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60059U -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 Google Patents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60059U
CN213660059U CN202022882559.5U CN202022882559U CN213660059U CN 213660059 U CN213660059 U CN 213660059U CN 202022882559 U CN202022882559 U CN 202022882559U CN 213660059 U CN213660059 U CN 2136600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insulating
semi
light
powe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8825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华
李春梅
梅文杰
管晨晓
宋光辉
潘文
胡宇平
宋美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tong Submarine Power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tong Submarine Power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tong Submarine Power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tong Submarine Power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8825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600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600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600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屏蔽结构、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皱纹铝护套和非金属外护层,所述屏蔽结构、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所述皱纹铝护套和所述非金属外护层从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所述导体上;所述屏蔽结构由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组成,所述导体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绝缘屏蔽层从内向外依次连接,所述导体屏蔽层采用绕包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的结构;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中安装有两光单元。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该电力电缆内安装有测温光缆,解决了传统高压电力电缆重量重、盘长短、接头多、敷设运行检修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有着丰富的陆地资源及发达的交通系统,近年来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开发这些资源,积极加快发展铁路陆路交通系统,因此,每年规划的轨道交通项目越来越多。
目前国内的轨道交通采购的高压电缆还是传统的厚绝缘阻燃型电缆,而电压等级基本为110kV电力电缆,轨道交通项目一般地下工程量远远大于地上工程量,往往多隧道、多桥洞等特殊敷设环境,为了运行时实时监测还需要单独敷设测温光缆。
针对目前这种现状,出现了传统高压电力电缆重量重、盘长短、接头多、敷设运行检修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能够解决传统高压电力电缆重量重、盘长短、接头多、敷设运行检修困难、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包括导体、屏蔽结构、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皱纹铝护套和非金属外护层,所述屏蔽结构、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所述皱纹铝护套和所述非金属外护层从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所述导体上;
所述屏蔽结构由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组成,所述导体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绝缘屏蔽层从内向外依次连接,所述导体屏蔽层采用绕包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的结构;
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中安装有两光单元,所述光单元由不锈钢管、两金属加强件和半导电外护层组成,所述不锈钢管和所述金属加强件均安装在所述半导电外护层内,两所述金属加强件分别位于所述不锈钢管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导体每层单丝绞合时由内而外每层绕包一层半导电阻水带。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结构的绝缘偏心度≤5%。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超光滑型XLPE材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3.5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由两层内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两光单元和两层外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组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的厚度为2mm。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单元为4芯扁平型测温光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该电力电缆内安装有测温光缆,解决了传统高压电力电缆重量重、盘长短、接头多、敷设运行检修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导体;2、导体屏蔽层;3、绝缘层;4、绝缘屏蔽层;5、光单元;6、半导电缓冲阻水层;7、皱纹铝护套;8、非金属外护层;9、导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包括导体1、屏蔽结构、半导电缓冲阻水层6、皱纹铝护套7和非金属外护层8,所述屏蔽结构、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6、所述皱纹铝护套7和所述非金属外护层8从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所述导体1上,所述导体1每层单丝绞合时由内而外每层绕包一层半导电阻水带,避免电缆损坏后所述导体1进水,不受复杂环境限制,解决了电缆进水问题。
所述导体1采用TR型铜导体1,铜含量不低于99.97%,所述导体1采用紧压圆形结构。
所述屏蔽结构由导体屏蔽层2、绝缘层3和绝缘屏蔽层4组成, 所述导体屏蔽层2、所述绝缘层3和所述绝缘屏蔽层4从内向外依次连接,所述导体屏蔽层2采用绕包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结构,所述导体屏蔽层2中的所述挤包半导电层、所述绝缘层3和所述绝缘屏蔽层4采用三层共挤设备生产,确保了所述屏蔽结构的绝缘偏心度≤5%。
所述绝缘层3的材料为超光滑型XLPE材料,所述绝缘层3的厚度为13.5mm。该材料可同时满足交联聚乙烯绝缘材料的机械性能,且不降低电缆寿命指数和最小击穿强度,在保证电缆使用寿命及性能的前提下,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
