-驱动座、10-手柄、11-转轮、12-吸水海绵、13-软套、14-螺套、15-夹片、16-螺杆、17-弹簧、18-螺母、19-齿条、20-驱动齿轮、21-大齿轮、22-传递齿轮、23-内杆、24-中继齿轮、25-齿轮带、26-动力齿轮、27-锁止螺钉、28-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器1和软管2,所述软管2外周套装有可沿着软管2长度方向移动的保护罩3,所述保护罩3前侧设置有吸水海绵12,所述保护罩3后侧设置有转套5,所述转套5旋紧形成所述保护罩3和软管2位置固定的结构;
还包括放置架6,所述放置架6顶部前侧设置有下弧板7,所述下弧板7上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弧板8,所述注射器1位于上弧板8和下弧板7之间;所述放置架6后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座9,所述驱动座9顶部向下开有定位槽;所述放置架6下侧设置有可前后调节倾斜角度的手柄10,所述手柄10侧端设置有转轮11,所述转轮11转动形成所述驱动座9前后移动的结构。注射器1的推柄后端置于定位槽内,由于注射器1被挡在上弧板8和下弧板7后侧,故能通过驱动座9带着注射器1的推柄及活塞前移,实现给药。
本装置通过设置保护罩3,并在其上设置吸水海绵12,并通过转套5将保护罩3定位在软管2上,通过贴片4将保护罩3定位在患者肛周,从而能有效地吸附溢出的药液,保持床和衣物的清洁,降低医护人员的护理负担。
本装置通过将推注给药改变为转动转轮11,能有效地控制给药速度和给药量,从而能提高操作的精确性和安全性,有效地降低了操作的难度,提高了给药的效率。
本装置具有较高的操作性,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自由地改变手柄10和放置架6之间的夹角,从而能使得使用者能提高操作效率。
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罩3的后侧设置有管状的螺套14,所述螺套14和所述转套5螺纹连接;所述螺套14后端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夹片15,所述夹片15的外周半径自后向前逐渐增大;所述转套5的后端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压环,所述转套5旋紧形成所述压环压着所述夹片15向内侧摆动的结构;所述夹片15内侧设置有环形的橡胶制成的软套13。如图3所示,所述保护罩3的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贴片4,所述贴片4的前侧均涂覆有医用胶,医用胶的表面覆盖有离型纸。
将软管2插入至合适的深度后,将保护罩3调节至肛周附近并紧贴肛周处皮肤,随后旋紧所述转套5,使得夹片15内摆,从而能将软管2和保护罩3固定;并使用贴片4将保护罩3定位在患者的肛周处,从而能有效地吸附给药时溢出的药液,降低污染被褥的可能性。
如图4-5所示,所述上弧板8的下侧和所述下弧板7的上侧分别开有弧槽;所述上弧板8的后部左右侧均设置有两个螺杆16,所述螺杆16均和所述放置架6滑动连接,所述螺杆16位于放置架6下侧的外周分别套装有弹簧17,所述螺杆16下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8,所述螺母18位于弹簧17的下侧。
安装注射器1至放置架6内时,拉起所述上弧板8,将注射器1置于上弧板8和下弧板7之间,且使得注射器1的推柄位于驱动座9内。
如图5-8所示,所述驱动座9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9,所述齿条19滑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中部,所述齿条19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0,所述驱动齿轮20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下侧;所述驱动齿轮20啮合连接有大齿轮21,所述大齿轮21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下侧,所述大齿轮21同轴固定连接有传递齿轮22,所述传递齿轮22啮合连接有中继齿轮24;
所述手柄10上部和所述放置架6下侧铰接;所述中继齿轮24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下侧,所述中继齿轮24的转轴和所述手柄10的转轴同轴;
所述手柄10中部转动连接有动力齿轮26,所述动力齿轮26和所述转轮1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齿轮26和所述中继齿轮24通过齿轮带25连接。
通过转动所述转轮11,使得动力齿轮26通过齿轮带25带着中继齿轮24转动,所述中继齿轮24带着与之啮合连接的传递齿轮22转动,而与传递齿轮22固定连接的大齿轮21能带着驱动齿轮20转动,由于大齿轮21的分度圆半径大于驱动齿轮20的分度圆半径,故能实现所述驱动齿轮20的加速转动,提高给药效率。
从而能使得驱动齿轮20带着齿条19移动,实现注射器1的推柄的前移。
如图8所示,所述放置架6的底部铰接有内杆23,所述手柄10的侧端铰接有套杆28,所述内杆23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杆28内;所述套杆28的侧端螺纹连接有锁止螺钉27,所述锁止螺钉27旋紧形成所述内杆23和套杆28位置固定的结构。
所述手柄10的角度改变的原理为:通过旋松锁止螺钉27,转动所述手柄10至合适的角度后,旋紧所述锁止螺钉27,从而能实现所述手柄10的角度调节。
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充有药液的注射器1置于上弧板8和下弧板7之间,且注射器1的推柄末端位于驱动座9内,调节好手柄10和放置架6之间的夹角,将软管2置于患者肛门内,插入合适长度后,旋紧所述转套5,将软管2和保护罩3固定;并使用贴片4将保护罩3定位在患者的肛周处,转动转轮11实现给药操作,便捷安全且能有效地降低降低医护人员负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代替,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注射器1、软管2、保护罩3、贴片4、转套5、放置架6、下弧板7、上弧板8、驱动座9、手柄10、转轮11、吸水海绵12、软套13、螺套14、夹片15、螺杆16、弹簧17、螺母18、齿条19、驱动齿轮20、大齿轮21、传递齿轮22、内杆23、中继齿轮24、齿轮带25、动力齿轮26、锁止螺钉27、套杆2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他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6)

