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1338U -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1338U
CN213661338U CN202022414810.5U CN202022414810U CN213661338U CN 213661338 U CN213661338 U CN 213661338U CN 202022414810 U CN202022414810 U CN 202022414810U CN 213661338 U CN213661338 U CN 213661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rubber
counter bore
protective shroud
annular extru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481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彦钢
张磊
叶飞
杨瑞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Tsing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ongyang Shengk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ongyang Shengk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ongyang Shengk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481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1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1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1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出线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包括电机机壳和电缆线,电机机壳的上表面开设有沉孔,沉孔的底端连通有出线孔,出线孔呈圆台形,出线孔内部插接有橡胶护圈,橡胶护圈的内部紧密穿设有电缆线,橡胶护圈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压板,密封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电机机壳的上表面;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现有的出线密封结构,降低了成本,有效的缩小了电机出线部位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同时沉孔的孔径大于橡胶护圈的上半段圆环柱的外径,沉孔能容纳橡胶护圈被压缩后的膨胀体积,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而又避免了复杂的结构,使小型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实现了目前新能源电机轻量化,小尺寸的发展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出线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为了保证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正常运行,而提升电机的密封效果是必要措施之一,电机出线部位的密封为主要的密封部位。
电机引出线的出线密封结构通常采用防水格兰头形式,对于小规格的电机来说,成本高,结构复杂,占用空间的几何空间大,这样就会使电机引出线部分的结构显得笨重。
除了防水格兰头的形式以外,电缆出线方式还有其他形式,但是这些结构都不够简洁,仍然会增加制造成本。对于小型电机来说,追求结构的简化,体积小的目标,就需要一种结构更简化的密封方式,降低成本,并能达到好的出线密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电缆线密封结构复杂,成本高,对于小型电机不经济,而简化的结构普遍密封效果不好,或者没有起到密封作用的缺陷,而设计了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包括电机机壳和电缆线,所述电机机壳的上表面开设有沉孔,所述沉孔的底端连通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呈圆台形,所述出线孔内部插接有橡胶护圈,所述橡胶护圈的内部紧密穿设有所述电缆线,所述橡胶护圈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压板,所述密封压板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机壳的上表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机壳的上表面还一体成型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内部同样开设有所述沉孔及所述出线孔,所述出线孔内部同样插接有所述橡胶护圈,所述橡胶护圈的内部同样紧密穿设有所述电缆线,所述橡胶护圈的上端放置有环形压板,所述螺纹柱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所述螺帽的顶端固定有压盖,所述压盖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电缆线穿出的圆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护圈的上半段呈圆环柱形,且圆环柱的外径小于所述沉孔的孔径,圆环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沉孔的的高度,所述橡胶护圈的下半段呈圆台形且与所述出线孔相配合安装。