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6中安装有两光单元5,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6由两层内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两光单元5和两层外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组成,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的厚度为2mm,将所述光单元5放在四层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的间隙里,避免外界机械力对所述光单元5造成损伤。
所述光单元5由不锈钢管、两金属加强件和半导电外护层组成,所述不锈钢管和所述金属加强件均安装在所述半导电外护层内,两所述金属加强件分别位于所述不锈钢管两侧,绕包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时将所述光单元5上下或者左右平放在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中绕包,绕包均匀圆整,确保两所述光单元5对立放置。
所述光单元5为4芯扁平型测温光缆,每根所述测温光缆的型号为2芯B1和2芯A1a,既有单模光纤又有多模光纤,满足多种类高要求测温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锈钢管的直径为1.8mm,所述金属加强件为金属导线,直径为2mm,所述光单元5的外径为7.0×2.9mm。
采用扁平型的所述测温光缆减小了绕包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后的外径,提高了绕包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的圆整度,这种结构可以确保在受到外力时,通过所述皱纹铝护套7和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缓冲外力,避免所述光单元5损坏,由于有四层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因此电缆运行时的径向压力作用不明显。
一般高压电缆中所述皱纹铝护套7间隙比较大,因为是波纹状的,所以所述皱纹铝护套7与所述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间间隙比较大,而现在在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与所述皱纹铝护套7之间填充所述光单元5,再加上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层数比较多,从而所述皱纹铝护套7与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间间隙被减小了,使得电气接触更好。
所述非金属外护层8选用单一性能或者综合性能的塑料材料挤出,如高阻燃、防鼠、防蚁、防紫外线和抗开裂等性能。
所述非金属外护层8设有一层导电层9,所述导电层9用于高压电缆设计时做试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该电力电缆内安装有测温光缆,解决了传统高压电力电缆重量重、盘长短、接头多、敷设运行检修困难和成本高的问题。
与传统的电力电缆相比,该电力电缆每公里绝缘材料利用率提高23%~63%,每公里电缆材料成本降低了4%~17%,电缆外径减小3-8mm,单根电缆装盘长度均在1km/盘以上,1km以内实现无接头,比常规绝缘电缆单盘长度增加约100-300m,电缆外径减小、重量减轻后,与之相关的电缆价格、运输费用降低,敷设更方便快捷,单盘电缆长度变长后,线路中间接头数量减少,降低了接头故障率,提高了系统稳定性,优化了系统设计,光电复合后,无需单独采购及敷设测温光缆,光电缆一次性敷设。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体、屏蔽结构、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皱纹铝护套和非金属外护层,所述屏蔽结构、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所述皱纹铝护套和所述非金属外护层从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所述导体上;
所述屏蔽结构由导体屏蔽层、绝缘层和绝缘屏蔽层组成,所述导体屏蔽层、所述绝缘层和所述绝缘屏蔽层从内向外依次连接,所述导体屏蔽层采用绕包半导电带和挤包半导电层的结构;
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中安装有两光单元,所述光单元由不锈钢管、两金属加强件和半导电外护层组成,所述不锈钢管和所述金属加强件均安装在所述半导电外护层内,两所述金属加强件分别位于所述不锈钢管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每层单丝绞合时由内而外每层绕包一层半导电阻水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结构的绝缘偏心度≤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超光滑型XLPE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13.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层由两层内半导电缓冲阻水带、两光单元和两层外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电缓冲阻水带的厚度为2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单元为4芯扁平型测温光缆。
CN202022882559.5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Active CN2136600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2559.5U CN213660059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882559.5U CN213660059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60059U true CN213660059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88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882559.5U Active CN213660059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600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9651B (zh) 导体中心设置光纤的复合电力电缆连接盒的使用方法
CN112802628B (zh) 紧凑型智能感知复合电缆
CN202512946U (zh) 一种碳纤维复合光电架空导线
CN212434319U (zh) 10kv光电复合铁路供电电缆
CN213660059U (zh)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CN112750565A (zh) 匀电场智能感温供电电缆
CN202601293U (zh) 一种可在线监测局部放电的碳纤维光电复合电缆
CN112071497A (zh) 一种额定电压的10kv~35kv光纤复合架空绝缘电缆
CN218181868U (zh) 一种双芯直流海底电缆
CN112542268A (zh) 一种110kV轨道交通用轻型绝缘光电复合交流电力电缆
CN105845243A (zh) 一种阻水型铁路数字信号电缆
CN215600157U (zh) 一种耐腐蚀光纤复合架空地线装置
CN204884676U (zh) 光纤复合架空绝缘电缆
CN213277581U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智能中压光电复合电缆
CN209148930U (zh) 一种带绝缘光缆的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CN108053941B (zh) 一种新型的光电混合铁路贯通地线
CN206610672U (zh) 光纤复合低压电力电缆
CN212675966U (zh) 智能感知光电复合电缆
CN205582591U (zh) 一种阻水型铁路数字信号电缆
CN219657914U (zh) 防水防雷击的opgw层绞式光缆
CN204463879U (zh) 一种煤矿用电缆
CN212516674U (zh) 一种额定电压的10kv~35kv光纤复合架空绝缘电缆
CN218351168U (zh) 一种城际轨道交通用阻水型电缆
CN218548065U (zh) 一种用于复合缆的测温光缆结构
CN219321073U (zh) 一种耐低温的新型柔性电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