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57612U -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657612U
CN213657612U CN202022169867.3U CN202022169867U CN213657612U CN 213657612 U CN213657612 U CN 213657612U CN 202022169867 U CN202022169867 U CN 202022169867U CN 213657612 U CN213657612 U CN 213657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storage
bin
stage
storehou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16986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东升
贾海盼
聂延喜
杨兴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Kait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Kait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Kait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Kaite Intelligen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16986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657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657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657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包括储热池池体、导热仓和真空腔,所述储热池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且储热池池体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真空腔内部一端的顶部安装有一级储热仓,且一级储热仓的顶部安装有导热仓。本实用新型安装有导热金属片、导热仓、导热板、进气管和第二密封盖,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导热仓内,热水吸收导热板上的热量,惰性气体通过进气管吹入导热仓内部,可吹动水在导热仓内部流动,使得水与导热板和导热金属片均匀接触,可将热量均匀传递至导热金属片,从而使热量均匀传递至硝盐层,可使硝盐层受热均匀,从而可使硝盐层充分储热,提高储热效率,减少热量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背景技术
储热介质吸收太阳辐射或其他载体的热量蓄存于介质内部,环境温度低于介质温度时热量即释放,热量以显热、潜热或两者兼有的形式储存,显热是靠储热介质的温度升高来储存,常温下水和卵石均为常用的储热材料,水的储热量是同样体积石块的3倍,潜热储存是利用材料由固态熔化为液态时需要大量熔解热的特性来吸收储存热量。
多级高能储热池是常用的储热设备,现有的多级高能储热池在使用时,通过钢球等将热量传递至硝盐储热,储热过程中,钢球与介质之间的接触不均匀,使得热量不能均匀传递至硝盐,一部分硝盐受热较多,一部分硝盐受热较少,受热较多的硝盐快速饱和,热量不能流向未饱和的硝盐,使得热量直接流失,造成热量浪费,同时,现有的多级高能储热池不能直接储存热水及热气,需要通过将热量传递的方式进行储热,热损耗较高,储热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包括储热池池体、导热仓和真空腔,所述储热池池体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且储热池池体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真空腔内部一端的顶部安装有一级储热仓,且一级储热仓的顶部安装有导热仓,所述导热仓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外部的导热板,所述真空腔内部底部靠近一级储热仓的一端安装有三级储热仓,且真空腔内部底部远离一级储热仓的一端安装有二级储热仓,所述三级储热仓顶部靠近二级储热仓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且第二电磁阀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导热仓内部的通水管,所述三级储热仓顶部远离二级储热仓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三级储热仓内部的抽水管,且第一电磁阀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外部的出水管,所述二级储热仓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且第三电磁阀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外部的出气管,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热仓靠近三级储热仓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外部的进水管,且进水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导热仓顶部远离三级储热仓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外部的进气管,且进气管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密封盖。
优选的,所述导热仓顶部远离三级储热仓的一端安装有单向进气阀,且单向进气阀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二级储热仓内部的通气管。
优选的,所述一级储热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硝盐层,且一级储热仓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导热金属片,所述导热金属片皆穿过一级储热仓并延伸至导热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真空腔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安装有导热金属片、导热仓、导热板、进气管和第二密封盖,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导热仓内,热水吸收导热板上的热量,惰性气体通过进气管吹入导热仓内部,可吹动水在导热仓内部流动,使得水与导热板和导热金属片均匀接触,可将热量均匀传递至导热金属片,从而使热量均匀传递至硝盐层,可使硝盐层受热均匀,从而可使硝盐层充分储热,提高储热效率,减少热量浪费;