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出线孔的锥度在5°至10°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缆线的外层包裹有热缩套管或硅橡胶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护圈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挤压槽,所述环形挤压槽的竖截面为矩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压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挤压块,所述第一环形挤压块的竖截面呈梯形或者半圆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压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环形挤压块,所述第二环形挤压块的竖截面呈梯形或者半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现有的出线密封结构,降低了成本,有效的缩小了电机出线部位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同时橡胶护圈上面加盖密封压板能将橡胶护圈压紧,由于出线孔为圆台形结构,橡胶护圈在密封压板的压力下,就能与电缆和机壳内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的效果,出线孔的顶端连通有沉孔,沉孔的孔径大于橡胶护圈的上半段圆环柱的外径,沉孔能容纳橡胶护圈被压缩后的膨胀体积,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而又避免了复杂的结构,使小型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是10kW以下小规格低成本电机的理想出线结构,实现了目前新能源电机轻量化,小尺寸的发展要求。
2、本实用新型中,在橡胶护圈的上表面开设环形挤压槽,密封压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挤压块,环形压板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环形挤压块,且第一环形挤压块和第二环形挤压块的竖截面均呈梯形或者半圆形,在安装第一环形挤压块或者第二环形挤压块与环形挤压槽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能进一步使橡胶护圈上端橡胶体变形膨胀,环形挤压槽内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紧密贴合电缆线,环形挤压槽外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贴合沉孔的内壁,一方面能进一步提高出线结构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能增大电缆线之间的摩擦力,对电缆线亦可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且这种固定作用不仅能适用人手的普通拉拽,还能能承受更大的拉拽作用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完毕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安装完毕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安装完毕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安装完毕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机机壳,2-电缆线,3-沉孔,4-出线孔,5-橡胶护圈,6-密封压板,7-螺钉,8-螺纹柱,9-环形压板,10-螺帽,11-压盖,12-环形挤压槽,13-第一环形挤压块,14-第二环形挤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包括电机机壳1和电缆线2,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沉孔3,沉孔3的底端连通有出线孔4,出线孔4呈圆台形,出线孔4内部插接有橡胶护圈5,橡胶护圈5的内部紧密穿设有电缆线2,橡胶护圈5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压板6,密封压板6通过螺钉7固定安装于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橡胶护圈5的上半段呈圆环柱形,且圆环柱的外径小于沉孔3的孔径,圆环柱的高度大于沉孔3的的高度,橡胶护圈5的下半段呈圆台形且与出线孔4相配合安装。进一步的,橡胶护圈5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挤压槽12,可在密封压板6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挤压块13,第一环形挤压块13的竖截面呈梯形或者半圆形。
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还一体成型有螺纹柱8,螺纹柱8的内部同样开设有沉孔3及出线孔4,出线孔4内部同样插接有橡胶护圈5,橡胶护圈5的内部同样紧密穿设有电缆线2,橡胶护圈5的上端放置有环形压板9,螺纹柱8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10,螺帽10的顶端固定有压盖11,压盖1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电缆线2穿出的圆孔;进一步的,橡胶护圈5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挤压槽12,环形挤压槽12的竖截面为矩形,环形压板9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环形挤压块14,第二环形挤压块14的竖截面呈梯形或者半圆形。
其中,橡胶护圈5的上半段呈圆环柱形,且圆环柱的外径小于沉孔3的孔径,圆环柱的高度大于沉孔3的的高度,橡胶护圈5的下半段呈圆台形且与出线孔4相配合安装;出线孔4的锥度在5°至10°之间;电缆线2的外层可包裹有热缩套管或硅橡胶管,可适度调节电缆外径,也能对电缆外表面起到保护作用。