1.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包括注射器(1)和软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2)外周套装有可沿着软管(2)长度方向移动的保护罩(3),所述保护罩(3)前侧设置有吸水海绵(12),所述保护罩(3)后侧设置有转套(5),所述转套(5)旋紧形成所述保护罩(3)和软管(2)位置固定的结构;
还包括放置架(6),所述放置架(6)顶部前侧设置有下弧板(7),所述下弧板(7)上侧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上弧板(8),所述注射器(1)位于上弧板(8)和下弧板(7)之间;所述放置架(6)后侧设置有可前后移动的驱动座(9),所述驱动座(9)顶部向下开有定位槽;所述放置架(6)下侧设置有可前后调节倾斜角度的手柄(10),所述手柄(10)侧端设置有转轮(11),所述转轮(11)转动形成所述驱动座(9)前后移动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的后侧设置有管状的螺套(14),所述螺套(14)和所述转套(5)螺纹连接;所述螺套(14)后端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弧形的夹片(15),所述夹片(15)的外周半径自后向前逐渐增大;所述转套(5)的后端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压环,所述转套(5)旋紧形成所述压环压着所述夹片(15)向内侧摆动的结构;所述夹片(15)内侧设置有环形的橡胶制成的软套(1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罩(3)的外周均匀设置有多个贴片(4),所述贴片(4)的前侧均涂覆有医用胶,医用胶的表面覆盖有离型纸。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弧板(8)的下侧和所述下弧板(7)的上侧分别开有弧槽;所述上弧板(8)的后部左右侧均设置有两个螺杆(16),所述螺杆(16)均和所述放置架(6)滑动连接,所述螺杆(16)位于放置架(6)下侧的外周分别套装有弹簧(17),所述螺杆(16)下部螺纹连接有螺母(18),所述螺母(18)位于弹簧(17)的下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座(9)的下侧固定连接有齿条(19),所述齿条(19)滑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中部,所述齿条(19)啮合连接有驱动齿轮(20),所述驱动齿轮(20)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下侧;所述驱动齿轮(20)啮合连接有大齿轮(21),所述大齿轮(21)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下侧,所述大齿轮(21)同轴固定连接有传递齿轮(22),所述传递齿轮(22)啮合连接有中继齿轮(24);
所述手柄(10)上部和所述放置架(6)下侧铰接;所述中继齿轮(24)转动连接于所述放置架(6)下侧,所述中继齿轮(24)的转轴和所述手柄(10)的转轴同轴;
所述手柄(10)中部转动连接有动力齿轮(26),所述动力齿轮(26)和所述转轮(11)同轴固定连接,所述动力齿轮(26)和所述中继齿轮(24)通过齿轮带(25)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6)的底部铰接有内杆(23),所述手柄(10)的侧端铰接有套杆(28),所述内杆(23)滑动连接于所述套杆(28)内;所述套杆(28)的侧端螺纹连接有锁止螺钉(27),所述锁止螺钉(27)旋紧形成所述内杆(23)和套杆(28)位置固定的结构。
CN202022336837.7U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Active CN2136674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6837.7U CN213667488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36837.7U CN213667488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7488U true CN213667488U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58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36837.7U Active CN213667488U (zh) 2020-10-19 2020-10-19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74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9827B (zh) 一种自动臀部肌肉注射设备
CN213667488U (zh) 一种消化内科用直肠给药器
CN110025856A (zh) 一种具有加热按摩功能的无痛肌肉注射泵
CN107997960A (zh) 一种紧凑型自动配药机器人
CN111803747A (zh) 一种医用自动化灌肠装置
CN213100382U (zh) 一种中医皮肤科药物涂抹设备
CN210145195U (zh) 一种儿科点滴注射防护护理装置
CN220002396U (zh) 一种内科护理用喂药器
CN112603698A (zh) 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
CN215231491U (zh) 一种安全简单的开塞露给药器
CN220385155U (zh) 一种皮下隧道针组件
CN215960569U (zh) 一种针灸护理用热敷装置
CN212282563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烧伤治疗机
CN217660662U (zh) 一种介入术后舒缓护理用具
CN114631996B (zh) 一种糖尿病治疗用理疗装置
CN220309569U (zh) 一种便捷式肛肠外科给药装置
CN219539111U (zh) 一种血液内科护理用静注化疗装置
CN219462077U (zh) 一种自体脂肪移植用注射装置
CN215194899U (zh) 一种方便上药的妇科用上药器
CN108014015A (zh) 一种同轴式自动配药机器人
CN221085538U (zh) 一种药物定量配比装置
CN216908543U (zh) 一种腹部按摩器
CN218979770U (zh) 一种静疗配液器
CN213158385U (zh) 小儿头部静脉注射固定装置
CN215426934U (zh) 一种放射性核素制剂自动注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