2、该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设置有三级储热仓、真空腔和二级储热仓,真空腔内部真空,可避免三级储热仓、一级储热仓和二级储热仓通过空气进行热传递,从而可减少三级储热仓、一级储热仓和二级储热仓的热量损失,通过三级储热仓和二级储热仓直接储存热水和热气,可减少热水和热气与其他介质的换热过程,从而可进一步降低交换过程中的热损耗;
3、该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在真空腔内侧设置有保温层配合使用,可有效起到隔热效果,使得热量不易通过储热池池体传递至外界,有利于减少热量损失,延长热量储存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温层俯视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控制示意图。
图中:1、储热池池体;2、三级储热仓;3、抽水管;4、第一电磁阀;5、出水管;6、硝盐层;7、导热金属片;8、一级储热仓;9、进水管;10、导热仓;11、第一密封盖;12、导热板;13、进气管;14、第二密封盖;15、单向进气阀;16、通水管;17、通气管;18、控制面板;19、出气管;20、真空腔;21、保温层;22、第二电磁阀;23、第三电磁阀;24、二级储热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包括储热池池体1、导热仓10和真空腔20,储热池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20,且储热池池体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18,真空腔20内部一端的顶部安装有一级储热仓8,且一级储热仓8的顶部安装有导热仓10,导热仓1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导热板12,真空腔20内部底部靠近一级储热仓8的一端安装有三级储热仓2,且真空腔20内部底部远离一级储热仓8的一端安装有二级储热仓24,三级储热仓2顶部靠近二级储热仓2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2,此处第二电磁阀22型号可为DN-200L,且第二电磁阀22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导热仓10内部的通水管16,三级储热仓2顶部远离二级储热仓2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此处第一电磁阀4型号可为DN-200L,第一电磁阀4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三级储热仓2内部的抽水管3,且第一电磁阀4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出水管5,二级储热仓24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23,此处第三电磁阀23型号可为DN-200L,且第三电磁阀23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出气管19,控制面板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22和第三电磁阀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中:
进一步的,导热仓10靠近三级储热仓2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进水管9,且进水管9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密封盖11,便于向导热仓10内部加水。
进一步的,导热仓10顶部远离三级储热仓2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进气管13,且进气管1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密封盖14,惰性气体通过进气管13吹入导热仓10内部,可吹动水在导热仓10内部流动,使得水与导热板12和导热金属片7均匀接触,可将热量均匀传递至导热金属片7,从而使热量均匀传递至硝盐层6,可使硝盐层6受热均匀,从而可使硝盐层6充分储热,提高储热效率,减少热量浪费。
进一步的,导热仓10顶部远离三级储热仓2的一端安装有单向进气阀15,且单向进气阀15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二级储热仓24内部的通气管17,导热仓10内部气压升高,使得导热仓10内部的热气通过单向进气阀15进入通气管17内,然后通过通气管17进入二级储热仓24内部储存。
进一步的,一级储热仓8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硝盐层6,且一级储热仓8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导热金属片7,导热金属片7皆穿过一级储热仓8并延伸至导热仓10的内部,水流动的同时与导热金属片7均匀接触,可将热量传递至导热金属片7,导热金属片7将热量传递至硝盐层6,可将热量储存于硝盐层6内部。
进一步的,真空腔20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21,可有效起到隔热效果,使得热量不易通过储热池池体1传递至外界,有利于减少热量损失,延长热量储存时间。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接通电源,工人可先打开第一密封盖11,通过进水管9向导热仓10内部通入适量的水,然后盖合第一密封盖11,然后工人可打开第二密封盖14,通过进气管13向导热仓10内部吹入氩等惰性气体,惰性气体吹动水流动,使得水与导热板12接触均匀,外界热量通过导热板12传递至水和惰性气体,使得水温和气温升高,水流动的同时与导热金属片7均匀接触,可将热量传递至导热金属片7,导热金属片7将热量传递至硝盐层6,可将热量储存于硝盐层6内部,导热仓10内部气压升高,使得导热仓10内部的热气通过单向进气阀15进入通气管17内,然后通过通气管17进入二级储热仓24内部储存,硝盐层6内部储热饱和时,工人可停止向进气管13内部通气,然后盖合进气管13上的第二密封盖14,工人可通过控制面板18打开第二电磁阀22,使得导热仓10内部的热水通过通水管16流入三级储热仓2内部储存,需要取出热量时,工人可先通过控制面板18打开第一电磁阀4和第三电磁阀23,二级储热仓24内部的热气可通过出气管19排出,工人可通过水泵等将三级储热仓2内部的水从出水管5内部抽出,同时,工人可打开第一密封盖11,并通过控制面板18打开第二电磁阀22,然后向导热仓10内部通入冷水,导热金属片7将硝盐层6内部的热量导出,并传递至冷水,使得导热仓10内部水温升高,水携带热量通过通水管16流入三级储热仓2内部,然后通过出水管5被抽出,即可将热量取出。