实施例1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电机机壳1和电缆线2,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沉孔3,沉孔3的底端连通有出线孔4,出线孔4呈圆台形,出线孔4内部插接有橡胶护圈5,橡胶护圈5的内部紧密穿设有电缆线2,电缆线2的外层可包裹有热缩套管,橡胶护圈5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压板6,密封压板6通过螺钉7固定安装于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橡胶护圈5的上半段呈圆环柱形,且圆环柱的外径小于沉孔3的孔径,圆环柱的高度大于沉孔3的的高度,橡胶护圈5的下半段呈圆台形且与出线孔4相配合安装,出线孔4的锥度为5°。
实施例1安装过程为:首先在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开设沉孔3及出线孔4,接着将电机内部的电缆线2由依次由出线孔4及沉孔3穿出,再将橡胶护圈5套接于电缆线2的外壁,并将橡胶护圈5插接到出线孔4内部;最后,将开设有圆孔的密封压板6套设于电缆线2的外壁,并将密封压板6压制在橡胶护圈5的上端,使用螺钉7将密封压板6固定安装于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由于橡胶护圈5内孔与电缆线2为紧密配合,电缆线2截面为圆形,橡胶护圈5插入到出线孔4,与出线孔4锥面紧密配合。橡胶护圈5上面加盖密封压板6将橡胶圈压紧,由于出线孔4为锥形结构,密封护圈在密封压板6的压力下变形,能进一步提高电缆线2和出线孔4的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如图3所示,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螺纹柱8,螺纹柱8的内部同样开设有沉孔3及出线孔4,出线孔4内部同样同样插接有橡胶护圈5,橡胶护圈5的内部同样紧密穿设有电缆线2,橡胶护圈5的上端放置有环形压板9,螺纹柱8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10,螺帽10的顶端固定有压盖11,压盖1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电缆线2穿出的圆孔;橡胶护圈5的上半段呈圆环柱形,且圆环柱的外径小于沉孔3的孔径,圆环柱的高度大于沉孔3的的高度,橡胶护圈5的下半段呈圆台形且与出线孔4相配合安装,出线孔4的锥度为5°。
实施例2安装过程为:首先在电机机壳1上表面一体成型的螺纹柱8开设沉孔3及出线孔4,接着将电机内部的电缆线2由依次由出线孔4及沉孔3穿出,再依次将橡胶护圈5、环形压板9及螺帽10套设于电缆线2的外壁,接着将橡胶护圈5插接于出线孔4内部,环形压板9放置于胶护圈5的上端面,最后将螺帽10螺纹安装于螺纹柱8顶端,借助扳手不断旋紧螺帽10即可。由于橡胶护圈5内孔与电缆线2为紧密配合,电缆线2截面为圆形,橡胶护圈5插入到出线孔4,从而能与出线孔4锥面紧密配合;螺帽10可带动环形压板9不断压紧橡胶护圈5,密封护圈在环形压板9的压力下变形,也能进一步提高电缆线2和出线孔4的接触,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效果。
实施例3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橡胶护圈5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挤压槽12,环形挤压槽12的竖截面为矩形,密封压板6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挤压块13,第一环形挤压块13的竖截面呈梯形。
实施例3在安装过程中,第一环形挤压块13会不断插入至环形挤压槽12内部,第一环形挤压块13与环形挤压槽12之间为过盈配合,能进一步使橡胶护圈5上端橡胶体变形膨胀,环形挤压槽12内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紧密贴合电缆线2,环形挤压槽外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贴合沉孔3的内壁。
实施例4
实施例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橡胶护圈5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挤压槽12,环形挤压槽12的竖截面为矩形,环形压板9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环形挤压块14,第二环形挤压块14的竖截面呈梯形。
实施例4在安装过程中,第二环形挤压块14会不断插入至环形挤压槽12内部,第二环形挤压块1与环形挤压槽12之间为过盈配合,能进一步使橡胶护圈5上端橡胶体变形膨胀,环形挤压槽12内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紧密贴合电缆线2,环形挤压槽外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贴合沉孔3的内壁。
综合实施例1~4,可以得出,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现有的出线密封结构,降低了成本,有效的缩小了电机出线部位所占据的空间体积;同时橡胶护圈5上面加盖密封压板6能将橡胶护圈5压紧,由于出线孔4为圆台形结构,橡胶护圈5在密封压板6的压力下,就能与电缆线2和机壳内孔紧密接触,实现密封的效果,出线孔4的顶端连通有沉孔3,沉孔3的孔径大于橡胶护圈5的上半段圆环柱的外径,沉孔3能容纳橡胶护圈5被压缩后的膨胀体积,因此能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而又避免了复杂的结构,使小型电机的结构更加紧凑,是10kW以下小规格低成本电机的理想出线结构,实现了目前新能源电机轻量化,小尺寸的发展要求;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密封压板6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挤压块13,环形压板9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环形挤压块14,且第一环形挤压块13和第二环形挤压块14的竖截面均呈梯形或者半圆形,在安装第一环形挤压块13或者第二环形挤压块14与环形挤压槽12之间均为过盈配合,能进一步使橡胶护圈5上端橡胶体变形膨胀,环形挤压槽12内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紧密贴合电缆线,环形挤压槽12外侧的橡胶体能进一步贴合沉孔3的内壁,一方面能进一步提高出线结构的密封性,另一方面能增大电缆线之间的摩擦力,对电缆线亦可起到固定支撑的作用,且这种固定作用不仅能适用人手的普通拉拽,还能能承受更大的拉拽作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包括电机机壳(1)和电缆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开设有沉孔(3),所述沉孔(3)的底端连通有出线孔(4),所述出线孔(4)呈圆台形,所述出线孔(4)内部插接有橡胶护圈(5),所述橡胶护圈(5)的内部紧密穿设有所述电缆线(2),所述橡胶护圈(5)的上端安装有密封压板(6),所述密封压板(6)通过螺钉(7)固定安装于所述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1)的上表面还一体成型有螺纹柱(8),所述螺纹柱(8)的内部同样开设有所述沉孔(3)及所述出线孔(4),所述出线孔(4)内部同样插接有所述橡胶护圈(5),所述橡胶护圈(5)的内部同样紧密穿设有所述电缆线(2),所述橡胶护圈(5)的上端放置有环形压板(9),所述螺纹柱(8)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帽(10),所述螺帽(10)的顶端固定有压盖(11),所述压盖(1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电缆线(2)穿出的圆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护圈(5)的上半段呈圆环柱形,且圆环柱的外径小于所述沉孔(3)的孔径,圆环柱的高度大于所述沉孔(3)的高度,所述橡胶护圈(5)的下半段呈圆台形且与所述出线孔(4)相配合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孔(4)的锥度在5°至1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线(2)的外层包裹有热缩套管或硅橡胶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护圈(5)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挤压槽(12),所述环形挤压槽(12)的竖截面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压板(6)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一环形挤压块(13),所述第一环形挤压块(13)的竖截面呈梯形或者半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压板(9)的下端面固定有第二环形挤压块(14),所述第二环形挤压块(14)的竖截面呈梯形或者半圆形。
CN202022414810.5U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Active CN213661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4810.5U CN213661338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4810.5U CN213661338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1338U true CN213661338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70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4810.5U Active CN213661338U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1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0749U (zh) 深水环境下船用电缆密封连接器
CN201466242U (zh) 一种柔性电缆的密封配接结构
CN103840307A (zh) 深水环境下船用电缆密封连接器
CN213661338U (zh) 一种电机出线密封结构
CN102064424A (zh) 新型屏蔽密封的尾部附件
CN104535811B (zh) 一种电表插接组件
CN2640081Y (zh) 密封锁紧装置
CN106025540A (zh) 天线罩装置及其天线电缆出口密封结构
CN219677636U (zh) 一种电缆接线端子的连接结构
CN102563587A (zh) 灯具密封结构及灯具
CN206992864U (zh) 一种电子换向电机线缆接头
CN207283102U (zh) 一种锁紧多股线缆的线缆接头实现ip68防护等级的装置
CN210984996U (zh) 一种智能楼宇控制装置用导线连接装置
CN2487131Y (zh) 快速连接电连接器
CN205070385U (zh) 一种快速锁紧、一体式双o型密封圈结构的电缆引入装置
CN208522153U (zh) 一种光伏电池组件连接器
CN214742308U (zh) 一种潜水泵电缆进线密封结构
CN212462138U (zh) 一种线缆防水连接器
CN209448110U (zh) 推拉式锁紧连接器组件
CN201570683U (zh) 一种水下承重电连接器
CN201364408Y (zh) 一种密封连接器
CN212162768U (zh) 一种船舶工程用防水格兰头
CN207719487U (zh) 一种耐压密封接线罩的结构
CN215498212U (zh) 一种新型电缆的密封结构
CN109888539A (zh) 一种汽车线束插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8

Address after: Room 401, 4th floor, Jinch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69 Jinye Road, Xi'an High-tech Zone,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AN TSINGTECH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Zongy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ongyang County,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ongyang shengkong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