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包括储热池池体(1)、导热仓(10)和真空腔(20),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池池体(1)的内部设置有真空腔(20),且储热池池体(1)的顶部安装有控制面板(18),所述真空腔(20)内部一端的顶部安装有一级储热仓(8),且一级储热仓(8)的顶部安装有导热仓(10),所述导热仓(10)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导热板(12),所述真空腔(20)内部底部靠近一级储热仓(8)的一端安装有三级储热仓(2),且真空腔(20)内部底部远离一级储热仓(8)的一端安装有二级储热仓(24),所述三级储热仓(2)顶部靠近二级储热仓(2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22),且第二电磁阀(22)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导热仓(10)内部的通水管(16),所述三级储热仓(2)顶部远离二级储热仓(2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电磁阀(4),所述第一电磁阀(4)的输入端安装有延伸至三级储热仓(2)内部的抽水管(3),且第一电磁阀(4)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出水管(5),所述二级储热仓(24)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磁阀(23),且第三电磁阀(23)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出气管(19),所述控制面板(18)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一电磁阀(4)、第二电磁阀(22)和第三电磁阀(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仓(10)靠近三级储热仓(2)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进水管(9),且进水管(9)的顶部安装有第一密封盖(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仓(10)顶部远离三级储热仓(2)的一端安装有延伸至储热池池体(1)外部的进气管(13),且进气管(13)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密封盖(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仓(10)顶部远离三级储热仓(2)的一端安装有单向进气阀(15),且单向进气阀(15)的输出端安装有延伸至二级储热仓(24)内部的通气管(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储热仓(8)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硝盐层(6),且一级储热仓(8)的内部均匀安装有导热金属片(7),所述导热金属片(7)皆穿过一级储热仓(8)并延伸至导热仓(10)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20)的内侧设置有保温层(21)。
CN202022169867.3U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Active CN213657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9867.3U CN213657612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169867.3U CN213657612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657612U true CN213657612U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99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169867.3U Active CN213657612U (zh) 2020-09-28 2020-09-28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657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88721A (zh) 新型二级吸收式太阳能空调系统
CN213657612U (zh) 一种多级高能密度储热池
CN110108044A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光热复合集热装置
CN211695797U (zh) 一种太阳能干燥装置
CN202751210U (zh) 一种热量回收加热的冷热饮水机
CN209840238U (zh) 一种低温相变蓄、放热一体式取暖器
CN101706179B (zh) 太阳能电池板热水器空调装置
CN207180201U (zh) 节能型食物储存柜
CN207162501U (zh) 一种储能蒸汽装置
WO2009013578A2 (en) Solar panel for fluid heating
CN201014823Y (zh) 制冷设备压缩机制热水装置
CN204257782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液体散热和加热动力电池系统
CN207815479U (zh) 一种液体蓄热蓄冷一体机
CN206338948U (zh) 一种分区加热式水箱
CN207584969U (zh) 一种储热效果优异的集热式太阳能空调
CN201715777U (zh) 冷热集中储存供应控制系统
CN217979289U (zh) 集成有冷凝器的热水器水箱及新型空气能热水器
CN215572354U (zh) 一种能有效减少热能损失的蓄热池
CN217817008U (zh) 一种移动蓄热式热交换设备
CN204806704U (zh) 储能式平板集热器
CN200946870Y (zh) 太阳能取暖装置
CN210292372U (zh) 一种新型平板太阳能热水系统
CN2390156Y (zh)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
CN217645873U (zh) 一种生产紫外线吸收剂的乙醇回收装置
CN204829089U (zh) 一种用太阳能空气热水模块解决天然气管道冻胀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